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染色体1p36缺失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彬 岳志霞 +7 位作者 赵文 朱光华 王欣迪 李斯慧 金眉 张大伟 秦茂权 马晓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伴有染色体1p36缺失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的临床特征,分析这些患儿经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为进一步提高HR-NB生存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 目的总结和分析伴有染色体1p36缺失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的临床特征,分析这些患儿经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为进一步提高HR-NB生存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HR-NB患儿的临床资料。HR-NB诊断标准、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和疗效标准均根据北京儿童医院HR-NB方案(BCH-HR-NB-2007),入组患儿为同时伴有染色体1 p36缺失,且均经过系统治疗和随访的HR-NB。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结果入组患儿共11例(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43个月,临床分期均为INSS-Ⅳ。肿瘤原发于后纵隔3例,腹膜后或肾上腺8例。骨髓转移11例,骨骼转移10例,均为多发骨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6例,肝脏等内脏转移5例,中枢转移2例。伴有N-myc基因扩增4例。全部患儿术前化疗4~5个疗程,回输干细胞计数为(2.62~10.68)×10~6/kg,中位随访时间14.9(9~32)个月。4例患儿复发或进展,其中1例停维甲酸3个月后骨髓复发,放弃治疗后死亡;另3例分别于干细胞回输后第3、5和6个月,维持治疗中肿瘤进展,2例放弃后死亡,1例仍在治疗中。余7例患儿处于肿瘤稳定状态。结论伴有染色体1 p36缺失的HR-NB患儿,骨髓和骨骼转移率极高,约1/3同时伴有N-myc基因扩增。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后3~6个月内,仍然容易出现肿瘤进展。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很容易进展或复发,在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后维持治疗期间仍需要增加全身治疗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神经母细胞瘤 染色体1p36缺失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肝细胞癌染色体1p36杂合子丢失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树辉 丛文铭 +1 位作者 冼志红 吴孟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在染色体lp36杂合子丢失 (LOH)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DNA分析系统 ,对 5 6例HCC中染色体 1p36上 10个微卫星的杂合子丢失进行检测。结果 :5 6例HCC在 1号染色体上 10个基因...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在染色体lp36杂合子丢失 (LOH)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DNA分析系统 ,对 5 6例HCC中染色体 1p36上 10个微卫星的杂合子丢失进行检测。结果 :5 6例HCC在 1号染色体上 10个基因座发生LOH的总频率为 6 9 6 % (39/ 5 6 ) ,LOH以RIZ最高为 76 7% ,其次为D1S199(5 3 3% )。LOH与血清AFP、HBsAg、肿瘤大小、Edmondson分级和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明显关系 ;D1S2 893和D1S5 0 7基因座 ,血清HBsAg阳性患者的LOH频率显著高于HBsAg阴性者 (P <0 .0 1) ,D1S199基因座 ,血清AFP阳性者的LOH明显高于血清AFP阴性者 (P =0 0 0 1) ;D1S4 6 8基因座 ,无肝内转移者的LOH显著高于肝内转移者 (P <0 0 1)。结论 :HCC在染色体lp36上存在广泛的LOH ,其在H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而特定基因座的LOH与临床和病理学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染色体1p36 杂合子丢失 病理特征 遗传学
下载PDF
鼻咽癌染色体1p末端结构异常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铁军 黄必军 +3 位作者 张林杰 黄楚文 梁启万 方嬿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8期1582-1584,T006,共4页
背景:鼻咽癌染色体1p末端结构异常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目前仍然不清楚。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染色体1p末端(1pter)结构异常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患者部分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 背景:鼻咽癌染色体1p末端结构异常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目前仍然不清楚。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染色体1p末端(1pter)结构异常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患者部分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组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由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实验研究部收集完成,研究对象为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或住院的未经治疗的65例鼻咽癌患者鼻咽活检组织标本。干预:采用组织中淋巴细胞分离法获取较纯的肿瘤细胞,应用1号染色体短臂端粒相关探针(TelVysion1p)及端粒连锁微卫星位点D1S243分别对65例NPC活检组织进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FISH)及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和微卫星体不稳定(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I)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观察鼻咽癌染色体1p末端的缺失、扩增及微卫星体不稳定等结构异常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65例NPC活检组织中,间期FISH显示1pter结构异常的有20例,其中扩增7例,缺失8例,扩增缺失共有5例,其中44例有临床分期资料的标本中,临床早期的异常频率为50.0%(2/4),而中晚期则为30.0%(12/4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655,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染色体1p末端结构异常 预后 遗传学 微卫星体不稳定
