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些疾病姊妹染色体互换频率和药物对酵母细胞质基因诱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涛 张兆麟 沈惠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2年第1期27-29,共3页
癫痫和精神分裂症患者SCE频率与健康者比较,以及患者是否服药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电抽搐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差异。提示疾病和药物的影响。7种药物对细胞质基因诱变率均未超过标准,说明临床使用中有安全性。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姊妹染色体互换(SCE) 细胞质基因诱变
下载PDF
活血益肾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染色体改变的观察
2
作者 于静芳 万琨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5-46,共2页
用活血益肾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与用一般护肝药治疗相同类型患者20例进行对照,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染色体姐妹单体互换频率(SCE)、染色体畸变率(畸变率)的改变。结果活血益肾中药能明显降低SCE频率、畸变... 用活血益肾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与用一般护肝药治疗相同类型患者20例进行对照,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染色体姐妹单体互换频率(SCE)、染色体畸变率(畸变率)的改变。结果活血益肾中药能明显降低SCE频率、畸变率,对照组治疗前后染色体改变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SCE 染色体损伤 活血益肾 活血化瘀 染色体姐妹单体互换频率 畸变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染色体的互换对配子种类的影响
3
作者 祁大林 《中学生物教学》 1996年第4期41-41,共1页
染色体的互换对配子种类的影响摩尔根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告诉我们: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存在着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这必定会影响到连锁基因的遗传,这种影响的直接表现就是对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值的影响。那么.对于自由组... 染色体的互换对配子种类的影响摩尔根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告诉我们: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存在着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这必定会影响到连锁基因的遗传,这种影响的直接表现就是对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值的影响。那么.对于自由组合规律中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 基因型 自由组合规律 配子 等位基因 非姐妹染色体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互换 初级卵母细胞
下载PDF
饮酒的癌变、畸变和突变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蔡东联 印木泉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0年第3期58-62,32,共6页
饮酒的习惯遍及全球,酒类的消耗量逐年递增,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任何一种酒都含有酒精,只不过是浓度不同而已。酒精即乙醇在体内主要由肝脏分解解毒,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能量。当进入体内的酒精超过肝脏分解能力时就会产... 饮酒的习惯遍及全球,酒类的消耗量逐年递增,由此而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任何一种酒都含有酒精,只不过是浓度不同而已。酒精即乙醇在体内主要由肝脏分解解毒,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能量。当进入体内的酒精超过肝脏分解能力时就会产生危害,轻则危及肝脏的细胞和功能,重则有生命危险。慢性酒精中毒可引起肝硬化、性功能改变、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血内微量元素失调、免疫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酒精中毒 内分泌紊乱 生命危险 分解能力 免疫功能 遍及全球 染色单体断裂 显性致死 姐妹染色体互换 胎儿组织
下载PDF
苯乙烯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SCE的观察
5
作者 王凤荣 张玉洁 管树立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4-55,36,共3页
苯乙烯是制备多种塑料、合成橡胶、制药、香料等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中未聚合的苯乙烯可逸出,或聚合物解聚及受热时均有苯乙烯释出。苯乙烯主要危害是引起刺激症状和麻醉作用,慢性作用可对血液和肝脏有轻度损害;目前苯乙烯的远期效应... 苯乙烯是制备多种塑料、合成橡胶、制药、香料等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中未聚合的苯乙烯可逸出,或聚合物解聚及受热时均有苯乙烯释出。苯乙烯主要危害是引起刺激症状和麻醉作用,慢性作用可对血液和肝脏有轻度损害;目前苯乙烯的远期效应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次我们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姊妹染色体互换率两项指标来观察对人体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目的为保证工人安全生产及对远期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率 SCE 外周血淋巴细胞 遗传毒性 染色体互换 远期效应 麻醉作用 轻度损害 刺激症状 化工原料
下载PDF
我国环境医学的发展——第一次全国环境医学学术交流会一瞥
6
作者 毛文永 《环境科学动态》 1981年第18期1-5,共5页
自从1973年8月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来,环境保护事业在我国已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近十年来,随着环境科学的深入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环境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一)环境污染与环境医学十年前,当资本主义... 自从1973年8月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来,环境保护事业在我国已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近十年来,随着环境科学的深入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环境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一)环境污染与环境医学十年前,当资本主义国家为环境污染与公害而苦恼的时候,我国的宣传家还将环境污染视为资本主义社会固有和特有的现象,而认为社会主义是不会有污染与公害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医学 环境保护事业 公害问题 学术交流 毒理学研究 姐妹染色体互换 毒理试验 致突变物 毒性剂量 突变性
