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色素对马蹄莲鲜切花的染色效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冬良 陈友根 路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2期304-306,共3页
运用8种植物色素对马蹄莲鲜切花进行染色。结果表明,8种植物色素均能对其进行染色,其中以辣椒红素、柠檬黄和茶黄素最适宜,胭脂红、葡萄紫和靛蓝次之,胡萝卜素与南瓜花黄素较差。适宜的浓度、染色时间及pH值分别为辣椒红素(6g/L、4h、8... 运用8种植物色素对马蹄莲鲜切花进行染色。结果表明,8种植物色素均能对其进行染色,其中以辣椒红素、柠檬黄和茶黄素最适宜,胭脂红、葡萄紫和靛蓝次之,胡萝卜素与南瓜花黄素较差。适宜的浓度、染色时间及pH值分别为辣椒红素(6g/L、4h、8.7)、柠檬黄(10g/L、5h、9.7)、茶黄素(9g/L、5h、10.4)、胭脂红(15g/L、8h、10.7)、葡萄紫(15g/L、9h、9.4)、靛蓝(20g/L、9h、6.6)、胡萝卜素(15g/L、11h、7.5)、南瓜花黄素(12g/L、12h、7.5)。温度高、湿度小时染色速度快,但分布不均匀,多呈斑形;花梗长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瓶插花枝染色较浸泡花朵染色效果好;染色后瓶插寿命均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莲 鲜切花 植物色素 染色效应
下载PDF
食用色素对绣线菊染色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媛媛 张晶晶 尚爱芹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年第2期196-200,共5页
为了丰富绣线菊压花花材的颜色,扩大其应用范围,从染色剂种类(宝石蓝、紫色、桔色、柠檬黄)、染色剂浓度、温度及花枝长短等方面研究食用色素对绣线菊花朵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4种食用色素均能对绣线菊很好染色,但不同色素之间略有差异... 为了丰富绣线菊压花花材的颜色,扩大其应用范围,从染色剂种类(宝石蓝、紫色、桔色、柠檬黄)、染色剂浓度、温度及花枝长短等方面研究食用色素对绣线菊花朵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4种食用色素均能对绣线菊很好染色,但不同色素之间略有差异,其中食用色素宝石蓝的适应性最佳,其次为紫色,桔色和柠檬黄适应性稍差,染色时间稍长;不同食用色素适宜的染色浓度和染色时间不同,其中宝石蓝为3 g/L染色2~3 h,紫色3 g/L染色3~4 h,桔色5 g/L染色3~4 h,柠檬黄5 g/L染色4~5 h;染色液温度对染色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室温(20℃左右)下,染色效果较好,而较低温度抑制绣线菊花朵对色素的吸收,染色时间长,效果较差,但温度太高也会导致花材很快失水,花朵萎蔫甚至脱落;枝条长度对染色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在染色液浓度和温度适宜条件下,均能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线菊 压花 染色 食用色素 染色效应
下载PDF
管理组织的信息染色效应
3
作者 黄宏达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管理组织内外信息交流是一个宏观过程,外部信息是通过管理组织信息染色效应影响决策和行为的,决策是对信息染色重度和排序的选择。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接受信息染色都要求一定管理区间和时间上信息染色效应的充分性,但实际上会受到... 管理组织内外信息交流是一个宏观过程,外部信息是通过管理组织信息染色效应影响决策和行为的,决策是对信息染色重度和排序的选择。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接受信息染色都要求一定管理区间和时间上信息染色效应的充分性,但实际上会受到管理缺陷和不充分定义信息染色的局限。在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况下信息染色效应具有不同的意义,前者偏重于市场稳定和管理基础,后者更多看重宏观共享信息中管理组织独自获得染色重度和排序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宏观过程 染色效应 重度 排序 管理决策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初步分析 被引量:60
4
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3 位作者 赵金锋 吴同彦 郑金凤 毕常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7,共11页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旗叶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外源染色体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方法】以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Synthetic 6x)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旗叶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外源染色体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方法】以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Synthetic 6x)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于2005—2007年测定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旗叶叶绿素荧光诱导的动力学参数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在各生育时期的变化。【结果】在正常水分条件下,5B代换系在孕穗期、开花期以及灌浆期的Fo和Fm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PSⅡ的光化学活性受到抑制,不同代换系与亲本的Fo增加,而Fm、Fv/Fm、Fv/Fo降低;3A代换系的Fo始终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中国春,4D代换系的Fm始终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3A和7A代换系Fv/Fm和Fv/Fo始终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结论】在正常水分条件下Synthetic 6x的5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高Fo和Fm基因;干旱胁迫条件下,Synthetic 6x的3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o增高的有利基因,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m增高的有利基因,3A和7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v/Fm以及Fv/Fo增高的有利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代换系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染色效应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被引量:19
