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纤维及其织物的柔性锂电池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悦 赵永欢 +3 位作者 褚朱丹 庄志山 邱琳琳 杜平凡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80,共8页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柔性锂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将电化学性能优异的活性电极材料与柔性纳米碳基材料进行复合,是目前制备高性能柔性锂电池电极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碳纤维及其织物在锂离子和锂硫电池柔性电极材料中的研...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柔性锂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将电化学性能优异的活性电极材料与柔性纳米碳基材料进行复合,是目前制备高性能柔性锂电池电极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碳纤维及其织物在锂离子和锂硫电池柔性电极材料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总结了制备柔性复合电极材料的不同方法及其进展,包括静电纺丝技术、水热法、热处理、涂覆、磁控溅射、原子层沉积和热刻蚀等,所获得的电极材料均在某方面表现出优异性能,例如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力学强度增强等。最后对基于碳纤维及其织物的柔性锂电池电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锂电池 电极材料 碳纤维 碳纤维织物 可穿戴技术
下载PDF
锂电池柔性化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长欢 李念武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7,共9页
可穿戴设备等便携式电子产品柔性化、轻薄化的发展需求,使柔性电池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由于锂电池是各类电子产品的主要电源,高比能可拉伸柔性锂电池的开发成为研究重点。锂电池的柔性化结构设计是为了满足电池进行编织织造或在... 可穿戴设备等便携式电子产品柔性化、轻薄化的发展需求,使柔性电池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由于锂电池是各类电子产品的主要电源,高比能可拉伸柔性锂电池的开发成为研究重点。锂电池的柔性化结构设计是为了满足电池进行编织织造或在复杂形变条件下的使用需求,在仿生、折纸/剪纸、纤维/纱线等概念启发下,采用柔性或非柔性材料对电池整体结构进行柔性化设计,制备各种形状结构的具有宏观柔性的锂电池。本文综述了锂电池柔性化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高能量密度柔性锂电池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锂电池 柔性化结构 新型结构设计 可穿戴
下载PDF
基于同轴碳/四元氧化物复合负极构建柔性、集成的可充电锂电池 被引量:1
3
作者 邹一鸣 孙长春 +5 位作者 李少雯 白苗 杜宇轩 张敏 徐飞 马越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4-955,共12页
柔性的电池构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结构设计的独特性,即在动力载荷下精确控制电极结构稳定性、成分兼容性与形状一致性。在本研究中,作者开发了在炭布上负载的四元氧化物纳米晶的同轴阵列柔性负极(CC@FeNiMnO_(4)-600),并进一步借助... 柔性的电池构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结构设计的独特性,即在动力载荷下精确控制电极结构稳定性、成分兼容性与形状一致性。在本研究中,作者开发了在炭布上负载的四元氧化物纳米晶的同轴阵列柔性负极(CC@FeNiMnO_(4)-600),并进一步借助负极设计中准凝胶三元共聚物来有效调控同轴阵列表面包覆的N掺杂炭涂层。恒流充放电研究表明,CC@FeNiMnO_(4)-600负极表现出~1.40 mAh cm^(−2)的高面积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效率(1 mA cm^(−2))。将柔性负极与少层氮化硼改性聚环氧乙烷固体电解质相匹配,所构建的柔性器件也同时展现出良好的界面电化学相容性和柔韧性。这种优异的性能得益于上述柔性负极各组分的协同效应,即有效平衡了四元氧化物高活性储能位点与柔韧的同轴结构;此外,紧密的PEO//负极界面结合能够实现良好、连续的离子传输,本工作有望促进固态原型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固态电池 四价氧化物 一体化配置 机械灵活性 同轴结构
下载PDF
硅-改性多壁纳米碳管柔性复合电极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向南 马天翼 +3 位作者 李慧玉 张文广 韩敏芳 邱新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3期450-458,共9页
利用多壁纳米碳管和纳米硅材料的各自优势,分别采取涂覆法和混合法,将硅与改性多壁碳纳米管(PDCNT)复合,制备了两种新型柔性电极(Si/PDCNT和Si@PDCNT)。借助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能谱分析技术(EDS)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对比... 利用多壁纳米碳管和纳米硅材料的各自优势,分别采取涂覆法和混合法,将硅与改性多壁碳纳米管(PDCNT)复合,制备了两种新型柔性电极(Si/PDCNT和Si@PDCNT)。借助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能谱分析技术(EDS)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对比分析两种新型柔性电极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涂覆法制备的Si/PDCNT复合电极,纳米Si均匀分布在PDCNT柔性薄膜集流体的表面,二者结合紧密;电极循环200周,比容量保持在170 mA·h/g左右,循环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Si/Cu电极。混合法制备的Si@PDCNT柔性复合电极,纳米Si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构筑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中,电极循环500周后,比容量保持在200 mA·h/g以上,循环性能优于Si/PDCNT电极。本研究有助于推动硅基纳米碳管柔性电极的应用,为高比能量柔性电池技术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纳米碳管 纳米硅 复合电极 柔性离子电池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基复合材料及其用于柔性储能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雅君 白秋红 +3 位作者 伍根成 王正 李聪 申烨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57-163,共7页
