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产柴油提高柴油汽油比
1
作者 童以豪 《石油炼制》 CSCD 1990年第1期47-53,共7页
本文主要根据我国当前汽油、柴油供应紧张情况及柴油/汽油比不断下降的实际,针对2000年需求预测,提出了增产柴油,提高柴油汽/油比的若干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柴油 增产 柴油汽油比 市场需求 市场预测
下载PDF
柴油/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汪洋 苏万华 +2 位作者 谢辉 高海洋 杨洪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1-223,共3页
本文使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柴油/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放及燃油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准均质燃烧方式(QHCCI)在保留柴油机良好的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降低NO_x和碳烟排放;在自然吸气状态下,试验样机的这两项指标都达到了欧洲Ⅱ号... 本文使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柴油/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放及燃油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准均质燃烧方式(QHCCI)在保留柴油机良好的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降低NO_x和碳烟排放;在自然吸气状态下,试验样机的这两项指标都达到了欧洲Ⅱ号标准,但HC、CO排放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汽油双燃料发动机 排放性能 燃烧过程 试验研究 燃油经济性
下载PDF
柴油/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粗暴现象的发生机理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5
3
作者 汪洋 苏万华 +2 位作者 谢辉 高海洋 杨洪敏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8-191,共4页
通过实验与模型计算 ,分析了柴油 /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准均质燃烧过程中粗暴现象的发生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柴油 /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出现工作粗暴的主要原因是均质混合气区放热率过大。实验结果表明 :减小柴油喷油提前角、增大汽油混合气... 通过实验与模型计算 ,分析了柴油 /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准均质燃烧过程中粗暴现象的发生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柴油 /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出现工作粗暴的主要原因是均质混合气区放热率过大。实验结果表明 :减小柴油喷油提前角、增大汽油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都能有效地降低缸内压力升高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均质燃烧 粗暴 发生机理 控制措施 工作原理 柴油/汽油双燃料发动机
下载PDF
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瞬变工况下燃烧及微粒排放特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孙万臣 杜家坤 +3 位作者 郭亮 肖森林 程鹏 范鲁艳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0-176,共7页
针对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稳态及瞬态工况下的燃烧及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汽油掺入比例及EGR对发动机稳态及不同瞬变率的恒转速增转矩瞬变工况超细微粒数量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大负荷工况下... 针对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稳态及瞬态工况下的燃烧及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汽油掺入比例及EGR对发动机稳态及不同瞬变率的恒转速增转矩瞬变工况超细微粒数量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大负荷工况下采用高汽油掺入比例的汽油/柴油混合燃料能够在不引起NOx显著增加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排气烟度,有助于拓展预混合燃烧过程负荷工况范围;但较高汽油掺入比例易导致油气过度混合,对HC及CO排放有不利影响,尤其会导致小负荷工况下CO排放显著增加.综合考虑不同负荷工况下运行情况,认为汽油掺入比例在40%,~50%,左右较为适宜.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时排气颗粒物更趋于细化,其微粒几何平均粒径较柴油明显降低.瞬变工况增负荷过程中,各模态微粒数量浓度均有所升高,随汽油掺入比例增大积聚态微粒数量增加程度变缓,当汽油掺入比例达到50%,时,在高瞬变率工况时积聚态微粒数量无明显增加.高比例EGR条件下,瞬变过程中积聚态微粒数量浓度在增负荷初期便急剧增加,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有利于缓解瞬态工况积聚态微粒数量急剧增加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燃式发动机 汽油/柴油混合燃料 燃烧 排放 微粒排放粒度分布
下载PDF
汽油/柴油混合燃料对压燃式发动机预混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乔 孙万臣 +5 位作者 郭亮 程鹏 范鲁艳 李国良 孙毅 杜家坤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67-1274,共8页
