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轻型柴油车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入口温度升温特性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顾晗
王建
+2 位作者
许鑫
张多军
刘胜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9,共8页
选取了高、中、低负荷的3个典型工况,研究了进气节流及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排放性、经济性及柴油机催化氧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入口温度的影响,得到全工况区域的DOC入口温度的升温策略。试验结果表明:随进气...
选取了高、中、低负荷的3个典型工况,研究了进气节流及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排放性、经济性及柴油机催化氧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入口温度的影响,得到全工况区域的DOC入口温度的升温策略。试验结果表明:随进气节流阀开度减小,进气流量降低,压缩压力下降,燃烧始点滞后,最高燃烧压力下降,循环指示功降低;HC排放得到抑制,其他排放恶化;DOC入口温度得到有效提升,负荷越小,温升效果越显著。喷油规律耦合进气节流发现,主喷提前角的推迟使得滞燃期缩短、后燃加重,DOC入口温度小幅度提升;近后喷油量增加可提高DOC入口温度,推迟近后喷,DOC入口温度先增大后降低,存在最佳的近后喷时刻。依据样机全工况排温分布特征,提出了不同工况区域DOC入口温度升温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柴油机
颗粒过滤
器
(DPF)
主动再生
排气热管理
燃烧过程
柴油机催化氧化器
(DOC)
升温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OC/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6
2
作者
冯谦
楼狄明
+2 位作者
计维斌
谭丕强
胡志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AVL-PEU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DOC)、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耦合催化型颗粒捕集器(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THC)、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_2)和二氧化硫(SO_2)气态物排放特...
基于AVL-PEU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DOC)、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耦合催化型颗粒捕集器(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THC)、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_2)和二氧化硫(SO_2)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独的DOC,DOC+CDPF对CO具有更低的起燃温度,在催化剂活性位上THC比CO具有较强的吸附强度和活性位竞争优势,因此具有比CO更低的起燃温度;DOC和DOC+CDPF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NO、增加NO_2、减少总NO_x排放,减少NO的主要途径是氧化机理;在催化剂中添加氧化铈(CeO_2)能有效实现稀燃储硫、富燃释放硫的效果,增强催化剂的抗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氧化
型
催化
器
柴油机
氧化
型
催化
器
耦合
催化
型颗粒捕集
器
一
氧化
氮/二
氧化
氮
二
氧化
硫
气态排放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物柴油发动机的不同后处理装置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
被引量:
10
3
作者
姚笛
楼狄明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2,19,共6页
基于一台燃用生物柴油BD20的发动机开展台架试验,利用EEPS粒径谱仪研究了发动机无后处理装置及使用DOC、DOC+PO(:和DOC+CDPF等后处理装置时排气颗粒物数量和粒径分布等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OC主要可降低粒径30~50nm的细小颗...
