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仓鼠杂种细胞中猪染色体鉴定
1
作者 刘榜 李奎 +3 位作者 彭中镇 张会刚 王亚文 汤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7-359,共3页
对猪与仓鼠细胞融合形成的一稳定的杂种细胞系进行染色体分析,G11 染色显示该杂种细胞中具有1 条猪的染色体和21 条仓鼠染色体,经PCR 检测确证该杂种细胞中含有猪12
关键词 染色体鉴定 体细胞杂种
下载PDF
多种染色体鉴定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育青 陈珍梅 +1 位作者 张志坚 韦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7期782-78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染色体鉴定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抽取3名孕妇的羊水标本行常规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用常规G显带(320条带)对染色体核型进行鉴定;根据核型鉴定结果,选择相应的技术(荧光原位杂交和/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进... 目的探讨多种染色体鉴定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抽取3名孕妇的羊水标本行常规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用常规G显带(320条带)对染色体核型进行鉴定;根据核型鉴定结果,选择相应的技术(荧光原位杂交和/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进一步分析。结果 3个羊水标本的染色体核型分别为:47,XX,+18,46,XY,t(5;13)(p15.2;q32)和arr[hg19]17p12(14,094,634-15,427,478)x3。结论产前诊断需要应用多种技术组合进行染色体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染色体鉴定 荧光原位杂交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下载PDF
水稻孤雌生殖的染色体鉴定
3
作者 岑明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0年第1期44-46,共3页
水稻孤雌生殖与花粉培养一样,都是一种有效的单倍体育种途径。目前,有的单位正在进行或准备做这方面的工作。在进行这项试验研究工作时,必须鉴定所诱导出来的种子是否是来自孤雌生殖的单倍体种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国内有关水稻... 水稻孤雌生殖与花粉培养一样,都是一种有效的单倍体育种途径。目前,有的单位正在进行或准备做这方面的工作。在进行这项试验研究工作时,必须鉴定所诱导出来的种子是否是来自孤雌生殖的单倍体种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国内有关水稻孤雌生殖的细胞学鉴定的研究尚未见有报导。 广东省电白县望夫公社中学教师刘存安,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非离体的方法,诱导水稻孤雌生殖,获得了一些种子,送给作者做细胞学鉴定。现将鉴定结果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雌生殖 染色体鉴定 水稻 细胞学鉴定 小麦花粉培养 一单倍体 根尖细胞 分裂相 月谷 细胞数
下载PDF
染色体分析用于鉴定大熊猫幼仔性别
4
作者 张宝珍 朱忠勇 陈玉村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8年第1期6-6,共1页
我们应用人类外周血微量短期培养技术,对出生2个半月的大熊猫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性别。 材料来自福州动物园初生大熊猫“榕榕”,培养基组合:RPMI—1640 4ml,小牛血清1ml,植物血凝素0.2ml混合,pH调至7.4左右。加静脉血0.2ml,3... 我们应用人类外周血微量短期培养技术,对出生2个半月的大熊猫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性别。 材料来自福州动物园初生大熊猫“榕榕”,培养基组合:RPMI—1640 4ml,小牛血清1ml,植物血凝素0.2ml混合,pH调至7.4左右。加静脉血0.2ml,37℃下培养72小时。终止培养前6小时,加入秋水仙素,浓度为0.08~0.15微克/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鉴定 性别 大熊猫幼体
下载PDF
用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鉴定烟草染色体倍性方法初探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艳琼 何丽萍 +1 位作者 和凤美 王荔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5,56,共3页
经不同浓度秋水仙碱液加倍处理的烟草花粉植株 ,用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鉴定染色体倍性。研究表明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平均值差异极显著 ,单倍体 95 %以上的叶绿体数在 14个以下 ,双倍体 95 %以上的叶绿体数则在 14个以上。... 经不同浓度秋水仙碱液加倍处理的烟草花粉植株 ,用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鉴定染色体倍性。研究表明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平均值差异极显著 ,单倍体 95 %以上的叶绿体数在 14个以下 ,双倍体 95 %以上的叶绿体数则在 14个以上。经开花结实验证其准确率达 91% ,且展开到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 细胞 叶绿体 计数法 烟草 气孔保卫细胞 染色体倍性鉴定 花粉植株
下载PDF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桑树染色体倍性的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静 宋勤霞 +3 位作者 宁军权 孙自余 钱永华 焦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7,共10页