对一台高压共轨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的预混合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汽油掺入比例、EGR以及喷油参数对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汽油/柴油混合燃料可有效延长燃烧过程的滞燃期,缩短燃烧... 对一台高压共轨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的预混合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汽油掺入比例、EGR以及喷油参数对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汽油/柴油混合燃料可有效延长燃烧过程的滞燃期,缩短燃烧持续期,有利于增大预混合燃烧量;提高汽油掺入比例,可有效拓展发动机实现预混压燃的负荷范围,能够在不引起NO_x增加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排气烟度。采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配合EGR技术有利于同时降低NO_x及排气烟度,随着EGR的引入,NO_x排放呈线性下降趋势,且在低进气氧浓度条件下可实现较好的烟度排放。大负荷工况下,利用EGR和两段喷射协同控制策略,并合理匹配预喷参数,可在不降低热效率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的排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燃式发动机 汽油/柴油混合燃料 预混压燃 两段喷射 EGR
下载PDF
汽油/柴油混合燃料对压燃式发动机燃烧及超细微粒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万臣 杜家坤 +4 位作者 郭亮 肖森林 范鲁艳 李国良 谭满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7-1122,共6页
对一台高压共轨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汽油掺入比例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改善了燃料的挥发性,有助于加快油气混... 对一台高压共轨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汽油掺入比例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改善了燃料的挥发性,有助于加快油气混合,增大预混合燃烧量,显著降低排气烟度,但会导致NO_x排放增加,在较大负荷工况下更为明显。引入适当的废气再循环,可同时降低NO、和微粒排放。随汽油掺入比例的增加,燃烧持续期缩短,有利于改善燃烧定容性,配合EGR、喷油参数等燃烧边界条件的控制,合理匹配燃烧相位,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但过大的汽油掺入比例易导致燃料着火性变差,滞燃期延长,燃烧相位过于推迟,热效率有所降低。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时,微粒数量浓度分布曲线中核态微粒与积聚态微粒数量浓度峰值均向小粒径方向移动。随着负荷的增加,预混合燃烧量减少,汽油掺入比例对微粒排放浓度的影响加大。在中等负荷工况下,汽油掺入比例在40%以上的混合燃料能够有效降低积聚态微粒数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燃式发动机 汽油/柴油混合燃料 燃烧 微粒排放粒度分布
下载PDF
新型减摩润滑剂改善汽油/柴油发动机动力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史佩京 许一 +2 位作者 于鹤龙 刘谦 徐滨士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16,共4页
利用合成和复配技术制备了新型减摩润滑剂,采用WD615型柴油发动机和C698QA型汽油发动机进行了全速全负荷的加速强化台架试验和300摩托小时的可靠性台架试验,考察了该润滑剂作为CD 15W/40和SF 10W/30机油添加剂对发动机功率、扭矩、机械... 利用合成和复配技术制备了新型减摩润滑剂,采用WD615型柴油发动机和C698QA型汽油发动机进行了全速全负荷的加速强化台架试验和300摩托小时的可靠性台架试验,考察了该润滑剂作为CD 15W/40和SF 10W/30机油添加剂对发动机功率、扭矩、机械损失、油耗等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减摩润滑剂在改善车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与CD 15W/40机油相比,该润滑剂能够使柴油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分别提高2.1%、2.0%,降低机械损失4%,节省油耗达1.8%;与SF 10W/30机油相比,使用新型减摩润滑剂后的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别升高了6.1%和2.0%,油耗降低了6.0%。这是由于该润滑剂充分利用了配方中多种功能添加剂的单剂特性和复合协同功效,提升了传统润滑油的减摩润滑性能和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摩润滑剂 动力性能 汽油/柴油发动机 台架试验
下载PDF
汽油/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小负荷工况的燃烧及排放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春华 张昊 马帅营 《现代车用动力》 2017年第2期5-12,29,共9页
针对汽油/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在均质压燃(HCCI)模式,利用缸径100 mm单缸柴油机,控制喷油量在每循环9.4 mg,转速在2 000 r/min,进气压力在0.2 MPa时,选取不同汽油/柴油比例掺烧、在不同喷油时刻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汽油/柴油混... 针对汽油/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在均质压燃(HCCI)模式,利用缸径100 mm单缸柴油机,控制喷油量在每循环9.4 mg,转速在2 000 r/min,进气压力在0.2 MPa时,选取不同汽油/柴油比例掺烧、在不同喷油时刻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汽油/柴油混合燃料随汽油比例增大,喷油时刻提前,缸内平均压力呈先增后减,燃料燃烧速度先减后增,缸内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喷油时刻提前,可大幅度降低CO,NO,喷油时刻在止点后-30°曲轴转角(CA)到-40°CA之间时,增大汽油比例能有效降低碳烟(Soot);G50燃料会随喷油时刻提前,燃油混合气雾化效果变好,CO,NO会进一步降低,而Soot排放呈先减后增规律,整体排放降低的最优喷油时刻在上止点后-35°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汽油/柴油混合燃料 均质压燃 小负荷 喷油时刻 排放特性
下载PDF
汽油柴油燃料添加剂 被引量:2
9
作者 严正泽 吕涯 《石油商技》 1996年第3期58-61,共4页
