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时进行原位杂交及染色体分带的基因定位新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颜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89-91,共3页
作者报道一种同时进行染色休原位杂交及染色休分带的基因定位新方法。它具有简单、快速、准确以及结果稳定、易重复等优点。细胞经常规培养制成染色体玻片后,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杂交信号经抗体检测放大后,染色体依次用色霉素A3以... 作者报道一种同时进行染色休原位杂交及染色休分带的基因定位新方法。它具有简单、快速、准确以及结果稳定、易重复等优点。细胞经常规培养制成染色体玻片后,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杂交信号经抗体检测放大后,染色体依次用色霉素A3以及甲绿处理进行荧光反带分带(R带)。玻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只要调换滤片即可分别观察杂交点及染色体R带。两者互不干扰,结果清晰、直观,杂交点及R带持久而稳定。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做基因定位,及检测有关病毒基因在受感染细胞染色体上的插入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原位杂交 染色体分带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在植物物种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赞平 候小改 《河南科学》 1996年第S1期121-125,共5页
染色体分带技术用于植物物种生物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属开创阶段、本文在简要介绍植物染色体荧光分带,Giemsa分带及银染色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上述技术在植物多倍体起源、种下变异和物种分化以及物种地理分布等方面研究中的应... 染色体分带技术用于植物物种生物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属开创阶段、本文在简要介绍植物染色体荧光分带,Giemsa分带及银染色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上述技术在植物多倍体起源、种下变异和物种分化以及物种地理分布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种生物学 染色体分带技术 多倍体 种下变异 物种分化 地理分布
下载PDF
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在植物物种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赞平 候小改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5年第4期1-5,共5页
目前,世界上植物分类学(广义的)正朝着系统植物学和进化植物学两个方向纵深发展.植物物种生物学(Plant biosystematics)是进化植物学中研究物种分化、形成、变异及进化机制的分支学科.该学科始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瑞典的Turesson根据广... 目前,世界上植物分类学(广义的)正朝着系统植物学和进化植物学两个方向纵深发展.植物物种生物学(Plant biosystematics)是进化植物学中研究物种分化、形成、变异及进化机制的分支学科.该学科始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瑞典的Turesson根据广泛的移栽实验所做的遗传生态学研究.染色体技术及染色体形态学资料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植物物种生物学的发展,如种内细胞型的发现促使了物种模式概念的消亡和居群(Population)概念的诞生,特别是染色体分带技术应用于该学科的研究,则突破了染色体形态证据的局限性,从染色体结构的“解剖”水平上进一步阐明了种及种下变异、物种分化和形成的遗传机理,在近二十多年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种生物学 染色体分带技术 染色体 植物染色体 遗传分化 物种分化 相似性 分带方法 染色体结构 荧光染料
下载PDF
染色体分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自立 《生物学教学》 1985年第4期6-7,10,共3页
一、染色体分带的意义染色体是细胞核内一种重要的结构,它由脱氧核糖核酸(DNA)与组旦白、少量RNA构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般情况下祗有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才能镜检到。每一种真核生物的染色体,都具有一定... 一、染色体分带的意义染色体是细胞核内一种重要的结构,它由脱氧核糖核酸(DNA)与组旦白、少量RNA构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般情况下祗有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才能镜检到。每一种真核生物的染色体,都具有一定的形状结构和数目。生物的进化、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分带 染色 真核生物 带纹 减数分裂过程 植物染色体 着丝粒 中期染色体 RNA DNA
下载PDF
染色体分带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明君 《世界农业》 1988年第7期24-26,共3页
染色体分带技术(Techniques of chromosome banding)是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自Caspersson(1968)首次发现中国大鼠和蚕豆的染色体经荧光染料芥子奎吖因染色后,在染色体不同部位显示出强(明带)弱(暗带)不同的荧光带(Quinac... 染色体分带技术(Techniques of chromosome banding)是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自Caspersson(1968)首次发现中国大鼠和蚕豆的染色体经荧光染料芥子奎吖因染色后,在染色体不同部位显示出强(明带)弱(暗带)不同的荧光带(Quinacrine band,简称Q-带)以来,动物染色体分带研究发展很快。P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分带 细胞学 荧光染料 不同部位 新技术 荧光带 60年代 大鼠 小黑麦 蚕豆
下载PDF
动物染色体分带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辉 嵇庆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1期33-34,27,共3页
