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坪塔格断裂带重复地震识别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唐兰兰 孔祥艳 +1 位作者 龙锋 冯建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8-340,450,共13页
根据互相关系数不小于0.8的波形互相关意义上重复地震的定义,利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的乌什和巴楚台记录的区域地震波形数据,识别并研究了新疆柯坪塔格断裂带及其周缘的板内重复地震.对所有相互距离不超过30km的地震事件的垂直分量采用... 根据互相关系数不小于0.8的波形互相关意义上重复地震的定义,利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的乌什和巴楚台记录的区域地震波形数据,识别并研究了新疆柯坪塔格断裂带及其周缘的板内重复地震.对所有相互距离不超过30km的地震事件的垂直分量采用0.5—5.0Hz带通滤波后进行波形互相关计算.其中乌什台共识别出460例重复地震,组成重复地震对和多重地震对共171组,占总事件数的15.5%;巴楚台共识别出822例重复地震,组成重复地震对和多重地震对共298组,占总事件数的21.2%.对重复地震的分析表明,台站分布的不同和波形事件记录质量的差异,是造成两个台站识别出的"重复地震"数目和比例不同的原因.对重复地震复发的时间间隔统计表明,重复间隔从数分钟到数百天不等,最长重复间隔达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地震 波形互相关 柯坪塔格推覆构造
下载PDF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特征及发震构造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温少妍 李成龙 李金 《内陆地震》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Sentinel-1 SAR升、降影像,利用D-InSAR技术获取新疆伽师M S6.4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形变场整体呈近椭圆状分布,形变区东西长约66 km,南北宽约40 km,整个形变场由南部隆升区和北部沉降区组成,南部最大隆升... 基于Sentinel-1 SAR升、降影像,利用D-InSAR技术获取新疆伽师M S6.4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形变场整体呈近椭圆状分布,形变区东西长约66 km,南北宽约40 km,整个形变场由南部隆升区和北部沉降区组成,南部最大隆升量约7 cm,北部最大沉降量约3 cm。本次地震发生在块体俯冲界面处的低倾角逆冲推覆构造带上,隆升和沉降两个中心均位于逆冲推覆体的上盘,形变主要以隆升形变为主,符合低倾角逆断层中强震的变形特征。在沉降区与隆升区之间干涉条纹连续分布,未出现表征地表破裂位置的空间失相关带,表明地震未引起明显的地表破裂。结合震源机制、余震精定位及区域构造特征,初步推断认为伽师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前缘的N倾的柯坪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MS6.4地震 哨兵卫星 D-INSAR 同震形变场 柯坪塔格推覆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