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V-seq技术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中的研究价值
1
作者 石国西 翟俊英 +1 位作者 钮红丽 刘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105-109,共5页
目的分析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NV-seq)在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中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定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接诊的98例ART妊娠流产患者,采集所有患者流产物100 mg,以CNV-seq技术检测胚胎染色... 目的分析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NV-seq)在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中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定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接诊的98例ART妊娠流产患者,采集所有患者流产物100 mg,以CNV-seq技术检测胚胎染色体情况,同时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比较CNV-seq检查结果与核型检查结果,分析孕妇既往流产次数、孕周、年龄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的关系。结果98例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0例,染色体异常率为71.43%,以常染色体重排或缺失、45,X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异常率为14.29%。其次是10三体,占12.86%;13三体,占11.43%;47,XYY,占10.00%;21三体,占10.00%;3三体,占8.57%;2三体,占5.71%;22三体,占4.29%;16三体,占2.86%;8三体,占2.86%;47,XXX,占2.86%。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自然流产次数≥3次者(90.00%)高于自然流产次数<3次者(66.67%)(P<0.05)。孕周≥12周者染色体异常发生率(57.14%)低于孕周<12周者(82.14%)(P<0.05)。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年龄≥35岁者(82.50%)高于年龄<35岁者(63.79%)(P<0.05)。结论CNV-seq在ART妊娠流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明确染色体异常类型,辅助临床对患者遗传学病因作出诊断。且ART妊娠流产多发生于孕早期,随着孕妇年龄增大、流产次数增多,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会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流产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胚胎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ART中自然流产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瑞花 陈雷宁 +1 位作者 倪郝 全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486-2488,共3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后22例妊娠早期流产患者,根据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检测结果分为异常染色体核型组(n=17)和正常染色...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后22例妊娠早期流产患者,根据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检测结果分为异常染色体核型组(n=17)和正常染色体核型组(n=5);并以同期35例继续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T方案中可能影响胚胎染色体的因素。结果新鲜移植周期自然流产率为10.95%(91/831),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77.27%;异常染色体核型组年龄[(34.7±4.1)岁]高于继续妊娠组[(31.6±3.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RT促排方案中多因素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后自然流产者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年龄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染色体异常 自然流产 辅助生殖技术
下载PDF
BMI与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军 崔云静 +1 位作者 郭飞波 杨艳华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279-1284,共6页
目的:检测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情况,并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天门... 目的:检测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情况,并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80例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其中96例胚胎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正常核型组),184例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异常核型组)。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分析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核型的情况;分析患者BMI、流产年龄、流产次数与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因素。结果:两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不孕类型、助孕方式、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使用天数、基础卵泡刺激素(FSH)、获卵数、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目、移植优质胚胎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正常核型组的比例为34.29%,异常核型组的比例为65.71%,其中异常核型组中以非整倍体为主,比例为41.07%;BMI值<21.4kg/m^(2)或>24.2kg/m^(2) 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的异常核型比例显著高于BMI值21.4 kg/m^(2)~24.2 kg/m^(2)的患者(P<0.05);流产年龄≥36岁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的异常核型比例显著高于流产年龄<36岁的患者(P<0.05);流产次数>2次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的异常核型比例显著高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P<0.05);BMI是影响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出现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以胚胎染色体异常核型为主,且患者的BMI与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胚胎移植 自然流产 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应用高通化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实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冬梅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54例稽留流产者行清宫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绒毛组织染色体检测,分析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54例患者经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标本36例,中有31例染色体... 目的分析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54例稽留流产者行清宫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绒毛组织染色体检测,分析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54例患者经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标本36例,中有31例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三体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45X 2例。结论对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采取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准确性高,利于孕妇再次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化基因测序技术 稽留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哲慧 薛吟霜 +2 位作者 何英明 向卉芬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分析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其分布特征,探讨可能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15例早期自然流产并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测的患者。根据其绒毛组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结果分为异常组(165例)... 