染色体是细胞遗传的物质基础,它对生物的发育、遗传、变异、进化和增殖等过程的调节和控制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研究、记载染色体核型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对染色体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是近50年才发展起来。低渗处理和空气干燥制片法... 染色体是细胞遗传的物质基础,它对生物的发育、遗传、变异、进化和增殖等过程的调节和控制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研究、记载染色体核型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对染色体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是近50年才发展起来。低渗处理和空气干燥制片法的发明,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的使用,带来了60年代动物和人类细胞遗传学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染色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动物核型中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很相似,难于精确区分,而手头可用的鉴别标准又屈指可数,不外是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次缢痕的多少和分布等等。即使采用放射自显影或借助电子计算机作染色体图像分析,帮助也不大。染色体分带研究自然地成了主攻方向。此时,瑞典的Caspersson采用特殊的荧光染料,使染色体分化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分带技术 荧光染料 染色体分化 组织培养 染色体制片 人类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核型 G带 染色体显带 结构异染色
下载PDF
人染色体分带问题
7
作者 鄂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78年第2期1-12,151,共13页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染色体与机体内许多重要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遗传、生长发育以及畸形和细胞恶变等,都有非常宓切的关系。染色体是研究与上述问题有关的重要对象。 动物染色体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对人染色体的研究,实际上是从...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染色体与机体内许多重要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遗传、生长发育以及畸形和细胞恶变等,都有非常宓切的关系。染色体是研究与上述问题有关的重要对象。 动物染色体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对人染色体的研究,实际上是从五十年代兴起的。这种情况主要由于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非常多(46个),宓集于核内,不易分散开进行观察,因此阻碍了对它的研究。这样人们便多利用动物的染色体,特别是果蝇、是(虫爪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丝 DNA 远端 近端 暗带 长臂 银河系结构 染色体分带技术 中心体(细胞学) 中心粒
下载PDF
苜蓿核糖体基因物理定位及染色体荧光分带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建民 洪义欢 +2 位作者 王幼平 Steve Bowley 万建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利用核糖体基因为探针对,二倍体和四倍体苜蓿(Medicagosativa)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45s在四倍体、二倍体种中总是以单位点位于核仁组织区,5s则有2~3个位点;以二倍体种的基因组DNA为探针的原位杂交表明,蓝花苜蓿(M.coerulea)和黄花苜... 利用核糖体基因为探针对,二倍体和四倍体苜蓿(Medicagosativa)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45s在四倍体、二倍体种中总是以单位点位于核仁组织区,5s则有2~3个位点;以二倍体种的基因组DNA为探针的原位杂交表明,蓝花苜蓿(M.coerulea)和黄花苜蓿(M.falcata)均能与四倍体染色体进行杂交,仅杂交信号强弱的染色体数目有差别;荧光染料DAPI使苜蓿的染色体显示带纹,蓝花苜蓿的DAPI带与C带基本一致。文章对四倍体苜蓿的可能来源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核糖体基因 染色体分带 原位杂交
下载PDF
高温对蚕豆幼嫩子叶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和染色体分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长顺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用不同温度对蚕豆子叶进行短时间的非离体处理,结果表明36℃的高温最适宜子叶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指数明显高于16~22℃(结荚期适宜温度)时的分裂指数,二者差异非常显著.用经36℃高温处理的子叶做材料进行染色体制片和分... 用不同温度对蚕豆子叶进行短时间的非离体处理,结果表明36℃的高温最适宜子叶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指数明显高于16~22℃(结荚期适宜温度)时的分裂指数,二者差异非常显著.用经36℃高温处理的子叶做材料进行染色体制片和分带,染色体分散好,没有细胞质干扰,带纹清晰,首次获得了蚕豆子叶染色体C-带核型图.但是,超高温(40℃)抑制细胞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 高温 染色体分带 蚕豆 子叶细胞
原文传递
大赖草及近缘种染色体C-分带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苏玲 齐莉莉 +1 位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3期258-262,共5页
对Thinopyrumnbesarabicum(Savul.&Rays)A.Lve、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Fisch.)Nevski)和大赖草(Leymusracemosus(Lam.)... 对Thinopyrumnbesarabicum(Savul.&Rays)A.Lve、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Fisch.)Nevski)和大赖草(Leymusracemosus(Lam.)Tzvel.)染色体C分带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Th.besarabicum和新麦草的染色体在C分带带型上有明显的差异,显示了物种的特异性。3个物种的核型表明,C带带纹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的末端,大部分染色体不显着丝粒带和中间带。在大赖草染色体上的末端带很明显。一些大赖草的染色体具有与Th.besarabicum和新麦草某些染色体相似的C带带型。对大赖草染色体组与Th.besarabicum和新麦草染色体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草 大赖草 染色体C-分带 核型分析