5
作者 郑金凤 董少鸣 +3 位作者 李成璞 白志英 李存东 毕常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6-1372,共7页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SOD和POD活性上升,MDA含量增高...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SOD和POD活性上升,MDA含量增高;Synthetic 6x的2A、3B、2D、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SOD活性增强的基因;2A、5A、6A、7B、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POD活性增强的基因;5A、2D、5D、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抑制MDA含量增高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胁迫 小麦代换系 保护酶 丙二醛 染色效应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被引量:14
6
作者 郑金凤 李成璞 +3 位作者 董少鸣 白志英 李存东 毕常锐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165,共5页
以中国春-Synthetic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并对控制其含量的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 以中国春-Synthetic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并对控制其含量的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中国春-Synthetic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在测定的各生育时期中明显低于对照;Synthetic6x的2A、1B、7B染色体上携有诱导叶绿素含量增高的相关基因;2A、3A、7B、6D染色体上携有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代换系 低磷胁迫 叶绿素含量 类胡萝卜素含量 染色效应
下载PDF
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光合性状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靖姣姣 路斌 +3 位作者 杜欢 张颖 白志英 李存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47-1152,共6页
为了选育小麦耐盐基因型,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设置对照(0mmol·L^(-1) NaCl)和盐胁迫(150mmol·L^(-1) NaCl)2个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代换系幼苗比叶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光... 为了选育小麦耐盐基因型,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设置对照(0mmol·L^(-1) NaCl)和盐胁迫(150mmol·L^(-1) NaCl)2个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代换系幼苗比叶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变化,探讨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幼苗光合性状的影响,并对其调控相关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多数小麦代换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叶重、光合速率降低;盐胁迫条件下,Synthetic 6x的2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比叶重升高的基因,1A、5A、7A、2B、3B、5B、6B和6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叶绿素含量增加的基因,1A、4A、7A和5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的基因,1A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幼苗光合速率增强的基因,即Synthetic 6x的1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光合特性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小麦代换系 比叶重 光合性状 染色效应
下载PDF
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被引量:20
8
作者 靖姣姣 张颖 +1 位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3-750,共8页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设置对照(0 mmol/L Na Cl)和盐胁迫(150 mmol/L Na Cl)2个处理,通过测定不同盐处理条件下代换系幼苗渗透调节物质Na+、K+、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变化,探讨盐胁迫对小...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小麦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设置对照(0 mmol/L Na Cl)和盐胁迫(150 mmol/L Na Cl)2个处理,通过测定不同盐处理条件下代换系幼苗渗透调节物质Na+、K+、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变化,探讨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并对其调控相关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小麦代换系的无机渗透调节物质Na+、K+含量明显升高,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对相关性状的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Synthetic 6x的1A、2A、3B、7B、1D、4D和7D染色体上存在抑制Na+含量升高的基因,4A、7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使K+含量升高的基因;6A、7A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使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的基因,1A、2A、4A和6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使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的基因,7A、6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使脯氨酸含量升高的基因。即Synthetic 6x的第4、7染色体(4A、4D;7A、7D)上可能含有调控无机调节物质的基因,第6染色体上(6A、6D)可能含有调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代换系 盐胁迫 渗透调节 染色效应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被引量:7
