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低浴比栀子蓝色素上染桑蚕丝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子璇 王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深入探究天然栀子蓝色素在染色加工中的应用,利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桑蚕丝织物直接染色,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法和响应面法优化并确定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120 W,pH值3,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50 min,染色浴比1∶20时,天然... 为深入探究天然栀子蓝色素在染色加工中的应用,利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桑蚕丝织物直接染色,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法和响应面法优化并确定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120 W,pH值3,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50 min,染色浴比1∶20时,天然栀子蓝色素对桑蚕丝织物染色效果最佳,且耐摩擦色牢度较好,耐水洗和耐汗渍变色色牢度达到4级,棉沾色色牢度为3级,符合纺织品合格标准。对优化后染色条件进行验证,染色织物K/S值实际值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4.55%,该响应面试验预测有95.45%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栀子蓝色素 蚕丝 低浴比染色 超声波技术 响应面法 K/S值
下载PDF
聚类分析氨基酸合成栀子蓝色素的性状及其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朱毅 阚启鑫 +5 位作者 杨寒 袁铭 陈莹 陈家良 何书伦 曹庸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2期55-63,共9页
栀子蓝色素是食用天然色素中少见的蓝色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研究以20种氨基酸为合成底物,探究不同氨基酸与京尼平合成栀子蓝色素的性质及其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颜色指标实验表明,苯丙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分别合成的三组栀子蓝... 栀子蓝色素是食用天然色素中少见的蓝色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研究以20种氨基酸为合成底物,探究不同氨基酸与京尼平合成栀子蓝色素的性质及其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颜色指标实验表明,苯丙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分别合成的三组栀子蓝色素样品的L^(*)值较高(58.31、56.52、57.75)和B^(*)值较高(-20.89、-20.3、-21.45),而A^(*)值较低(6.50、7.14、8.10),色价分别为37.55、27.64和68.08;其中苯丙氨酸组最大吸收波长为595 nm,呈现较纯正的亮蓝色。光稳定和热稳定性研究表明,苯丙氨酸合成的栀子蓝色素样品组在光照、37℃和100℃条件下均具备较好稳定性(保留率分别为97.59%,82.28%和85.58%),此外,该组栀子蓝色素样品对大部分添加剂具有较高稳定性。综上可知,氨基酸种类对合成的栀子蓝色素性质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苯丙氨酸合成的栀子蓝色素在颜色指标和各项稳定性方面均有较佳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氨基酸 颜色指标 稳定性
下载PDF
栀子蓝色素对蚕丝织物的低浴比媒染工艺
3
作者 杨佳妮 王薇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了提高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以明矾作为媒染剂,并用超声波辅助染色,探讨媒染方法、媒染剂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以及浴比对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实验获得优化染色工艺:预媒染色法、媒染剂用量4%... 为了提高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以明矾作为媒染剂,并用超声波辅助染色,探讨媒染方法、媒染剂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以及浴比对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实验获得优化染色工艺:预媒染色法、媒染剂用量4%、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30min、浴比1∶20。对优化染色条件下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进行检测,除耐水变色色牢度为3~4级,耐汗渍沾色色牢度为4~5级外,其余色牢度等级均达到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蚕丝织物 媒染 超声波辅助
下载PDF
憎水性栀子蓝色素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志 张芳 +2 位作者 林欣 蔡艺云 甘纯玑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以浓盐酸为催化剂,采用乙酸酐酯化处理水溶性栀子蓝色素,制备了憎水性栀子蓝色素.探讨了栀子蓝色素与乙酸酐料液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憎水性栀子蓝色素色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料液比1∶20,在常温下反应4 h,为制备憎水性栀... 以浓盐酸为催化剂,采用乙酸酐酯化处理水溶性栀子蓝色素,制备了憎水性栀子蓝色素.探讨了栀子蓝色素与乙酸酐料液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憎水性栀子蓝色素色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料液比1∶20,在常温下反应4 h,为制备憎水性栀子蓝色素的最优条件.同时,通过红外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及溶解性对栀子蓝色素的酯化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栀子蓝色素 乙酸酐 憎水性栀子蓝色素 酯化
