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翁亚光 王应雄 +2 位作者 刘学庆 何俊琳 陈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 :研究孕妇HCMV感染对胚胎染色体着丝粒点 (Cd)变异的影响 ,探讨HCMV感染引起出生缺陷的原因和机制。方法 :用我室改良的Cd -NOR同步银染技术对 15例HCMV感染和 2 5例非感染孕妇的胚胎或绒毛组织Cd消失、Cd变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 目的 :研究孕妇HCMV感染对胚胎染色体着丝粒点 (Cd)变异的影响 ,探讨HCMV感染引起出生缺陷的原因和机制。方法 :用我室改良的Cd -NOR同步银染技术对 15例HCMV感染和 2 5例非感染孕妇的胚胎或绒毛组织Cd消失、Cd变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前者Cd消失、Cd变异频率较后者有显著和极显著的增高。结论 :染色体Cd的变化可能是HCMV感染引起胚胎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产前诊断 染色体着丝粒 HCMV
下载PDF
病毒感染与早期流产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彦慧 黎丽芬 +6 位作者 吴亚敏 王明波 石静 袁冰 宋娟 何永明 魏代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对早期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及染色体的致畸作用。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病毒(HBV)、巨细胞病毒(CMV)和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孕妇孕早期流产的胚胎组织各100例作为感染组,以常规短期组织培养技术制作染色体并进行数...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对早期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及染色体的致畸作用。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病毒(HBV)、巨细胞病毒(CMV)和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孕妇孕早期流产的胚胎组织各100例作为感染组,以常规短期组织培养技术制作染色体并进行数目和结构分析,并以同步银染法分析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另选择无病毒感染但具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和行正常人工流产志愿者各50例作为疾病对照和正常对照,所得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病毒感染对早期胚胎组织染色体着丝粒点畸变的作用,以及着丝粒点畸变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结果:3种病毒感染的孕妇共300例,其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Cd总畸变率约1.89%,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1.26%和0.23%),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01);3种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早期胚胎染色体Cd畸变率之间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001);病毒感染孕妇早期胚胎染色体突变率为74%,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1)。结论:HBV、CMV和HSV感染可使早期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Cd变异率增高,而Cd畸变则使早期胚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错误或丢失而形成非整倍性畸变,是引起孕妇于孕早期胚胎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胚胎 肝炎病毒 乙型 染色体 染色体着丝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CMV感染者血染色体着丝粒点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彦慧 黎丽芬 +6 位作者 吴亚敏 王明波 石静 袁冰 宋娟 何永明 魏代奎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率的变化,为优生优育积累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早期自然流产且有CMV(PCR检测)感染的孕妇22例,取静脉血以同步银染法检测染色体Cd变异率,然后采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对...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率的变化,为优生优育积累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早期自然流产且有CMV(PCR检测)感染的孕妇22例,取静脉血以同步银染法检测染色体Cd变异率,然后采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对患者进行治疗,当CMV转阴性时和转阴性6个月后采血进行染色体Cd分析,所得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CMV感染和治疗后血液染色体Cd畸变情况,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22例CMV感染患者血液Cd畸变率为0.76±0.14/细胞,而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畸变率为0.28±0.04/细胞,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抗体病毒治疗可降低Cd畸变率,这对健康妊娠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流产 染色体 染色体着丝粒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早期胚胎组织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及染色体变异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彦慧 王明波 +3 位作者 何永明 宋娟 黎丽芬 石静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5期30-31,14,共3页
