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典型防护林对查干淖尔干盐湖沙化地表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蔡佳乐 蒙仲举 +3 位作者 罗建国 孟芮冰 祁帅 阿拉腾陶格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7,196,共10页
[目的]探究查干淖尔干盐湖附近沙化土地防护林下的土壤机械组成与生态效应,为当地的防护林建设与沙化土地治理提供科技支持。[方法]以查干淖尔干盐湖南缘沙地柽柳和梭梭两种防护林的带间、根颈和冠幅下0—20 c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土壤样... [目的]探究查干淖尔干盐湖附近沙化土地防护林下的土壤机械组成与生态效应,为当地的防护林建设与沙化土地治理提供科技支持。[方法]以查干淖尔干盐湖南缘沙地柽柳和梭梭两种防护林的带间、根颈和冠幅下0—20 c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土壤样品的机械组成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得出,计算并分析了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态和分形维数等粒度参数。[结果](1)研究区土壤机械组成以砂粒为主,相较于裸沙地(CK),柽柳和梭梭(带间、根颈、冠幅下)黏粉粒总含量分别增加了5.19%,0.59%,20.44%和1.53%,3.93%,4.32%,其中在冠幅下表现最为明显。(2)防护林下的土壤分选性较差,偏度均为正偏,向着尖窄方向发展;分形维数介于2.13~2.70,两种防护林冠幅下的分形维数均高于带间与根颈,与对照相比,防护林下土壤粒径整体向细粒趋势发展。(3)土壤粒度频率显示防护林各位置斜率均偏低,表明两种防护林的颗粒径级丰富度优于对照。[结论]各粒度参数及分维值反映两防护林对于当地沙化土壤有改良作用,柽柳防护林下土壤细粒化趋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淖尔干盐湖 防护林 柽柳 梭梭 粒度特征
下载PDF
内蒙古卫境地区查干哈达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华明 李玲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740-753,共14页
查干哈达花岗岩体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集区。针对查干哈达花岗岩体开展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探讨岩体成因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查干哈达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47.9±1.5 Ma,在由弱过铝质... 查干哈达花岗岩体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集区。针对查干哈达花岗岩体开展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探讨岩体成因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查干哈达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47.9±1.5 Ma,在由弱过铝质花岗岩向强过铝质花岗岩演化过程中,显示了由碱性、镁质向碱钙性、铁质演化的特征,属于A型花岗岩,岩体同时显示K、Rb、Zr、Hf、Th和LREE的相对富集,Ba、P、Ti、Nb、Ta和HREE的相对亏损,在成岩过程中经历较强的分异演化。查干哈达岩体εHf(t)=1.1~5.0,TDMc=870~1122 Ma,具有高的εHf(t)值以及低的TDMc值,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新生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同时有少量老的地壳物质再循环,查干哈达岩体形成于拉张伸展的构造环境,显示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研究区转入了板内伸展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哈达花岗岩体 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A型花岗岩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查干通格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3
作者 刘旭 刘波 《西部资源》 2023年第2期59-64,共6页
查干通格铅锌矿床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东缘,大地构造位于华北陆块北缘西段阿拉腾敖包新太古代陆缘裂谷带,成矿带划分属阿拉腾敖包-沙拉西别铂、铜、铅、铁成矿带,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多金属矿产的形成... 查干通格铅锌矿床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东缘,大地构造位于华北陆块北缘西段阿拉腾敖包新太古代陆缘裂谷带,成矿带划分属阿拉腾敖包-沙拉西别铂、铜、铅、铁成矿带,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多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查干通格铅锌矿主要赋存于色尔腾山岩群柳树沟岩组(二云)石英片岩,为一套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岩系,矿(化)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单层或多层、平行或斜列式产出,矿体与围岩界线呈渐变关系,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伴有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云母等。通过对查干通格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应属构造蚀变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查干通格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查干哈达庙铜矿床成因探讨及找矿标志