利用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植物染色体倍性,但需要针对不同植物样本的制备及具体操作对应用方法进行选择和优化。为了建立适合桑树染色体倍性快速鉴定的流式细胞术应用方法,以桑树幼叶为材料,比较以不同解离液及机械解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植物染色体倍性,但需要针对不同植物样本的制备及具体操作对应用方法进行选择和优化。为了建立适合桑树染色体倍性快速鉴定的流式细胞术应用方法,以桑树幼叶为材料,比较以不同解离液及机械解离方法和不同离心漂洗次数制作样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效果,并用不同染色体倍性桑品种的幼叶为材料,以效果最佳的方法进行验证试验。优化的样本制备方案为:采集0.2 g桑树幼叶,置于预冷的平面玻璃上,加入Mg SO4解离液后,用双面刀片快速切碎,转移至培养皿中静置3~5 min,用300目细胞筛网过滤至1.5 m L离心管中,得到500μL单细胞核悬浮液,再加入PI溶液(最终质量浓度为50μg/m L)和RNase A溶液(最终质量浓度为30μg/m L),4℃避光环境下染色30 min,经300目细胞筛网过滤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如果采集叶片后不能立即进行检测,可在-80℃下保存待测。试验结果还表明,用在-80℃保存10 d和40 d的冷冻幼叶与用新鲜幼叶制备的样本所得到的检测效果相似。初步建立的适合桑树染色体倍性鉴定的流式细胞术应用方法效果最佳,具有细胞碎片少、主峰清晰、杂峰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染色体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术 单细胞核悬浮液
下载PDF
植物染色体倍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7
作者 陶抵辉 李小红 +3 位作者 王利群 周杰良 陈涌 霍稳根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53-458,共6页
对植物染色体倍性的间接、直接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评述.指出植物染色体倍性鉴定应因陋就简,多采用早期鉴定和破坏性较小的鉴定方法,同时各种鉴定方法综合运用,对不同植物采用不同的鉴定办法,为育... 对植物染色体倍性的间接、直接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评述.指出植物染色体倍性鉴定应因陋就简,多采用早期鉴定和破坏性较小的鉴定方法,同时各种鉴定方法综合运用,对不同植物采用不同的鉴定办法,为育种实践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染色体组原位杂交对小麦-易变山羊草附加系外源染色体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余懋群 马欣荣 +6 位作者 M.Cerbah 邓光兵 彭德良 O.Panaud J.Jahier F.Person-Dedryver S.Yakovlev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8-61,共4页
利用染色体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抗禾谷类根线虫H.avenae、M.naasi“小麦易变山羊草”附加系附加染色体来源。易变山羊草的U、Sv染色体组供体Aegilopsumbelulata和Ae.longisima... 利用染色体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抗禾谷类根线虫H.avenae、M.naasi“小麦易变山羊草”附加系附加染色体来源。易变山羊草的U、Sv染色体组供体Aegilopsumbelulata和Ae.longisima的染色体组总DNA分别用Dig11dUTP标记作探针与附加系染色体作原位杂交,其结果显示附加染色体与Ae.longisima染色体有极高同源性,很有可能属Sv染色体组的3Sv染色体。此外原位杂交结果还表明,Ae.longisima染色体与小麦部分染色体同源程度也很高,这些染色体可能是小麦B组染色体,推测Sitopsis组山羊草可能是小麦B组的供体。在小麦染色体间存在较丰富的罗伯逊易位,B组与A、D组染色体亦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山羊草附加系 染色体鉴定 原位杂交 禾谷类根线虫
下载PDF
甘蔗属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近缘属斑茅(Sclerostachya)及河八王(Narenga)的染色体数目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文建成 蔡青 +2 位作者 范源洪 张明 陈辉 《甘蔗糖业》 2001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文对来自云南、四川、福建、广东、贵州、江西的106份甘蔗野生种割手密无性系,以及甘蔗近缘属斑茅无性系28份与河八王无性系3份的染色体进行观察计数。发现割手密染色体数目类型十分丰富有2n=60、64、70、72、78... 本文对来自云南、四川、福建、广东、贵州、江西的106份甘蔗野生种割手密无性系,以及甘蔗近缘属斑茅无性系28份与河八王无性系3份的染色体进行观察计数。发现割手密染色体数目类型十分丰富有2n=60、64、70、72、78、80、90、92、96、104、108,11种类型,其中以2n=64、80、96,3种类型出现频率最高,说明我国的割手密资源十分丰富。斑茅与河八王的染色体数目较为固定,分别为2n=60,30各1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野生种 近缘植物 割手密 斑茅 河八王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对水稻第9和第12染色体编号分歧的细胞学考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祝宽 顾铭洪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6-18,共3页
在水稻细胞遗传研究中,对于染色体编号有着较多的争议,这在几条长度较短的染色体上显得尤为突出。为有比较地研究这几条染色体在水稻染色体组中的正确编号,本研究以涉及两条较短染色体相互易位的易位杂合体RT9-12为材料,分析了易... 在水稻细胞遗传研究中,对于染色体编号有着较多的争议,这在几条长度较短的染色体上显得尤为突出。为有比较地研究这几条染色体在水稻染色体组中的正确编号,本研究以涉及两条较短染色体相互易位的易位杂合体RT9-12为材料,分析了易位系与普通品种日本晴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易位系的易位染色体并非第9和第12染色体,而是第10和第11染色体,从而认为目前国际上统一编号的第9、12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实际长度可能分别为第10、11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鉴定 易位系 细胞学考证