下载PDF
加州野大麦染色体C-分带、荧光原位杂交及其核型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孔芳 王海燕 +5 位作者 赵彦 纪剑辉 曹爱忠 王苏玲 周波 王秀娥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以二倍体加州野大麦(Hordeum californicum)及普通小麦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加州野大麦的双二倍体为材料,进行依次染色体C-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背景中的加州野大麦染色体都显示较强的末端带,7对染色体之... 以二倍体加州野大麦(Hordeum californicum)及普通小麦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加州野大麦的双二倍体为材料,进行依次染色体C-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背景中的加州野大麦染色体都显示较强的末端带,7对染色体之间带的数目和强弱均存在明显差异,可以和普通小麦染色体相互区分开来;以45srDNA为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二倍体和双二倍体中加州野大麦的NOR位点均位于第7对染色体短臂上;基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结果,利用Motic images plus 2.0 ML软件“数码显微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核型分析,确定加州野大麦的核型为2n=2x=10 m(2SAT)+4 sm,属于较为对称性核型(A);加州野大麦染色体核型的建立,为利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转移加州野大麦的有利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倍体 染色体C-分带 荧光原位杂交 核型分析 加州野大麦
下载PDF
燕麦染色体C-分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益 周良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9-72,共4页
以二倍体燕麦Avenastrigosa为材料,进行染色体C-分带方法研究,确定了最佳分带流程。以Giemsa与Wright混染效果最好,A.strigosa的7对染色体C-带差异明显,各对染色体带型互异,但都有两条端... 以二倍体燕麦Avenastrigosa为材料,进行染色体C-分带方法研究,确定了最佳分带流程。以Giemsa与Wright混染效果最好,A.strigosa的7对染色体C-带差异明显,各对染色体带型互异,但都有两条端带。对每对染色体的C-带特征作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影响C-分带效果的因素及燕麦染色体C-分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染色体C-分带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猪分带染色体研究进展(综述)
13
作者 王勇强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0年第2期9-11,共3页
Gustausson(1971)首次利用芥子喹丫咽荧光(Q—带)技术对家猪染色体分带以鉴别单个染色体,其后,Hansen(1972)发表了另一个Q—带核型而且鉴别了一对常染色体和Gustvsson所谓的X染色体的差异。1972年,Berger用8M尿素对猪染色体进行了分带,... Gustausson(1971)首次利用芥子喹丫咽荧光(Q—带)技术对家猪染色体分带以鉴别单个染色体,其后,Hansen(1972)发表了另一个Q—带核型而且鉴别了一对常染色体和Gustvsson所谓的X染色体的差异。1972年,Berger用8M尿素对猪染色体进行了分带,利用Seabright(1971)的胰酶法产生G—带的几个报道也相继出现,1977年,Hansen发表了一篇家猪染色体Q—、G—和R—带的完整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分带 染色体研究 染色 着丝点 染色体 Berger 酶法 橄榄霉素 可遗传性 同源染色体
下载PDF
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中5”的外源染色体的鉴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有志 徐琼芳 +4 位作者 辛志勇 富田因则 中田升 安室喜正 福井希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9-138,T001,共11页
应用染色体分带(C-带)-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对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 2n=42,E_1E_1E_2E_2XX)部分双二倍体“中5”(2n=56)的外源染色体进行了鉴定分析。染色体分带结果表明:“中5”的7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不显带或显示... 应用染色体分带(C-带)-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对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 2n=42,E_1E_1E_2E_2XX)部分双二倍体“中5”(2n=56)的外源染色体进行了鉴定分析。染色体分带结果表明:“中5”的7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不显带或显示出与受体小麦亲本染色体相似的带型,单靠带型很难准确地鉴定出这7对外源染色体。分带处理后进行分子原位杂交鉴定出“中5”的7对外源染色体,并发现其中一对染色体发生了罗伯逊氏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表明染色体分带技术与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染色体的鉴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麦草 小麦 二倍体 染色体分带 分子原位杂交
全文增补中
502对反复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东红 陈延琴 +2 位作者 刘新民 谢鲁文 杨棣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4年第2期114-116,194,共4页
对反复自然流产2次或2次以上的502对夫妇进行外周血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常核型52例,占5.18%;其中平衡易位38例,占73.08%;染色体数目异常5例,占9.62%;嵌合体8例,占15.38%;9号染... 对反复自然流产2次或2次以上的502对夫妇进行外周血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常核型52例,占5.18%;其中平衡易位38例,占73.08%;染色体数目异常5例,占9.62%;嵌合体8例,占15.38%;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例,占1.92%。结果表明,平衡易位携带者是反复自然流产夫妇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故流产史是检出人群中平衡易位携带者的重要临床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染色体 染色体分带 易位(遗传)