4
作者 胡雯 《西部资源》 2023年第3期86-88,共3页
查干哈达庙铜矿床是近些年来在温根其乌兰—索伦山俯冲增生楔内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的铜矿床,但前人研究程度较低,仅对其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有所涉及,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剖析成果,分别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床成因... 查干哈达庙铜矿床是近些年来在温根其乌兰—索伦山俯冲增生楔内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的铜矿床,但前人研究程度较低,仅对其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有所涉及,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剖析成果,分别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时代系统研究,认为查干哈达庙铜矿床主要为VMS成因,存在后期叠加改造的特征,应为早二叠世产于俯冲背景下的弧前或弧间盆地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同时总结了矿床的找矿标志,为该区寻找晚古生代块状硫化物型富铜矿床提供了明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哈达庙铜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钨矿地质特征
5
作者 苏永辉 姚世恒 +2 位作者 李长才 曹晓冬 赵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5期85-88,共4页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钨矿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在AP3组合异常Ⅳ级W异常内共发现具有规模的钨矿体4条,其走向与W异常走向一致。矿体受裂隙构造控制,以充填方式成矿,呈不规则的脉状近平行分布,以大...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钨矿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在AP3组合异常Ⅳ级W异常内共发现具有规模的钨矿体4条,其走向与W异常走向一致。矿体受裂隙构造控制,以充填方式成矿,呈不规则的脉状近平行分布,以大脉型为主,脉间距一般在20—125m,脉长53.25—994.12m,脉宽0.20—3.70m。钨矿体主要赋存在石英脉、云英岩化花岗闪长岩内,一般石英脉型钨矿体品位较高,蚀变岩型品位较低,多为边界品位。本区分布的石英脉共计75条,绝大部分均含钨。矿床成因为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钨矿 查干德尔斯钨 乌拉特后旗、
下载PDF
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基本生油条件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陈建平 何忠华 +3 位作者 魏志彬 王东良 秦建中 国建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3-27,共5页
从有机地球化学方面深入研究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查干凹陷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沉积时为一箕状断陷 ,沉积地层和烃源岩厚度变化大 ,主要烃源岩发育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和苏红图组下段 ,厚约 0~ 2 40 0m。目前烃源岩... 从有机地球化学方面深入研究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查干凹陷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沉积时为一箕状断陷 ,沉积地层和烃源岩厚度变化大 ,主要烃源岩发育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和苏红图组下段 ,厚约 0~ 2 40 0m。目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 0 .15 %~ 2 .66% ,热解生油潜量为 0 .0 7~ 10 .74mg/g,氯仿沥青“A”含量多数在 0 .0 2 2‰~ 3 .75 7‰ ,总烃含量为0 .0 49‰~ 2 .5 2 7‰。有机质丰度变化大 ,但可溶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质主要由无定型草本植物降解和藻类组成 (占60 %~ 80 % ) ,其中II1型有机质占 5 0 %以上 ,推测原始有机质类型较好。该凹陷地热梯度较高 ,目前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在0 .8%~ 2 .0 % ,处于成熟生油—湿气阶段 ,饱和烃色谱和色质参数也表明烃源岩已成熟。TTI计算表明其主要烃源岩主要生油期为晚白垩世。综合分析认为下白垩统烃源岩属较好烃源岩 ,具有一定的生油气潜力。图 5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银额盆地 查干凹陷 生油条件 地质构造 特征
下载PDF
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原油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29
7
作者 陈建平 何忠华 +3 位作者 魏志彬 王东良 秦建中 国建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9-305,共7页
