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形态学及多基因位点的枸杞褐斑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艳
晋玲
+2 位作者
申培增
崔治家
朱田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127,共6页
枸杞Lycium barbarum Mil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褐斑病是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生的由无性态类真菌新种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引起的新病害,据2015年-2018年调查,该病害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常年发病率45%~6...
枸杞Lycium barbarum Mil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褐斑病是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生的由无性态类真菌新种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引起的新病害,据2015年-2018年调查,该病害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常年发病率45%~65%,严重度2~3级。本研究首次对枸杞小黑梨孢有性态形态进行描述,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病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地位,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枸杞褐斑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和越冬病叶上均可形成有性态。子囊壳球形至亚球形,大小185.6μm×176.6μm,有喙,喙的大小为(35.7~53.6)μm×(32.0~53.55)μm;子囊袋状,大小(103.2~165.7)μm×(15.7~22.4)μm,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砖格状,大小(25.9~36.5)μm×(9.4~14.1)μm,平均31.2μm×12.3μm,具(4~)6~7个纵隔和1~3个横隔。通过ITS、LSU、RPB2和EF1-α多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为子囊菌门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科真菌。秋末冬初清洁田园,减少来年初侵染源,是有效防治枸杞褐斑病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褐斑病
枸杞
小黑梨孢
格孢腔菌科
系统发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枸杞褐斑病菌Stigmella lycii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艳
晋玲
+1 位作者
申培增
吕娇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4,共7页
枸杞小黑梨孢褐斑病自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现以来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关于其病原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本研究通过植物病理学常规方法测定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菌丝...
枸杞小黑梨孢褐斑病自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现以来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关于其病原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本研究通过植物病理学常规方法测定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5℃;产孢的温度范围为20~25℃,最适25℃;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及最适温度分别为5~30℃(最适20℃)和0~35℃(最适25℃)。连续光照有利于菌落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子囊孢子萌发;pH 4.0~10.0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最适为pH 6.5,产孢的pH范围为6.0~7.0,最适6.5,pH 4.5~9.2条件下孢子均可萌发,最适pH为7.0;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分别在相对湿度95%和75%以上可萌发,水中萌发最好;枸杞叶片浸渍液、葡萄糖液等营养条件对孢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枸杞小黑梨孢褐斑病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制定枸杞褐斑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褐斑病
枸杞
小黑梨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形态学及多基因位点的枸杞褐斑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艳
晋玲
申培增
崔治家
朱田田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省中药质量标准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白银市农技服务中心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1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0004,31460013)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7JR5RA164)
+3 种基金
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ZYZL18-001)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甘肃省工作和甘肃省中药材病虫害现状调查研究(GSZYPC2018Z28)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1)。
文摘
枸杞Lycium barbarum Mil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褐斑病是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生的由无性态类真菌新种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引起的新病害,据2015年-2018年调查,该病害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常年发病率45%~65%,严重度2~3级。本研究首次对枸杞小黑梨孢有性态形态进行描述,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病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地位,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枸杞褐斑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和越冬病叶上均可形成有性态。子囊壳球形至亚球形,大小185.6μm×176.6μm,有喙,喙的大小为(35.7~53.6)μm×(32.0~53.55)μm;子囊袋状,大小(103.2~165.7)μm×(15.7~22.4)μm,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砖格状,大小(25.9~36.5)μm×(9.4~14.1)μm,平均31.2μm×12.3μm,具(4~)6~7个纵隔和1~3个横隔。通过ITS、LSU、RPB2和EF1-α多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为子囊菌门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科真菌。秋末冬初清洁田园,减少来年初侵染源,是有效防治枸杞褐斑病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枸杞褐斑病
枸杞
小黑梨孢
格孢腔菌科
系统发育
Keywords
Lycium barbarum leaf spot
Stigmella lycii
Pleosporaceae
phylogenetic analysis
分类号
S436.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枸杞褐斑病菌Stigmella lycii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艳
晋玲
申培增
吕娇娇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省中药质量标准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白银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0004,31460013)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7JR5RA164)
+4 种基金
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ZYZL18-001)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甘肃省工作和甘肃省中药材病虫害现状调查研究(GSZYPC2018Z28)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甘肃省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
文摘
枸杞小黑梨孢褐斑病自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现以来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关于其病原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本研究通过植物病理学常规方法测定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5℃;产孢的温度范围为20~25℃,最适25℃;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及最适温度分别为5~30℃(最适20℃)和0~35℃(最适25℃)。连续光照有利于菌落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子囊孢子萌发;pH 4.0~10.0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最适为pH 6.5,产孢的pH范围为6.0~7.0,最适6.5,pH 4.5~9.2条件下孢子均可萌发,最适pH为7.0;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分别在相对湿度95%和75%以上可萌发,水中萌发最好;枸杞叶片浸渍液、葡萄糖液等营养条件对孢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枸杞小黑梨孢褐斑病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制定枸杞褐斑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枸杞褐斑病
枸杞
小黑梨孢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Lycium barbarum leaf spot
Stigmella lycii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5.67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形态学及多基因位点的枸杞褐斑病病原鉴定
王艳
晋玲
申培增
崔治家
朱田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枸杞褐斑病菌Stigmella lycii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艳
晋玲
申培增
吕娇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