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联合核型分析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熹翀 巫玉婷 +3 位作者 孟祥荣 刘建珍 鞠爱萍 覃燕龄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联合核型分析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妇2175例,其中969例(44.55%)高龄孕妇作为本研究的入选孕妇,分别对入选孕妇进行染色...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联合核型分析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妇2175例,其中969例(44.55%)高龄孕妇作为本研究的入选孕妇,分别对入选孕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或CMA检测,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及差异性。结果948例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为4.11%,607例高龄孕妇胎儿CMA异常检出率为7.58%,586例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微阵列芯片联合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为8.53%,染色体微阵列芯片的异常检出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P=0.003),染色体微阵列芯片联合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P=0.000),高于染色体微阵列芯片的异常检出率(P=0.545)。结论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核型分析联合诊断,能显著提高产前诊断的异常核型检出率,从而避免了漏诊风险,为胎儿预后评估及夫妻再生育提供科学依据,对降低出生缺陷患儿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技术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联合核型分析用于产前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韩保良 李晓君 +1 位作者 许晓红 李晓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397-1403,共7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MA)与核型分析对各类异常胎儿产前遗传学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9年1—12月行侵入性产前诊断且遗传学结果异常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指征主要包括超声结构畸形、软指标异常、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神...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MA)与核型分析对各类异常胎儿产前遗传学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9年1—12月行侵入性产前诊断且遗传学结果异常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指征主要包括超声结构畸形、软指标异常、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神经管畸形(NIPT)筛查高风险、高龄孕妇等,均同时行核型分析和CMA检测,分析两种方法对各类高危胎儿的检出率及差异性。结果:在超声结构及软指标异常27例中,核型和CMA分别检出了11例和24例阳性样本,其中20例结果不完全吻合,在核型正常样本中CMA额外检出15例微缺失/微重复,而在CMA正常样本中核型额外检出1例多态性(46,XN,1qh+)和2例染色体结构变异(45,XN,der(13;14)(q10;q10)、46,XN,inv(9)(p12q13));在22例不良孕产史家系中,CMA额外检出15例亚显微结构畸变(22q11.21微缺失综合征、16p11.2微缺失综合征、Xp22.31微缺失等)、杂合性缺失/单亲二倍体(LOH/UPD)等,核型额外发现4例多态性;此外,核型和CMA在高龄孕妇、血清学筛查高风险、NIPT筛查高风险、夫妻一方表型/染色体异常或近亲婚配等高风险样本中也联合检出平衡性畸变、亚显微拷贝数变异、LOH/UPD、嵌合体等畸变;结论:对于不同产前诊断高风险指征孕妇,核型分析和CMA联合应用,可高效检出平衡性畸变、微缺失/微重复、LOH/UPD、低比例嵌合体等,为胎儿预后评估及夫妻再生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风险孕妇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技术 染色体异常 遗传性诊断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巧玲 叶燕霞 +3 位作者 李艳霞 梁福(钅监) 杨均秀 辛晶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对150例不明原因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进行拷贝数变异(CNV)检测,探讨其基因遗传病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我科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50例,采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芯片进行基因组学...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对150例不明原因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进行拷贝数变异(CNV)检测,探讨其基因遗传病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我科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50例,采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芯片进行基因组学分析。结果 25例患儿携带与MR/DD相关的CNVs,检出率达16.7%(25/150)。其中10例为已知综合征患者,微缺失2例,大片段缺失1例,临床致病性拷贝数改变7例,临床意义不明5例。结论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可以提高对不明原因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分子病因诊断水平,对深入研究病因机制有重要意义,为患儿预后、康复决策制定、家庭再发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 儿童
下载PDF