纳米纤维素是一类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高机械强度、良好生物相容性、优异热稳定性以及可降解等优异性能的纳米高分子材料。根据其来源、特性、制备方法,可大致分成纤维素纳米纤丝(CNF)、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细菌纤维素(BC)三... 纳米纤维素是一类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高机械强度、良好生物相容性、优异热稳定性以及可降解等优异性能的纳米高分子材料。根据其来源、特性、制备方法,可大致分成纤维素纳米纤丝(CNF)、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细菌纤维素(BC)三类,三者的微观形态和尺寸大小有所差异。纳米纤维素凭借其高抗张强度,在复合增强材料的填充应用上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借此将其与导电聚合物、碳材料和金属化合物等导电物质复合,可形成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导电复合材料,这类材料在柔性储能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回顾了纳米纤维素与多种导电物质复合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及电化学性能表征,并概述了基于纳米纤维素的导电复合材料在柔性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LIBs)和超级电容器(SCs)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上述制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展望了纳米纤维素基导电复合材料在今后研究应用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导电复合材料 柔韧性 柔性离子电池 柔性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硅-碳纳米管柔性复合负极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昊 宋远强 +1 位作者 李亚利 赵奇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0-454,共5页
采用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FCCVD)法,将纳米硅颗粒(NSi)与碳纳米管(CNT)连续体原位复合,制备纳米硅-CNT复合膜(NSi-CNTf)柔性电极。借助SEM、能量色散谱(ED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电极的形貌特征和电化学性能。相较于传统Si/Cu电极,NSi... 采用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FCCVD)法,将纳米硅颗粒(NSi)与碳纳米管(CNT)连续体原位复合,制备纳米硅-CNT复合膜(NSi-CNTf)柔性电极。借助SEM、能量色散谱(ED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电极的形貌特征和电化学性能。相较于传统Si/Cu电极,NSi-CNTf电极省去了浆料研磨、涂覆工艺,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抗弯折性,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均有提升。FCCVD法制备的NSi-CNTf柔性电极材料,纳米硅均匀分布在CNT薄膜的三维导电结构中,结合紧实,以0.2 A/g在0.01~2.00 V循环200次,比容量保持在790 mAh/g;在4.0 A/g下充放电,比容量保持在509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纳米管复合膜(NSi-CNTf) 浮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FCCVD) 柔性离子电池
下载PDF
柔性锂离子电池的电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长欢 李念武 张秀芹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3-648,共16页
科技进步使可穿戴设备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柔性电池作为其核心部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成为各类产品的主要电源。为满足电子产品柔性化、微型化发展需求,... 科技进步使可穿戴设备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柔性电池作为其核心部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成为各类产品的主要电源。为满足电子产品柔性化、微型化发展需求,开发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锂离子电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其关键材料之一的柔性电极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阐述了柔性锂离子电池电极的研究进展,包括基于自身带有电化学活性的碳材料、Mxene材料的一体化柔性电极,基于非电化学活性的聚合物材料、纺织材料、金属基的一体化柔性电极,以及为满足可穿戴设备可编织和大尺寸形变使用需求的宏观柔性新型电极结构设计,分析并探讨了柔性电极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高能量密度柔性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离子电池 柔性电极 宏观柔性结构 电极材料 可穿戴
原文传递
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望军 刘晓燕 邢安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柔性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柔性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碳纳米管基、石墨烯基、纳米炭纤维基及炭布基等几类,本文对这几类柔性负极材料的特点及研究方法作了介绍。最后,对目前柔... 柔性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柔性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碳纳米管基、石墨烯基、纳米炭纤维基及炭布基等几类,本文对这几类柔性负极材料的特点及研究方法作了介绍。最后,对目前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于这些问题的克服即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离子电池 负极 碳纳米管 石墨烯 纳米炭纤维
原文传递
碳纳米管膜表面金属化用于高电流输出柔性锂离子电池
9
作者 赵超锋 郑小燕 +4 位作者 李凯瑞 贾世奎 张明 黎业生 吴子平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3-380,共8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对碳纳米管膜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制备了导电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金属复合薄膜,其电导率为纯碳纳米管膜的10倍(碳纳米管膜电导率为300 S·cm^(-1))。以这种复合薄膜为集流体组装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具有比以纯碳纳米...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对碳纳米管膜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制备了导电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金属复合薄膜,其电导率为纯碳纳米管膜的10倍(碳纳米管膜电导率为300 S·cm^(-1))。以这种复合薄膜为集流体组装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具有比以纯碳纳米管膜作为集流体更优异的倍率性能(5 C倍率下比容量仍可保持132.6 mAh·g^(-1))、大倍率循环性能(5 C倍率200圈循环后仍具有74.4%的容量保持率)和更大的输出电流(0.4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柔性离子电池 高输出电流 表面金属化 碳纳米管
原文传递
新型柔性储能器件:柔性锂离子电池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磊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3,共8页
