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架空配电线和电力屏蔽电缆的传输特性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汪晓岩 王强 +1 位作者 吴国栋 吴春琪 《电力系统通信》 2006年第4期12-16,共5页
中压配电线是广泛存在的资源,利用中压配电线采实现数据通信对配电自动化及公用通信是最经济、最便捷和最有效的方式。为了评价中压配电线作为通信媒体的传输特性,文章对位于南京市郊的一条中压10kV配电线路进行了现场测量,对100~45... 中压配电线是广泛存在的资源,利用中压配电线采实现数据通信对配电自动化及公用通信是最经济、最便捷和最有效的方式。为了评价中压配电线作为通信媒体的传输特性,文章对位于南京市郊的一条中压10kV配电线路进行了现场测量,对100~450kHz频率范围内的线路阻抗、噪声及传输衰耗特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并且利用计算机对测量的大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结论,讨论了其对宽带数字载波通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 噪声 传输衰减 架空配电线 电力电缆 多径反射
下载PDF
雷击高塔对多导体架空配电线感应过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金波 陈为德 +3 位作者 徐翃 贺敬安 顾佳莹 张其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05-1813,共9页
为了研究雷击高塔时多导体架空配电线路感应过电压特征,基于高塔传输线模型建立了2维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计算雷击高塔时产生的空间电磁场,并结合Agrawal耦合模型计算了2种典型结构(水平和垂直结构)多导体架空配电线上的感应过电压。算法... 为了研究雷击高塔时多导体架空配电线路感应过电压特征,基于高塔传输线模型建立了2维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计算雷击高塔时产生的空间电磁场,并结合Agrawal耦合模型计算了2种典型结构(水平和垂直结构)多导体架空配电线上的感应过电压。算法精度通过与相关文献结果的对比得以验证,利用该算法对比分析了雷击地面和雷击高塔时的感应过电压,并讨论了水平距离、塔高、电导率和屏蔽线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雷击平坦地面相比,雷击高塔时2种结构的线路感应过电压波形产生了明显振荡,幅值也显著变大;对于2种结构的线路感应过电压,其幅值均随着距回击通道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壤电导率的减小而增大;当塔高小于水平距离时,线路过电压幅值与塔高成正相关关系。另外,屏蔽线的存在会明显降低线路端点的感应过电压幅值,水平多导体架空线中间位置的线路、垂直多导体架空线最靠近屏蔽线的线路受屏蔽作用最明显。该研究结论可为改进架空线路的防雷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维时域有限差分法 雷电感应过电压 多导体架空配电线 Agrawal耦合模型 高塔
下载PDF
10kV架空配电线路工程设计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钱秋羽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第17期154-154,156,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各行业都开始迅猛发展,各类能源也逐渐被开发利用起来。电能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应用能源逐步普及到各个地区。而电能主要是由许多架空配电线路相互联结形成的电路网来进行运输,并由此逐步输送到千家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各行业都开始迅猛发展,各类能源也逐渐被开发利用起来。电能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应用能源逐步普及到各个地区。而电能主要是由许多架空配电线路相互联结形成的电路网来进行运输,并由此逐步输送到千家万户[1]。因此,配电线路的设计和架设就非常重要,它关系着人们日常用电输送的稳定性,也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用电安全。但是当前架空型的配电线路虽然较为方便,却也存在一些相应的配电安全和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kV架空配电线 设计原则及要点 设计分析
下载PDF
影响架空配电线自动重合闸成功率的几种原因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设 《电世界》 2000年第11期20-21,共2页
在架空线路,尤其是6~10kV农用配电线路中,由于线路长、分支多,且线路维护水平较低,所以经常发生故障。但这些故障一般是瞬时性的,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就能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线路的停电时间,并能纠正人员误碰断路器或保护装置误... 在架空线路,尤其是6~10kV农用配电线路中,由于线路长、分支多,且线路维护水平较低,所以经常发生故障。但这些故障一般是瞬时性的,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就能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线路的停电时间,并能纠正人员误碰断路器或保护装置误动作而造成的跳闸。因此,自动重合闸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我们的运行实践,在6~10kV配电线路中采用DCH-1型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往往存在成功率低、动作不可靠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配电线 自动重合闸 过流继电器
下载PDF
10 kV配电架空线路雷击过电压辨识及故障定位
5
作者 柏衡祁 刘玉婷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0期217-219,共3页
通过对静电分量和电磁分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感应雷击过电压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改进模型能够准确计算感应雷击过电压。同时,运用小波函数提出了一种过激过电压辨识方法,并将改进模型和辨识方法... 通过对静电分量和电磁分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感应雷击过电压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改进模型能够准确计算感应雷击过电压。同时,运用小波函数提出了一种过激过电压辨识方法,并将改进模型和辨识方法应用于10 kV配电架空线的雷击过电压故障定位。通过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配电架空线 雷击过电压 故障定位
下载PDF