9
作者 郑金凤 白志英 +2 位作者 李存东 米少艳 刘永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1,共5页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旗叶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并对控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旗叶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并对控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测定的各生育时期中明显低于对照;Synthetic 6x的2A、3A、5B、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促进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的基因;3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代换系 低磷胁迫 可溶性糖含量 可溶性蛋白含量 染色效应
下载PDF
小麦代换系幼苗根系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暗示的染色体效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米少艳 路斌 +3 位作者 张颖 杜欢 白志英 李存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4-1211,共8页
【目的】以CS(Chinese Spring,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为材料,研究小麦代换系幼苗根系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对相关性状进行染色体定位,为小麦耐低磷基因型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母本中国春、父本Synthetic 6x以及... 【目的】以CS(Chinese Spring,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为材料,研究小麦代换系幼苗根系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对相关性状进行染色体定位,为小麦耐低磷基因型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母本中国春、父本Synthetic 6x以及代换系种子放于培养皿,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5 d,选择长势一致的健壮幼苗去掉胚乳,移入Hoagland营养液(p H=6.0)中培养。两叶一心时进行处理,设置正常供磷为对照(磷浓度为2 mmol/L)和低磷胁迫(磷浓度为20μmol/L)两个处理,四叶一心时对不同磷处理下代换系幼苗的根冠比、根系活力、酸性磷酸酶(APase)和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低磷胁迫下,小麦代换系苗期根冠比显著升高,APase和RNase活性增强,根系活力降低;与母本中国春相比,4A、4B、6B、1D、2D和7D代换系根冠比和相对根冠比显著或极显著升高,1A、2A、3A、5A、3B、7B、2D、3D、5D和7D代换系的根系活力和相对根系活力显著或极显著增高,4A、1D和4D代换系根系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及相对磷酸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2A、6B、4D代换系根系的RNase活性和相对RNase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增高。【结论】低磷胁迫下,Synthetic 6x的4A、4B、6B、2D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根冠比升高的基因;1A、2A、3A、5A、3B,7B、2D、3D、5D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根系活力增强的基因;4A、1D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的基因;2A、6B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根系RNase活性增强的基因。即Synthetic 6x的第四染色体(4A、4B、4D)上可能存在调控根系相关特性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胁迫 小麦代换系 根系活力 APase和RNase活性 染色效应
下载PDF
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被引量:8
11
作者 靖姣姣 张颖 +1 位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4-138,共5页
为研究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酶活性的影响,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在盐处理条件下幼苗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对其相关耐盐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采用霍格兰营养液水培法,... 为研究盐胁迫对小麦代换系酶活性的影响,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在盐处理条件下幼苗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对其相关耐盐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采用霍格兰营养液水培法,设置对照(0 mmol/L NaCl)和盐处理(150 mmol/L NaCl),在幼苗两叶一心时进行处理,四叶一心时取样,分别测定对照和盐处理条件下幼苗的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在盐胁迫条件下,小麦代换系幼苗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其中,1A、5A、6A、1B、5B、6B、7B和5D代换系的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本中国春,2A、1B、2B、3B、5B、6B、5D和6D代换系的相对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本中国春;3A、4A、5A、6A、7A、6B和7D代换系的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4A、5A、6B、1D和7D代换系的相对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春。