下载PDF
对植物染色体标本去壁低渗制片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台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1期98-101,共4页
在植物染色体技术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应用,除去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使植物细胞既能象动物细胞那样进行低渗膨胀处理,也能利用动物染色体制片的滴片、气干或火干技术。这个方法经国内外不少学者不断改进和完善,最后由我国学者陈瑞阳... 在植物染色体技术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应用,除去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使植物细胞既能象动物细胞那样进行低渗膨胀处理,也能利用动物染色体制片的滴片、气干或火干技术。这个方法经国内外不少学者不断改进和完善,最后由我国学者陈瑞阳等人加以系统化,并定名为“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简称“去壁低渗法”),它在植物染色体的研究中被证明能显著提高染色体的分散度和平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色体 植物细胞 陈瑞阳 低渗膨胀 染色体标本 平整性 果胶酶 气干 染色体分带 散度
下载PDF
慢性苯中毒患者染色体G带变化的探讨
17
作者 李沅 丁鉞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2期29-31,共3页
慢性苯中毒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而染色体分带技术在国内仅有钟氏动物实验染色体G带资料。本文报告35例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G带分析并选其中10例同时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现将结果... 慢性苯中毒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而染色体分带技术在国内仅有钟氏动物实验染色体G带资料。本文报告35例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G带分析并选其中10例同时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苯中毒 G带 染色体分带 染色体畸变率 细胞染色体分析 外周淋巴细胞 动物实验 骨髓检查 染色体裂隙 三体
下载PDF
人类染色体G显带改良法(摘要)
18
作者 苏爱 王振华 王培林 《齐鲁医学杂志》 1998年第1期12-12,共1页
人类染色体G显带改良法(摘要)苏爱,王振华,王培林在遗传病诊断中,染色体检查是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之一。染色体显带技术,不仅可以明确区分人类的各条染色体,而且还可以识别每一条染色体的不同区段。但是目前各个实验室的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G显带改良法(摘要)苏爱,王振华,王培林在遗传病诊断中,染色体检查是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之一。染色体显带技术,不仅可以明确区分人类的各条染色体,而且还可以识别每一条染色体的不同区段。但是目前各个实验室的染色体显带技术很不稳定,一般显带率在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缓冲液 胰蛋白酶 染色体分带
下载PDF
高分辨染色体R显带技术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匡渤海 蒋永尧 +3 位作者 孔庆芬 肖承京 伍世礼 刘茂发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9-11,2,共3页
采用Fdu-Brdu-Hoechst 33258高分辨迟复制染色体R显带技术与G显带技术对照应用的方法,对50例各类白血病的染色体变化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培养成功率达94.0%,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达72.0%,其中R带成功率占64.0%,发现3种常见单一的染色体异... 采用Fdu-Brdu-Hoechst 33258高分辨迟复制染色体R显带技术与G显带技术对照应用的方法,对50例各类白血病的染色体变化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培养成功率达94.0%,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达72.0%,其中R带成功率占64.0%,发现3种常见单一的染色体异常。实验表明,应用R显带技术与G显带对照方法,对白血病肿瘤细胞染色体分析更为实用、准确,异常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分带 方法 染色体异常 诊断 白血病
下载PDF
普通小麦-簇毛麦2V染色体端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淑梅 徐川梅 +1 位作者 周波 陈佩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具有抗多种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是可供小麦改良利用的优良遗传资源。本研究综合利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Giemsa C-分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具有抗多种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是可供小麦改良利用的优良遗传资源。本研究综合利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Giemsa C-分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uhybridization,GISH)及分子标记等技术,从普通小麦-簇毛麦2V(2D)异代换系与含有Ph抑制基因的中国春高配对材料(pairing homoeologous inhibitor,PhI)C04-13的杂交后代中选出分别含有簇毛麦2V长臂和短臂的普通小麦-簇毛麦2V端体异附加系。含有簇毛麦2V短臂的附加系在护颖颖脊上有刚毛,而在含2V长臂的附加系的护颖颖脊上没有刚毛,可将控制护颖颖脊刚毛性状的基因进一步定位在簇毛麦2V染色体的短臂上。筛选出可以追踪2V染色体短臂的SSR标记wmc25。该分子标记和护颖颖脊刚毛形态标记可用来追踪导入小麦遗传背景中的簇毛麦2V染色体短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簇毛麦 端体异附加系 染色体C-分带 荧光原位杂交 SS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