下载PDF
高色价栀子蓝色素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尤智 梁华正 +2 位作者 陈贺 贺玉兰 李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研究20种氨基酸与京尼平的呈色反应及部分反应产物的稳定性。分别将20种氨基酸与京尼平在80℃反应16 h,再用HPD100大孔树脂吸附栀子蓝色素,然后用80%乙醇水溶液洗脱色,洗脱液在50℃进行减压干燥,得到深蓝色粉末,测定其色价,然后研究固... 研究20种氨基酸与京尼平的呈色反应及部分反应产物的稳定性。分别将20种氨基酸与京尼平在80℃反应16 h,再用HPD100大孔树脂吸附栀子蓝色素,然后用80%乙醇水溶液洗脱色,洗脱液在50℃进行减压干燥,得到深蓝色粉末,测定其色价,然后研究固体状态的栀子蓝色素的光照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20种氨基酸与京尼平反应后生成的栀子蓝色素最大吸收波长大都在590~600 nm之间,其中赖氨酸色价E1%1cm最高,达180,其次是精氨酸和甘氨酸,脯氨酸呈色效果最差;通过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太阳光和日光灯照射对3种栀子蓝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紫外线影响稍大。赖氨酸与京尼平反应生成的栀子蓝色素固体粉末低温稳定性好,高温下稳定性下降。赖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与京尼平反应生成的栀子蓝色素色价高,稳定性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京尼平 氨基酸 色价
下载PDF
高色价栀子蓝色素的制备及其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凌敏 焦裕健 +2 位作者 李立明 李培尊 吴晏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2-264,共3页
以栀子黄废液中的栀子苷为原料,采用酶促反应制得栀子蓝色素,并利用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层析柱填料对其进行精制纯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酶促反应工艺条件为:浓度为40%的栀子苷溶液100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0h,β-葡萄糖苷酶3mL... 以栀子黄废液中的栀子苷为原料,采用酶促反应制得栀子蓝色素,并利用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层析柱填料对其进行精制纯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酶促反应工艺条件为:浓度为40%的栀子苷溶液100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0h,β-葡萄糖苷酶3mL,甘氨酸10g。层析法精制纯化的工艺条件为:层析柱径长比是1:20,上样量/填料比为1:40,蒸馏水作为洗脱剂,洗脱速度为0.1mL/s。精制得到的栀子蓝色素粉末的色价(E11c%m)为238,OD值为0.24,达到了国际市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栀子 酶促反应 正交实验 壳聚糖
下载PDF
栀子蓝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肖亚中 王怡平 +2 位作者 肖亚军 汪黎 王嘉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7-71,共5页
研究了栀子蓝色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耐氧化还原性和pH值稳定性,并就食品中常见的几种金属离子:Fe3+、Fe2+、K+、Na+、Zn2+、Mg2+、Cu2+、Al3+和常用添加剂对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 研究了栀子蓝色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耐氧化还原性和pH值稳定性,并就食品中常见的几种金属离子:Fe3+、Fe2+、K+、Na+、Zn2+、Mg2+、Cu2+、Al3+和常用添加剂对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色素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色素 食用色素 栀子蓝色素 稳定性
下载PDF
栀子蓝色素制备及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志 张芳 +1 位作者 李梅 甘纯玑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63,共5页
采用纤维素酶水解京尼平甙生成京尼平,京尼平再与氨基酸合成栀子蓝色素,利用超滤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制备及纯化栀子蓝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谷氨酸钠作为氨基酸来源,液... 采用纤维素酶水解京尼平甙生成京尼平,京尼平再与氨基酸合成栀子蓝色素,利用超滤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制备及纯化栀子蓝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谷氨酸钠作为氨基酸来源,液固比为8:1,酶解时间12h,纤维素酶与京尼平甙的质量比1:8,氨基酸与京尼平甙的质量比1:2,反应时间96h.最佳超滤纯化工艺为超滤膜截至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超滤压力0.5~0.8MPa,pH7,超滤温度为室温.经HPLC测定,经本工艺制备的栀子蓝色素色价E1cm^590nm(1%)≥192,纯度≥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超滤 纤维素酶 HPLC
下载PDF
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栀子蓝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吴志梅 梁华正 +1 位作者 李佳春 李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3期53-54,57,共3页