下载PDF
滇杨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尹丽莎 陈杰 +5 位作者 周军 何承忠 李斌 张辉 罗一然 辛培尧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获取滇杨根尖细胞染色体优良制片,为滇杨染色体数目鉴定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滇杨试管苗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制片,筛选出获取最佳染色体制片效果的预处理液、预处理时间、固定时间、解离液种类及解离时间... 【目的】获取滇杨根尖细胞染色体优良制片,为滇杨染色体数目鉴定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滇杨试管苗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制片,筛选出获取最佳染色体制片效果的预处理液、预处理时间、固定时间、解离液种类及解离时间、染色时间等处理条件,并鉴定滇杨染色体数目。【结果】滇杨根尖材料在0℃饱和对二氯苯溶液中预处理1.0 h,再转入0℃卡诺固定液中固定1.0 h,随后在浓盐酸∶无水乙醇=1∶1的解离液中常温解离4.0min,常规压片法染色、压片,其染色体制片着色良好、清晰、无杂质。经显微观察,确定滇杨染色体数目为2n=2X=38。【结论】在建立的滇杨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体系下,可获得良好的染色体制片效果,快速清晰观察到滇杨的染色体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杨 染色体制片 染色体数目鉴定
下载PDF
杭白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慧娜 高山林 陈兰兰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9-103,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杭白菊试管苗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化,同时进行了组织培养条件下杭白菊同源四倍体诱导与鉴定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外植体为叶片,最适培养基为MS+KT(激动素)2.0 mg/L+NAA(萘乙酸)0.2 mg/L;确...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杭白菊试管苗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化,同时进行了组织培养条件下杭白菊同源四倍体诱导与鉴定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外植体为叶片,最适培养基为MS+KT(激动素)2.0 mg/L+NAA(萘乙酸)0.2 mg/L;确定了杭白菊最佳繁殖培养基为MS+BA(6-苄基嘌呤)0.2 mg/L+IAA(吲哚乙酸)0.05 mg/L+NAA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2 mg/L+ABT(生根粉)0.3 mg/L。在诱导四倍体的试验中,秋水仙碱浓度对存活率有显著影响,诱导杭白菊同源四倍体的最佳条件是在2%二甲基亚砜和浓度为0.2%的秋水仙碱中浸泡36 h,诱导率高达13.33%。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鉴定,共获得11个同源四倍体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组织培养 同源四倍体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黄花蒿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金娥 韦树根 +2 位作者 李晓娟 马小军 潘丽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2591-2594,共4页
利用秋水仙素,采用浸泡法和固体培养法分别对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黄花蒿多倍体种质。结果表明,以5 000 mg/L秋水仙素浸泡丛生芽5 d处理获得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40%。对性状变异明显的黄花蒿... 利用秋水仙素,采用浸泡法和固体培养法分别对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黄花蒿多倍体种质。结果表明,以5 000 mg/L秋水仙素浸泡丛生芽5 d处理获得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40%。对性状变异明显的黄花蒿植株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发现了黄花蒿四倍体和嵌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 多倍体诱导 组织培养 秋水仙素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火鹤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彩红 杜宝贵 +1 位作者 陈一新 张志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3-45,共3页
以火鹤二倍体品种‘Smaragd’和‘Artus’的愈伤组织为诱导材料,利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方法进行火鹤四倍体的离体诱导。结果发现,火鹤四倍体诱导率因基因型、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及处理时间不同而异。不同品种的四倍体诱导率不同,低浓度的秋... 以火鹤二倍体品种‘Smaragd’和‘Artus’的愈伤组织为诱导材料,利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方法进行火鹤四倍体的离体诱导。结果发现,火鹤四倍体诱导率因基因型、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及处理时间不同而异。不同品种的四倍体诱导率不同,低浓度的秋水仙素的诱导率要高于高浓度的诱导率;相同浓度处理下,长时间处理的诱导率比短时间处理的诱导率要高。两个品种分别在含0.2 g/L秋水仙素浓度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4 d的四倍体诱导率最高,分别为52.50%和61.90%。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的绝对生长速度和平均芽分化数逐渐降低。改良压片法是鉴定火鹤四倍体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鹤 四倍体 愈伤组织诱导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一株永生化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盛 杨艳 +5 位作者 丁亮 叶传进 张磊 夏舒 李慧玲 黄晓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808-3813,共6页