目的分析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其分布特征,探讨可能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15例早期自然流产并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测的患者。根据其绒毛组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结果分为异常组(165例)与正常组(150例),回顾性分析及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将筛选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期自然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为52.38%,非整倍体、多倍体及染色体结构异常分别占71.52%、8.48%、20.00%。与正常组比较,异常组男方年龄、女方民族、学历、职业、生活史、生育史、既往病史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异常组女方年龄、妊娠方式、血清25-(OH)D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高龄、维生素D缺乏是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与女方年龄、妊娠方式、血清25-(OH)D以及TSH水平有关,女方高龄及维生素D缺乏会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高龄 维生素D 辅助生殖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MaReCs技术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学检测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袁振亚 袁牧 黄晓洁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3期3992-3996,共5页
目的探讨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易位携带状态(MaReCs)技术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学检测(PGT-SR)周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该中心平衡易位和罗氏易位患者49例,共有49个PGT-SR周期,分为RobT组(罗氏易位,17... 目的探讨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易位携带状态(MaReCs)技术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学检测(PGT-SR)周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该中心平衡易位和罗氏易位患者49例,共有49个PGT-SR周期,分为RobT组(罗氏易位,17例)和RecT组(平衡易位,32例),比较2组胚胎培养情况、PGT-SR与MaReCs检测结果、移植结局。将RecT组中成功进行MaReCs检测的和成功构建单体型但因没有整倍体胚胎而无法进行MaReCs检测的患者进一步分为RecT_T亚组和RecT_F亚组,比较2亚组相关指标。结果RobT组和RecT组胚胎培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bT组中,12例要求进行MaReCs检测,其中11例成功进行了MaReCs检测,整倍体率为71.21%,胚胎易位携带率为53.19%;RecT组中,23例要求进行MaReCs检测,其中12例成功进行了MaReCs检测,整倍体率为34.38%,胚胎易位携带率为45.45%。RecT_T亚组和RecT_F亚组年龄、抗苗勒管激素、窦卵泡数及D0获卵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形成囊胚数及活检囊胚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bT组中,8例顺利分娩,1例妊娠。RecT组中,9例顺利分娩,1例流产。结论MaReCs检测是一种高效、灵活的识别胚胎易位染色体携带状态的方法,可彻底阻断易位染色体在家族中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平衡易位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学检测 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易位染色体携带状态
下载PDF
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分析
7
作者 夏庆华 杨倩倩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7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情况,旨在为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筛查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按... 目的:探讨与分析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情况,旨在为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筛查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按照既往流产次数的不同分为流产2次组(n=42)和流产≥3次组(n=56)。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胚胎染色体筛查,比较其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及胚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分布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胚胎非整倍体染色体核型、胚胎多倍体染色体核型及其他胚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2次组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总检出率高于流产≥3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中,流产2次组患者的胚胎非整倍体染色体核型包括16-三体(5例)、22-三体(3例)、X单体(3例)、21-三体(2例)、15-三体(1例)、18-三体(1例),胚胎多倍体染色体核型包括三倍体(3例)、四倍体(2例);流产≥3次组患者的胚胎非整倍体染色体核型包括16-三体(2例)、22-三体(2例)、X单体(2例)、21-三体(2例)、15-三体(2例)、18-三体(1例),胚胎多倍体染色体核型包括三倍体(4例)、四倍体(3例)。结论: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较高,通过对其进行胚胎染色体筛查有助于找到导致其发生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发性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反复流产胚胎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小燕 阮月芳 +1 位作者 陶素萍 秦泳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性流产(RM)病因构成及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RM患者(自然流产≥2次)180例,分析常规病因构成及胚胎染色体异常;同期180例无流产史且已分娩活胎的健康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反复性流产(RM)病因构成及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RM患者(自然流产≥2次)180例,分析常规病因构成及胚胎染色体异常;同期180例无流产史且已分娩活胎的健康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RM因素。结果:180例RM患者中,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117例(60.9%),常规病因57例(31.7%);常规病因中高龄35例(19.4%),肥胖4例(2.2%),夫妻染色体异常12例(6.7%),子宫异常15例(8.3%),内分泌异常23例(12.8%),抗磷脂抗体综合征6例(3.3%);117例染色体核型异常胚胎中,非整倍体91例,多倍体10例,其他16例;以染色体三体型多见,其中16三体(19.7%,23/117),22三体(11.1%,13/117)、15三体(10.3%,12/11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除常规病因、子代染色体异常外,体力劳动、接触过有毒装修或化工材料、PM2.5污染、TORCH感染是发生R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反复流产最常见原因,应针对高危人群加强产前诊断,降低妊娠自然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流产胚胎 染色体核型分析 病因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AD1、BUB3在非整倍体流产胚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娟 李辉 +4 位作者 覃亦伟 沈菲 张晓丽 张成芳 曹天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的纺锤体检查点基因MAD1和BUB3在自然流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稽留流产的标本,采用CNVplex高通量多重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将流产标本分为两组:50例有染... 目的探讨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的纺锤体检查点基因MAD1和BUB3在自然流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稽留流产的标本,采用CNVplex高通量多重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将流产标本分为两组:50例有染色体异常的流产标本组(异常组),50例未见染色体异常的流产标本组(正常组)。采用RT-PCR检测两组胚胎绒毛组织中MAD1、BUB3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稽留流产的胚胎中,与正常组相比,有染色非整倍体异常组MAD1的mRNA表达水平呈上调趋势,BUB3的mRNA表达水平呈下调趋势(P<0.05)。结论 MAD1及BUB3的正常表达对于胚胎发育十分重要,在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胚胎中MAD1及BUB3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抑制SAC的激活,使得下游重要蛋白表达量异常,导致细胞分裂异常,产生胚胎染色体异常,继而诱发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MAD1 BUB3 染色体异常胚胎
下载PDF
