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基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雷家坪村的调查 |
课题组
朱剑慧
|
《党政干部论坛》
|
2024 |
0 |
|
2
|
批判与承传——鲁迅、柏杨与孔子 |
王宗凡
徐续红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1
|
|
3
|
世俗的现代性——论柏杨创作的品格 |
张鸿声
郝瑞芳
|
《华文文学》
|
2009 |
1
|
|
4
|
鲁迅与柏杨笔下的国民性 |
王宗凡
|
《社科纵横》
|
2008 |
2
|
|
5
|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 |
王化兵
|
《出版参考》
|
2011 |
1
|
|
6
|
世俗现代性观照下的“酱缸文化”批判——浅论柏杨60年代杂文的思想内涵 |
张清芳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7
|
“雅致”与“野俗”——鲁迅与柏杨的幽默比较 |
王宗凡
徐续红
申明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09 |
0 |
|
8
|
柏杨与通俗历史 |
张弘
|
《小康》
|
2009 |
1
|
|
9
|
从“立人”到“尊严”:鲁迅与柏杨的“药方” |
王宗凡
徐续红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6 |
0 |
|
10
|
“高山”与“激流”——鲁迅与柏杨的人格建构 |
王宗凡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1
|
柏杨政治文化批判的焦点和特色——以1960年代柏杨创作为中心 |
朱双一
陈婵敏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2
|
柏杨及其文化疗救的悖论 |
张重岗
|
《华文文学》
|
2009 |
0 |
|
13
|
“动物化”描绘 精细化抒写——柏杨《旷野》比喻赏析 |
王宗凡
|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
2008 |
0 |
|
14
|
鲁迅与柏杨笔下的国民性 |
王宗凡
徐续红
|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教与经济研究)》
|
2005 |
0 |
|
15
|
茶,不说话——我所知道的张香华和柏杨 |
张昌华
|
《江淮文史》
|
2009 |
0 |
|
16
|
来自鲁迅的“基因”——论鲁迅对柏杨的影响 |
王宗凡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7
|
喜看柏杨研究的新成果——读《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另类思想体系——以柏杨其人其文为考察中心》有感 |
杨洪承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8
|
贵州省黔西县柏杨煤矿区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 |
黎治忠
|
《中国西部科技》
|
2009 |
0 |
|
19
|
柏杨——那个给我们竖镜子的人走了 |
张弘
|
《小康》
|
2008 |
0 |
|
20
|
我所知道的柏杨先生 |
古远清
|
《武汉文史资料》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