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四例羊水染色体异常的胎儿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瑞芳 朱湘玉 +5 位作者 杨滢 吴星 张颖 史逸燕 何琳琳 李洁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4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的分子核型,探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hromosome microarray,CMA)对于鉴定胎儿染色体复杂重排的意义。方法常规检测胎儿双亲的染色体,并对4例核型异常但无法确定断裂点的胎儿DNA样本进行CMA扫... 目的通过分析4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的分子核型,探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hromosome microarray,CMA)对于鉴定胎儿染色体复杂重排的意义。方法常规检测胎儿双亲的染色体,并对4例核型异常但无法确定断裂点的胎儿DNA样本进行CMA扫描,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结果4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中有3例双亲之一具有染色体异常,1例双亲染色体正常;4例胎儿CMA检测结果均显示有重复、缺失等基因组不平衡改变。结论CMA技术可为诊断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以及细胞遗传学无法确定断裂点和复杂核型等提供了高效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一例1p部分重复嵌合体伴6号染色体单亲二倍体胎儿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瑞芳 朱湘玉 +3 位作者 王亚平 李洁 茹彤 杨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9-822,共4页
目的确定1例B超产前筛查结构异常胎儿的遗传学基础,分析胎儿的分子核型,及病理性基因组不平衡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抽取1例B超提示结构异常胎儿的羊水细胞,分别进行培养和提取DNA,结合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芯片高分辨扫描,分析... 目的确定1例B超产前筛查结构异常胎儿的遗传学基础,分析胎儿的分子核型,及病理性基因组不平衡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抽取1例B超提示结构异常胎儿的羊水细胞,分别进行培养和提取DNA,结合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芯片高分辨扫描,分析胎儿表型相关性基因组变异。结果羊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结果显示未见异常。染色体微阵列芯片结果显示约24%的细胞染色体lp36.33p36.32区段存在3.241Mb的重复,同时患儿的6号染色体为单亲二倍体,未确定亲本来源。胎儿的分子核型为46,XY,arrlp36.33p36.32(849466—4090472)×2-3,(6)×2hmz。胎儿的异常表型与其基因组变异的临床意义部分吻合。结论与细胞遗传学分析比较,染色体微阵列基因芯片具有高分辨率,高通量分析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特点,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杂合性缺失及单亲二倍体检测提供了高效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 基因组不平衡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22号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霜 陈秋霞 +3 位作者 丁园园 赵晓明 甘梅艳 杨振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10期53-54,F0003,共3页
目的确定B超产前筛查结构异常胎儿的遗传学基础,分析胎儿的分子核型,及病理性基因组不平衡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抽取B超提示结构异常胎儿的脐带血及其双亲的外周血,分别进行培养和提取DNA,结合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芯片高分辨扫描,分... 目的确定B超产前筛查结构异常胎儿的遗传学基础,分析胎儿的分子核型,及病理性基因组不平衡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抽取B超提示结构异常胎儿的脐带血及其双亲的外周血,分别进行培养和提取DNA,结合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芯片高分辨扫描,分析胎儿表型相关性基因组变异。结果脐血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结果显示22号环状染色体,染色体微阵列芯片结果显示22q11.1、22q11.2微重复,22q11.3微缺失,胎儿的异常表型与其基因组变异的临床意义部分吻合。结论与细胞遗传学分析比较,染色体微阵列基因芯片具有高分辨率,高通量分析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特点,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最佳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 基因组不平衡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在新生儿畸形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靖岩 张铭阳 李晶 《大医生》 2022年第6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array)技术检测全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在新生儿畸形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沈阳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畸形新生儿3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全部畸...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array)技术检测全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在新生儿畸形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沈阳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畸形新生儿3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全部畸形新生儿外周血,进行SNP-array技术检测,并对异常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经SNP-array技术检测共检出19.11%的拷贝数变异(69/361)。