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卵巢体外保存温度对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和成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岳奎忠 陈新 +4 位作者 孙兴参 李子义 朱赫 卞志明 谭景和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9-923,共5页
Most porcine oocytes used in studies on embryo biotechnology and the in vitro production of embryos are currently obtained from the ovaries of slaughtered gilts. The duration and temperature during ovary transportatio... Most porcine oocytes used in studies on embryo biotechnology and the in vitro production of embryos are currently obtained from the ovaries of slaughtered gilts. The duration and temperature during ovary transportation and handling might, therefore, affect the recovery of culturable COCs, chromatin configuration and developmental competence of oocytes. The effects of ovary storage temperature on chromatin configuration and in vitro maturation of porcine oocytes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Ovaries collected from a slaughterhouse were stored in vitro for 8 h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e culturable COC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ovares stored at 39℃ than that from ovaries stored at 31℃ or 20℃ and before storage. Thirty-one centidegree was the best storage temperature in terms of cumulus expansion, nuclear matura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first polar body after in vitro maturation culture. The ability of cumulus expansion was completely lost in COCs derived from ovaries stored at 39℃for 8 hours. Ovary storage (at both 31℃ and at 20℃)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oocytes with the GVc configuration in which chromatin condensed into a single big clump at the nucleolus and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is configuration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体外保存 保存温度 卵母细胞 染色质构型 成熟能力
下载PDF
前培养对猪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和体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兴参 岳奎忠 +3 位作者 马所峰 李家琳 邹义 谭景和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0,共5页
在体外成熟培养时使卵母细胞过早接触高浓度激素可能影响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质量。本实验研究了推迟卵母细胞与激素接触时间对卵母细胞GV染色质构型、卵母细胞核成熟质量及极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极体形态不同 ... 在体外成熟培养时使卵母细胞过早接触高浓度激素可能影响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质量。本实验研究了推迟卵母细胞与激素接触时间对卵母细胞GV染色质构型、卵母细胞核成熟质量及极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极体形态不同 ,分为完整、退化、碎裂和无极体四种。在不含激素培养液中前培养 12h ,A类卵母细胞的GV 1比例 (48 2 % )明显高于在含激素培养液中前培养 12h卵母细胞 (2 7 1% ) ;而前者的GV 3比例 (19 6 % )却明显低于后者 (5 0 8% ) ;前者成熟卵母细胞的极体完整率 (5 9 6 % )也明显高于后者(2 7 5 % )。这说明推迟卵母细胞与激素接触时间可能提高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质量和发育同步水平 [动物学报49(1) :86~ 90 ,2 0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培养 卵母细胞 生发泡 染色质构型 体外成熟
下载PDF
热应激对猪卵母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及染色质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勇 张领 +8 位作者 吴晓庆 卫朝辉 王艳红 王启磾 高迪 丁彪 吴风瑞 王荣 李文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7,共6页
将屠宰场采集的猪卵巢分为热应激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各项指标。利用亮甲酚蓝染色法研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对比分析热应激对细胞代谢活性的影响;利用Hoechst33342标记DNA区分染色质构型,对比分析热应激对细... 将屠宰场采集的猪卵巢分为热应激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各项指标。利用亮甲酚蓝染色法研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对比分析热应激对细胞代谢活性的影响;利用Hoechst33342标记DNA区分染色质构型,对比分析热应激对细胞染色质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组卵母细胞BCB+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热应激组卵母细胞的各期染色质构型比例与对照组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BCB+和BCB-组卵母细胞GV1-GV3染色质构型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照组BCB+卵母细胞的GV4构型比例明显高于BCB-(P<0.05),且GVBD差异不显著(P>0.05);而热应激组BCB+卵母细胞的GVBD比例明显低于BCB-(P>0.05),且GV4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热应激对猪未成熟卵母细胞造成的损伤主要是影响了细胞的代谢活性,对细胞染色质构型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构型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猪卵母细胞 热应激
下载PDF
