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侏罗系砂岩成藏古流体特征及其成藏指示意义
1
作者 王祥 张慧芳 +3 位作者 段云江 娄洪 吕惠贤 周思宇 《石油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甫沙8井在侏罗系砂岩中获得工业油流,极大的推动了昆仑山前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勘探。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化温度及储层颗粒荧光定量等方法,对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侏罗系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进行...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甫沙8井在侏罗系砂岩中获得工业油流,极大的推动了昆仑山前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勘探。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化温度及储层颗粒荧光定量等方法,对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侏罗系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系砂岩储层发育两期烃包裹体,第1期为发黄色、黄绿色荧光烃包裹体,以片状或点状分布,为早期原油充注;第2期为蓝白色烃类包裹体,沿裂隙呈线性分布,为晚期高成熟油气充注。颗粒荧光QGF指数主要介于3~7 pc,说明早期发生过原油充注,指示存在古油藏。QGF-E强度指数分布在9.65~73.89,指示现今为凝析油或轻质油特征,这一特征与蓝白色荧光的液态烃包裹体相对应。烃类共生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主要在95~105℃和115~125℃,结合研究区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模拟结果,表明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第1期在20 Ma以来,以成熟度较低的油气充注为主;第2期在5 Ma以来,主要是高成熟度油气充注。储层颗粒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早期发育古油藏,现今为凝析油或轻质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特征 侏罗系储层 流体包裹体 颗粒荧光定量 油气成藏 柯东构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柯东构造建模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海军 王步清 +2 位作者 杨芝林 雷刚林 魏红兴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6-465,共10页
通过充分利用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关键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合理利用造山带构造变形理论,建立起西昆仑山前冲断带东段柯东构造的构造解释模型。柯东构造总体上具有"后缘基底卷入,前缘盖层滑脱"的特征,发育基底卷入... 通过充分利用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关键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合理利用造山带构造变形理论,建立起西昆仑山前冲断带东段柯东构造的构造解释模型。柯东构造总体上具有"后缘基底卷入,前缘盖层滑脱"的特征,发育基底卷入的冲断构造、断层转折褶皱、三角带构造以及被动顶板构造等构造样式。柯东构造的开始发育时间为上新世末,西域砾岩沉积之后基本定型。主干剖面构造平衡恢复研究表明:柯东构造第四纪构造缩短率为36.7%,缩短速率为7.52 mm/a。2009年7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根据该构造模型所成的构造图钻探柯东1井;2010年4月该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是塔西南山前带柯克亚凝析气田发现33年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 柯东构造 构造样式 构造变形 构造平衡恢复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新生代构造变形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杜治利 梁瀚 +2 位作者 师骏 陈才 王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9,共8页
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剖面、地表露头以及钻井数据分析了西昆仑山前克里阳—甫沙构造带东段柯东构造的特征,认为柯东构造为压扭构造,主要发育基底断层,表现为强烈变形的褶皱前翼和宽缓的后翼(顶部)。生长地层揭示克里阳—甫沙断层于上... 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剖面、地表露头以及钻井数据分析了西昆仑山前克里阳—甫沙构造带东段柯东构造的特征,认为柯东构造为压扭构造,主要发育基底断层,表现为强烈变形的褶皱前翼和宽缓的后翼(顶部)。生长地层揭示克里阳—甫沙断层于上新世逆冲形成柯东单斜(鼻隆),具有卷入翼部旋转的变形机制;后期克里阳—甫沙断层发育突破断层将柯东单斜切割为断块,并导致地表出露一套高陡倒转的地层,这套地层卷入了侏罗系—新生界。柯东构造的深部断块构造变形较弱,使得油气藏得以保存,KD1井显示这类断块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前 柯东构造 生长地层 基底断层 压扭构造
下载PDF
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构造解析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曾昌民 杜治利 +3 位作者 周学慧 冯晓军 郭群英 魏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利用柯东地区最新采集的"宽线+大组合"地震剖面,结合地表露头和钻井资料,以柯东1号构造作为重点,对柯东构造带进行构造解析。新建的构造模型总体表现为由若干倾角不等的逆冲断层构成楔状叠瓦扇,其根部向南延伸收敛在基底卷入... 利用柯东地区最新采集的"宽线+大组合"地震剖面,结合地表露头和钻井资料,以柯东1号构造作为重点,对柯东构造带进行构造解析。新建的构造模型总体表现为由若干倾角不等的逆冲断层构成楔状叠瓦扇,其根部向南延伸收敛在基底卷入的高角度逆断层上,叠瓦扇前缘可能收敛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接触界面上,发生滑脱形成薄皮逆冲构造。在逆冲叠瓦断层系统中,多个断块中发育有与断层相关的褶皱,形成了柯东构造带众多的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柯东构造 构造特征 断层相关褶皱 变形机制
下载PDF
塔西南柯东构造带二维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解释 被引量:7
5
作者 周翼 李道善 +3 位作者 师骏 成剑冰 崔永福 李强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5期14-18,48,共6页