目的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与早期流产的胚胎组织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的关系,以及导致胚胎染色体畸变机理,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对早期胚胎发育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早期流产的孕妇56例,曾有异常妊娠史3~5次,取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人类... 目的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与早期流产的胚胎组织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的关系,以及导致胚胎染色体畸变机理,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对早期胚胎发育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早期流产的孕妇56例,曾有异常妊娠史3~5次,取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阴性者(IgG+/IgM-或IgG-/IgM-)作为未感染组,阳性者(IgG+/IgM+或IgG-/IgM+)列为感染组,取其流产的胚胎组织采用常规短期组织培养法制作染色体,以同步银染法观察Cd变异情况,分析变异率与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以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一步研究Cd变异与胚胎组织染色体畸变的关系,另选择10例做人工流产的胚胎组织为正常对照组。结果56例中共有22例孕妇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其早期流产胚胎组织Cd畸变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组和未感染组染色体畸变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染色体畸变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人类巨细胞病毒可导致早期胚胎组织Cd变异,使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错误或丢失,从而引起胚胎发育异常而导致死胎、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早期流产 胚胎组织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着丝粒
下载PDF
自然流产孕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彦慧 何永明 +3 位作者 宋娟 王明波 黎丽芬 石静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的关系,探讨孕妇自然流产原因。方法选择具有自然流产史孕妇50例,取静脉血采用ELLA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检测血转氨酶,并分为转氨酶正常组和转氨酶增高组各25例,另选...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的关系,探讨孕妇自然流产原因。方法选择具有自然流产史孕妇50例,取静脉血采用ELLA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检测血转氨酶,并分为转氨酶正常组和转氨酶增高组各25例,另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对上述各组采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作,G显带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用同步银染法观察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情况,分析变异率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转氨酶正常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转氨酶增高者则显著高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而导致体细胞有丝分裂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错误或丢失,是引起孕妇于孕早期胚胎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外周血 染色体 染色体着丝粒 乙肝病毒
下载PDF
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蔡燕 翁亚光 杨戎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着丝粒是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中期姐妹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为一DNA-蛋白质复合体。在调控细胞分裂和染色单体分离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携带的蛋白质是其功能得以正确发挥所必不可少的功能元件。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 着丝粒是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中期姐妹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为一DNA-蛋白质复合体。在调控细胞分裂和染色单体分离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携带的蛋白质是其功能得以正确发挥所必不可少的功能元件。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着丝粒特异性蛋白质的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特异性蛋白质 染色体分离 染色体数目异常 特异性蛋白质 染色体着丝粒 姐妹染色单体 细胞有丝分裂 特殊部位 相互联系 减数分裂
下载PDF
肝癌、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结构的变化
7
作者 唐南洪 王小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染色作着丝位点结构(Cd)的变化在肝癌发生过程的意义。方法采用杂色体Cd带技术检测28例肝癌、25例肝硬化及26例正常人染色体Cd结构丢失频率。结果肝癌组Cd结构在总消失率、A和C组染色体中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对照组(P<0.0... 目的探讨染色作着丝位点结构(Cd)的变化在肝癌发生过程的意义。方法采用杂色体Cd带技术检测28例肝癌、25例肝硬化及26例正常人染色体Cd结构丢失频率。结果肝癌组Cd结构在总消失率、A和C组染色体中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对照组(P<0.01),在D、E组染色体中亦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细胞染色体Cd结构丢失有增高趋势,提示Cd结构消失率增加是引起肝癌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畸变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硬化 染色体着丝粒 非整倍性畸变
下载PDF
基于YOLO的染色体着丝粒识别方法研究
8
作者 董娟聪 蒋文轩 +1 位作者 原雅艺 党旭红 《辐射防护通讯》 2022年第4期65-68,共4页
