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NUC柔性同步控制在自动分度直角铣头上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林 黄继春 +1 位作者 李攀科 浦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4-188,共5页
直角铣头通过柔性同步功能把虚拟轴C轴(即铣头旋转分度轴)与Cs轴构成主从同步,并由外置编码器对分度的实际位置进行反馈,并通过PMC程序控制直角铣头端齿盘的脱开与啮合,以及功能参数的设置,宏程序的运用,实现自动分度。与通过Fanuc系统... 直角铣头通过柔性同步功能把虚拟轴C轴(即铣头旋转分度轴)与Cs轴构成主从同步,并由外置编码器对分度的实际位置进行反馈,并通过PMC程序控制直角铣头端齿盘的脱开与啮合,以及功能参数的设置,宏程序的运用,实现自动分度。与通过Fanuc系统主轴Cs轮廓功能实现自动分度相比,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从而能实现更高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镗铣床 直角铣头 Cs轴 虚拟轴 柔性同步
下载PDF
柔性同步起爆网络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洪卫 温玉全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共5页
为实现柔性同步起爆网络的小型化,首先对柔性同步起爆网络的爆轰波传输接口元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介绍了"一入二出"、"一入四出"柔性同步起爆网络模块化设计方法,对两种柔性同步起爆网络的输出同步性能进... 为实现柔性同步起爆网络的小型化,首先对柔性同步起爆网络的爆轰波传输接口元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介绍了"一入二出"、"一入四出"柔性同步起爆网络模块化设计方法,对两种柔性同步起爆网络的输出同步性能进行了试验及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柔性同步起爆网络输出同步性能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柔性同步起爆网络模块的输出同步性满足使用要求,可以依此设计结构复杂的同步起爆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同步起爆网络 模块化 输出同步
原文传递
装药残损对柔性起爆网络输出同步性的影响
3
作者 张郑伟 温玉全 +2 位作者 李晓刚 李元 李燕华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共4页
弹药发射过程中同步起爆网络的组件可能会因高过载而产生结构损伤,为了研究结构装药损毁后对同步起爆网络输出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入二出"柔性同步起爆网络,对其响应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输出同步性偏差的估算公式。通... 弹药发射过程中同步起爆网络的组件可能会因高过载而产生结构损伤,为了研究结构装药损毁后对同步起爆网络输出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入二出"柔性同步起爆网络,对其响应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输出同步性偏差的估算公式。通过试验分析了转换接头内置装药在设定残损程度下对输出同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装药残损率不超过20%时,输出同步性偏差随残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残损率达到19.76%时,输出同步性偏差高达222ns。在给定可接受同步性偏差的条件下,可结合残损率与同步性偏差的关系式反推装药残损率,获得残损率不超过指定值的装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同步起爆网络 装药残损 输出同步 偏差
下载PDF
伺服电机柔性比例同步控制器设计
4
作者 权晓红 权建洲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21-24,共4页
根据多电机伺服比例同步控制要求,提出软件比例传动和采用前馈控制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构成的复合控制,以实现该运动副无位置静差地快速同步跟踪主运动.该方法具有传动范围宽、不受硬件限制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复合控制策略满足了无静差... 根据多电机伺服比例同步控制要求,提出软件比例传动和采用前馈控制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构成的复合控制,以实现该运动副无位置静差地快速同步跟踪主运动.该方法具有传动范围宽、不受硬件限制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复合控制策略满足了无静差、过渡时间短和超调小.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机 柔性比例同步控制器 设计 静差 模糊控制 PID控制 前馈控制 复合控制 运动副
下载PDF
关节式同步带减速机械臂精度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力 罗路平 徐琦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7-1303,共7页
针对关节式同步带减速机械臂精度可靠性差、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对机械臂误差建模、精度可靠性分析、精度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利用柔性多体理论,建立了考虑机械臂杆长、关节间隙和同步带柔性耦合等因素的精度误差模型,利用实验手段获得... 针对关节式同步带减速机械臂精度可靠性差、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对机械臂误差建模、精度可靠性分析、精度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利用柔性多体理论,建立了考虑机械臂杆长、关节间隙和同步带柔性耦合等因素的精度误差模型,利用实验手段获得了模型不确定性参数,利用所建立的可靠性模型应用一阶二次矩法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对比了计算可靠度和实测可靠度验证模型准确性,开展了以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的可靠性优化过程,建立了以制造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满足精度可靠度要求为约束的优化模型;利用Matlab中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了机械臂精度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未优化前X轴和Y轴可靠度基于模型计算和实验测试的相对误差为0. 16%和0. 32%,大臂和小臂加速度为主要误差因素;经优化后X、Y轴可靠度分别提高到了99. 71%和99. 78%,且与经验设计相比,制造成本降低27. 92%,为关节式同步带减速机械臂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式同步带减速机械臂 耦合误差模型 关节间隙 同步柔性 精度优化
下载PDF
FANUC高精度振荡在车床上实现断屑功能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星 《机械工程师》 2021年第12期170-172,共3页
利用FANUC数控系统的柔性同步控制、高精度往返选项功能,通过伺服轴振荡的动作使车刀在切削工件的过程中出现加工深度的差别,从而实现在切削过程中不出现长条形的切屑而自然地产生断屑效果。
关键词 FANUC 断屑 柔性同步控制 高精度往返
下载PDF
基于FANUC 31iA的蜗轮切向加工实现
7
作者 张兴兵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第10期16-16,共1页
文章介绍了在FANUC 31i A 6轴数控滚齿机电子齿轮箱功能基础上增加柔性同步功能,实现Y-C轴同步关系迭加实现蜗轮切向加工的实现方案。通过对蜗轮切向加工时Y轴位移与工件轴转动角度关系的阐述,结合FANUC系统柔性同步功能参数设定,通过... 文章介绍了在FANUC 31i A 6轴数控滚齿机电子齿轮箱功能基础上增加柔性同步功能,实现Y-C轴同步关系迭加实现蜗轮切向加工的实现方案。通过对蜗轮切向加工时Y轴位移与工件轴转动角度关系的阐述,结合FANUC系统柔性同步功能参数设定,通过在重庆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中验证,实现了一台滚齿机切向加工蜗轮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同步 蜗轮切向加工 FANUC 31i
下载PDF
正昌ZML系列振动研磨机
8
《畜牧市场》 2003年第6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正昌ZML系列振动研磨机 产品性能 双电机 柔性同步驱动技术 安装 功率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Shunt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ffect on ATC Using Linear Methods
9
作者 Ibraheem Naresh Kumar Yadav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2年第5期784-791,共8页
Most power transfer studies involve contingencies and multi pattern scenarios that often can only be performed in reasonable time with the use of linear methods. In these works, the effect of reactive power flows in l... Most power transfer studies involve contingencies and multi pattern scenarios that often can only be performed in reasonable time with the use of linear methods. In these works, the effect of reactive power flows in line loading is neglected while formulating the problem for ATC (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calcula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termination of shunt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FACTS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devices like: SSSC (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 and UPFC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for enhancement of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 of a power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reactive power flows in ATC calculations. In doing so, redistribution of power flow takes place and therefore improves ATC of the system. Studies on a sample 5-bus power system model are carried out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 of shunt compensation along with line flow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ATC reactive power FACTS devices power flow constraints operating and limiting circl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