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的遗传学研究
1
作者 栗二娇 杜荷香 +2 位作者 李清鲜 耿丹 柴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67-70,共4页
对1例智力发育迟滞患儿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染色体核型结果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方法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400带G显带分析染色体核型。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准确确定缺失片段,进一步明确致病基因。... 对1例智力发育迟滞患儿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染色体核型结果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方法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400带G显带分析染色体核型。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准确确定缺失片段,进一步明确致病基因。结果该患者的核型为46,XX,del(7)(q36)。全外显子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结果显示,7号染色体上有约15Mb的片段缺失,9号染色体上有2.5Mb的片段重复。患者母亲的染色体核型如下:46,XX,t(7;9)(q34;p24);父亲的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6,XY。该患者临床体征符合Currarino三联征。结论 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与Currarino三联征密切相关,该患儿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Currarino三联征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技术 全外显子测序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下载PDF
一例Xq22.3q27.3缺失患者的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王连 惠玲 +2 位作者 马盼盼 程世斌 王兴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59-962,共4页
目的:对1例无相关特异表型的Turner综合征患者进行遗传学分析,为临床医生识别女性X染色体偏倚失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1例原发不孕3年的女性及其丈夫和父母的外周静脉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女方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检测,并进行遗传... 目的:对1例无相关特异表型的Turner综合征患者进行遗传学分析,为临床医生识别女性X染色体偏倚失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1例原发不孕3年的女性及其丈夫和父母的外周静脉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女方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检测,并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原发不孕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del(X)(q22.3),其父母及丈夫染色体核型结果均正常。患者CNVs结果提示X染色体q22.3-q27.3缺失40.62Mb,为致病性改变。患者缺失的X染色体失活偏倚比例为98:2,为X染色体极度失活偏倚。结论:临床医生应考虑到女性患者存在X染色体偏倚失活的可能,尽早发现染色体异常患者,以避免生育风险及出生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NER综合征 X染色体部分缺失 偏倚失活
下载PDF
MRI影像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无创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
3
作者 姚巧丽 梁知遇 +3 位作者 邓刊 朱柳红 刘豪 许乙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表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Ⅱ~Ⅲ级胶质瘤79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伴1p/19q共缺失组39例,IDH突变伴1p/19q非共缺失组40例],所有患者术... 目的探讨基于MRI表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Ⅱ~Ⅲ级胶质瘤79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伴1p/19q共缺失组39例,IDH突变伴1p/19q非共缺失组4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头颅MRI平扫及增强(T_(1)WI、T_(2)WI、SWI、FLAIR、DWI、CE-T_(1)WI),由未知病理结果的神经影像医师提取影像特征:钙化或出血、T_(2)-FLAIR错配征、瘤周水肿、强化程度、T_(2)异质性、皮质受累、边界规则、中线偏倚。利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评估两组胶质瘤影像学特征的统计学差异,并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另外,利用所提取的MRI特征构建出机器学习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预测1p/19q缺失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钙化或出血、T_(2)-FLAIR错配征、T_(2)异质性三个影像特征在不同1p/19q缺失状态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以上三个影像特征的逻辑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可达0.859;另外,利用MRI特征所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鲁棒性较佳,测试集AUC可高达0.910。结论术前MRI表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用于无创的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染色体部分缺失
下载PDF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q^- 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咏梅 薛永权 +3 位作者 李建勇 潘金兰 吴亚芳 陈苏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为了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2 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异常中的价值 ,应用绿色荧光素SpectrumGreen直接标记的酵母人工染色体 (YAC)克隆 912C3(跨越 2 0号染色体长臂q12断裂点 )作为探针 ,对 5 ... 为了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2 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异常中的价值 ,应用绿色荧光素SpectrumGreen直接标记的酵母人工染色体 (YAC)克隆 912C3(跨越 2 0号染色体长臂q12断裂点 )作为探针 ,对 5 2例MDS患者和 5名正常对照者的骨髓细胞进行单色间期FISH检测 ,每例分析 2 0 0 -30 0个细胞 ,以 1个绿色荧光杂交信号 >7.16 %作为阳性标准 ,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 (conventionalcytogenetics,CC)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 ,5 2例MDS患者中FISH检测 7例 (13.5 % )为阳性 ,CC检测其中 4例为阳性 ,3例为阴性。