快速、准确识别染色体上的着丝粒,是实现染色体畸变自动化检测分析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对荧光探针标记的染色体畸变图片着丝粒进行分析,初步实现了自动识别图像中的着丝粒,可为自动化检测染色体畸变系统的研... 快速、准确识别染色体上的着丝粒,是实现染色体畸变自动化检测分析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对荧光探针标记的染色体畸变图片着丝粒进行分析,初步实现了自动识别图像中的着丝粒,可为自动化检测染色体畸变系统的研发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 染色体着丝粒 自动识别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畸变率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岚 刘彦慧 +7 位作者 黎丽芬 吴亚敏 王明波 石静 袁冰 宋娟 何永明 魏代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46-1847,1850,共3页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率的变化,为优生优育积累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巨细胞病毒感染且出现早期流产的孕妇62例,采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在治疗前后取其静脉血以同步银染法检测...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治疗前后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率的变化,为优生优育积累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巨细胞病毒感染且出现早期流产的孕妇62例,采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在治疗前后取其静脉血以同步银染法检测染色体Cd变异率,探讨巨细胞病毒对Cd的致畸作用和抗病毒治疗对Cd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母体外周血Cd畸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抗病毒治疗可使Cd畸变率降低。结论巨细胞病毒是导致外周血Cd畸变的因素,Cd畸变率检测可反应病毒感染程度和治疗后恢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流产 染色体着丝粒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人类染色体着丝粒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恬 王应雄 翁亚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6期4-7,共4页
着丝粒是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重要的结构、功能元件。有功能的着丝粒包括着丝粒DNA和蛋白两个重要成份。研究发现着丝粒蛋白对着丝粒的形成、活性极其重要 ,影响着染色体的稳定存在和正常分离。本综述主要围绕几种人类着丝粒... 着丝粒是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重要的结构、功能元件。有功能的着丝粒包括着丝粒DNA和蛋白两个重要成份。研究发现着丝粒蛋白对着丝粒的形成、活性极其重要 ,影响着染色体的稳定存在和正常分离。本综述主要围绕几种人类着丝粒蛋白的性质、分布、功能及与染色体分离关系等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染色体着丝粒蛋白 着丝粒活性 染色体分离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下载PDF
等臂双着丝粒Y染色体胎儿的产前诊断、遗传咨询与随访
11
作者 郭彩琴 赵丽 +4 位作者 肖建平 杨岚 唐叶 刘俊 赵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分析5例等臂双着丝粒Y染色体[idic(Y)]胎儿的产前诊断、遗传咨询与随访结果,为idic(Y)胎儿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7347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采用常规G显带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检测胎... 目的分析5例等臂双着丝粒Y染色体[idic(Y)]胎儿的产前诊断、遗传咨询与随访结果,为idic(Y)胎儿的临床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7347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采用常规G显带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检测胎儿羊水,并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验证,亲代染色体核型溯源检测。遗传咨询后跟踪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共诊断新发的idic(Y)胎儿5例,其中例1胎儿为单纯的idic(Yq),例2~5均为idic(Yq)与X单体的嵌合体。产前超声提示5例胎儿均为男性,除例1胎儿伴双侧马蹄内翻足可能外,其余4例均未见明显结构畸形。结合超声结果并予以个性化咨询后,例1~2选择继续妊娠,例3~5均终止妊娠。随访例1患儿至4周岁,足内翻手术效果良好,轻度发育迟缓经康复训练后好转;随访例2患儿至2周岁,暂未见异常表型;例3已再次受孕并分娩1名健康女婴;例4~5仍在备孕中。结论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联合应用有助于产前诊断idic(Y)胎儿,合理的遗传咨询及长期随访可为其后续的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臂双着丝粒Y染色体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下载PDF
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致胎儿主动脉狭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全宇璐 张萍萍 +4 位作者 罗艳 霍竞 余小平 孙艳美 李亚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0-264,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主动脉狭窄(AS)胎儿产前诊断结果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1例孕25周孕妇,因“胎儿AS”行羊膜腔穿刺术采集羊水,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同时采集胎儿父母...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主动脉狭窄(AS)胎儿产前诊断结果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1例孕25周孕妇,因“胎儿AS”行羊膜腔穿刺术采集羊水,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同时采集胎儿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胎儿核型分析,为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SNP-array分析,胎儿染色体Yp11.31q11.21区段存在11.2 Mb片段的重复,同时Yq11.21q11.23区段存在14.8 Mb片段的缺失。胎儿父母均为正常核型,考虑其为新发变异。经充分遗传咨询后,孕妇及家属选择回当地引产。结论: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的染色体核型可能是男性胎儿表型为AS的原因,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SNP-array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狭窄 产前诊断 嵌合型Y染色体等臂双着丝粒