背景: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系是构成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细胞成分,但是在原代培养过程中极易老化和表型丢失,进而显著降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功能相关研究的实验重复性。目的:旨在建立一种永生化的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系,为探索口腔癌中肿... 背景: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系是构成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细胞成分,但是在原代培养过程中极易老化和表型丢失,进而显著降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功能相关研究的实验重复性。目的:旨在建立一种永生化的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系,为探索口腔癌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功能提供稳定的细胞实验材料。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纯化人口腔癌组织来源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利用包装有人端粒酶反转录酶(pBABE-hygro-hTERT)的慢病毒感染原代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鉴定其形态及其标志物,然后进行细胞增殖、衰老功能检测,对原代和永生化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系身份鉴定。结果与结论:①成纤维细胞永生化后,其标志物α-SMA、PDGFRβ以及FSP-1表达没有发现显著改变;②即使在传代15代后,永生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速率明显优于非永生化成纤维细胞;③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显示:随着细胞代数增加,与非永生化成纤维细胞相比,永生化成纤维细胞未见明显衰老;④永生化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核型仍保留正常细胞的基本特征,而未发生恶性转化;⑤短串联重复序列鉴定结果显示,永生化成纤维细胞为原代细胞,与已知细胞数据库信息均无重合;⑥以上结果说明,成功建立了口腔癌来源的永生化成纤维细胞系,为口腔癌肿瘤微环境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口腔鳞癌 原代细胞 永生化细胞系 细胞衰老 染色体核型鉴定
下载PDF
盾叶薯蓣胚乳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染色体倍性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明军 郭婧 +4 位作者 李翔 李纪强 王医鹏 张晓丽 刘永康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4-660,共7页
以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的胚乳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乳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并鉴定了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12,4-D+0.5mg·L–16-BA,不定芽... 以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的胚乳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乳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并鉴定了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12,4-D+0.5mg·L–16-BA,不定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16-BA+0.1mg·L–1NAA,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0.3mg·L–1NAA;再生植株炼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80%;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腋芽生长点进行染色体制片观察,发现染色体数目为20的细胞占观察细胞总数的10%,染色体数目为21–29的细胞占16%,染色体数为30的细胞占74%;获得了三倍体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鉴定 盾叶薯蓣 胚乳培养 再生植株 三倍体
原文传递
人原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17
作者 徐梦丽 王其飞 +2 位作者 王静宜 陆语豪 秦泽莲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554,共10页