超声提示各系统异常畸形新生儿中,SNP-array技术异常检出率最高的为结构畸形合并软指标异常(32.14%),其次为多结构畸形(29.41%),其余依次为多软指标异常(20.51%)、单结构畸形(18.42%)和单软指标异常(12.59%),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拷贝数变异中,8.31%(30/361)为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25例非整倍体和5例三倍体,与核型检查结果相符;另外有10.80%(39/361)为核型检测结果正常而SNP-array提示存在拷贝数变异,其中8.86%(32/361)为临床意义明确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94%(7/361)临床意义不明。结论SNP-array技术检测全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可提高对新生儿畸形的检出率,超声检查提示结构畸形合并软指标异常时建议进行SNP-array技术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畸形 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 全基因组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全基因组染色体芯片在流产绒毛及死胎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钱芳波 沈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86-1592,共7页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自然流产及死胎组织遗传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临床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为流产夫妇的遗传咨询和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利用Affyme-trix Cytosc...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自然流产及死胎组织遗传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临床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为流产夫妇的遗传咨询和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利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芯片对91例流产样本进行遗传学检测,利用ChAS 3.0软件进行判读分析,并参考DGV、DECIPHER、OMIM、ISCA、UCSC、ClinVar等国际公共病理性数据库,同时与既往文献进行比对,分析拷贝数变异的病理性。结果:91例流产绒毛和死胎样本均获得芯片结果,检测成功率为100%,共检出61例(67.03%)异常样本,除40例(65.57%)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30例三体、10例单体)外,CMA还检测出了10例(16.39%)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3.28%)多倍体、5例(8.20%)嵌合体、4例(6.56%)杂合性缺失/单亲二倍体。10例染色体结构异常涉及1p36.33p31.1、4p16.3、7q36.2q36.3、22q11.21等区带,其中4例为两条染色体间长短臂末端同时出现缺失和(或)重复,高度提示父母一方为相互易位携带者。结论:全基因组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无需细胞培养,具有高通量、高分辨率、准确率高、报告周期短等优点,可为流产遗传学检测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为患者的病因诊断和再生育风险评估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可作为流产物遗传学诊断的主要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死胎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 拷贝数变异 杂合性缺失 嵌合体
下载PDF
一例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的遗传学研究
9
作者 栗二娇 杜荷香 +2 位作者 李清鲜 耿丹 柴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67-70,共4页
对1例智力发育迟滞患儿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染色体核型结果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方法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400带G显带分析染色体核型。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准确确定缺失片段,进一步明确致病基因。... 对1例智力发育迟滞患儿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染色体核型结果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方法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400带G显带分析染色体核型。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准确确定缺失片段,进一步明确致病基因。结果该患者的核型为46,XX,del(7)(q36)。全外显子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结果显示,7号染色体上有约15Mb的片段缺失,9号染色体上有2.5Mb的片段重复。患者母亲的染色体核型如下:46,XX,t(7;9)(q34;p24);父亲的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6,XY。该患者临床体征符合Currarino三联征。结论 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与Currarino三联征密切相关,该患儿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Currarino三联征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技术 全外显子测序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下载PDF