不同妊娠方式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病率的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晓曦 武艾宁 +1 位作者 谷孝月 梁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8期31-32,37,共3页
目的调查不同妊娠方式对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同时期因自然流产而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查患者标本42例,自然妊娠流产胚胎19例,染色体异常发病率(8/19)42.1%;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流产23例,染色体异常发病率(12/23)52.1%... 目的调查不同妊娠方式对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同时期因自然流产而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查患者标本42例,自然妊娠流产胚胎19例,染色体异常发病率(8/19)42.1%;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流产23例,染色体异常发病率(12/23)52.1%。比较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比率。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是造成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不同妊娠方式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辅助生殖技术 非整倍体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早期自然流产胎儿中的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8
11
作者 童珂雅 刘东云 +4 位作者 何瑶 王江 朱家红 叶虹 黄国宁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array, SNP-array)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遗传学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IVF-ET治疗...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array, SNP-array)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遗传学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IVF-ET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的96例患者,清宫术后提取绒毛组织DNA进行SNP-array检测,分析绒毛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1)IVF-ET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中63.54%为染色体异常,其中非整倍体异常占78.69%;(2)高龄、原发性不孕以及双亲染色体异常是绒毛染色体异常的高风险因素;(3)绒毛染色体异常患者再次IVF-ET治疗后,仍存在妊娠结局不良倾向,包括妊娠率下降、流产率增高、活产率降低。结论IVF-ET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的患者宜行绒毛SNP-array检测,有助于分析自然流产原因,指导再次助孕方式的选择,改善助孕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自然流产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胚胎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早期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小慧 周知 马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11期1414-1416,1420,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早期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流产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06月~2019年06月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患者99例作为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流产分为流产组(n=24例)与非流产组(n=75例)。对可能影响...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早期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流产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06月~2019年06月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患者99例作为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流产分为流产组(n=24例)与非流产组(n=75例)。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NIPA)技术对早期流产孕妇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并对妊娠早期流产发生率与胚胎染色体异常进行SPSS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早期流产率与基础LH、体重指数、Gn用量、Gn给药时间、GnRH-a用量、hCG注射日P、hCG注射日内膜厚度及CES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hCG注射日E2值、移植胚胎数、胚胎平均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流产患者均完成染色体检测,染色体异常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常规染色体三体、X单体、三倍体,分别含:41.67%、33.33%和29.17%;SPSS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妊娠早期流产发生率与常规染色体三体、X单体、三倍体、四倍体结构异常4检出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早期流产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具有相关性,加强妊娠早期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测定能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早期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男性年龄对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宝刚 房姣 +4 位作者 王丽霞 曹井贺 张宁 粱鲁南 杨爱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9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对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方法选择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n vitro fertilisation)/ICSI(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治疗的男性精液标本120例,按照男方年龄分为3组。〈35岁组(n... 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对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方法选择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n vitro fertilisation)/ICSI(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治疗的男性精液标本120例,按照男方年龄分为3组。〈35岁组(n=42)、35~39岁组(n=40)、≥40(n=38),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以上3组患者通过常规体外受精周期中受精的第3天的废弃胚胎进行胚胎染色体分析,并对以上三组观察男方年龄对IVF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影响。结果≥40岁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39.6%(19/48)小于〈35岁组50.0%(31/62)及35~39岁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48.3%(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50.0%(31/62)与35~39岁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48.3%(2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方年龄≥40岁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植入率、妊娠率与男方年龄〈35岁组、35~39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方年龄≥40岁组患者的流产率17.65%(3/17)与男方年龄〈35岁4.34%(1/23)及35~39岁组5.00(1/20)相比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男性年龄对受精率、胚胎质量、植入率、妊娠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男性年龄对IVF胚胎染色体以及流产率有一定影响。在生育过程中,男性年龄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年龄 三色荧光原位杂交 非整倍体率 胚胎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特发性不育对精子、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宝刚 管福来 +4 位作者 曹井贺 粱鲁南 董业浩 房姣 杨爱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3期101-103,120,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不育对精子、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方法实验组中132例特发性不育患者患者作为实验组,正常生育组50例男性纳入对照组。