由于保护酶的作用,在盐胁迫条件下,多数代换系MDA含量明显减少,2A、3A、4A、6A、1B、3B、4B、5B、6B、7B、1D、5D和7D代换系的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母本中国春,2A、6A、6B、1D和2D代换系的相对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母本中国春。Synthetic 6x的1B、5B、6B和5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幼苗SOD活性增强的基因,4A、5A、6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幼苗POD活性增强的基因,抑制幼苗MDA含量增高的基因可能存在于2A、6A、6B和1D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代换系 盐胁迫 保护酶 染色效应
下载PDF
低磷对小麦代换系幼苗根系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米少艳 靖姣姣 +1 位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5,共5页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根系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酶活性的影响,并对耐低磷胁迫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小麦...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根系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酶活性的影响,并对耐低磷胁迫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小麦代换系苗期根系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Synthetic 6x的3A、4A、5A和7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根系SOD活性增强的基因,5A、1D和2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根系POD活性增强的基因,1A、2A、4B、6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抑制根系MDA含量增高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代换系 根系 低磷 保护酶 染色效应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产量性状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金凤 白志英 +3 位作者 李存东 赵金峰 毕常锐 肖凯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8,共6页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的产量性状(单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对耐低磷胁迫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Synthetic 6x的6A、7A、1B、2B、3B、4B、5B、6B、7D...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的产量性状(单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对耐低磷胁迫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Synthetic 6x的6A、7A、1B、2B、3B、4B、5B、6B、7D染色体上可能携有促进单穗粒重的相关基因;2A、5A、6A、3B、5B、6B、7B、5D、7D染色体上可能携有促进千粒重的有关基因;6A、7A、1B、3B、2D、7D染色体上携有促进单穗粒数的相关基因。表明Synthetic 6x的6A、3B、7D染色体上可能携有与耐低磷胁迫特性有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代换系 低磷胁迫 产量性状 染色效应
下载PDF
秋水仙素诱导黑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效应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卓 沈彬 张竞秋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了解秋水仙素对黑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效应,以黑麦种子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5%、0.10%、0.15%、0.20%、0.25%)处理下观察了不同时间(12、24、36、48 h)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并分析了畸变率与细胞加倍指数。结果表明... 为了解秋水仙素对黑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效应,以黑麦种子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5%、0.10%、0.15%、0.20%、0.25%)处理下观察了不同时间(12、24、36、48 h)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并分析了畸变率与细胞加倍指数。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能明显诱导染色体变异,除加倍外,光学显微镜下还可观察到多种畸变现象。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加倍指数和畸变率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加倍指数最高为5.20%(0.15%浓度处理36 h),畸变率最高为8.10%(0.15%浓度处理24 h)。可见,秋水仙素对黑麦根尖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根尖 秋水仙素 染色体畸变效应 细胞加倍指数
下载PDF
多小穗小麦品系88F_(2)185抽穗期的染色体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正松 王祖秀 +1 位作者 颜济 杨俊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采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对多小穗小麦品系“88F2 185”的抽穗期进行了遗传分析。“88F2 185”的早抽穗性状是其 3B、 5B和 7D染色体的效应。其中 ,7D染色体的效应最强 ,5B染色体具早抽穗的新基因。 3B、 5B和 7D F2 群体中单体株与二体株比... 采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对多小穗小麦品系“88F2 185”的抽穗期进行了遗传分析。“88F2 185”的早抽穗性状是其 3B、 5B和 7D染色体的效应。其中 ,7D染色体的效应最强 ,5B染色体具早抽穗的新基因。 3B、 5B和 7D F2 群体中单体株与二体株比较的结果表明 ,早抽穗基因是半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抽穗期 多小穗 单体分析 染色效应