下载PDF
双着丝粒染色体半自动化分析估算辐射生物剂量专家共识
13
作者 中国核学会核应急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 +4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核与辐射应急分会 吕玉民 刘青杰 刘玉龙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9,共11页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dic)半自动化分析估算生物剂量已在国际上推广应用10余年,技术成熟度高,且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出版的技术报告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技术标准已推荐该方法估算剂量。但国内尚未有相关技术规范和...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dic)半自动化分析估算生物剂量已在国际上推广应用10余年,技术成熟度高,且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出版的技术报告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技术标准已推荐该方法估算剂量。但国内尚未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专家组结合国内30余年基于dic人工和半自动化分析估算生物剂量的实践经验,从dic半自动化分析原理、主要技术内容、影响因素分析和实用举例等方面给出dic半自动化分析估算生物剂量的技术共识,其主要技术内容与现有GB/T 28236国家标准相比,具有明显提升生物剂量估算效率,降低对专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要求,更有利于推广应用等优势。而且dic半自动化分析与人工分析一样,可用于急性均匀、局部、迁延性照射和延迟采样等不同辐射暴露场景下的受照剂量估算与重建。dic半自动化分析估算生物剂量的推广应用,可解决目前国内生物剂量估算很难满足发生大规模核与辐射事故受照人员众多时的医学应急响应临床分类诊断需要的“瓶颈”,为进一步制定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着丝粒染色体 半自动化分析 生物剂量估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综合运用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对一例X染色体着丝粒变异进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美珍 陈雪娇 +3 位作者 郑瑞 章鸯 何哲航 章卫国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2-933,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细胞遗传学技术联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识别x染色体着丝粒变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例胎儿及其父母行染色体核型分析、C显带、FISH检测,再应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对胎儿... 目的探讨传统细胞遗传学技术联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识别x染色体着丝粒变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例胎儿及其父母行染色体核型分析、C显带、FISH检测,再应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对胎儿进行全基因组检测,以排除基因亚显微突变胎儿的可能性。结果胎儿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胎儿母亲c显带为一条X染色体着丝粒不着色,FISH问期结果x染色体着丝粒杂交信号为一强一弱;而胎儿遗传了其母亲一条X染色体着丝粒部份缺失或全部缺失,因只有一个强信号点,核型无异常;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结果正常(X染色体未见异常)。结论综合应用多种分子遗传学技术对胎儿家系成员进行检测,可增强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 X染色体着丝粒
原文传递
罕见6号染色体着丝粒区多态一家系二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昊 汪燕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7-407,共1页
先证者 女,27岁,因“停经8周+,B超发现宫内胚胎停育,难免流产”至我院遗传咨询门诊。先证者既往体健,月经规则,此次怀孕早期无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先证者夫妇结婚2年余,怀孕2次,第1次怀孕于孕2个月左右因“高热”导致流... 先证者 女,27岁,因“停经8周+,B超发现宫内胚胎停育,难免流产”至我院遗传咨询门诊。先证者既往体健,月经规则,此次怀孕早期无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先证者夫妇结婚2年余,怀孕2次,第1次怀孕于孕2个月左右因“高热”导致流产。先证者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母亲既往无流产或引产史,育有2女。先证者妹妹未结婚未生育。细胞遗传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着丝粒 细胞遗传学检查 家系 多态 遗传咨询门诊 怀孕早期 难免流产 先证者
原文传递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18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艳亮 戴勇 +5 位作者 涂植光 李启运 吴瑛 曾君 林秀华 张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了解18q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idic(18)(p11→qter)]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的情况,确定idic(18)(p11→qter)的结构和组成,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在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对... 