柔性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兴的锂离子电池,虽然与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但使用柔性的集流体,因此展现出柔性,以及可弯折、可伸缩的特性,所以可以成为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动力源。介绍了2种实现柔性锂离子电池的途径:一种是开发基于各种... 柔性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兴的锂离子电池,虽然与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但使用柔性的集流体,因此展现出柔性,以及可弯折、可伸缩的特性,所以可以成为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动力源。介绍了2种实现柔性锂离子电池的途径:一种是开发基于各种导电集流体(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碳布)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另一种是设计和构筑新型结构(包括电缆/电线型、透明型和可伸缩型)的柔性锂离子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离子电池 新型储能器件 导电集流体 一体化电极 柔性LED系统
原文传递
柔性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史菁菁 郭星 +1 位作者 陈人杰 吴锋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7-588,共12页
柔性电池作为新型柔性电子设备的关键部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柔性锂离子电池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并在卷曲式显示器、触摸屏、可穿戴动力传感器和可植入医疗装置等方面得到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分别从... 柔性电池作为新型柔性电子设备的关键部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柔性锂离子电池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并在卷曲式显示器、触摸屏、可穿戴动力传感器和可植入医疗装置等方面得到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分别从集流体、电极材料和电解质三部分进行阐述,特别介绍拉伸性能的实现途径,根据其不同的结构特点,可以分为波形结构、点阵互联结构、纺织结构、折纸结构和电缆式结构,并提出将柔性材料与新型结构相结合可以促进柔性电池发展。同时,也对其他柔性电池体系,如锂硫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的最新发展进行简单概述。最后,对目前柔性电池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离子电池 集流体 电极材料 电解质 可拉伸结构
原文传递
碳基柔性电极的结构设计、制备和组装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晶 杨梅 +2 位作者 郑子剑 于然波 王丹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4-531,共18页
柔性电子器件日益流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激发了柔性储能器件的设计和研制,其中,柔性锂离子电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获得柔性储能器件,首先需要制备柔性电极,即要求在反复变形状态下,电极能够保持优异的力学和... 柔性电子器件日益流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激发了柔性储能器件的设计和研制,其中,柔性锂离子电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获得柔性储能器件,首先需要制备柔性电极,即要求在反复变形状态下,电极能够保持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不仅能够直接制备柔性电极,还能够与活性材料复合,作为基底提供自支撑的导电网络.但是"刚性"的活性材料与"柔性"基底从力学和形态本质上均不匹配,二者的复合、组装、制备方法及其结合强度直接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碳纳米管、碳纳米线、石墨烯、石墨炔及碳布等碳基柔性电极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自支撑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同时简要总结了目前几种典型结构的柔性锂离子电池,探讨了碳材料柔性电极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极 自支撑 碳纳米管 石墨烯 柔性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Advances in flexi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被引量:5
13
作者 Yongya Zhang Lilan Yi +4 位作者 Jinping Zhang Xin Wang Xincheng Hu Wei Wei Hua Wang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035-2059,共25页
Flexibl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are becoming indispensable new elements of wearable electronics to improve our living qualities.As the main energy storage devices,lithium-ion batteries(LIBs)are gradually approaching t... Flexibl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are becoming indispensable new elements of wearable electronics to improve our living qualities.As the main energy storage devices,lithium-ion batteries(LIBs)are gradually approaching their theoretical limit in terms of energy density.In recent years,lithium metal batteries(LMBs)with metallic Li as the anode are revived due to the extremely high energy density,and are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ideal alternative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flexible power supply.In this review,key technologies and scientific problems to be overcome for flexible LMBs are discussed.Then,the recent advances in flexible LMBs,including the design of flexible Li metal anodes,electrolytes,cathodes and interlayers,are summarized.In addition,we have summed up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lexible device configurations,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flexibility evaluation and functionality integration to ensure the wearing safety in complex environment.Finally,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LMBs are summarized and pros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high energy density flexibility evaluation lithium dendrites device configur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