下载PDF
秋水仙碱处理油菜离体小孢子的染色体加倍效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淑稳 周永明 )吴江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用秋水仙碱对 5 2份甘蓝型油菜品系 (种 )和它们的杂种离体小孢子的单倍体二倍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花药中分离出的单核晚期小孢子接种在含 10~ 80 0mg/L秋水仙碱的NLN液体培养基中处理 16~ 90h后转入无秋水仙碱的相同培养基诱导胚状... 用秋水仙碱对 5 2份甘蓝型油菜品系 (种 )和它们的杂种离体小孢子的单倍体二倍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花药中分离出的单核晚期小孢子接种在含 10~ 80 0mg/L秋水仙碱的NLN液体培养基中处理 16~ 90h后转入无秋水仙碱的相同培养基诱导胚状体。结果表明 ,用 10mg/L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 4 8h ,10份材料的双单倍体植株变幅为 37.10 %~ 90 .12 % ,平均为 6 5 .4 4 %。 5 0mg/L处理 4 8h的 8份材料是 4 8.72 %~ 97.81% ,平均88.86 %。 10 0~ 80 0mg/L处理 16~ 4 8h的试验 ,多数加倍率在 90 %~ 10 0 %之间。但该处理药用量大 ,费用高 ,而且对小孢子毒性大 ,胚状体再生率低。试验还表明 ,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的二倍体植株所产生的花一般均能结籽 ,带有不孕花的嵌合植株极少。用秋水碱处理小孢子再生的植株的根或芽所产生的二倍体植株多是可孕和不孕花共生的嵌合植株 ,自交后产生的单株种子很少 ,难以达到遗传和育种所需的群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处理 油菜 离体小孢子 染色体加倍效应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荧光参数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17
作者 郑金凤 白志英 李存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157,共6页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旗叶的荧光参数,研究低磷胁迫对荧光参数的影响,并对控制荧光参数的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导致小麦代换系及其...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旗叶的荧光参数,研究低磷胁迫对荧光参数的影响,并对控制荧光参数的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导致小麦代换系及其亲本的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在测定的各生育时期中明显低于对照,初始荧光(Fo)明显高于对照;Synthetic 6x的3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低磷胁迫下调控Fo的有利基因;3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m的有利基因;3B、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v/Fm的有利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代换系 低磷胁迫 荧光参数 染色效应
下载PDF
在小麦代换系中所测定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内源含量的染色体效应
18
作者 A.A.Clua 向平 《国外作物育种》 2003年第3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代换系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内源含量 染色效应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选马蹄莲鲜切花染色技术初步研究
19
作者 黄晓昆 黄妮雅 +1 位作者 黄晓冬 陈秋凤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年第2期44-45,49,共3页
利用正交设计选优方法探讨5种食用色素对马蹄莲鲜切花染色的最佳条件,得出5种食用色素的染色剂浓度、染色时间、染液pH值的最佳组合分别为:柠檬黄9g/L、6h、7.1,胭脂红12g/L、5h、8.5,果绿6g/L、5.5h、6.0,日落黄9g/L、5h、9.2,苋菜红9g... 利用正交设计选优方法探讨5种食用色素对马蹄莲鲜切花染色的最佳条件,得出5种食用色素的染色剂浓度、染色时间、染液pH值的最佳组合分别为:柠檬黄9g/L、6h、7.1,胭脂红12g/L、5h、8.5,果绿6g/L、5.5h、6.0,日落黄9g/L、5h、9.2,苋菜红9g/L(或12g/L)、6h、9.4;染色后切花瓶插寿命稍有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5~8d观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莲 鲜切花 染色效应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基因拷贝数与染色体位置对酵母表达乙肝病毒融合表面抗原SA-28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辉 高向东 +2 位作者 王飞 袁汉英 李育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应用FLP重组酶介导的染色体定点整合技术,将带有不同拷贝数的乙肝病毒融合表面抗原SA28基因表达单元的质粒整合在酵母不同的染色体位点,并测定了SA28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研究了基因拷贝数与染色体位置对酵母表达外源基因的影响。结果表... 应用FLP重组酶介导的染色体定点整合技术,将带有不同拷贝数的乙肝病毒融合表面抗原SA28基因表达单元的质粒整合在酵母不同的染色体位点,并测定了SA28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研究了基因拷贝数与染色体位置对酵母表达外源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SA28基因在HIS3位点整合时的表达水平随基因拷贝数的增加而提高,遵循基因剂量效应;在某些染色体位点整合时,插入方向对其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染色体极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基因拷贝数 染色体位置效应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