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型分析、BoBs、CNV和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在羊水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玉萍 付夏 +4 位作者 宁园园 于倩 李琴 江峰 武其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法(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on beads,BoBs)、基因拷贝数目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和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联合检测在...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法(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on beads,BoBs)、基因拷贝数目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和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联合检测在孕妇羊水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中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507例,抽取孕16~25 w羊水,分别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提取DNA进行BoBs检测,对其中1例21-三体综合征和1例标记染色体进行CNV验证,2例Y染色体进行AZF微缺失验证,统计结果。结果507例羊水穿刺指征统计,以唐筛高风险占比最高,达39.1%(198/507);NIPT高风险组仅占总检查孕妇的14.0%(71/507),但核型分析和BoBs异常结果占比最高,分别占全部异常结果的40.3%(23/57)和47.7%(21/44)。507例羊水标本一共检出异常结果59例(11.6%),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异常57例(11.2%),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5.1%),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4例(2.8%);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3例(2.6%),性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0.7%)。BoBs检出异常44例(8.7%),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5.1%),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4例(2.8%),性染色体部分缺失2例(0.4%),检出46,XN,22q11重复2例(0.4%)。BoBs与核型分析结果比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99.8%。另外BoBs将其中1例46,X,del(Y)(q11)判读为45,XO,1例47,XN,+mar[50]/46,XN[10]判读为46,XN,其余染色体结构异常不在BoBs检测范围。CNV验证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例,临床意义未明拷贝数变异1例;Y染色体AZF微缺失验证2例Y染色体为SRY+,存在AZFb+c缺失。结论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够发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核型,对于未知来源的标记染色体和<10 Mb的微缺失/微重复缺乏优势。BoBs对于常染色体数目检测和微缺失/微重复检测具有优势,能提示性染色体片段缺失,但要注意对性染色体的误判,常染色体结构异常不在BoBs检测范围。CNV对于全基因组微缺失和微重复检测具有优势。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可对Y染色体进行验证。联合应用上述检测技术,能对羊水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提供多方位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BoBs CNV Y染色体AZF缺失检测 羊水
下载PDF
遗传学新技术在发育迟缓患儿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黎芳 宇亚芬 麻宏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学新技术在儿童发育迟缓(DD)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儿童保健门诊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就诊的180例DD患儿进行外周血或... 目的探讨遗传学新技术在儿童发育迟缓(DD)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儿童保健门诊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就诊的180例DD患儿进行外周血或尿液分析。结果异常检出率为27.2%(49/180),其中49.0%(24/49)是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确诊:15例为21-三体综合征,9例为其他染色体异常;51.0%(25/49)是应用新近开展的遗传学新技术确诊:14例为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6例为遗传代谢病,5例为致病基因突变所致。14例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中3例为PraderWilli综合征,天使综合征、22q13缺失综合征、Williams综合征及Smith-Magenis综合征各2例,猫叫综合征、22q11微缺失综合征及1p36缺失综合征各1例;6例遗传代谢病中3例为甲基丙二酸血症;枫糖尿症、酪氨酸血症和戊二酸尿症各1例;5例基因突变中3例为脆性X综合征,2例为德朗热综合征。结论遗传学新技术提高了对DD患儿的病因学诊断;常规染色体检查正常的儿童不能排除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和遗传代谢病。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基因突变检测、串联质谱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互补作用,彼此不能完全替代,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特殊面容和临床特征,选择相应的遗传学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 发育迟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