利用京尼平与谷氨酸的显色反应从自然界筛选到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细菌菌株,并将该菌株应用于栀子蓝色素的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菌株发酵栀子蓝色素的最佳温度为37℃,发酵液pH为6.5,发酵时间为40h。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筛选 栀子蓝色素
下载PDF
京尼平甙水解物与谷氨酸钠反应生成栀子蓝色素最佳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梁华正 乐长高 廖晓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对京尼平甙水解产物与谷氨酸钠反应生成栀子蓝色素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的最适温度为80℃,最适pH为7.5,当栀子黄废液的固形物含量为1%时,水解产物与0.7%的谷氨酸钠完全反应。
关键词 京尼平甙 栀子蓝色素 最佳条件
下载PDF
栀子蓝色素制备及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志 张芳 +1 位作者 李梅 甘纯玑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4期352-356,共5页
本文采用纤维素酶水解京尼平甙生成京尼平,京尼平再与氨基酸合成栀子蓝色素,利用超滤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制备及纯化栀子蓝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谷氨酸钠作为氨基酸... 本文采用纤维素酶水解京尼平甙生成京尼平,京尼平再与氨基酸合成栀子蓝色素,利用超滤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制备及纯化栀子蓝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谷氨酸钠作为氨基酸来源,液固比(V/m)=8:1,酶解时间6h,纤维素酶与京尼平甙的质量比1:8,氨基酸与京尼平甙的质量比1:2,反应时间96h。最佳超滤纯化工艺为超滤膜截至分子量为5000Da,超滤压力0.5~0.8MPa,pH7,超滤温度为室温。经HPLC测定,经本工艺制备的栀子蓝色素色价E590nm1cm(1%)≥192,纯度≥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超滤 纤维素酶 HPLC
下载PDF
利用双水相萃取栀子黄废液中的栀子苷酶法生产栀子蓝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华正 李媛 杨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研究有机溶剂/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对栀子黄废液中栀子苷的萃取条件,并将萃取后的栀子苷用于栀子蓝色素的生产。根据分相后上下相中栀子苷的分配系数及两相体积比,选择合适的双水相体系,并改变溶剂与废液的体积比、磷酸氢二钾加入量、... 研究有机溶剂/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对栀子黄废液中栀子苷的萃取条件,并将萃取后的栀子苷用于栀子蓝色素的生产。根据分相后上下相中栀子苷的分配系数及两相体积比,选择合适的双水相体系,并改变溶剂与废液的体积比、磷酸氢二钾加入量、废液pH值以及萃取温度等参数,研究萃取栀子苷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乙醇/磷酸氢二钾为合适的萃取体系。当双水相体系总量为10ml时,乙醇与栀子黄废液的体积比为6:4,加入磷酸氢二钾1.0g,体系分相完全后栀子苷分配系数(K)为4.56,两相体积比(R)为6.38,栀子黄废液pH值及萃取温度在正常条件下对K值及R值影响不大。放大实验表明,以乙醇/磷酸氢二钾体系萃取栀子黄废液中的栀子苷,所得栀子苷纯度可达62.12%,收率可达96.32%。萃取后的栀子苷经β-葡萄糖苷酶水解精氨酸显色后得到栀子蓝色素,色价E1%1cm(590nm)达6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栀子 配系数 栀子蓝色素
下载PDF
栀子蓝色素的发酵及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志梅 梁华正 +1 位作者 李佳春 李媛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1-63,共3页
以宇佐美曲霉AS3.758为发酵菌株、栀子黄废液为原料,以液态发酵方式生产栀子蓝色素,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栀子蓝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为:培养温度为29℃、发酵液pH为6.5、发酵培养时间为36h,发酵结束后经水解、过滤,滤液中加入谷氨酸... 以宇佐美曲霉AS3.758为发酵菌株、栀子黄废液为原料,以液态发酵方式生产栀子蓝色素,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栀子蓝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为:培养温度为29℃、发酵液pH为6.5、发酵培养时间为36h,发酵结束后经水解、过滤,滤液中加入谷氨酸钠,反应后得栀子蓝色素液,转化率达98.43%。色素液经D301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再用1.0molL盐酸洗脱,洗脱液经低温干燥得到的栀子蓝色素,色价E1%1cm(590nm)达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液态发酵 转化率 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PDF
栀子蓝色素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肖亚中 王怡平 +1 位作者 王金木 周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7-41,共5页
应用单因子比较和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栀子蓝色素发酵生产条件。通过优化试验 ,得到了最优摇瓶蓝色发酵生产条件。将该优化条件在 1 6L自动发酵罐放大生产 ,栀子蓝色素产量较初始条件下提高 2 4倍。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生产工艺 发酵 优化 天然色素 食品
下载PDF
栀子蓝色素摇瓶生产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亚中 王怡平 +3 位作者 张书祥 肖亚军 张洁 蔡敬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3-23,42,共2页