目的了解18q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idic(18)(p11→qter)]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的情况,确定idic(18)(p11→qter)的结构和组成,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在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对一被传统G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诊断为idic(18)(p11→qter)的胎儿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和分析。结果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显示胎儿存在18p11.21→pter缺失、18p11.21→qter复制,断裂点位于12 104 527~12 145 199(距离18p端粒),确定idic(18)(p11→qter)是idic(18)(p11.21→qter)。另外,还检测出了21个亚显微拷贝数变化。结论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分析方法相比,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不仅能准确、高分辨率和高通量地检测出基因组拷贝数变化,还能高分辨率地确定拷贝数变化的断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18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 拷贝数变化
下载PDF
新发现1例人卵巢上皮癌组织移植裸鼠形成的“端着丝粒染色体”恶性细胞系
17
作者 程洪艳 叶雪 +5 位作者 昌晓红 成夜霞 付天云 杨文兰 冯捷 崔恒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按照常用肿瘤细胞建系方法,以人卵巢上皮癌组织移植免疫缺陷小鼠,通过原代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为人体肿瘤的研究提供体外研究模型。方法将1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IIIcG3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接种裸鼠皮下成瘤,通过体外原代培养,... 目的按照常用肿瘤细胞建系方法,以人卵巢上皮癌组织移植免疫缺陷小鼠,通过原代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为人体肿瘤的研究提供体外研究模型。方法将1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IIIcG3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接种裸鼠皮下成瘤,通过体外原代培养,建立1株悬浮生长的细胞系。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生长曲线测定、染色体分析、克隆形成实验、双层软琼脂培养、裸鼠接种等,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细胞系已传至100代以上,命名为WSZ。其生物学特性为:形态学观察细胞呈悬浮球形生长状态;细胞生长增殖旺盛,对数期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约15.8h;染色体为16~135条,以68和69条染色体为多见,染色体分析显示,基本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细胞克隆形成率为89.3%,具有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异种移植实验表明106细胞在裸鼠皮下可成瘤,而100个细胞接种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即可形成皮下肿瘤。结论 WSZ能够在体外长期生长和稳定传代,WSZ是一高度恶性的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癌 永生化 细胞系 着丝粒染色体 肿瘤干细胞 染色体分析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中着丝粒和着丝粒周染色体重排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萌 陈赛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用染色体特异的卫星DNA探针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FISH)分析恶性血液病 ,发现着丝粒和着丝粒周染色体的重排并非罕见。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组计划的发展 ,促进了对异染色质分子本质的研究。本文就着丝粒和着丝粒周异染色质的分子结... 用染色体特异的卫星DNA探针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FISH)分析恶性血液病 ,发现着丝粒和着丝粒周染色体的重排并非罕见。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组计划的发展 ,促进了对异染色质分子本质的研究。本文就着丝粒和着丝粒周异染色质的分子结构及其重排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 着丝粒染色体重排 染色 ISH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21号染色体着丝粒断裂伴自然流产一例
19
作者 边超英 倪香 +2 位作者 王彦 关长吉 韩维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0-530,共1页
患者女,30岁,第一胎孕40余天人工流产1次,以后又怀孕2次,均在2个月自然流产而就诊。患者月经正常,身高164cm,体重58k,表型及智力均正常。其父母非近亲结婚,无自然流产和异常生育史。患者有一妹,未婚,表型智力正常。
关键词 自然流产 染色体着丝粒 断裂 异常生育史 人工流产 月经正常 近亲结婚 智力
原文传递
C显带和N显带技术在标记染色体和双着丝粒染色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玉婵 韦德宁 +4 位作者 罗颖花 韦朔峰 蔡稔 唐宁 严提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C显带和N显带技术在标记染色体(mar)和双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的19560例就诊者为研究对象,分析C显带和N显带技术辅助诊断染色... 目的探讨C显带和N显带技术在标记染色体(mar)和双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分析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的19560例就诊者为研究对象,分析C显带和N显带技术辅助诊断染色体核型的价值。结果19560例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经G显带结合C显带和N显带检出的染色体多态共199例,检出率为1.02%,其中涉及异染色质的有142例,占71.36%,涉及核仁区变异的有57例,占28.64%。检出7例mar,其中有5例N显带见两端有随体,C显带见深染或部分深染的异染色质。1例智力低下的6岁患儿N显带未见随体,C显带未见异染色质。检出6例双着丝粒染色体,就诊原因有不育、矮小症和发育迟缓。结论C显带和N显带技术除了辅助诊断染色体核型多态性以外,对双着丝粒染色体、mar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C显带 N显带 标记染色体 着丝粒染色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