配电网架空线中无人机巡线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罗明志 《通讯世界(下半月)》 2014年第8期118-120,共3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配电网公里数持续增加,因为配电线路多为野外架空线路,周围的气象条件多变、现场环境复杂,导线、避雷设备和绝缘子等在长期运行之后,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容易出现断股、锈蚀和温度过高的现象。本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配电网公里数持续增加,因为配电线路多为野外架空线路,周围的气象条件多变、现场环境复杂,导线、避雷设备和绝缘子等在长期运行之后,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容易出现断股、锈蚀和温度过高的现象。本文详细介绍了配电网架空线无人机巡检的平台选型原则以及巡检作业关键技术要求,同时介绍了几种无人机线轮巡检作业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架空线 无人机巡检 应用
下载PDF
基于集肤效应的配电网架空线线损计算与应用
7
作者 杜长明 《电力系统装备》 2021年第20期82-83,共2页
由于传统算法不能及时定位线损收敛中心,导致配电网架空线的计算误差次数过多,为此研究了基于集肤效应设计配电网架空线线损计算方法与应用。在构建集肤效应模型的基础上,预处理传输数据,定位电网线损收敛中心,完成配电网架空线线损计... 由于传统算法不能及时定位线损收敛中心,导致配电网架空线的计算误差次数过多,为此研究了基于集肤效应设计配电网架空线线损计算方法与应用。在构建集肤效应模型的基础上,预处理传输数据,定位电网线损收敛中心,完成配电网架空线线损计算方法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以某省72条配电网线路中的数据为样本,在3000次迭代反复测试中该方法产生的误差次数仅为28次,且误差基本处于3%以内,具有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肤效应 配电架空线 线损计算方法 线损收敛中心
下载PDF
重复接地与剩余电流保护
8
作者 郭行干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架空配电线 三相四线 接地保护 过电压保护器 剩余电流保护
下载PDF
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清根 《农村电工》 2017年第2期36-36,共1页
1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1.1用户依法用电观念欠缺私拉乱接,违章用电,直接用导线挂、勾架空配电线路用于抽水、灌溉;擅自接线(窃电)用于空调器等大负载用电设备;私自改变计量装置偷窃电;私设电网电鱼、狩猎;用破旧导线拖... 1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1.1用户依法用电观念欠缺私拉乱接,违章用电,直接用导线挂、勾架空配电线路用于抽水、灌溉;擅自接线(窃电)用于空调器等大负载用电设备;私自改变计量装置偷窃电;私设电网电鱼、狩猎;用破旧导线拖拉地爬线、拦腰线等,这些行为人往往因“做贼心虚”且又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而酿成人身触电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触电事故 事故发生 触电伤亡 原因 违章用电 架空配电线 用电设备 计量装置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Genetic Algorithm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Overhead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and Proposing Solutions to Improve Distribution Line Safety
10
作者 Fabio Romero Alden U. Antunes +4 位作者 Dario Takahata Andre Meffe Carlos C. B. Oliveira Femando L. Lange Hamilton Souza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This paper aims to present and discuss the use of a power flow methodology based on Gauss elimin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eutral conductor absence at spe... This paper aims to present and discuss the use of a power flow methodology based on Gauss elimin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eutral conductor absence at specific sections, and a development of a methodology based on GA (genetic algorithm) capable of evaluating alternative solutions in different bars of the feeder, in order to propose appropriat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afety. Besides the technical aspects, the proposed GA methodolog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power flow simulations have shown that the presence of single-phase transformers along with the absence of the neutral conductor at specific sections of the MV (medium voltage) network may increase the Vng (neutral-to-ground voltage) levels of the feeders involved, jeopardizing the system's safe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lutions proposed by the GA methodology may reduce the network Vng level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conditions, providing values close to the ones found before the neutral conductor the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algorithm power flow distribution line safety power flow sim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