丁内酯-I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染色质构型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玲 朱桂金 魏玉兰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24-228,共5页
目的观察100μmol/L丁内酯-I(BL-I)对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染色质构型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未成熟卵用"两步法"培养,先用BL-I培养液培养6 h,然后再用成熟培养液培养;对照组直接用成熟培养液培养,观察其生发... 目的观察100μmol/L丁内酯-I(BL-I)对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染色质构型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未成熟卵用"两步法"培养,先用BL-I培养液培养6 h,然后再用成熟培养液培养;对照组直接用成熟培养液培养,观察其生发泡破裂(GVBD)和第一极体形成的过程。将BL-I培养液培养6 h前后的卵母细胞分别固定行Hochest33342染色及制作电子显微镜标本,比较染色质构型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BL-I培养液培养小鼠未成熟卵6 h,实验组卵母细胞GVBD的发生率(21.5%)明显低于对照组(82.3%)(P=0.001)。BL-I的抑制作用消除后,实验组卵母细胞GVBD发生率(96.9%)和成熟率(86.1%)与对照组(分别为97.3%和83.3%)无差异,但GVBD和成熟过程明显加速。BL-I抑制卵母细胞核成熟6 h,部分卵母细胞(32.8%)的染色质凝集,染色质围绕核仁型(SN)和非围绕核仁型(NSN)卵母细胞的比例(50.8%和16.4%)较培养前(69.2%和30.8%)明显下降;卵丘颗粒细胞的伸展未受影响,卵母细胞胞质的超微结构未出现明显异常,皮质颗粒和线粒体的形态及分布与对照组相似。结论BL-I能可逆性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卵母细胞的核成熟,抑制作用消除后,卵母细胞成熟能力不受影响,但GVBD和第一极体的形成过程明显加速;在BL-I抑制卵母细胞核成熟的过程中,染色质构型发生变化,部分NSN型转化为发育能力更高的SN型,而胞质的超微结构未出现明显异常,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内酯-Ⅰ 体外成熟 染色质构型 超微结
下载PDF
植物三维染色质构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董芊里 王金宾 +1 位作者 李晓宠 宫磊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86,共14页
染色质在细胞核内的缠绕、折叠及其在细胞核内的空间排布是真核生物染色质构型的主要特征。在经典DNA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显微观察的基础上,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Hi-C及ChIA-PET染色质构型捕获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及植物细胞核染色质... 染色质在细胞核内的缠绕、折叠及其在细胞核内的空间排布是真核生物染色质构型的主要特征。在经典DNA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显微观察的基础上,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Hi-C及ChIA-PET染色质构型捕获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及植物细胞核染色质构型的研究中,并以新的角度定义了包括:染色体(质)域(chromosome territory)、A/B染色质区室(compartment A/B)、拓扑偶联结构域(topological associated domains,TADs)、染色质环(chromatin loops)等在内的多个更为精细的染色质构型。利用以上两种主流技术,越来越多的植物物种染色质构型特征被鉴定、分析和比较。本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以植物细胞为模型的细胞核染色构型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各级染色质构型特征的组成、建立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研究植物染色质构型技术的瓶颈和突破性的技术进展,并对后续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构型 高通量染色质象捕获测序 末端配对标签测序 染色质区室 拓扑偶联结
下载PDF
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形态与成熟能力、染色质构型和H3K27三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勇 张领 +7 位作者 贾二腾 花学洋 李漫漫 张贺 丁彪 吴风瑞 王慧利 李文雍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84-1490,共7页
该文研究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形态指标与成熟能力、染色质构型和表观遗传模式的相关性,为家畜繁育和人医辅助生殖选卵标准提供参考。以经不同激素处理(N组、P组、H组)的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滴中孔技术进行体外跟踪培养检... 该文研究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形态指标与成熟能力、染色质构型和表观遗传模式的相关性,为家畜繁育和人医辅助生殖选卵标准提供参考。以经不同激素处理(N组、P组、H组)的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滴中孔技术进行体外跟踪培养检测不同形态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能力,Hoechst33342标记DNA AT双键研究染色质构型,H3K27三甲基化抗体检测全基因组H3K27三甲基化水平差异。结果表明,H组小鼠卵母细胞中,细胞质直径较小的更适合在滴中孔系统内培养成熟[(71.63±1.02)μm,A形态vs(68.33±0.97)μm,B形态,P<0.05],核仁直径和透明带厚度与卵母细胞成熟能力无关。A形态卵母细胞NSN型(non-surround nucleolus)比例高于SN型(surround nucleolus)(78.57%vs 21.43%),B形态卵母细胞SN构型比例高于NSN构型(65.12%vs34.88%)。N、P、H三组小鼠卵母细胞H3K27三甲基化水平差异不显著,但N组小鼠中,A形态未成熟卵母细胞H3K27三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B形态组(P<0.05)。P组和H组小鼠中,A形态卵母细胞与B形态卵母细胞H3K27三甲基化水平差异不显著。如果不考虑激素处理分组,则A形态卵母细胞H3K27三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B形态卵母细胞H3K27三甲基化水平(P<0.05)。综上可知,卵母细胞形态可以反映其成熟能力、染色质构型和H3K27三甲基化水平,激素处理影响H3K27三甲基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形态 体外培养 染色质构型 H3K27me3
原文传递