结论 :YAC912C3为探针的间期FISH技术是检测MDS患者 2 0q-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检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异常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导致多发畸形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潘琼 胡平 +6 位作者 欧继华 金鑫 张峰婷 胡月 程龙飞 韩良荣 宁颖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目的分析1例多发畸形新生儿的遗传学原因,探讨其染色体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分析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对该例常规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行精确定位。结果该患儿常规核型分析为46,X... 目的分析1例多发畸形新生儿的遗传学原因,探讨其染色体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分析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对该例常规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行精确定位。结果该患儿常规核型分析为46,XX,del(18)(p11.2)。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结果显示息儿18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缺失区域为18p11.32-p11.22,片段大小9.8Mb,为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综合征。患儿父母染色体核型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均正常。结论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可能与患儿出现前脑无裂畸形、后鼻孔闭锁、先天性心脏病、特殊面容等临床表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18p部分缺失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前脑无裂畸形 后鼻孔闭锁
原文传递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4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伴发育迟缓患儿一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周静 胡平 +5 位作者 刘安 李璃 季修庆 惠伟戎 王艳 许争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1例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及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原因。方法用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然后用微列阵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rray-CGH)进行DNA拷贝数分析... 目的分析1例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及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原因。方法用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然后用微列阵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rray-CGH)进行DNA拷贝数分析。结果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array-CGH分析结果显示患儿4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缺失区域为4q1.21-q22.1,片段大小12.1Mb,为一种新发的缺失。结论染色体4q1.21-q22.1微缺失与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及语言发育严重延迟等临床表型相关。array-CGH在临床检测不明原因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迟缓 智力低下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染色体4q部分缺失
原文传递
产前诊断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胎儿的遗传学分析
7
作者 陈雪君 朱沅珍 +1 位作者 章卫国 颜卫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分析1例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提示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胎儿的遗传学原因。方法抽取孕妇及丈夫外周血、胎儿羊水进行常规染色体G显带,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 目的分析1例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提示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胎儿的遗传学原因。方法抽取孕妇及丈夫外周血、胎儿羊水进行常规染色体G显带,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核型结果精确定位,运用着丝粒探针Cep11 Aqua和端粒探针Tel11q SO、Tel18 SG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胎儿羊水和孕妇夫妻缺失位点。结果胎儿羊水细胞常规染色体G带核型为46,XN,del(18)(p11.3);CMA结果显示胎儿18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缺失区域为染色体短臂部分p11.32-p11.31(136226-6796178),片段大小6.66 Mb;FISH结果为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孕妇外周血核型及CMA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与胎儿羊水细胞一样大小片段的缺失。丈夫外周血核型及CMA结果正常。结论本例孕妇、胎儿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相同,孕妇无缺失综合征相关临床表现,可能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而外显率低外显不全。但胎儿孕33周时胚胎停育,不排除母代外显不全子代外显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临床表型 遗传咨询
原文传递
Y长臂部分缺失伴X单体嵌合性发育异常胎儿1例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分析
8
作者 王丽娟 郭辉 +8 位作者 林琪 胡芷洋 何慧燕 叶梅 梁灼健 胡文龙 高慧 马迪 宋雅琴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44-749,共6页