下载PDF
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万瑞平 朱晓丹 +2 位作者 张美波 吴燕玲 黄小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的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6个月,出生胎龄39^(+2)周,出生体质量2.2 kg,出生时有轻度窒息,生后发育落后。患儿面容特殊,前... 目的探讨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的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6个月,出生胎龄39^(+2)周,出生体质量2.2 kg,出生时有轻度窒息,生后发育落后。患儿面容特殊,前额及后枕突出、眼距宽、眼裂小、双侧耳位低、低鼻梁、小鼻、唇薄、下颌小、高腭弓,右侧睾丸未降至阴囊,左侧阴囊积液,手指、足趾短小,四肢肌张力稍低。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发育商46。头颅MRI示脑白质比例偏少,双侧侧脑室增宽,胼胝体后部纤细。脑电图示清醒背景较同龄儿略慢。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左侧反应阈65 dB,右侧反应阈40 dB。高通量DNA测序发现患儿1p32.3-p31.3区域(chr1:54560001-66400000,hg19)存在缺失,缺失片段大小为11.84 Mb,包含NFIA基因在内的多个基因。确诊为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结论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包括胼胝体发育不良、脑室扩大/脑积水、巨头、特殊面容、不同程度发育迟缓,部分伴泌尿系统异常。NFIA基因是导致该病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1p32-p31缺失综合征 NFIA基因 脑发育畸形 发育迟缓
下载PDF
两例染色体1p36缺失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7
5
作者 季修庆 胡焕然 +8 位作者 王艳 梁栋 罗春玉 孟露露 周静 曹荔 马定远 胡平 许争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3-856,共4页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对两例超声提示多发畸形的胎儿进行检测,并结合文献探讨染色体1p36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方法对两名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通过培养的羊水细胞...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对两例超声提示多发畸形的胎儿进行检测,并结合文献探讨染色体1p36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方法对两名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通过培养的羊水细胞对其胎儿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用SNP array对胎儿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对胎儿的双亲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胎儿1的G显带核型为46,XY,add(1p36)?,胎儿2的核型为46,XX,add(1p36)?。胎儿1SNP array检测结果为arr[19]1p36.33p36.32(752566—3393462)×1,7q35q36.3(144480549—159119486)×3;胎儿2的检测结果为arr[19]1p36.33p36.23(752566—8362754)×1,6p25.3p22.3(204909—20182185)×3。胎儿1母亲的G显带核型为46,XX,t(1;7)(p36;q35),胎儿2母亲的核型为46,XX,t(1;6)(p36;p22),两名父亲的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结论SNParray具有高分辨和高准确性等优点,适用于lp36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诊断,并可为遗传咨询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1p36缺失综合征 产前诊断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胎儿侧脑室增宽
原文传递
染色体1p36.11微重复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侯乐乐 梁立阳 +5 位作者 孟哲 张丽娜 李平甘 李栋方 罗向阳 黄绍良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报道国内首例染色体1p36.11微重复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及对临床特征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3年8月收治的1例染色体1p36.11微重复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结果,综合文献复习,分析... 目的报道国内首例染色体1p36.11微重复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及对临床特征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3年8月收治的1例染色体1p36.11微重复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结果,综合文献复习,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男性患儿,3岁11个月,以运动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滞、特殊面容、六指(趾)畸形、室间隔缺损、双侧隐睾、刻板动作、喂养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array-CGH证实染色体1p36.11重复。结论 1p36.11微重复是一种罕见的染色体病,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六指(趾)畸形等,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通过array-CGH技术可发现更准确的遗传病因,提高不明原因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分子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1p36.11重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运动发育迟缓 精神发育迟滞