目的尝试构建永生化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s)系,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方法标本取自1例2019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耳垂瘢痕疙瘩手术切除的32岁女性患者。将获得的瘢痕疙瘩去除皮下脂肪和表皮,应用组织贴壁法进行分离和培养,获... 目的尝试构建永生化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s)系,并对其功能进行鉴定。方法标本取自1例2019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耳垂瘢痕疙瘩手术切除的32岁女性患者。将获得的瘢痕疙瘩去除皮下脂肪和表皮,应用组织贴壁法进行分离和培养,获得原代KFbs,以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传代培养;用SV40慢病毒感染原代KFbs,经过嘌呤霉素筛选纯化、传代扩增,获得永生化的人KFb系。对原代KFbs及其细胞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和性别基因检测,来鉴定细胞系身份;采用CCK-8法检测原代KFbs和细胞系增殖能力,并分别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特定基因(PGK1、ENO1、LDHA、GLUT1、TGF-β1、COL1、COL3、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原代KFbs与细胞系间相关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原代KFbs和构建的细胞系的细胞形态均呈典型的长梭形,对细胞系连续培养传代至20代,细胞形态与原代KFbs基本相似。性别基因检测显示两者均为女性,且两者的染色体核型分型良好,仍保留正常细胞的基本特征,而未发生恶性转变。STR鉴定结果显示,细胞系中未发现多等位基因,表明其为正常细胞的基因型,且该细胞系与已知细胞数据库信息均无重合。培养后24、48、72 h细胞系的增殖能力比原代KFbs分别增加了76.1%、125.8%、60.3%,其增殖速度明显较原代KFbs增快(P<0.05);细胞系中上述特定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原代KFbs相比无显著改变(P均>0.05)。结论成功建立了永生化的人KFbs系,其形态、表征和功能未发生明显改变,且其增殖速度较原代细胞增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永生化 细胞系 染色体核型鉴定 基因
原文传递
怀地黄分生组织培养脱病毒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邵春月 高山林 +2 位作者 陈峰 张晓霞 任斌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8-261,共4页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怀地黄的脱病毒试管苗。通过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用于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建立了怀地黄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卞基腺嘌呤(...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怀地黄的脱病毒试管苗。通过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用于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建立了怀地黄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卞基腺嘌呤(6-BA)0.5mg/L+萘乙酸(NAA)0.1mg/L+6-糠氨基嘌呤(KT)0.05mg/L,技术上达到了快速繁殖规模生产的要求。诱导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吲哚乙酸(IAA)0.05mg/L。用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反复的病毒检测,证明脱病毒彻底,脱毒试管苗将作为今后提供无病毒优质种苗的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脱病毒 组织培养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川麦冬脱病毒和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蔚 高山林 +2 位作者 刘蓁 曾杨 谢燕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4-278,共5页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川麦冬的脱病毒试管苗。通过川麦冬组织培养技术的正交试验及优化筛选,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用于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建立了川麦冬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川麦冬最适繁殖培养基MS+BA(6...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川麦冬的脱病毒试管苗。通过川麦冬组织培养技术的正交试验及优化筛选,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用于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建立了川麦冬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川麦冬最适繁殖培养基MS+BA(6-卞基腺嘌呤)2.0 mg/L+NAA(萘乙酸)0.5 mg/L;川麦冬最佳诱导愈伤培养基:MS+BA1.5 mg/L+IAA(吲哚乙酸)0.1 mg/L+2,4-D(2,4-二氯苯氧乙酸)1.0 mg/L;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得到适合川麦冬的生根培养基:1/2MS+IAA 0.5 mg/L+ABT 0.5 mg/L。染色体鉴定结果表明:川麦冬的染色体为2n=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麦冬 脱病毒 组织培养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及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娜 焦浈 秦广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2-326,共5页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DNA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SSR、STS、SNP等,并简要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基因标记与定位、遗传图谱构建、外源染色体鉴定与标记、种质资源鉴定和辅助育种等。
关键词 分子标记 小麦 遗传育种 DNA分子标记技术 遗传研究 小麦育种 应用 遗传图谱构建 种质资源鉴定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