目的对1例性发育异常(DSDs)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9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发现的1例DSDs胎儿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荧光定量PCR(QF-PCR)、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 目的对1例性发育异常(DSDs)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9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发现的1例DSDs胎儿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荧光定量PCR(QF-PCR)、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分子遗传学技术以及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细胞遗传学技术进行分析。用超声检查胎儿性发育的情况。结果分子遗传学检测提示胎儿可能存在Yq11.222qter缺失与X单体的嵌合, 结合细胞遗传检测确定其核型为mos 45, X[34]/46, X, del(Y)(q11.222)[61]/47, X, del(Y)(q11.222), del(Y)(q11.222)[5], 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存在尿道下裂, 产前诊断胎儿为DSDs, 引产后证实。结论综合应用多种遗传学检测技术及超声检查, 完成了1例具有复杂核型的DSDs胎儿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分化障碍 嵌合体 产前诊断 Y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胎儿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el(20q)异常细胞克隆在骨髓细胞系列和凋亡细胞中的分布 被引量:3
9
作者 秦玲 王椿 +5 位作者 秦尤文 谢匡成 颜式可 高彦荣 王小蕊 赵初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51-554,共4页
为了探讨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del(20q)]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1)患者异常细胞克隆在骨髓各细胞系列和凋亡细胞中的分布,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分选(FACS)del(20q)的MDS患者骨髓CD15+、GPA+、CD3+CD56-CD16-、CD19+... 为了探讨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del(20q)]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1)患者异常细胞克隆在骨髓各细胞系列和凋亡细胞中的分布,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分选(FACS)del(20q)的MDS患者骨髓CD15+、GPA+、CD3+CD56-CD16-、CD19+、CD3-CD56+CD16+细胞,应用Annexin V-FITC和PI通过FACS分选该患者骨髓Annexin V+PI-(凋亡细胞)和Annexin V-PI-细胞(活细胞),然后应用LSI D20S108探针和TelvysionTM 20p探针对分选细胞分别进行间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检测。同时选取4例核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应检测。结果显示,该MDS RAEB-1患者的骨髓CD15+细胞和GPA+细胞中MDS克隆百分比分别为70.50%和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9%和6.17%);而在CD3+CD56-CD16-,CD19+,CD3-CD56+CD16+细胞中分别为3.23%、4.32%、5.77%,低于对照组(5.76%、4.85%、6.36%)。该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为16.09%,MDS细胞克隆在凋亡细胞和活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32.48%和70.11%。结论:MDS患者del(20q)异常克隆主要分布于粒系与红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异常克隆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de(l20q)异常克隆在骨髓细胞系列中的分布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玲 付黎明 +1 位作者 刘珂 阮林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为了比较FACS联合间期FISH和细胞形态学分类联合FISH的方法检测del(20q)的MDS-RAEB-1患者异常克隆在骨髓各细胞系列中的分布。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分选(FACS)de(l20q)的MDS患者骨髓CD15+、GPA+、CD3+CD56-CD16-、CD19+和... 目的为了比较FACS联合间期FISH和细胞形态学分类联合FISH的方法检测del(20q)的MDS-RAEB-1患者异常克隆在骨髓各细胞系列中的分布。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分选(FACS)de(l20q)的MDS患者骨髓CD15+、GPA+、CD3+CD56-CD16-、CD19+和CD3-CD56+CD16+细胞,细胞形态学分类该患者有核红系、粒系、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然后应用相应探针对分选细胞分别进行FISH检测。同时选取4例核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应检测。结果 FACS和形态学分类联合FISH两种方法检测de(l20q)患者的异常克隆在骨髓粒系(CD15+)和红系(GPA+)中的百分率分别为70.50%/71.20%和93.30%/92.40%,检测结果非常接近(P>0.05)。两种方法检测异常克隆在淋巴细胞中的百分率均为阴性。后者检测浆细胞未见de(l20q)异常克隆。结论两种方法检测de(l20q)异常克隆在骨髓各细胞系列中的分布,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前者检测简便,后者更为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细胞系列 原位杂交 荧光 流式细胞仪 形态学
下载PDF
20q-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11
作者 费霞 王法春 +2 位作者 江云伟 陈巧云 林江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0年第9期561-562,共2页
目的 分析伴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20q-)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和染色体核型特征.方法 对10例伴20q-的MD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染色体改变及病程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伴20q-的MDS多表现为三系血细胞减少... 目的 分析伴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20q-)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和染色体核型特征.方法 对10例伴20q-的MD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染色体改变及病程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伴20q-的MDS多表现为三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9例(90%),以红系和粒系病态造血常见,10例伴有20q-的MDS中单纯20q-异常8例(80%),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6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Ⅰ(RAEB-Ⅰ)2例,2例伴复杂核型的患者均为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Ⅱ(RAEB-Ⅱ);2例患者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1和AML-M2a).结论 20q-可能是血液肿瘤中一种早期和初步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伴20q-的MDS以三系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常见,大多为低危组MDS,附加异常常累及5、7、8、14和17号染色体;单纯20q-比合并其他核型异常者生存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遗传学 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