下载PDF
氟化物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研究进展
7
作者 胡穆凌 阎雷生 +1 位作者 肖秀兰 徐承恩 《环境科学动态》 1985年第9期18-21,共4页
氟化物是自然界广范存在的化学物质.它能在人体许多器官中残留.因此弄清氟化物能否致癌、致畸、致突变是很必要的,但是关于氟化物能否“三致”问题,从国内、外各项研究来看,存在很大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氟化物有“三致”效应,而另一种观... 氟化物是自然界广范存在的化学物质.它能在人体许多器官中残留.因此弄清氟化物能否致癌、致畸、致突变是很必要的,但是关于氟化物能否“三致”问题,从国内、外各项研究来看,存在很大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氟化物有“三致”效应,而另一种观点则否认氟化物有“三致”效应.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氟化物同其它致癌共同作用时,加强或抑制了其它致癌物的致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畸 致突变效应 氟化钠 姐妹染色体互换 染色体畸变率 三致 致癌性 隐性致死 致突变作用 化学物质
下载PDF
吸烟者淋巴细胞DNA与血清SOD、LPO的检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启运 邹道全 徐宜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32-833,共2页
目的 探讨烟毒 (尼古丁等 )对人体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以及对人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 61名吸烟人员和 30名非吸烟人员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观察姐妹染色体单体互换率 (SCE) ;同时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脂... 目的 探讨烟毒 (尼古丁等 )对人体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以及对人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 61名吸烟人员和 30名非吸烟人员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观察姐妹染色体单体互换率 (SCE) ;同时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 (LPO)。结果 吸烟组SCE、LPO显著增高 ,SOD显著降低 ;SCE与LPO呈显著正相关 ,与SO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烟毒 (尼古丁等 )使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姐妹染色体单体互换率(SCE)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苯作业者遗传毒性效应的研究
9
作者 周道明 姚武 +2 位作者 许东 李娥姣 陈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3年第3期268-269,273,共3页
本文选择遗传学效应的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姊妹单体互换(SCE)和微核率三指标对苯作业人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苯作业者在苯浓度超标的状态下工作,可导致染色体畸变率、SCE和微核率增高。且在白细胞下降前即可出现。尤其以SCE最为敏感并... 本文选择遗传学效应的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姊妹单体互换(SCE)和微核率三指标对苯作业人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苯作业者在苯浓度超标的状态下工作,可导致染色体畸变率、SCE和微核率增高。且在白细胞下降前即可出现。尤其以SCE最为敏感并且与白细胞的损伤相关。建议苯的慢性毒效应检测应加入遗传学效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姊妹单体互换(SCE) 微核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轴后多指(趾)畸形家系全基因组扫描分析──一个新基因座的定位
10
作者 赵红珊 黄尚志 +7 位作者 邹颖 叶珏 柴精华 李辉 李明月 BenOostra PeterHeutink GuidoBreedveld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3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全基因组扫描 非综合征 染色体互换 新基因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研究 连锁分析 致病基因 家系 多指
原文传递
工作场所化学物质DNA损伤的早期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超 韩雪莲 +2 位作者 袁翠英 祝海珍 朱方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6-268,共3页
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对人体的远期影响难以估量,因此,对DNA损伤进行及时检测,对损伤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目前常用的DNA损伤检测方法进行简介及评价。
关键词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微核试验 姐妹染色体互换 磷酸化组蛋白(γ-H2AX)
原文传递
MMC诱发癌患者及正常人SCE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王戈华 李荣 +4 位作者 邹俊华 张效良 阎武 万远廉 王文治 《遗传与疾病》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15-217,249,共3页
DNA损伤或其修复能力的改变均可导致SCE率的变化。本文以自发SCE及诱发SCE率为指标,分析了正常人不同年龄组及癌患者淋巴细胞SCE率的改变。结果提示:自发及丝裂霉索C诱发SCE率不受年龄变化的影响,癌患者自发SCE与诱发SCE显著增高。SCE... DNA损伤或其修复能力的改变均可导致SCE率的变化。本文以自发SCE及诱发SCE率为指标,分析了正常人不同年龄组及癌患者淋巴细胞SCE率的改变。结果提示:自发及丝裂霉索C诱发SCE率不受年龄变化的影响,癌患者自发SCE与诱发SCE显著增高。SCE未回复率结果表明,癌患者DNA损伤后修复效率较正常人降低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DNA损伤 SCE 染色体互换
原文传递
口服棉酚后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研究
13
作者 张红岩 赵晶 +1 位作者 马守中 伦玉兰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棉酚 细胞遗传学 组妹染色体互换
原文传递
超剂量B超检查对人体有害
14
《北京教育(普教版)》 1994年第10期45-45,共1页
超剂量B超检查对人体有害近年来,B超技术发展迅速,为形态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但临床推广这项高新技术时不可忽视超声剂量的掌握。高频和腔内B超探头的出现,可看到体内1毫米左右的病变和纤毛运动;彩色多普勒的问世,使观察... 超剂量B超检查对人体有害近年来,B超技术发展迅速,为形态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但临床推广这项高新技术时不可忽视超声剂量的掌握。高频和腔内B超探头的出现,可看到体内1毫米左右的病变和纤毛运动;彩色多普勒的问世,使观察每秒2—3毫米的血流成为可能,并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检查 超剂量 人体 非手术治疗 形态生理学 染色体互换 彩色多普勒 介入性 诵读困难 超声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