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由α-石英到柯石英转变的新途径 |
苏文辉
刘曙娥
许大鹏
王巍然
姚斌
郭星原
刘志国
钟正
|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2
|
柯石英最小静态形成压力与地表柯石英形成新机制及其地学意义 |
苏文辉
刘晓梅
许大鹏
孙敬姝
张广强
刘志国
禹日成
姚立德
黄喜强
千正男
隋郁
吕喆
王巍然
薛燕峰
邢淑芝
|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3
|
柯石英包裹体形成的模型计算及其退变质路径 |
丁晓坤
孟大维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3 |
0 |
|
4
|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发现典型超高压矿物——柯石英 |
杨经绥
宋述光
许志琴
吴才来
史仁灯
张建新
李海兵
万渝生
刘焰
邱海峻
刘福来
Shigenori Maruyama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24
|
|
5
|
中央碰撞造山带中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来自含柯石英锆石的定年证据 |
杨经绥
刘福来
吴才来
万渝生
张建新
史仁灯
陈松永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03
|
|
6
|
含柯石英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胶东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 |
杨经绥
许志琴
吴才来
刘福来
史仁灯
J.Wooden
Maruyama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7
|
|
7
|
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超高压矿物柯石英 |
杨经绥
白文吉
方青松
颜秉刚
戎合
陈松永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2
|
|
8
|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含柯石英榴辉岩的确定及其意义 |
李怀坤
陆松年
赵风清
于海峰
郑健康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1
|
|
9
|
豫南地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 |
王晓燕
崔文元
刘树忠
张立飞
魏春景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21
|
|
10
|
中国西北地区早古生代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大陆俯冲:证据来自此带中发现柯石英 |
杨经绥
许志琴
宋述光
张建新
吴才来
史仁灯
李海滨
Maurice BRUNEL
Paul TAPPONNIER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11
|
大别—苏北—胶东含柯石英榴辉岩中微粒金刚石及自然金的发现 |
张树业
胡克
刘晓春
常丽华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1991 |
9
|
|
12
|
差应力在超高压变质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来自石英-柯石英转化的高温高压实验证据 |
周永胜
何昌荣
马胜利
马瑾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3
|
大别山含柯石英榴辉岩区——一个晚太古代的超高压变质带 |
曹荣龙
朱寿华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7
|
|
14
|
地表柯石英的实验室模拟合成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
刘曙娥
许大鹏
刘晓梅
苏文辉
薜燕峰
孙敬姝
|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5
|
安徽碧溪岭含柯石英榴辉岩的U-Pb与^(40)Ar/^(39)年代学研究 |
曹荣龙
朱寿华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4
|
|
16
|
含柯石英超高压榴辉岩的早期变形——以苏北东海碱场榴辉岩体为例 |
索书田
杨启军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7
|
新疆西南天山含柯石英泥质片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变质作用p-T轨迹 |
田作林
魏春景
张泽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8
|
大别山地区柯石英榴辉岩变质作用的P-T-t轨迹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张泽明
游振东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3
|
|
19
|
含柯石英榴辉岩形成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 |
吕古贤
陈晶
丁悌平
李晓波
刘瑞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0 |
4
|
|
20
|
差应力对石英-柯石英转化压力的影响 |
周永胜
何昌荣
马胜利
马瑾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200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