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光电复合染色成像技术在结肠小于2 cm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林 侯艳红 +1 位作者 孟迪 张静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1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光电复合染色成像技术(VIST)对临床结肠镜检查中最为常见的直径小于2 cm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日至2019年1月20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为VIST观察组,內镜白... 目的探讨国产光电复合染色成像技术(VIST)对临床结肠镜检查中最为常见的直径小于2 cm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日至2019年1月20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为VIST观察组,內镜白光发现直径小于2 cm息肉病变样时采用VIST进行观察,并根据VIST观察提示可疑部位靶向活检。另选取同时期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为普通白光组,使用无VIST功能內镜检查,白光发现直径小于2 cm息肉样病变,跟据白光下观察提示可疑部位进行活检。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IST检查组內镜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88.8%,而內镜白光检查组內镜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67.1%。VIST检查组在针对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癌等的病理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白光检查组(P<0.05)。结论采用VIST技术可有效提高內镜下对直径小于2 cm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提高早期结肠癌的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复合染色成像技术 结肠息肉 上皮内瘤变 早期结肠癌
下载PDF
子宫颈碘染色成像技术与子宫颈癌前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健 李俊霞 +5 位作者 王婷婷 冯慧 董建新 崔荣荣 董颖 张岩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 研究阴道镜检查中子宫颈碘染色试验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评估碘染色成像技术与子宫颈病变程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2020年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子宫颈诊疗中心接受阴道镜检查的2163例患者,根据《子宫颈癌前病... 目的 研究阴道镜检查中子宫颈碘染色试验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评估碘染色成像技术与子宫颈病变程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2020年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子宫颈诊疗中心接受阴道镜检查的2163例患者,根据《子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与治疗规范》团体标准进行阴道镜拟诊,记录活检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 2163例阴道镜检查患者中,783例取活检,活检率为36.20%;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者为402例(18.59%)。阴道镜检查对高级别病变的拟诊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3.03%。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91.54%,特异度为87.34%,阴性预测值为97.84%,阳性预测值为62.27%,总体符合率为88.12%。碘试验不着色图形与醋白上皮一致组的CIN2+的发生率为59.22%,明显高于不一致组(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无醋白无碘不着色区和有碘不着色区分别为388例和663例,均拟诊为正常阴道镜所见。结论 阴道镜检查中,无醋白上皮时无需再参考碘染色成像图形;如醋白上皮出现,碘染色图形与醋白上皮染色一致且均匀分布,可能存在CIN2+,建议取活检以明确诊断。如碘染色成像图形与醋白上皮染色不一致或呈不均匀分布,只是有可能存在高级别病变的风险,此时应谨慎考虑是否活检,以免过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筛查 子宫颈癌前病变 阴道镜拟诊 染色成像
原文传递
面向地质目标的地震偏移成像进展
3
作者 曲英铭 李振春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0-865,共16页
面向地质目标体的成像技术将局部区域作为成像目标,获得深层目标构造或特殊地质构造如高陡构造、盐下构造、小尺度构造的精细成像结果。总结了面向地质目标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研究进展,归纳出面向地质目标体的成像方法包括了数据选择... 面向地质目标体的成像技术将局部区域作为成像目标,获得深层目标构造或特殊地质构造如高陡构造、盐下构造、小尺度构造的精细成像结果。总结了面向地质目标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研究进展,归纳出面向地质目标体的成像方法包括了数据选择类方法和模型选择类方法。数据选择类方法利用地震特征波对特殊地质构造进行成像,主要包括多次波成像、绕射波成像和回折波成像等;模型选择类方法对局部目标区域进行精确成像,通常可大幅度提高计算效率,主要包括基于模型选择的地震干涉法、数据基准面重构法、面向地质目标的CFP成像方法、局部目标成像法、声弹耦合波场延拓法和成像域最小二乘偏移法等。面向地质目标的地震偏移成像技术总体发展趋势是从偏移成像到反演成像,模型选择类方法与数据选择类方法融合发展,并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可实现地质目标地震靶向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选择类成像 数据选择类成像 棱柱波成像 多次波成像 绕射波成像 回折波成像 早至波形反演 观测面沉降 声弹耦合 共聚焦点成像 染色成像 点扩散函数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NBI)与普通消化内镜对胃早癌诊断的对比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国辉 马绍昌 +1 位作者 易庆华 梁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9期109-11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消化内镜普通白光与窄带成像技术(NBI)下,胃癌检出率及统计本地区有症状患者胃癌发病率。方法:回顾总结2018年1月1日—2019年5月22日,对比分析NBI内镜技术与普通内镜下取材病理检查各150例,分别统计消化道早期癌检出率,数... 目的:对比分析消化内镜普通白光与窄带成像技术(NBI)下,胃癌检出率及统计本地区有症状患者胃癌发病率。方法:回顾总结2018年1月1日—2019年5月22日,对比分析NBI内镜技术与普通内镜下取材病理检查各150例,分别统计消化道早期癌检出率,数据分析NBI比普通内镜下指导取材对早癌诊断的敏感性及及准确率。结果:普通白光观察下,病提示胃癌检出2例,NBI染色下,胃癌检出9例,有症状患者胃镜检查,活检后胃癌检出率3.52%。结论:内镜下NBI染色能较准确地发现病变部位,大大提高病检的准确性,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病理活检胃癌检出率高于普通内镜白光检查下活检。对胃早癌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常规普通白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早癌 窄带成像技术(NBI)染色 消化内镜 普通白光
下载PDF
CRISPR/dCas9系统在活细胞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林斯雨 钟星 +2 位作者 马立新 乔洁 刘奕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61-3070,共10页
研究不同基因、染色体以及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时空关系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具有优异的靶向性,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基因编辑工具。近年来,研究人员基于Cas9的核酸酶失活突变体dC... 研究不同基因、染色体以及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时空关系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具有优异的靶向性,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基因编辑工具。近年来,研究人员基于Cas9的核酸酶失活突变体dCas9发展了一系列先进的活细胞成像技术,为染色质、基因组特定位点的高分辨成像提供了快速、方便的研究工具。文中从细胞递送方式、荧光信号优化以及正交多色成像3个方面对CRISPR/dCas9系统在活细胞成像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CRISPR/dCas9 基因组成像 染色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