4号染色体4q21/q22缺失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宁 张志玲 +1 位作者 王新刚 高雁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提高对4q21/q22缺失综合征的临床和基因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有特殊面容及体格智力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患儿,女,2个月。表现为喂养困难,发育迟缓,新生儿期肌张力低下,头大,前额及枕部突出,小手足;... 目的提高对4q21/q22缺失综合征的临床和基因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有特殊面容及体格智力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患儿,女,2个月。表现为喂养困难,发育迟缓,新生儿期肌张力低下,头大,前额及枕部突出,小手足;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应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发现患儿4q21.21q22.2区域有一缺失,缺失片段大小约15.26 Mb,至少包含76个基因,确诊为4q21/q22缺失综合征。结论患儿有典型面容特征,发育迟缓,伴其他系统累及时应考虑4q21/q22缺失综合征可能,染色体芯片检测技术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征 生长发育迟缓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
下载PDF
纯合等臂假双着丝粒X染色体致性腺发育不良1例病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能干 范新萍 +4 位作者 赵荣 李培 谭姿辉 刘家恩 李存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提高对纯合等臂假双着丝粒X染色体特纳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和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1例14岁女性发育迟缓、先天子宫及双侧卵巢缺如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做细胞遗传学检查;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技... 目的提高对纯合等臂假双着丝粒X染色体特纳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和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1例14岁女性发育迟缓、先天子宫及双侧卵巢缺如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做细胞遗传学检查;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技术(chromosome microarray assay, CMA)进行验证。结果:发现该患者染色体核型为纯合等臂假双着丝粒X染色体;FISH检测在间期细胞中确认有3个X染色体着丝粒,在中期细胞中确认了其中2个着丝粒位于同一条染色体;CMA检测确认了Xpter-Xq22.1的片段重复及Xq22.1-Xqter的片段缺失。结论确诊患者为特纳综合征;纯合等臂双着丝粒X染色体的TS患者比较罕见,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及CMA技术的合理组合应用,有助于鉴别诊断并可能指导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 等臂假双着丝粒X 染色体 性腺发育不良 特纳综合征变种
下载PDF
染色体核型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夏苑 金克勤 +2 位作者 沈倩 刘姣 沈双双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990-993,998,共5页
目的评估染色体核型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0月,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 目的评估染色体核型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0月,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孕妇,对孕中期超声筛查提示胎儿CHD的130例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行染色体核型与CMA检测。结果130例CHD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异常20例,异常检出率为15.4%(20/130),CMA阳性33例,异常检出率为25.4%(33/130),其中CNV检出致病性23例。此外,检出不明意义变异(variant of unknown significance,VUS)10例。结论采用“超声→核型分析+CMA→遗传咨询”的遗传学检测模式应用于胎儿CHD产前诊断,可以提高CHD胎儿病因检出率,缩短检测时间,为孕妇临床遗传咨询提供更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 芯片改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重组8号染色体综合征胎儿1例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13
作者 郝万晓 张颖昕 +6 位作者 王艳清 谢鲁文 于晓明 吕军英 车业娜 徐金金 贾颐舫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8号染色体(Rec8)综合征胎儿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致病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日因"无创产前检测(NIPT)提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胎龄为21周)"至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确诊为Rec8综合征胎儿为... 目的探讨重组8号染色体(Rec8)综合征胎儿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致病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日因"无创产前检测(NIPT)提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胎龄为21周)"至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确诊为Rec8综合征胎儿为研究对象。收集胎儿临床资料,进行胎儿羊水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CMA),对其父母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胎儿胎龄为23周时,产前胎儿超声提示胎儿眼距宽、唇厚、肾盂分离、肝脏强回声及室间隔缺损。其羊水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rec(8)(qter→q22.3::p23.1→qter),CMA检测结果为arr[GRCh37]8p23.3p23.1(1580496793322)×1,8q22.3q24.3(101712402146295771)×3。胎儿母亲核型为46,XX,inv(8)(p23.1q22.3),父亲核型正常。结论最终被确诊Rec8综合征胎儿的Rec8变异来源于其母亲的8号染色体臂间倒位。