香烟烟雾对小鼠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DNA甲基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继光 杨建课 +3 位作者 宫磊 林爱琴 张莹 卜文婕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暴露对小鼠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健康ICR雌鼠分成3组(对照组和香烟烟雾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置于点燃0、1、2支香烟的染毒柜(容积18 L)中,每天2次,每次1 h,共...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暴露对小鼠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健康ICR雌鼠分成3组(对照组和香烟烟雾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置于点燃0、1、2支香烟的染毒柜(容积18 L)中,每天2次,每次1 h,共4周。利用Hoechst 33342对细胞核染色,观察卵母细胞质量及染色质构型;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卵母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卵母细胞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1、DNMT3a及DNMT3b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随着烟雾浓度的升高,去透明带卵母细胞直径显著减小(P<0.05),核仁未包围(non surrounded nucleolus,NSN)染色质构型比例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组卵母细胞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随烟雾浓度升高DNMT1表达量降低,DNMT3b在高剂量组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香烟烟雾暴露可能通过改变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降低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使DNA甲基化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卵母细胞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 染色质构型 DNA甲基化 小鼠卵母细胞
原文传递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博厚 李艺 +7 位作者 缪娅娅 李玉明 田蒙鸽 刘晓东 刘云华 韦涛 苏衍萍 隋宏书 《生物学通报》 2019年第2期3-5,F0003,共4页
在哺乳动物中,生发泡期(GV期)作为卵母细胞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决定了其未来的发育走向,而生发泡染色质构型与转录活动、卵泡闭锁状态及体外胚胎发育能力密切相关,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不同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在生长和成熟期间其生... 在哺乳动物中,生发泡期(GV期)作为卵母细胞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决定了其未来的发育走向,而生发泡染色质构型与转录活动、卵泡闭锁状态及体外胚胎发育能力密切相关,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不同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在生长和成熟期间其生发泡染色质构型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构型 生发泡 卵母细胞
下载PDF
注射hCG后不同时间猪所排卵泡内COC的形态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兴参 伊亚玲 +3 位作者 岳奎忠 马所峰 冯兴军 谭景和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研究了超排处理注射 h CG后不同时间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COC)的回收率和形态、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以及 COC形态与生发泡 (GV)染色质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注射 h CG后 4 h COC的回收率为 5 3.1% ,明显低于注射 h CG后 18、... 研究了超排处理注射 h CG后不同时间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COC)的回收率和形态、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以及 COC形态与生发泡 (GV)染色质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注射 h CG后 4 h COC的回收率为 5 3.1% ,明显低于注射 h CG后 18、2 2、2 4 h(71.2 %、76 .5 %、70 .0 % ,P<0 .0 5 ) ;(2 )注射 h CG后 18、2 2、2 4 h收集的 COC分别有98.9%、98.0 %、91.4 %的卵丘已经发生扩展 ,而注射 h CG后 4 h收集的 COC则无一发生卵丘扩展 ;(3)注射 h CG后 4h,有少量卵母细胞开始恢复减数分裂 ,至 18h左右开始发生生发泡破裂 (GVBD) ,到 2 2~ 2 4 h有 5 8.4 %~ 6 0 .0 %的卵母细胞发生 GVBD;(4)外层卵丘扩展、放射冠轻微扩展的卵母细胞处于 GV- 1期的比例 (6 9.6 % )明显高于卵丘完全扩展的卵母细胞 (47.8% )和放射冠部分扩展、卵丘已经脱落的卵母细胞 (2 9.3% ) ,而后 2者发生 GVBD的比例(40 %、4 4 % )则略高于前者 (2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G 形态 减数分裂进程 生发泡 卵母细胞 染色质构型 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下载PDF
You are never alone: crosstalk among epigenetic players
10
作者 王承志 朱冰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899-904,I0007,共7页
Different cell types in a certain organism contain the same genome while running diverse transcription programs. This is controlled by epigenetic information, including DNA modifications, histone modifications, histon... Different cell types in a certain organism contain the same genome while running diverse transcription programs. This is controlled by epigenetic information, including DNA modifications, histone modifications, histone variants, non-coding RNAs, and chromatin architectures. Interestingly, recent progresses revealed extensive crosstalks among these epigenetic players. We discuss here how epigenetic players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to maintain epigenetic identities in mammal cells. More exciting researches are expected to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regarding the epigenetic regulatory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GENETICS CROSSTALK CHROMATIN Histone modification DNA methy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