原文传递
染色体1p31区可能存在与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相关的基因
7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2年第13期8-8,共1页
关键词 染色体1p31 载脂蛋白 家族性高脂血症 FCH
原文传递
p73蛋白与p2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秀彦 卫建平 +2 位作者 徐静 朱月连 白冰 《胃肠病学》 2005年第4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p21蛋白 p73蛋白 胃癌 染色体1p36 p73基因 诱导细胞凋亡 临床病理特征 人类肿瘤
下载PDF
1p36缺失综合征合并Snijders Blok-Campeau综合征1例患者的遗传学分析
9
作者 陈慧芳 张钏 +3 位作者 周秉博 王玉佩 陈雪 惠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63-367,共5页
目的对1例病因不明、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5月27日因"婚后10个月夫妻同居、未避孕不孕"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 目的对1例病因不明、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5月27日因"婚后10个月夫妻同居、未避孕不孕"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候选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结果患者1p36.33p36.32区检测出2.54 Mb的杂合缺失,CHD3基因检测出c.1123G>C(p.E375Q)杂合变异,其父母均未携带上述变异。结论本研究确诊了1例染色体1p36缺失综合征合并Snijders Blok-Campeau综合征患者,为患者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染色体1p36缺失综合征 Snijders Blok-Campeau综合征 CHD3基因 发育迟缓
原文传递
核表达CAMTA1可用于鉴别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与其组织学类似的肿瘤 被引量:23
10
作者 Doyle L A Fletcher C D +2 位作者 Hornick J L 魏建国 许春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0-720,共1页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染色体1p36.3和3q25区域多次易位,导致约90%的病例中出现WWTR1-CAMTA1基因融合;少数病例(〈5%)出现YAP1-TFE3基因融合。WWTR1-CAMTA1融合基因导致这两种...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染色体1p36.3和3q25区域多次易位,导致约90%的病例中出现WWTR1-CAMTA1基因融合;少数病例(〈5%)出现YAP1-TFE3基因融合。WWTR1-CAMTA1融合基因导致这两种蛋白过表达。WWTR1蛋白在多种细胞中表达,而CAMTA1通常仅限于脑组织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恶性肿瘤 组织学 核表达 染色体1p36 鉴别 基因融合 细胞起源
下载PDF
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分子亚型
11
作者 洪旋科 刘振 刘献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分子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2019-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1例原发性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影像。患者分别来自3个分子亚组:IDH突变体1p/19q... 目的 探讨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分子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2019-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1例原发性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影像。患者分别来自3个分子亚组:IDH突变体1p/19q共缺失(IDHmut-Codel, 73例)、IDH突变体1p/19q非共缺失(IDHmut-NonCodel, 70例)和IDH野生型(IDHwt, 148例)。这些病例被随机分配到训练集(n=169)或验证集(n=122)。从4788个提取自DTI弥散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中选择非冗余的特征,采用Boruta算法选择最优特征,然后基于训练集建立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并在测试集中进行评估。结果 在验证集中,我们的模型对IDHmut-Codel的预测准确率为84.6%[曲线下面积(AUC)=0.756],对IDHmut-NonCodel的预测准确率为80.3%(AUC=0.879),对IDHwt的预测准确率为90.2%(AUC=0.950)。结论 我们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分子亚型的预测模型,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异柠檬酸脱氢酶 染色体1p/19q共缺失 机器学习 放射组学
下载PDF
胶质瘤1p/19q联合缺失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晓辉 崔向丽 +1 位作者 林松 王忠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 研究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中1p/19q的联合缺失情况及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收集胶质瘤标本127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1p和19q的缺失状态,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胶质瘤组织的1p/19q联合缺失率并应用Logistic回... 目的 研究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中1p/19q的联合缺失情况及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收集胶质瘤标本127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1p和19q的缺失状态,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胶质瘤组织的1p/19q联合缺失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联合缺失相关的临床因素.