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怀疑与重建:柯马丁楚辞研究述评——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为中心
1
作者
孔志超
陈亮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1,共6页
汉学家柯马丁负责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楚辞》篇章。他的书写关注文本本身,不仅契合普通英语读者阅读习惯,而且对《楚辞》形成的文化背景以及后世建构等进行了呈现。在继承汉学家一贯的怀疑态度之上,他以出土文物为依归,并从文...
汉学家柯马丁负责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楚辞》篇章。他的书写关注文本本身,不仅契合普通英语读者阅读习惯,而且对《楚辞》形成的文化背景以及后世建构等进行了呈现。在继承汉学家一贯的怀疑态度之上,他以出土文物为依归,并从文学文化史、文化记忆角度重新审视《楚辞》。他对文本本身、后世建构的思考以及回到“早期文本”的努力,与国内研究范式相异,其中自有不当之处,但也有助于从方法论层面探讨早期文本与作者、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信”与“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马丁
《剑桥中国文学史》
《楚辞》
早期文本
研究范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我指涉”:柯马丁对《诗经》的解读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节末
张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90,共10页
柯马丁解释《诗经》的策略不同于汉儒的历史化、宋儒的伦理化以及现代学人的抒情化的方式,他运用自我指涉概念将平面的文本解读为生动的仪式搬演,奇迹般地把我们带回诗乐舞合一的原始语境。柯氏认为诗歌是不断重复的仪式表演,重复生成...
柯马丁解释《诗经》的策略不同于汉儒的历史化、宋儒的伦理化以及现代学人的抒情化的方式,他运用自我指涉概念将平面的文本解读为生动的仪式搬演,奇迹般地把我们带回诗乐舞合一的原始语境。柯氏认为诗歌是不断重复的仪式表演,重复生成了诗歌赖以解读的模式化语境,进而可以通过音韵、代词、嘏辞、模式化套语等形式分析确定诗中不同的表演身份,而诗句是表演者的话语或动作,这样仪式表演场景得以展现。接受者视角使仪式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指涉性,这也是异于传统自我指涉概念之处。不过,柯氏理论尚未解决叙事性较弱之《国风》的解读问题。他虽然关注到了接受者以及同一首诗的不同历史阐释并存的现象,但并没有继续深入。我们尝试打破文学领域中自我指涉限于文本的成规,指出不同历史语境下作者自我指涉和读者自我指涉的存在,这有利于解释《诗经》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马丁
诗经
自我指涉
解诗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柯马丁的《诗经》异文研究
3
作者
吴娇
《诗经研究丛刊》
2015年第3期403-418,共16页
本文以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柯马丁教授的学术成果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他关于《诗经》异文的论述,并与中外相关研究比较,尝试总结其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柯马丁
《诗经》
异文
原文传递
论柯马丁对汉大赋自我指涉式声色构建
4
作者
张妍
《中国美学》
2022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自我指涉是文本显现自身。柯马丁对汉大赋的解析强调自指的语言艺术性和修辞说服力。柯氏认为汉大赋自指式的艺术性语言即声色修辞,包括繁复、夸饰、生僻词、双声叠韵等。汉大赋“诵”的表演方式以声色修辞为基础,构建了自指式的声色世...
自我指涉是文本显现自身。柯马丁对汉大赋的解析强调自指的语言艺术性和修辞说服力。柯氏认为汉大赋自指式的艺术性语言即声色修辞,包括繁复、夸饰、生僻词、双声叠韵等。汉大赋“诵”的表演方式以声色修辞为基础,构建了自指式的声色世界。汉大赋的接受者在构建的声色世界中达成审美的感官愉悦,并伴随末尾部分语言的节制而至“礼”。接受者“改”的过程是声色世界自指式修辞说服力的显现。不同于汉代四家诗对《关雎》的道德解读,柯氏赞同出土文献“以色喻于礼”的声色解读,并认为汉大赋的声色修辞承接《国风》。由此,先秦儒家说理和出土文献《国风》阐释中的声色和道德礼法的沟通性,在柯氏声色构建的自指式审美世界中得到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马丁
自我指涉
汉大赋
声色修辞
原文传递
出土文献与《诗经》口头和书写性质问题的争议
被引量:
10
5
作者
夏含夷(撰)
孙夏夏(译)
蒋文(校)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8,165,共19页
西方学者多有论证《诗经》产生于口述文化环境中,认为在《诗》的创作和传授过程中,书写没有起到多少作用。然而,最近出土的几种《诗经》及与《诗经》有关的早期写本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本文根据一些写本以及其他出土文字数据,论证了...