银额盆地东部查干凹陷首次发现轻质低硫成熟原油 ,其饱和烃含量在 90 %以上 ,成熟度相当于镜煤反射率Ro1.0 %左右 ,是生油高峰阶段的产物 ;原油全碳同位素δ13C值 - 31.1‰。原油生物标志物中类异戊二烯含量较高 ,植烷与姥鲛烷均势 ;三... 银额盆地东部查干凹陷首次发现轻质低硫成熟原油 ,其饱和烃含量在 90 %以上 ,成熟度相当于镜煤反射率Ro1.0 %左右 ,是生油高峰阶段的产物 ;原油全碳同位素δ13C值 - 31.1‰。原油生物标志物中类异戊二烯含量较高 ,植烷与姥鲛烷均势 ;三环萜烷含量高于五环萜烷 ;含有较高的TsC2 9、TsC30 重排藿烷、伽马蜡烷 ;藿烷中以C30 藿烷为主 ,C32 以上升藿烷含量极低 ;孕甾烷含量高 ;甾烷中以C2 9甾烷为主 ,C2 7甾烷含量也较高 ,异胆甾烷含量高于胆甾烷 ;重排甾烷含量低 ;甾烷的含量与萜烷含量相当 ,是典型的湖相原油。已发现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达 80 % ,为湿气。原油和源岩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分析对比表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源岩是主要油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凹陷 原油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油气运移 成熟度 有机质
下载PDF
查干凹陷构造样式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31
8
作者 徐会永 蒋有录 +2 位作者 张立强 王金友 欧阳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查干凹陷所在的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位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和华北4大板块的结合部位,为了研究其复杂的构造特征,通过对全区地震资料进行解释,认为查干凹陷的构造样式可分为伸展构造、反转构造、走滑构造和复合构造4种;在此基础... 查干凹陷所在的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位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和华北4大板块的结合部位,为了研究其复杂的构造特征,通过对全区地震资料进行解释,认为查干凹陷的构造样式可分为伸展构造、反转构造、走滑构造和复合构造4种;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9种构造组合类型。运用平衡剖面法分析了查干凹陷构造与沉积演化,认为中生代白垩纪以来,研究区主要经历了裂陷、断-拗转换、拗陷和反转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查干凹陷
下载PDF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扇三角洲相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9
作者 魏巍 朱筱敏 +4 位作者 谈明轩 国殿斌 苏惠 赵其磊 蒋飞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7-455,共9页
为了阐明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应用岩心、薄片及储层分析资料,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扇三角洲砂体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构成,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和高胶... 为了阐明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应用岩心、薄片及储层分析资料,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扇三角洲砂体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构成,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和高胶结物含量的"两低一高"特征,为近源、快速堆积成因。储层物性整体较致密,属于特低孔-特低渗透型(孔隙度平均为6.3%,渗透率平均为7.78×10-3μm^2),发育细-微喉,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主要受控于碎屑粒径、压实程度、碳酸盐含量及有机酸来源。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砾)岩中,其次是席状砂和河口坝沉积的细砂岩。纵向上,次生孔隙发育带发育在2 100-2 800 m,对应有机质成熟阶段,释放大量的有机酸对砂岩长石颗粒和碳酸盐胶结物发生强烈溶蚀,扩大粒间和粒内孔隙,有效改善储层质量。因此,优势沉积微相、强溶蚀带及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有利储层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扇三角洲 下白垩统 查干凹陷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钼矿床地质特征及Re-Os测年 被引量:27
10
作者 蔡明海 彭振安 +5 位作者 屈文俊 贺钟银 冯罡 张诗启 徐明 陈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7-384,共8页