前言随着强化系数大、高功率内燃机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保工作提出愈益严格的要求,人们企盼作为内燃机燃料的汽油和柴油品质有一个新的跃升。虽然石油加工技术的进步,部分满足了市场对汽油、柴油的品质要求,但人们更寄希望于燃... 前言随着强化系数大、高功率内燃机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保工作提出愈益严格的要求,人们企盼作为内燃机燃料的汽油和柴油品质有一个新的跃升。虽然石油加工技术的进步,部分满足了市场对汽油、柴油的品质要求,但人们更寄希望于燃料添加剂的发展和应用,因为它是提高汽油、柴油品质十分经济而又有效的技术手段。本讲座拟定六讲,从汽油、柴油燃料添加剂的类型、应用领域、作用机理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燃料添加剂 抗氧剂 沉积物 汽油柴油 表面活性剂 保护性添加剂 缓蚀剂 清净剂 抗静电剂 金属钝化剂
下载PDF
关于车用汽油柴油中硫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晶晶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6期51-51,62,共2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车用汽油柴油中硫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车用汽油柴油 硫含量 测定原理
下载PDF
2.40 Mt/a汽油及柴油加氢装置改造运行总结
11
作者 金钢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8年第8期10-13,共4页
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2.40 Mt/a汽油、柴油加氢装置在2017年质量升级改造后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对原料和反应产物的换热流程调整,更换循环氢脱硫塔,改造热高分空冷器以及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 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2.40 Mt/a汽油、柴油加氢装置在2017年质量升级改造后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对原料和反应产物的换热流程调整,更换循环氢脱硫塔,改造热高分空冷器以及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S-2100和再生后的RS-2000加氢精制催化剂,装置运行工况得到优化。标定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入口压力8.0 MPa、第一反应器入口温度320℃、第二反应器入口温度280℃、主催化剂体积空速1.9 h^(-1)、氢(以标准状态计)油比600 m^3/m^3的工况条件下,产品柴油硫质量分数为5.9μg/g、十六烷值52.8,能够长周期生产国Ⅴ质量标准的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柴油加氢 催化剂 国Ⅴ柴油 循环氢脱硫塔 换热网络
下载PDF
汽油和柴油掺混燃料的着火特性:高压下的点火延迟实验和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12
作者 李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7-415,共9页
研究了两种已经认证的汽油和柴油掺混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所有的实验测量都在激波管和快速压缩机中完成,实验条件覆盖了宽泛的发动机工况:(φ=0.5~2.0,T=700~1400 K and p=10~20 bar)。此外,测得的点火延迟时间也同另外两个相关的汽油... 研究了两种已经认证的汽油和柴油掺混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所有的实验测量都在激波管和快速压缩机中完成,实验条件覆盖了宽泛的发动机工况:(φ=0.5~2.0,T=700~1400 K and p=10~20 bar)。此外,测得的点火延迟时间也同另外两个相关的汽油燃料:Coryton汽油和Haltermann汽油的实验结果做了系统性的对比。两种简单的汽油替组分:正标准参考燃料(PRF)和甲苯标准参考燃料(TPRF),以及两个反应动力学模型被用来模拟预测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展示出:1)对于各个不同的燃料,压力和当量比对点火延迟时间的典型性影响;2)对于四种不同的燃料,在负温度系数区(700~900 K)的反应活性的较大差异。具体定量的来讲,在温度为750 K时,两种不同的汽油和柴油掺混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相差为1.5~2.0倍。对于高辛烷值和高敏感性的燃料(Coryton汽油)来说,用甲苯标准参考燃料(TPRF)来模拟的结果显示出非常规的低反应活性,这主要是由于燃料组分中大量的甲苯的存在(77.6%的体积比例)。为了探究此现象背后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本文对于甲苯以及甲苯跟烷烃(正庚烷和异辛烷)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反应物的浓度消耗曲线,反应通量的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柴油 激波管 快速压缩机 点火延迟时间 汽油替代组分
下载PDF
汽油和柴油加氢装置石脑油烯烃含量高的对策探究
13
作者 衡操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7期12-12,共1页
笔者结合既往实践历程,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了引起石脑油烯烃含量提高的原因,认定催化剂活性降低是罪魁祸首,可以通过逐渐提升加氢深度型的形式应对石脑油烯烃含量偏高的现实问题,力争使循环氢浓度>87.0%,反应器入口温度<355℃,高... 笔者结合既往实践历程,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了引起石脑油烯烃含量提高的原因,认定催化剂活性降低是罪魁祸首,可以通过逐渐提升加氢深度型的形式应对石脑油烯烃含量偏高的现实问题,力争使循环氢浓度>87.0%,反应器入口温度<355℃,高分压达到7.1MPa,减少生产阶段处理量(<68t/h),最后使石脑油烯烃质量分数降至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柴油加氢 石脑油 油烯烃 含量增高 处理对策
下载PDF
最新技术科研成果 最佳投资项目 MH合成汽油柴油液化气
14
《技术与市场》 2000年第8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汽油柴油 科研成果 最佳投资 最新技术 合成汽油 西部大开发 加入“世贸” 生产工艺 质检证书 质量指标
下载PDF
利用废旧塑料生产汽油柴油技术
15
《技术与市场》 1995年第3期25-25,共1页