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以上2组患者精液进行精子非整倍体检测,并对通过常规体外受精... 目的探讨特发性不育对精子、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方法实验组中132例特发性不育患者患者作为实验组,正常生育组50例男性纳入对照组。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以上2组患者精液进行精子非整倍体检测,并对通过常规体外受精周期中受精的第3天的废弃胚胎进行胚胎染色体分析。分析以上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等指标。结果特发性不育患者的DNA精子非整体率(5.75±0.51)%高于正常生育患者组(3.6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不育患者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45.00(36/80)小于正常生育患者组63.95(5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不育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植入率、妊娠率与正常生育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特发性不育患者的流产18.18(2/11)高于正常生育患者组10.53(2/1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发性不育患者精子、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增加,且特发性不育对辅助生殖结局也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不育 荧光原位杂交 非整倍体率 胚胎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产前诊断嵌合型16-三体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吴丽萍 皮回春 +3 位作者 吴曼帧 高玉山 黄如纯 魏凤香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09-111,共3页
早期自然流产最常见原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约占所有因素的50%~60%,其中以16-三体胚胎最常见,存活至妊娠中期的16-三体胎儿是比较罕见的[1]。本文报道孕21周产前诊断为嵌合型16-三体胎儿1例并做相关文献复习。
关键词 嵌合型 妊娠中期 早期自然流产 产前诊断 三体 文献复习 胚胎染色体异常 胎儿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良苗 金松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7期2605-2606,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收集38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388例患者中高龄组(>35岁)患者76例,适龄组(<35岁)患者312例,高龄组患者和适龄组累计高危因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收集38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388例患者中高龄组(>35岁)患者76例,适龄组(<35岁)患者312例,高龄组患者和适龄组累计高危因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患者内分泌异常和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9.7%和36.8%,均较适龄组的9.2%和20.8%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病因应多方面考虑,寻找相关的高危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高龄组患者尤其要重视内分泌和胚胎染色体方面的诊治,其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高危因素 内分泌异常 胚胎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辅助生殖妊娠早期自然流产查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晶 裘娟 +4 位作者 王姝 刘群 王磊 金波 邵小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方式对胚胎早期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的影响,以及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流产组织染色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同时期在生殖中心接受治疗,于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的患者进行清宫术后所获的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计算...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方式对胚胎早期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的影响,以及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流产组织染色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同时期在生殖中心接受治疗,于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的患者进行清宫术后所获的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计算染色体异常比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对119例流产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异常结果73例,异常率61%,其中8例(11%)为FISH及QF-PCR技术涵盖不到的染色体微缺失或微重复。自然妊娠组、促排卵组、人工授精组、IVF组、ICSI组异常率分别为63%、67%、67%、60%和6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鲜胚胎与冻融胚胎移植异常率为52%和67%,P>0.05,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的最主要原因,不同妊娠方式其染色体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流产的组织标本,为难以进行细胞培养核型分析标本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辅助助孕自然流产的病例,应用染色体微阵列检测可以替代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帮助明确流产原因,早期治疗,提高妊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辅助生殖技术 染色体微阵列 胚胎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PGT-A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彦奇 庞敏 +1 位作者 李维娟 黄卫东 《新疆医学》 2019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T-A)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4月在新疆佳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85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行PGT-A组(n=34)和未行PGT-A组(n=51),用单细胞全基因组...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T-A)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4月在新疆佳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85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行PGT-A组(n=34)和未行PGT-A组(n=51),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WGA)和二代测序技术(NGS)对行PGT-A组胚胎染色体进行筛查,选择染色体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对两组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行PGT-A检测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率为42.86%(54/126),其中15例行单胚胎冻融移植,临床妊娠率66.67%(10/15),高于未行行PGT-A组(45.1%),行行PGT-A组的自然流产率20%(2/10)显著低于未行行PGT-A组(26.09%)。结论通过行PGT-A,选择染色体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可以有效筛选出染色体异常的胚胎、提高临床妊娠率和降低自然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复发性自然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临床妊娠率 流产率
下载PDF
高龄孕妇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19
作者 李金花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0年第8期28-29,共2页
临床上怀孕时孕妇的年龄≥35岁,即被称为高龄妊娠。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儿育女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龄妊娠越来越常见。女性高龄婚育,不仅受孕率降低了,而且更易发生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流产及畸形儿... 临床上怀孕时孕妇的年龄≥35岁,即被称为高龄妊娠。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儿育女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龄妊娠越来越常见。女性高龄婚育,不仅受孕率降低了,而且更易发生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流产及畸形儿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高龄妊娠 畸形儿 受孕率 胚胎染色体异常 要注意的问题 婚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