塔西南柯东构造带地表为巨厚黄土塬,资料信噪比极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准确成像难度很大。在该区成像攻关中,充分发挥了多系统综合处理优势,采取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攻关思路,应用了宽线静校正技术、多域叠前去噪技术... 塔西南柯东构造带地表为巨厚黄土塬,资料信噪比极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准确成像难度很大。在该区成像攻关中,充分发挥了多系统综合处理优势,采取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攻关思路,应用了宽线静校正技术、多域叠前去噪技术、共反射面叠加、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等针对性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震成像质量。通过精细解释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该区的构造特征,并落实了一批有利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静校正 起伏地表 叠前深度偏移 柯东构造
下载PDF
柯东构造带柯东段中新世以来两期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治利 师骏 +7 位作者 曾昌民 陈汉林 孙雄伟 魏巍 王步清 郭群英 陈才 张亮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195,共4页
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油气勘探潜力大,但其地下复杂构造制约着本区油气勘探。综合最新钻井、地震、非地震及野外露头资料,对柯东构造带柯东段进行构造建模研究,认为柯东段构造变形为两期,早期为圈闭形成期,与断层相关褶皱发育;晚期为调整... 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油气勘探潜力大,但其地下复杂构造制约着本区油气勘探。综合最新钻井、地震、非地震及野外露头资料,对柯东构造带柯东段进行构造建模研究,认为柯东段构造变形为两期,早期为圈闭形成期,与断层相关褶皱发育;晚期为调整期,高角度断层发育。两期构造变形作用控制着本区油气成藏、调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柯东构造 压扭构造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变形特征、机制及物理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龚艳萍 尹宏伟 +1 位作者 汪新 梁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9-303,309,共6页
柯东构造带地处西昆仑造山带前缘,构造演化受到西昆仑山隆升的重要影响,变形主要发生在新近纪—第四纪。地震资料显示,该区深部变形以逆冲叠瓦断层的发育为特点,浅部为一套北倾新生界地层为主的单斜层。采用构造物理模拟方法对柯东构造... 柯东构造带地处西昆仑造山带前缘,构造演化受到西昆仑山隆升的重要影响,变形主要发生在新近纪—第四纪。地震资料显示,该区深部变形以逆冲叠瓦断层的发育为特点,浅部为一套北倾新生界地层为主的单斜层。采用构造物理模拟方法对柯东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演化过程和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柯东构造带变形主要受由南往北的区域挤压、剥蚀作用、同构造沉积作用等因素影响。古近系膏岩层和侏罗系煤系地层组成的区域上的复合滑脱层,控制了该区深浅构造脱耦与差异性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变形机制 柯东构造 西昆仑山
下载PDF
基于地震与非地震联合约束下复杂冲断带构造建模:以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鸿翔 邹乐君 +4 位作者 张欲清 李春阳 杨少梅 程晓敢 章凤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9-267,共9页
柯东构造带是揭示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变形过程的关键区之一,也是当前油气勘探重要的目标区。由于该区构造变形强、地层速度变化快以及地表条件复杂等因素,导致当前勘探面临着地震勘探资料品质差,构造建模多解性强等问题。文章利用R型因子... 柯东构造带是揭示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变形过程的关键区之一,也是当前油气勘探重要的目标区。由于该区构造变形强、地层速度变化快以及地表条件复杂等因素,导致当前勘探面临着地震勘探资料品质差,构造建模多解性强等问题。文章利用R型因子降维分析方法,通过对柯东构造带甫沙地区的重、磁、电反演成果进行降维分析,结果表明甫沙地区深部发育断块构造,不存在地震剖面上显示的背斜构造;同时联合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认为现今的甫沙地区发育的断块构造是早期的完整背斜受早更新世山前右旋走滑断裂改造的结果。在柯东构造带的综合建模实践表明,通过地震与非地震方法的联合约束可以为认识复杂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提供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子降维法 地震与非地震联合方法 构造建模 柯东构造 西昆仑山前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构造模式探讨
9
作者 黄峰 张建伟 +1 位作者 韩长伟 杨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9X期173-176,3,共4页
以地震资料为主,综合钻井、露头、野外地表调查、数字砂箱模拟实验结果等大量信息,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基本查清了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主要断裂的性质及展布特征,研究认为该区断裂以下陡上缓的基底卷入式断裂为主,逆断裂下盘... 以地震资料为主,综合钻井、露头、野外地表调查、数字砂箱模拟实验结果等大量信息,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基本查清了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主要断裂的性质及展布特征,研究认为该区断裂以下陡上缓的基底卷入式断裂为主,逆断裂下盘发育的隐伏构造是有利勘探目标。厘定了柯东构造带的平面分段特征,由东到西以调节断裂为界分为三大段,指出东西两大段圈闭规模相对较大,中段圈闭相对不太发育,油气勘探应突破东段、探索西段、准备中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东构造 构造特征 断裂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2
10
作者 莫午零 林潼 +3 位作者 张英 易士威 王东良 张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371,共8页
西昆仑山前主要发育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下二叠统普司格组和中侏罗统杨叶组3套烃源岩。通过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烃源岩特征、油气特征和油—源对比与气—源对比分析,指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类型较好的Ⅱ型... 西昆仑山前主要发育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下二叠统普司格组和中侏罗统杨叶组3套烃源岩。通过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烃源岩特征、油气特征和油—源对比与气—源对比分析,指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类型较好的Ⅱ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源岩,有部分侏罗系和石炭系天然气混入。从柯东1井和柯克亚含油气构造的构造演化、流体包裹体、油气成藏演化史出发,分析了成藏演化过程,总结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成藏演化模式,得出其成藏可分为4个阶段:原油初始充注时期、主充油时期、主充气时期和油气调整时期。搞清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来源及油气成藏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为该区甩开勘探、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来源 包裹体 构造演化 成藏模式 柯东-柯克亚构造 西昆仑山前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柯东1号构造白垩系原油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亮 曾昌民 +4 位作者 黄智斌 陈才 朱礼春 沈春光 吕惠贤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1,共3页