我们从1990年3月开始,对废弃塑料的综合利用进行研究,查阅大量国外专业技术资料和科研新成果,经过两年多的数十次试验,到1992年5月8日,用废弃塑料(农用塑料薄膜碎片、破旧纺织袋、泡沫快餐盒)生产汽油、柴油和液化气获得成功,变废为宝。
关键词 废旧塑料 汽油柴油 废弃塑料 农用塑料薄膜 废塑料 液化气 催化剂 科研新成果 快餐盒 技术资料
下载PDF
南通石油分公司对运油罐车实行张帖“汽油、柴油专运”标志
16
作者 朱平 胡锡华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1年第11X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南通石油分公司 运油罐车 汽油柴油专运”标志 油品质量 运输业务
下载PDF
中红外光谱技术在油品快速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鑫 张正东 +4 位作者 杜彪 王桂萱 刘帆 李琪 李轲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8期59-65,共7页
燃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燃油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安全使用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为了响应“双碳”政策,降低劣质“快销”燃油的使用,便捷、快速、准确的现场分析方法至关重要。红外(IR)光谱是一种产生大量组分信息的分析技术,可... 燃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燃油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安全使用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为了响应“双碳”政策,降低劣质“快销”燃油的使用,便捷、快速、准确的现场分析方法至关重要。红外(IR)光谱是一种产生大量组分信息的分析技术,可以减少获取油品质量信息的时间、成本和样品量,在预测燃油性质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其中,中红外光谱技术(MIR)以简便、快捷、高效、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被用于燃油甲醇、烯烃和芳烃等的多种理化性质的检测。对MIR结合化学计量学在燃油分析中的应用进行总体概述,同时介绍了用于油品快速检测的MIR与其他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对MIR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多种维度信息的数据有效融合是未来红外光谱仪器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技术 原油 汽油柴油 数据融合 油品快速分析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的发动机HC排放预测模型
18
作者 陈利明 刘义佳 +1 位作者 赖海鹏 张彬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将回归分析方法用在一台经过改造的汽油/柴油双燃料发动机HC排放研究上。以1700r/min@60 N·m工况为例描述了试验设计、模型阶次选择、异常点去除、正态分布假设判断整个过程,获得了精度较高的HC排放模型,通过将试验结果和仿真分析... 将回归分析方法用在一台经过改造的汽油/柴油双燃料发动机HC排放研究上。以1700r/min@60 N·m工况为例描述了试验设计、模型阶次选择、异常点去除、正态分布假设判断整个过程,获得了精度较高的HC排放模型,通过将试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汽油/柴油双燃料发动机 HC排放 预测模型 试验设计
下载PDF
中国第五阶段汽柴油质量升级路线图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柯晓明 王丽敏 《国际石油经济》 2016年第5期21-27,共7页
为了实现第五阶段汽柴油质量升级目标,我国炼厂纷纷采取措施调整装置结构,确保目标任务按时完成。通过对比欧美国家的汽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过程,认为中国油品升级的投入相对均衡,汽油中高辛烷值组分比例仍然偏低,催化裂化装置前加氢比重... 为了实现第五阶段汽柴油质量升级目标,我国炼厂纷纷采取措施调整装置结构,确保目标任务按时完成。通过对比欧美国家的汽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过程,认为中国油品升级的投入相对均衡,汽油中高辛烷值组分比例仍然偏低,催化裂化装置前加氢比重不足。为满足今后进一步提高的油品标准要求,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技术还要不断创新。除了装置建设改造外,质量升级工作还要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实现清洁生产。同时需要政府加强对油品消费税的征收监管,实现市场的公平竞争,以确保质量升级过程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柴油 第五阶段标准 质量升级 路线图 欧盟 美国 中国
下载PDF
进气门早关对汽/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谢宗法 张炯 +2 位作者 张开宇 常英杰 黄玉珍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42-448,共7页
为了优化燃烧过程,在SD2100型柴油机上安装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采用进气门早关(EIVC)的模式可实现进气门关闭时刻(IVC)和有效压缩比(ECR)的连续可变。在不同IVC下,对汽油/柴油体积掺混比分别为30%、50%混合燃料的放热规律进行了研究... 为了优化燃烧过程,在SD2100型柴油机上安装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采用进气门早关(EIVC)的模式可实现进气门关闭时刻(IVC)和有效压缩比(ECR)的连续可变。在不同IVC下,对汽油/柴油体积掺混比分别为30%、50%混合燃料的放热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IVC和增大汽油比例均会延长滞燃期;随着IVC的提前,混合燃料的放热率峰值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排气温度增加,燃烧循环变动逐渐增加;随着汽油掺混比增加,放热率峰值增加,排气温度减小,在原机配气相位附近燃烧循环变动基本不变;当IVC提前至下死点后-58°CA(ABDC),汽油掺混比为50%时,出现类似冷焰反应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进气门早关 汽油柴油混合燃料 放热率 可变有效压缩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