结果 1p/19q联合缺失率为42.52%,其中星形细胞肿瘤、少枝星形细胞肿瘤和少枝胶质细胞肿瘤中1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19.30%、50.00%和80.77%,少枝星形细胞肿瘤和少枝胶质细胞肿瘤的1p/19q联合缺失率显著高于星形细胞肿瘤(P〈0.01),少枝胶质细胞肿瘤的1p/19q联合缺失率高于少枝星形细胞肿瘤(P〈0.05);1p/19q单独缺失率为9.45%,星形细胞肿瘤、少枝星形细胞肿瘤和少枝胶质细胞肿瘤的1p/19q单独缺失率分别为12.28%、11.36%和0.1p/19q联合缺失与年龄、性别和病理级别的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胶质瘤中,联合缺失是染色体1p和19q最常见的缺失形式,并且与少枝胶质细胞成分密切相关,在胶质瘤的病理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 染色体1p 染色体19q 杂合性缺失 胶质瘤
原文传递
胶质瘤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燕武 毛庆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2年第1期45-50,共6页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而又最难治的恶性肿瘤,因其部位的特殊性,造成诊断困难,易复发而且难以治愈。因而寻找胶质瘤特异性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变得更为重要。生物标志物是近些年来出现在医学研究领域上的热点,它作为可供客...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而又最难治的恶性肿瘤,因其部位的特殊性,造成诊断困难,易复发而且难以治愈。因而寻找胶质瘤特异性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变得更为重要。生物标志物是近些年来出现在医学研究领域上的热点,它作为可供客观测定和评价的一个生化或分子生物学指标,反映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状态及进程。随着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应用,已发现一系列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有实用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关于胶质瘤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一些研究进展,比如BRAF融合基因在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染色体1p/19q,6O-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甲基化状态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在弥漫性胶质瘤中的作用。这些标志物是近几年恶性胶质瘤研究的热点,对进一步完善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预后和开辟有效的分子靶向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分子标志物 BRAF基因 染色体1p 19q MGMT IDH
下载PDF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致癌突变
14
作者 纪惜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95-2395,共1页
关键词 晚期神经母细胞瘤 癌突变 酶基因 淋巴瘤 间变性 染色体1p36 儿科肿瘤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去甲基化Runx3基因对荷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勇 李华 +3 位作者 范立侨 赵群 宋振川 赵雪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4-364,共1页
Runx3基因作为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参与对上皮细胞的负向调控。在众多的肿瘤中均发现了染色体1p36的异常,而其中Runx3甲基化对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明确Runx3基因甲基化... Runx3基因作为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参与对上皮细胞的负向调控。在众多的肿瘤中均发现了染色体1p36的异常,而其中Runx3甲基化对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明确Runx3基因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运用5-aza-2’-deoxycytidine药物处理胃癌细胞株达到去甲基化效果并接种于BALB/c裸鼠观察成瘤率和肿瘤体积,从而深入探讨Runx3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3基因 去甲基化 裸鼠皮下移植瘤 人胃癌 抑制作用 BALB/C裸鼠 染色体1p36 信号传导通路
原文传递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亮 罗和生 +3 位作者 张法灿 覃江 梁增文 梁列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77-478,共2页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human runt-rela tedtran-scription factor3,RUNX3)基因属RUNT家族成员,参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RUNX3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p36.1区域,是RUNX家族重要成员之一,脊神经节的神经发育及胃黏...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human runt-rela tedtran-scription factor3,RUNX3)基因属RUNT家族成员,参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RUNX3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p36.1区域,是RUNX家族重要成员之一,脊神经节的神经发育及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异常与RUNX3的表达缺失或下降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转录因子 胃癌组织 人类 胃黏膜上皮细胞 染色体1p36 RUNX3 蛋白 胚胎发育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