柯东1号构造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昆仑山前发育的断鼻型圈闭,钻探kd1井白垩系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高含蜡中质成熟原油,甾烷中C27、C28、C29甾烷呈反"L"型分布,以C29甾烷含量高为特征,萜烷类C29、C30... 柯东1号构造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昆仑山前发育的断鼻型圈闭,钻探kd1井白垩系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高含蜡中质成熟原油,甾烷中C27、C28、C29甾烷呈反"L"型分布,以C29甾烷含量高为特征,萜烷类C29、C30重排霍烷、C30未知萜烷、C24四环萜烷、Ts含量相对较高。生物标志物特征表明,该原油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据原油成熟度分析认为,该原油高分子量芳烃和低分子量的轻烃是烃源岩分别在成熟阶段与高-过熟阶段产物。因此,kd1井白垩系原油是二叠系烃源岩成熟期、高熟期两期充注的混合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坳陷 柯东1号构造 白垩系 地化特征 混合原油
下载PDF
起伏地表TTI各向异性速度建模技术在柯东复杂山地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忠 赵锐锐 +3 位作者 周强 陈丹 彭更新 左安鑫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0-77,9-10,共10页
柯东复杂构造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构造变形严重,表层覆盖厚黄土,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导致地震成像极差。为此,采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研发的GeoEast-Diva软件开展了起伏地表TTI介质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研究。首先,采用菲涅耳体层... 柯东复杂构造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构造变形严重,表层覆盖厚黄土,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导致地震成像极差。为此,采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研发的GeoEast-Diva软件开展了起伏地表TTI介质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研究。首先,采用菲涅耳体层析方法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并嵌入中、深层速度模型;然后,在古近系地层上、下分别应用Kirchhoff和高斯束偏移速度分析方法更新起伏地表各向同性速度模型;最后,通过井震联合的方法获得各向异性参数模型,通过地质层位解释获得地层倾角信息,建立了TTI各向异性初始速度模型,再通过网格层析反演技术更新各向异性参数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TTI速度模型的起伏地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清晰地展示了新、老地层角度不整合的接触关系,验证了GeoEast-Diva软件和起伏地表TTI速度建模技术在西部复杂地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东构造 复杂地表 菲涅耳体层析 起伏地表速度建模 TTI 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柯东1风险探井的突破及其战略意义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杜金虎 王招明 +1 位作者 雷刚林 胡剑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2期1-5,11,共6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风险探井柯东1井获工业油气流,这是继1977年柯克亚凝析气田发现后,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昆仑山前33年来首次重大突破。柯东1凝析气藏的发现,是转变思路、抓住关键难题锲而不舍,坚持石油地质研究和勘探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风险探井柯东1井获工业油气流,这是继1977年柯克亚凝析气田发现后,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昆仑山前33年来首次重大突破。柯东1凝析气藏的发现,是转变思路、抓住关键难题锲而不舍,坚持石油地质研究和勘探技术攻关的结果,不仅深化了昆仑山前石油地质认识,而且展现了昆仑山前油气勘探的巨大潜力。为保障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发展,促进南疆三地州人民生活的改善、环境保护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东断裂构造 风险勘探 柯东1凝析气藏 战略发现 突破意义 勘探前景
下载PDF
柯东黄土塬区综合静校正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裴家定 章炎艳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5年第5期21-23,36,共4页
柯东断裂构造带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表层为巨厚黄土塬,结构复杂,纵、横向速度变化大,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成像,静校正问题在该区尤为重要。在分析该区近地表结构特点和地震资料品质的基础上,对目前处理软件中不同静校正方法的基... 柯东断裂构造带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表层为巨厚黄土塬,结构复杂,纵、横向速度变化大,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成像,静校正问题在该区尤为重要。在分析该区近地表结构特点和地震资料品质的基础上,对目前处理软件中不同静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配套使用初至波剩余静校正、反射波剩余静校正和综合全局寻优剩余静校正等技术,总结、探索出了一套适合黄土塬地区资料的综合静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东断裂构造 静校正 初至波 反射波 综合全局寻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