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盐运使柴桢贪腐案考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魏怡勤
-
机构
扬州市档案局
-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2-66,74,共6页
-
基金
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业委员会立项课题(中盐项2015-3)
-
文摘
两淮盐官被公认为"肥差",容易涉贪,清代曾有多名官员因贪腐被查办,清高宗弘历年间更是大案频发,甚至一年内查处多起。发生在乾隆五十七年(1793)的两淮盐运使柴桢贪腐案便是其一,被高宗数次称之为"大奇"[1-2]。研究清宫相关御档,可以还原历史真相,并为当前盐业改革、惩治腐败提供借鉴。
-
关键词
扬州御档
柴桢
贪腐案
-
Keywords
imperial archives concerning Yangzhou
Chai Zhen
case of corruption
-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乾隆朝浙江巡抚福崧等侵挪库项案考论
- 2
-
-
作者
刘盈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出处
《清史论丛》
2021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
文摘
乾隆时期,繁荣盛世的背后难掩贪腐案件的频发,这从不同侧面揭示出王朝政治衰败。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爆发的浙江巡抚福崧等侵挪库项案中,两淮盐运使柴桢供认侵挪库银22万两,福崧居中贪污近半,并被控索贿等罪行;两人相继正法,涉案官商、失责言官亦被依律处分。此案最大特点在于,涉贪要犯却被查知清贫,这折射出挪用款项之举实与清朝财政体制的固有缺陷密切相关,地方施政不完善、监察制度失灵等弊病也已成为困扰清朝吏治生态的重要症结。
-
关键词
福崧
柴桢
侵挪库项
吏治
-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4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