对栀子蓝色素摇瓶发酵生产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栀子基质溶液中添加1.5%的可溶性淀粉、0.75%的胰蛋白胨和0.10%的MgSO4,可使栀子蓝色素的摇瓶产量提高15.6%。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发酵 摇瓶发酵 生产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栀子蓝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骅 赵亚南 +2 位作者 赵伯涛 陈斌 张卫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7,共6页
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苷发酵液的纯化条件。以栀子蓝色素色价和含量为指标,比较了多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蓝色素的静态吸附和洗脱效果,筛选出效果较好的D4020树脂进行动态吸附洗脱试验,对栀子蓝色素的纯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纯... 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苷发酵液的纯化条件。以栀子蓝色素色价和含量为指标,比较了多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蓝色素的静态吸附和洗脱效果,筛选出效果较好的D4020树脂进行动态吸附洗脱试验,对栀子蓝色素的纯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纯化的最终条件为,上样时栀子苷发酵液A590nm为0.71,吸附流速1.5mL/min,树脂的饱和吸附量为6.5BV,用2BV的60%乙醇即可洗脱栀子蓝色素。精制的栀子蓝色素色价为130.82,得率为6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下载PDF
膜分离-溶剂萃取法联用分离纯化栀子蓝色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峰 陈剑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3-37,共5页
以色价较低的栀子蓝色素为物料,联用膜分离-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化得到色价高、品质佳的栀子蓝色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膜分离栀子蓝色素的条件为:使用截留分子量6 000 U的超滤膜,压差0.06 MPa,温度为室温,洗滤次数2次。溶剂萃... 以色价较低的栀子蓝色素为物料,联用膜分离-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化得到色价高、品质佳的栀子蓝色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膜分离栀子蓝色素的条件为:使用截留分子量6 000 U的超滤膜,压差0.06 MPa,温度为室温,洗滤次数2次。溶剂萃取纯化栀子蓝色素的条件为:以95%工业酒精为萃取剂,液固比40∶1,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1 h,萃取次数为2次。此纯化栀子蓝色素的工艺未见国内外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膜分离 溶剂萃取 纯化
下载PDF
栀子黄色素的精制及栀子蓝色素的转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景艳艳 李世杰 +2 位作者 陈茂彬 蒋威 方尚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2期68-71,共4页
栀子黄色素提取液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精制后得到高纯度的栀子黄色素及含高浓度栀子苷的废液。从土壤及菌种保藏室中分别筛选到4株霉菌和2株杆菌,并将其应用于栀子黄废液发酵转栀子蓝色素实验。结果发现,霉菌中2#和4#菌株的... 栀子黄色素提取液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精制后得到高纯度的栀子黄色素及含高浓度栀子苷的废液。从土壤及菌种保藏室中分别筛选到4株霉菌和2株杆菌,并将其应用于栀子黄废液发酵转栀子蓝色素实验。结果发现,霉菌中2#和4#菌株的转蓝效果较好,发酵液色价E11%cm(590nm)分别为129.0、171.5,达到了国际市场标准;杆菌中枯草芽孢杆菌的转蓝效果较好,发酵液色价E11%cm(590nm)为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色素 精制 筛选 栀子蓝色素 转化
下载PDF
栀子蓝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峰 陈剑锋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36-239,共4页
对栀子蓝色素稳定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栀子蓝色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室外自然光、柠檬酸对栀子蓝色素有一定的影响;氧化剂、金属离子(Fe3+、Al3+)对栀子蓝色素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稳定性 残留率
下载PDF
复合乳化剂在栀子蓝色素乳化中的应用
20
作者 尤梦圆 胡传荣 +4 位作者 何东平 倪宏 邹翀 王斌 张世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64-267,共4页
研究了复合乳化剂在栀子蓝色素乳化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确定乳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3.5,配方实验确定最佳的复合乳化剂为50%单甘酯,20%油酸和30%司盘60。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乳化条件为:乳化剂量1%,乳化温度65℃,乳化时间30min,搅拌速... 研究了复合乳化剂在栀子蓝色素乳化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确定乳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3.5,配方实验确定最佳的复合乳化剂为50%单甘酯,20%油酸和30%司盘60。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乳化条件为:乳化剂量1%,乳化温度65℃,乳化时间30min,搅拌速度1200r/min,沉淀量为1.0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蓝色素 复合乳化剂 乳化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