查干德尔斯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西部中蒙边境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辉钼矿化呈浸染状、团块状、细脉状分布在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具斑岩型矿床的特点。笔者在矿区成矿岩体、矿化和蚀变特征等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查干德尔斯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西部中蒙边境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辉钼矿化呈浸染状、团块状、细脉状分布在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具斑岩型矿床的特点。笔者在矿区成矿岩体、矿化和蚀变特征等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辉钼矿Re-Os测年,获得模式年龄为(240.3±3.9)^(244.2±3.5)Ma,等时线年龄为(243.0±2.2)Ma〔MSWD=0.78,187Os初始值为(-0.3±2.4)〕,表明区内的钼成矿时代为三叠纪,属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笔者经研究认为,内蒙古西部中蒙边境地区的额济纳旗—乌拉特后旗—苏尼特左旗一线为一钼多金属成矿带,并初步总结了该成矿带内成矿岩体和钼矿床的特征及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床特征 RE-OS测年 查干德尔斯钼矿 内蒙古西部地区
下载PDF
查干凹陷大地热流 被引量:16
11
作者 左银辉 邱楠生 +3 位作者 邓已寻 饶松 徐深谋 李建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38-3050,共13页
查干凹陷是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最具勘探潜力的凹陷,但是查干凹陷及整个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的大地热流研究仍为空白,严重制约该盆地的油气资源的评价.本文通过测试19口井107块岩芯的岩石热导率和岩石热导率原位校正,利用协和平均公式计... 查干凹陷是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最具勘探潜力的凹陷,但是查干凹陷及整个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的大地热流研究仍为空白,严重制约该盆地的油气资源的评价.本文通过测试19口井107块岩芯的岩石热导率和岩石热导率原位校正,利用协和平均公式计算得到查干凹陷各地层的岩石热导率大小;并利用9口井的温度数据,结合岩石热导率数据对查干凹陷的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查干凹陷具有构造稳定区和构造活动区之间的中温型地温场特征,其平均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分别为33.6℃/km,74.5mW/m2.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查干凹陷及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地热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凹陷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大地热流 岩石热导率 地温梯度
下载PDF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查干凹陷构造-沉积格架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48
12
作者 王生朗 马维民 +1 位作者 竺知新 尚雅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6-300,共5页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兴蒙海西褶皱带上的白垩纪走滑 -拉分盆地 ,凹隆相间的盆地结构 ,使得各个凹陷具有多物源和近物源的特点 ,三角洲 -滨岸沉积体系十分发育 ,对油气成藏起着重要的作用。查干凹陷是其东北部一个重要的沉积...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兴蒙海西褶皱带上的白垩纪走滑 -拉分盆地 ,凹隆相间的盆地结构 ,使得各个凹陷具有多物源和近物源的特点 ,三角洲 -滨岸沉积体系十分发育 ,对油气成藏起着重要的作用。查干凹陷是其东北部一个重要的沉积单元。研究表明 :凹陷断陷期 (K1 b—K1 s)火山作用强烈、地温梯度高 (4 .8℃ / 10 0m)、沉积厚度巨大 ,主要勘探目的层 (K1 b—K1 s1 )的成岩作用早而强烈 ,储层物性较差 ,主要为特低孔、渗储层 (Ⅳ、Ⅴ类 )。因受燕山Ⅳ幕运动 (K1 s末 )的强烈改造和差异剥蚀 ,使得早期原型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 ,恢复原型盆地及时空展布 ,寻找受古隆起控制的同生继承性构造 ,是查干凹陷解决较差储层制约因素和寻找油气富集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其中受古隆起背景和沉积体系双重控制的有利储集相带是形成查干凹陷油气局部富集的重要制约因素 ,这种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查干凹陷 构造-沉积格架 油气勘探方向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查干凹陷巴音戈壁组沉积演化及有利砂体分布预测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聪 王德仁 +3 位作者 蒋飞虎 周艳 韩立辉 卢宇萍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9-1179,共11页
查干凹陷作为中原油田重要的能源接替基地之一,巴音戈壁组是主要的稀油勘探层位。其中,巴一段为湖盆初始断陷期,巴二段为湖盆深陷扩展期。通过对研究区内岩心观察、测井、录井资料分析,结合湖盆内部断裂结构特征研究和古地貌示意恢复,... 查干凹陷作为中原油田重要的能源接替基地之一,巴音戈壁组是主要的稀油勘探层位。其中,巴一段为湖盆初始断陷期,巴二段为湖盆深陷扩展期。通过对研究区内岩心观察、测井、录井资料分析,结合湖盆内部断裂结构特征研究和古地貌示意恢复,结果表明:巴一段古地貌表现为"洼-隆"相间特征,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滨浅湖-半深湖相沉积;巴二段古地貌受同沉积断层影响,表现为"两洼两隆夹一槽",总体呈现"北浅南深",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前缘滑塌浊积相及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区内主要发育有"板式、铲式"两种断裂结构类型,铲式断层控制的砂砾岩受次级断裂影响,砂砾岩单层厚度较大,扇三角洲前缘相发育,是深层最有利勘探区;受盆内同期活动断层影响形成的滑塌浊积扇单层薄、展布宽,是深层较有利勘探区带;板式断层控制的砂砾岩展布窄、单层及累积厚度大,快速堆积的近岸水下扇发育,储层质量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凹陷 古地貌恢复 沉积演化 下白垩统