该Rec8综合征断裂点是1个新的断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 8号染色体臂间倒位 重组8号染色体综合征 胎儿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姜楠 张印帅 +1 位作者 宋丽杰 俞冬熠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79-784,共6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于除21、18、13等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外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愿参与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的孕妇37306例,对NIPT结果提示存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于除21、18、13等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外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愿参与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的孕妇37306例,对NIPT结果提示存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并愿意接受产前诊断的52例孕妇进行羊水穿刺,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并对所有NIPT提示存在CNV的病例进行随访。结果在37306份NIPT样本中共检测到CNV 78例,阳性率为2.09‰。其中52例孕妇行进一步产前诊断,共检出与NIPT结果较一致的拷贝数变异15例,阳性率达28.85%。此外,对未进行诊断的26例孕妇进行了随访,其中自然流产2例,超声提示胎儿结构畸形后选择引产2例,新生儿多发畸形1例(CMA检测结果与NIPT较为一致),异常率高达19.23%,明显高于正常活产儿的异常率。结论NIPT提示胎儿拷贝数缺失或重复是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高危指征,联合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技术,可以简便、特异地检出大片段染色体结构异常及CNVs,提高染色体疾病的检出率,为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 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一例染色体复杂变异伴性反转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耿丹 杜荷香 +3 位作者 陈帆 牟婷 包进 李清鲜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一例呼吸暂停、发育欠佳的新生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探究临床病因与染色体变异的相关性,同时评估传统核型分析与微阵列芯片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对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其... 目的通过对一例呼吸暂停、发育欠佳的新生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探究临床病因与染色体变异的相关性,同时评估传统核型分析与微阵列芯片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对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其次利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测技术对变异片段进行精准定位,明确致病基因。结果患儿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add(15)(p13),+mar,考虑此核型中存在性染色体异常及常染色体不平衡变异。微阵列芯片结果显示,患儿符合男性核型,且X染色体短臂、Y染色体长臂存在部分重复。结论该患儿的临床病因与基因拷贝数变异相关,X染色体短臂部分重复可能是导致该患儿性反转及大脑发育异常的主要因素。且患儿呼吸暂停,考虑是由大脑发育异常和新生儿肺炎两方面原因引起。传统核型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微阵列芯片技术可精准识别变异片段,明确致病基因,颇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X染色体短臂部分重复 性反转 发育迟缓 临床病因
原文传递
5例1p36微缺失流产胎儿的遗传学诊断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晔 陈圆圆 钱芳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对5例稽留流产绒毛进行遗传学检测,明确其病因和发生机制,为夫妇再次生育时复发风险评估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5例稽留流产绒毛进行全... 目的:对5例稽留流产绒毛进行遗传学检测,明确其病因和发生机制,为夫妇再次生育时复发风险评估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5例稽留流产绒毛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分析,同时根据检出CNV片段大小及家属意愿,对5对夫妇设计合理的家系验证方案,以明确1p36微缺失的来源。结果:CMA检测结果显示胎儿1在1p36.32p36.31存在1.75 Mb微缺失,胎儿父母常规核型分析和CMA检测均未见异常,但仍不排除父母一方是否为该片段插入易位携带者;胎儿2和3的CMA结果分别为1p36.13p36.12区带存在5.10 Mb微缺失和1p36.33p36.22区带存在9.21 Mb片段缺失,两者父母高分辨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定制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探针检测也未发现该位点的缺失、重复或易位重排等异常,应为新发异常。CMA提示胎儿4和5分别在1p36.33p36.22和1p36.33p36.23区带存在9.28 Mb和7.64 Mb微缺失,胎儿4父母高分辨核型正常,胎儿5父母拒绝进一步行家系验证。结论:本文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5例1p36缺失综合征引起的早孕期复发及偶发性流产,包括2例中间缺失和3例单纯末端缺失。CMA可发现流产胎儿隐匿性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变异,结合常规/高分辨核型分析、FISH、CMA等技术的优缺点,制定合理的家系验证方案,有助于明确染色体变异发生机制,对夫妻再孕时产前诊断和再发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 拷贝数变异 1p36缺失综合征
下载PDF
一例复杂特纳综合征嵌合体的遗传学研究
17