基于一台燃用生物柴油BD20的发动机开展台架试验,利用EEPS粒径谱仪研究了发动机无后处理装置及使用DOC、DOC+PO(:和DOC+CDPF等后处理装置时排气颗粒物数量和粒径分布等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OC主要可降低粒径30~50nm的细小颗粒物数量,POC在DOC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细小颗粒物数量,但对粒径较大颗粒物数量的控制作用不强,CDPF可明显降低粒径大于10nm的颗粒物的数量;DOC、DOC+POC和DOC+CDPF均降低了总颗粒物数量排放,对颗粒物数量的转化率分别为5%~35%、15%~35%和80%~99%,其中POC和CDPF所分担的转化率分别为5%~25%和55%~95%,采用CDPF是全面高效降低生物柴油发动机颗粒物数量排放的后处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生物
柴油
发动机
后处理
柴油机催化氧化器
催化
型颗粒物捕集
器
颗粒物数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轻型柴油车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入口温度升温特性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顾晗
王建
许鑫
张多军
刘胜吉
机构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无锡伟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证办发[2015])
江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518)~~
文摘
选取了高、中、低负荷的3个典型工况,研究了进气节流及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排放性、经济性及柴油机催化氧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入口温度的影响,得到全工况区域的DOC入口温度的升温策略。试验结果表明:随进气节流阀开度减小,进气流量降低,压缩压力下降,燃烧始点滞后,最高燃烧压力下降,循环指示功降低;HC排放得到抑制,其他排放恶化;DOC入口温度得到有效提升,负荷越小,温升效果越显著。喷油规律耦合进气节流发现,主喷提前角的推迟使得滞燃期缩短、后燃加重,DOC入口温度小幅度提升;近后喷油量增加可提高DOC入口温度,推迟近后喷,DOC入口温度先增大后降低,存在最佳的近后喷时刻。依据样机全工况排温分布特征,提出了不同工况区域DOC入口温度升温控制策略。
关键词
柴油机
柴油机
颗粒过滤
器
(DPF)
主动再生
排气热管理
燃烧过程
柴油机催化氧化器
(DOC)
升温策略
Keywords
diesel engine
diesel particle filter(DPF)
active regeneration
exhaust thermal management
combustion process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
heating strategy
分类号
TK42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OC/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6
2
作者
冯谦
楼狄明
计维斌
谭丕强
胡志远
机构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上海汽车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2dz1203102)
文摘
基于AVL-PEU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DOC)、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耦合催化型颗粒捕集器(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THC)、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_2)和二氧化硫(SO_2)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独的DOC,DOC+CDPF对CO具有更低的起燃温度,在催化剂活性位上THC比CO具有较强的吸附强度和活性位竞争优势,因此具有比CO更低的起燃温度;DOC和DOC+CDPF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NO、增加NO_2、减少总NO_x排放,减少NO的主要途径是氧化机理;在催化剂中添加氧化铈(CeO_2)能有效实现稀燃储硫、富燃释放硫的效果,增强催化剂的抗硫能力。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氧化
型
催化
器
柴油机
氧化
型
催化
器
耦合
催化
型颗粒捕集
器
一
氧化
氮/二
氧化
氮
二
氧化
硫
气态排放物
Keywords
IC engine
diesel oxidation catalytic converter(DOC)
diesel oxidationcatalytic converter+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ilter(DOC+CDPF)
NO/NO2
SO2
gaseous emission
分类号
TK42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物柴油发动机的不同后处理装置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
被引量:
10
3
作者
姚笛
楼狄明
谭丕强
胡志远
机构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2,19,共6页
基金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AA111720)
文摘
基于一台燃用生物柴油BD20的发动机开展台架试验,利用EEPS粒径谱仪研究了发动机无后处理装置及使用DOC、DOC+PO(:和DOC+CDPF等后处理装置时排气颗粒物数量和粒径分布等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OC主要可降低粒径30~50nm的细小颗粒物数量,POC在DOC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细小颗粒物数量,但对粒径较大颗粒物数量的控制作用不强,CDPF可明显降低粒径大于10nm的颗粒物的数量;DOC、DOC+POC和DOC+CDPF均降低了总颗粒物数量排放,对颗粒物数量的转化率分别为5%~35%、15%~35%和80%~99%,其中POC和CDPF所分担的转化率分别为5%~25%和55%~95%,采用CDPF是全面高效降低生物柴油发动机颗粒物数量排放的后处理技术手段。
关键词
内燃机
生物
柴油
发动机
后处理
柴油机催化氧化器
催化
型颗粒物捕集
器
颗粒物数量
Keywords
IC engine biodiesel engine after-treatment diesel oxidationcatalyst catalyzed diesel particle filter~ particle number
分类号
TK42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轻型柴油车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入口温度升温特性及策略研究
顾晗
王建
许鑫
张多军
刘胜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DOC/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冯谦
楼狄明
计维斌
谭丕强
胡志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生物柴油发动机的不同后处理装置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
姚笛
楼狄明
谭丕强
胡志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