下载PDF
内蒙古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分布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仁甫 陈清棠 +2 位作者 范迎风 王世坤 冯如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3-790,共8页
充分利用岩性组合、岩心、测井、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响应,结合构造演化及地震反射特征,在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和16个体系域。层序展布早期具有北薄南厚、东薄西厚的特征,晚期沉积中心北移,呈... 充分利用岩性组合、岩心、测井、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响应,结合构造演化及地震反射特征,在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和16个体系域。层序展布早期具有北薄南厚、东薄西厚的特征,晚期沉积中心北移,呈西厚东薄、北厚南薄的格局。在层序格架内,早期由于毛敦次凸的分割作用,凹陷东西两侧的沉积格局存在差异,总体以水下扇、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晚期毛敦次凸逐渐接受沉积,沉积了一套冲积平原、泛滥平原及河流相沉积。下白垩统由下而上发育3套生储盖组合,下部SQ1的低位体系域储层与水进域的泥岩盖层形成自生自储的生储盖组合;中部生储盖组合以SQ2的高位域及SQ3的低位域储层为主;上部组合储层主要为SQ4—SQ6碎屑岩及火山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凹陷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下载PDF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朋 柳广弟 +4 位作者 曹喆 苏惠 牛子铖 张婧雅 罗文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5-1274,共10页
通过对稠油进行常规物性、碳同位素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系统阐述了查干凹陷稠油地化特征及其形成的主控因素。查干凹陷存在原生和次生两类稠油,原生稠油非烃含量高于饱和烃含量,原油族组分富集轻碳同位素,C29规则甾烷系列中以ααα构... 通过对稠油进行常规物性、碳同位素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系统阐述了查干凹陷稠油地化特征及其形成的主控因素。查干凹陷存在原生和次生两类稠油,原生稠油非烃含量高于饱和烃含量,原油族组分富集轻碳同位素,C29规则甾烷系列中以ααα构型为主,αββ构型甾烷含量低,没有重排甾烷。三环萜/五环萜值低,伽马蜡烷含量高,姥植比值低,其成烃母质沉积于高盐还原环境,多种地化参数表明原生稠油是巴音戈壁组烃源岩低熟演化阶段排烃的产物。次生稠油为油气运聚成藏之后,由于后期保存条件改变并经历次生改造作用形成的高密度、高黏度和低凝固点的原油。次生稠油埋深一般小于1 200 m,主要为生物降解油,其中部分属于多期混源稠油。次生稠油正构烷烃损失严重,类异戊二烯烃不同程度遭受侵蚀,甾萜烷分布完整,表征原油达到中等降解程度。研究表明,原油稠化是多种稠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降解作用是研究区稠油形成的主要机制,查干凹陷后期的构造抬升为原油稠化提供了必要条件,活跃的水介质条件为浅层喜氧微生物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氧化环境和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成因 生物降解作用 原生稠油 下白垩统 查干凹陷
下载PDF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演化 被引量:31
16
作者 郭彦如 于均民 樊太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6-169,182,共5页
查干凹陷位于银额盆地东北角 ,依据地震、岩性、古生物、地化及测井等资料 ,其白垩系可划分出 1个一级层序、2个二级及 7个三级层序。巴音戈壁组一、二段沉积时期形成层序Ⅰ ,Ⅱ ;苏红图组沉积时期 ,形成层序Ⅲ ,Ⅳ ,Ⅴ ;银根组沉积时... 查干凹陷位于银额盆地东北角 ,依据地震、岩性、古生物、地化及测井等资料 ,其白垩系可划分出 1个一级层序、2个二级及 7个三级层序。巴音戈壁组一、二段沉积时期形成层序Ⅰ ,Ⅱ ;苏红图组沉积时期 ,形成层序Ⅲ ,Ⅳ ,Ⅴ ;银根组沉积时期形成层序Ⅵ ,Ⅶ。查干凹陷已有钻井显示 ,5 8 的油气层段分布于低位体系域中 ,30 的分布于高位体系域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 隐蔽油气藏 查干凹陷
下载PDF
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储层及其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爱永 李令喜 +2 位作者 杨国臣 邓已寻 郑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7,114-115,共4页
岩心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主要以玄武岩类和粗安岩类为主,通过测井交会图可以较好地识别出不同的岩石类型。根据火山岩的岩相标志及地震剖面特征,结合单井相划分,确定查干凹陷主要发育火山通道相、爆发相、... 岩心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主要以玄武岩类和粗安岩类为主,通过测井交会图可以较好地识别出不同的岩石类型。根据火山岩的岩相标志及地震剖面特征,结合单井相划分,确定查干凹陷主要发育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不同的岩相发育不同的岩石组合。钻井资料揭示,研究区苏二段火山岩的物性好于苏一段,苏二段为中低孔特低渗透储层,苏一段为特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其储层物性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控制,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勘探实践证实,查干凹陷火山岩的油气成藏特征主要表现为近源聚集、有利火山岩岩相带与断裂带联合控藏;研究区乌力吉构造带与中央构造带为临近生烃中心的圈闭发育带,由于其断裂发育,不仅改善了储集空间,而且沟通了烃源岩,是查干凹陷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红图组 火山岩 储层特征 油气成藏特征 查干凹陷
