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林蛙分子系统关系及染色体演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江建平 谢锋 郑中华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85-89,共5页
通过现有线粒体Ctyb和 12S基因共 72 7bp的序列数据的联合分析 ,对我国林蛙 7个物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林蛙分为 2组 ,即北方组包括中国林蛙、高原林蛙、黑龙江林蛙和桓仁林蛙 ;南方组包括镇海林蛙、昭觉林... 通过现有线粒体Ctyb和 12S基因共 72 7bp的序列数据的联合分析 ,对我国林蛙 7个物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林蛙分为 2组 ,即北方组包括中国林蛙、高原林蛙、黑龙江林蛙和桓仁林蛙 ;南方组包括镇海林蛙、昭觉林蛙和峨眉林蛙 .这不仅澄清了黑龙江林蛙和桓仁林蛙的系统发育地位 ,而且提出染色体 2n =2 4的林蛙物种为并系 ,进而探讨了该类群核型演化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蛙属 分子系统关系 染色体演化
下载PDF
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邓传良 贾彦彦 +3 位作者 张准超 杨金华 高武军 卢龙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2917-12920,共4页
植物的性别分化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的热点问题,而植物性染色体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性染色体起源和演化的机制,因此成为研究植物性别分化的重点领域。对模式种雌雄异株植物番木瓜、白麦瓶草和酸模性染色体研究进展以及性染色体演化进行了概述... 植物的性别分化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的热点问题,而植物性染色体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性染色体起源和演化的机制,因此成为研究植物性别分化的重点领域。对模式种雌雄异株植物番木瓜、白麦瓶草和酸模性染色体研究进展以及性染色体演化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异株植物 植物性别分化 染色体 染色体演化
下载PDF
性别决定机制和性染色体的演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芮封 徐小曼 周琦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3-420,共18页
性别决定机制和性染色体的演化一直是演化生物学的核心领域.因为性别决定过程发生在早期发育阶段,而性染色体的基因调控通常又牵涉非编码RNA和表观遗传学修饰,因此这一领域又经常与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成为交叉热点.本文将从性别的... 性别决定机制和性染色体的演化一直是演化生物学的核心领域.因为性别决定过程发生在早期发育阶段,而性染色体的基因调控通常又牵涉非编码RNA和表观遗传学修饰,因此这一领域又经常与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成为交叉热点.本文将从性别的重要性、起源、决定方式,以及性染色体演化的一般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了已经发现并报道的性别决定基因,并介绍了性染色体在没有同源重组的条件下如何演化的群体遗传模型.至今仍只有少数动植物的性别决定基因被发现,却已经显示出了超出生物学家预期的多态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鉴定更多的动植物的上游性别决定基因和其下游的性别决定通路上.新的基因组研究技术和基因敲除手段将为这一方向发展新的合适的模式生物,并最终解答为何不同的生物需要演化出如此繁多的性别决定方式,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等基本生物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决定机制 遗传性别决定 环境性别决定 染色体演化 演化断层
原文传递
雀形目八种鸟核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友铃 耿宝荣 +1 位作者 张秋金 唐兆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采用空气干燥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 ,报道了雀形目 5科 8种鸟的核型 ,其中八色鸫科为世界首次报道核型的科 .比较研究表明 :臂间倒位和小染色体缺失在所描述类群的染色体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图版 2表 6参
关键词 雀形目 核型 染色体演化 鸟类
下载PDF
小麦A基因组测序与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史晓黎 何伊琳 凌宏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6-844,共9页
小麦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养活了全世界35%以上的人口。获取高质量的基因组图谱对于推动小麦基础理论和遗传育种研究至关重要。然而,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一度使小麦基因组测序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着高... 小麦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养活了全世界35%以上的人口。获取高质量的基因组图谱对于推动小麦基础理论和遗传育种研究至关重要。然而,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一度使小麦基因组测序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着高通量测序和组装技术的成熟,近年来多个小麦基因组序列图谱陆续发布,序列组装质量日臻完善。仅最近两年就公布了5个不同倍性的小麦参考基因组序列,包括两个二倍体祖先种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AA)和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DD)、野生和栽培四倍体二粒小麦(T.turgidum ssp.dicoccoides,BBAA)和六倍体普通小麦(T.aestivum,BBAADD)。其中,作为多倍体小麦A亚基因组供体的乌拉尔图小麦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牵头完成。本文主要对小麦A基因组的结构解析和进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信息,促进小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乌拉尔图小麦 小麦A基因组 基因组测序 染色体演化
下载PDF
鹿科麂属动物基因组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玲 靖美东 +2 位作者 周琦 杨凤堂 王文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5,共9页
鹿科麂属(Muntiacus,Cervidae)在近两三百万年内经历了快速物种辐射,但其物种间核型差异大.5个现生种核型数显示,该类染色体数目范围从小麂(Muntiacus reevesi)的46条到赤麂(M.muntjak vaginalis)的6条.该类的因组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快... 鹿科麂属(Muntiacus,Cervidae)在近两三百万年内经历了快速物种辐射,但其物种间核型差异大.5个现生种核型数显示,该类染色体数目范围从小麂(Muntiacus reevesi)的46条到赤麂(M.muntjak vaginalis)的6条.该类的因组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快速演化,使其成为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材料.40多年来,技的革新使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染色体重排的类型、推动重排的分子制及物种间的核型演化历程逐渐被阐释.而且,研究中发现,雄性黑麂(M.crinifrons)1p+4染色体的演化途径与哺乳动物Y染色体的演化历程相似,可成为哺乳动物性染色体演化研究的珍贵模型.有关麂动物因组演化依有许多问题等待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讨.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麂属动物 核型演化 串联融合 染色体演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