作者 柴乐 耿丹 +1 位作者 袁博 杜荷香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一例身材矮小、性激素水平低下、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患儿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探究其临床表现与遗传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患儿进行外周血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CMA)。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mar[... 目的通过对一例身材矮小、性激素水平低下、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患儿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探究其临床表现与遗传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患儿进行外周血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CMA)。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mar[52]/45,X[8],CMA结果显示受检者染色体在Xp22.33p21.1和Xq21.1q28处分别存在约35.0 Mb和72.1 Mb缺失(拷贝数均为1),以及在Xp21.1q21.1处存在约48.6 Mb嵌合缺失(拷贝数约为1.5)。结论该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异常的X染色体相关且其余症状符合特纳综合征的表现,提示对第二性征及性器官发育异常的患者有必要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 嵌合体 特纳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一例法洛四联征伴睑裂狭小综合征的基因芯片扫描及表型分析
18
作者 朱湘玉 王亚平 +4 位作者 赵光锋 顾雷雷 李洁 朱瑞芳 胡娅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0-673,共4页
目的分析一例法洛四联征伴面容异常、脑发育不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hromosomemicroarray,CMA)进行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拷贝数分析,并对其母亲的胎儿进行羊水DNA拷贝数分析。结果CMA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一例法洛四联征伴面容异常、脑发育不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chromosomemicroarray,CMA)进行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拷贝数分析,并对其母亲的胎儿进行羊水DNA拷贝数分析。结果CMA分析结果为arr[hg19]3q22.1q23(129494906—139334475)×1,患儿染色体3q22.1-q23存在约8.9Mb的片段拷贝数缺失。此区域包含74个基因,其中41个为OMIM收录基因。此片段拷贝数缺失与多种临床综合征有关。患儿表现为睑裂狭小,上睑下垂,内眦赘皮、法洛四联征、脑发育不良、精神运动发育障碍,符合3q22—23缺失的表型,其中法洛四联征在此类缺陷中尚未见报道。患儿父母及同胞均未见此变异。结论染色体3q22—23微缺失与患儿睑裂狭小、脑发育不良、发育迟缓等临床表型相关,而法洛四联征也可成为该片段缺失的表型。CMA分析技术比传统细胞遗传学检测具有更为精确的定位,有助于疾病的深入发现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 染色体3q22.1q23 睑裂狭小-上睑下垂-逆向内眦赘皮综合征 法洛四联征
原文传递
一例由Xq25-26缺失引起的眼脑肾综合征的产前诊断及随访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湘玉 李洁 +4 位作者 茹彤 朱瑞芳 戴晨燕 王皖骏 胡娅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产前诊断一例无家族史的眼脑肾综合征。方法应用超声仪进行详细的胎儿结构筛查,对发现的胎儿颅脑异常应用磁共振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胎儿及孕妇进... 目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产前诊断一例无家族史的眼脑肾综合征。方法应用超声仪进行详细的胎儿结构筛查,对发现的胎儿颅脑异常应用磁共振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胎儿及孕妇进行遗传学检测。结果超声发现胎儿双眼先天性白内障,颅后窝增宽。磁共振检查发现胎儿脑回发育不良。CMA检测结果发现胎儿染色体Xq25—26.1区存在约633kb的DNA片段缺失(arr[gh19]Xq25q26.1(128155802—128789721)×O),其中包含OCRL基因。孕妇为该片段缺失的携带者。患儿出生后随访临床表现与诊断相符。结论无家族史的眼脑肾综合征的产前诊断较为困难,当超声发现先天性白内障合并脑部异常时应考虑此诊断。CMA仍可作为该病的一线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脑肾综合征 Lowe综合征 OCRL基因 先天性白内障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
原文传递
早孕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遗传学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皖骏 朱湘玉 +3 位作者 朱瑞芳 吴星 杨滢 李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比较G显带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等技术检... 目的比较G显带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等技术检测早孕期自然流产样本的结果,探讨这几种遗传学检测技术检测早孕期自然流产样本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分析354例进行遗传学检测的早孕期自然流产样本,其中G显带核型分析181例、FISH116例、MLPA43例和CMA32例。结果 181例G显带核型分析成功率86.2%(156/181),检出69例异常核型,阳性率44.2%(69/156),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63例,平衡性结构异常6例;116例FISH检测均成功,检出53例异常(13、16、18、21、22、X、Y染色体数目异常),阳性率45.7%(53/116);43例MLPA检测均成功,其中4例异常(13、18、21、X、Y染色体数目异常),阳性率9.3%(4/43);CMA检测的标本32例均成功,异常结果20例,阳性率62.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7例,亚显微结构异常(5Mb以下的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结论和其他方法相比CMA技术快速、成功率高,能够明显提高检测范围和样本的异常检出率,在早孕期自然流产样本遗传学分析中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 荧光原位杂交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