下载PDF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砂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成岩期次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21
18
作者 魏巍 朱筱敏 +5 位作者 国殿斌 费李莹 苏惠 蒋飞虎 谈明轩 吴陈冰洁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0-599,共10页
通过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碎屑岩储层中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特征及成因机理。结果表明,根据碳酸盐胶结物的组分和结构,从矿物学和成岩序列的角度,可划分出三期胶结物类型,分别是Ⅰ期泥晶方解... 通过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碎屑岩储层中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特征及成因机理。结果表明,根据碳酸盐胶结物的组分和结构,从矿物学和成岩序列的角度,可划分出三期胶结物类型,分别是Ⅰ期泥晶方解石、Ⅱ期含铁方解石,以及Ⅲ期的铁方解石、白云石及少量铁白云石。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Ⅰ期泥晶方解石胶结物形成于常温常压中,主要从过饱和的碱性湖水介质中析出,形成于早成岩阶段A期,早于压实期,对孔隙的形成起到保存作用;Ⅱ期铁方解石形成于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期,受控于埋藏过程中的水岩作用影响,其中的碳酸根来源于有机酸脱羧产生的CO_2,而Ca^(2+)和Fe^(3+)来自长石类颗粒的溶解和黏土矿物的转化,该期胶结物主要充填在残余原生粒间孔和各类次生溶孔中,对储层以破坏作用为主;Ⅲ期碳酸盐胶结物主要形成于中成岩阶段B期,成岩环境由弱酸向弱碱性转化,黏土矿物转化释放Mg^(2+)和Fe^(3+),其中Fe^(3+)被烃类还原成低价铁,为Ⅲ期含亚铁碳酸盐胶结物提供了充足来源,该期胶结物与Ⅱ期胶结物类似,对储层形成也属于"破坏型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白垩统 巴音戈壁组 砂岩储层 碳酸盐胶结物 碳氧同位素 储层成岩 查干凹陷
下载PDF
深水环境层序边界及体系域的划分——以银根盆地查干凹陷下白垩统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建平 刘明明 +1 位作者 刘传虎 郭彦如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孢粉种属突变以及还原硫含量变化对水体深度比较敏感,是划分深水环境层序边界以及体系域的良好指标。银根盆地查干凹陷下白垩统为深水湖相沉积,利用查参1井地球化学、古生物资料,将其下白垩统划分为3个层序,分别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下... 孢粉种属突变以及还原硫含量变化对水体深度比较敏感,是划分深水环境层序边界以及体系域的良好指标。银根盆地查干凹陷下白垩统为深水湖相沉积,利用查参1井地球化学、古生物资料,将其下白垩统划分为3个层序,分别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下、中、上段相对应,并划分了3个层序的体系域。总体而言,从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到湖退体系域,还原硫从低值、高值到低值呈规律性变化,在密集段达到最高值;孢粉种属数量在湖侵体系域急速减少,在湖退体系域呈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凹陷 层序地层 体系域 深水环境 孢粉 还原硫
下载PDF
查干凹陷热史及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11
20
作者 左银辉 李新军 +5 位作者 孙雨 常俊合 李新海 朱其 詹新 何长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3-590,共8页
查干凹陷是内蒙古银-额盆地最具勘探潜力的凹陷,为查清查干凹陷的油气成藏期次,首先选择4口具有镜质体反射率和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的典型井进行热史和埋藏史恢复,以此为基础,结合与烃类相关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划分了查干凹陷油气... 查干凹陷是内蒙古银-额盆地最具勘探潜力的凹陷,为查清查干凹陷的油气成藏期次,首先选择4口具有镜质体反射率和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的典型井进行热史和埋藏史恢复,以此为基础,结合与烃类相关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划分了查干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及对应的地质时间。研究表明查干凹陷具有"一升一降"的热演化历史,即地温梯度由早白垩世巴一段沉积时期的39~41°C/km逐渐增至银根组沉积末期的51~57°C/km,随后逐渐下降至今的31~34°C/km,而且查干凹陷具有早白垩世苏红图组沉积晚期和银根组沉积中晚期两期油气成藏,这与查干凹陷具有早白垩世苏红图组和银根组沉积时期两期生排烃高峰期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干凹陷 热史 白垩纪 成藏期次 包裹体均一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