西方学者多有论证《诗经》产生于口述文化环境中,认为在《诗》的创作和传授过程中,书写没有起到多少作用。然而,最近出土的几种《诗经》及与《诗经》有关的早期写本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本文根据一些写本以及其他出土文字数据,论证了书写在《诗经》早期历史的每一阶段都曾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口述文化
清华简
宇文所安
柯马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怀疑与重建:柯马丁楚辞研究述评——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为中心
1
作者
孔志超
陈亮
机构
南通大学文学院
出处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楚辞图像整理与研究”(19BZW05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古代朝鲜汉文辞赋书写机制研究”(21YJC751032)。
文摘
汉学家柯马丁负责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楚辞》篇章。他的书写关注文本本身,不仅契合普通英语读者阅读习惯,而且对《楚辞》形成的文化背景以及后世建构等进行了呈现。在继承汉学家一贯的怀疑态度之上,他以出土文物为依归,并从文学文化史、文化记忆角度重新审视《楚辞》。他对文本本身、后世建构的思考以及回到“早期文本”的努力,与国内研究范式相异,其中自有不当之处,但也有助于从方法论层面探讨早期文本与作者、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信”与“疑”的问题。
关键词
柯马丁
《剑桥中国文学史》
《楚辞》
早期文本
研究范式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指涉”:柯马丁对《诗经》的解读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节末
张妍
机构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文艺学专业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90,共10页
文摘
柯马丁解释《诗经》的策略不同于汉儒的历史化、宋儒的伦理化以及现代学人的抒情化的方式,他运用自我指涉概念将平面的文本解读为生动的仪式搬演,奇迹般地把我们带回诗乐舞合一的原始语境。柯氏认为诗歌是不断重复的仪式表演,重复生成了诗歌赖以解读的模式化语境,进而可以通过音韵、代词、嘏辞、模式化套语等形式分析确定诗中不同的表演身份,而诗句是表演者的话语或动作,这样仪式表演场景得以展现。接受者视角使仪式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指涉性,这也是异于传统自我指涉概念之处。不过,柯氏理论尚未解决叙事性较弱之《国风》的解读问题。他虽然关注到了接受者以及同一首诗的不同历史阐释并存的现象,但并没有继续深入。我们尝试打破文学领域中自我指涉限于文本的成规,指出不同历史语境下作者自我指涉和读者自我指涉的存在,这有利于解释《诗经》的复杂性。
关键词
柯马丁
诗经
自我指涉
解诗策略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柯马丁的《诗经》异文研究
3
作者
吴娇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诗经研究丛刊》
2015年第3期403-418,共16页
文摘
本文以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柯马丁教授的学术成果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他关于《诗经》异文的论述,并与中外相关研究比较,尝试总结其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柯马丁
《诗经》
异文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柯马丁对汉大赋自我指涉式声色构建
4
作者
张妍
机构
山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美学》
2022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主题学视域下《诗经·二南》历代差异阐释的汇编、解析与还原"(项目编号:17YJC751050)阶段性成果。
文摘
自我指涉是文本显现自身。柯马丁对汉大赋的解析强调自指的语言艺术性和修辞说服力。柯氏认为汉大赋自指式的艺术性语言即声色修辞,包括繁复、夸饰、生僻词、双声叠韵等。汉大赋“诵”的表演方式以声色修辞为基础,构建了自指式的声色世界。汉大赋的接受者在构建的声色世界中达成审美的感官愉悦,并伴随末尾部分语言的节制而至“礼”。接受者“改”的过程是声色世界自指式修辞说服力的显现。不同于汉代四家诗对《关雎》的道德解读,柯氏赞同出土文献“以色喻于礼”的声色解读,并认为汉大赋的声色修辞承接《国风》。由此,先秦儒家说理和出土文献《国风》阐释中的声色和道德礼法的沟通性,在柯氏声色构建的自指式审美世界中得到回应。
关键词
柯马丁
自我指涉
汉大赋
声色修辞
Keywords
Martin Kern
Self-Reference
Han Dafu
the Rhythm and Flowery Rhetoric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出土文献与《诗经》口头和书写性质问题的争议
被引量:
10
5
作者
夏含夷(撰)
孙夏夏(译)
蒋文(校)
机构
美国芝加哥大学
不详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8,165,共19页
文摘
西方学者多有论证《诗经》产生于口述文化环境中,认为在《诗》的创作和传授过程中,书写没有起到多少作用。然而,最近出土的几种《诗经》及与《诗经》有关的早期写本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本文根据一些写本以及其他出土文字数据,论证了书写在《诗经》早期历史的每一阶段都曾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诗经》
口述文化
清华简
宇文所安
柯马丁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怀疑与重建:柯马丁楚辞研究述评——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为中心
孔志超
陈亮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我指涉”:柯马丁对《诗经》的解读
张节末
张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柯马丁的《诗经》异文研究
吴娇
《诗经研究丛刊》
2015
0
原文传递
4
论柯马丁对汉大赋自我指涉式声色构建
张妍
《中国美学》
2022
0
原文传递
5
出土文献与《诗经》口头和书写性质问题的争议
夏含夷(撰)
孙夏夏(译)
蒋文(校)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