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亲月经初潮年龄与矮小症儿童身高标准差积分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杨如雪 班博 +4 位作者 张梅 马晨 李艳英 刘福朋 汲宝兰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1期10152-10160,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母亲月经初潮年龄(Maternal age of menarche, MAM)与矮小症儿童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 Ht SDS)的关系,以及分析儿童骨龄(Bone age, BA)与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差值即Δ(BA-CA)...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母亲月经初潮年龄(Maternal age of menarche, MAM)与矮小症儿童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 Ht SDS)的关系,以及分析儿童骨龄(Bone age, BA)与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差值即Δ(BA-CA)在不同MAM组间是否有差异,为全面评估矮小症儿童生长发育情况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矮小症儿童,共纳入529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生长发育史、其父母亲身高、MAM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如身高、体重、血压等,并计算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与Ht SDS,其他实验室测量学指标如肝肾功、血脂谱、空腹血糖、电解质、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生长激素峰值(Growth hormone peak, GH peak)、胰岛素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并计算胰岛素生长因子-1标准差积分(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 IGF-1 SDS)。分析Ht SDS与MAM以及其他变量的相关性。根据MAM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依次为≥13岁、14岁、15岁、16岁和17岁,比较不同组间Δ(BA-CA)有无差异性。结果:Ht SDS和MAM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63 &#177;0.59和14.8 &#177;1.7岁。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AM与Ht SDS呈负相关关系(r = −0.128,p = 0.003)。在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显示MAM与Ht SDS呈独立负相关关系(β = −0.115, p = 0.007)。并且方差分析显示不同MAM组间Δ(B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625, p = 0.167)。结论:MAM与矮小症儿童Ht SDS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且研究显示,在各组MAM组间Δ(BA-CA)没有明显差异即在最晚MAM组间儿童没有明显BA落后,提示应重视MAM晚的儿童身高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月经初潮年龄 身高标准差积分 矮小症 骨龄
下载PDF
中国足球超级职业联赛的竞争性平衡分析——基于相对积分率标准差法 被引量:4
2
作者 严文华 杨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8,共7页
对国内外职业体育竞争性平衡的概念、测量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和整合,发现一些具体的衡量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各种问题,如胜率标准差法只能运用于或胜或负的比赛中,无法运用于衡量像足球这样具有平局情况的赛事。从而提出相对比较优化的... 对国内外职业体育竞争性平衡的概念、测量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和整合,发现一些具体的衡量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各种问题,如胜率标准差法只能运用于或胜或负的比赛中,无法运用于衡量像足球这样具有平局情况的赛事。从而提出相对比较优化的"相对积分率标准差法",以具体量化的方式衡量各赛季中超联赛各俱乐部之间的竞争性平衡程度。结果发现:(1)相对积分率标准差法在一些具有平局情况的赛事中能够科学量化其竞争性平衡程度;(2)中超联赛与英超联赛相比,自2004赛季以来各俱乐部(运动队)在竞技能力竞争性上一直处于高度不平衡状态。并从中超联赛的内外部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体育 竞争性平衡 相对积分标准差 中超联赛
下载PDF
血清LH、IGF-ⅠSDS、IGF-bp3诊断女童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的价值研究
3
作者 邱世超 高婷 +2 位作者 高飞飞 赵婷 刘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1期7-12,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标准差积分(IGF-ⅠSDS)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早期识别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P-CPP)和缓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SP-CPP)患儿中的有效性,为临床进一步提高对女童RP-CP... 目的分析血清黄体生成素(L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标准差积分(IGF-ⅠSDS)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早期识别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P-CPP)和缓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SP-CPP)患儿中的有效性,为临床进一步提高对女童RP-CPP的诊疗水平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研究组,按照线性生长或骨龄成熟加速等条件,将其分为RP-CPP组(71例),SP-CPP组(49例);纳入同期在院体检的青春期发育正常女童64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LH、IGF-ⅠSDS及IGF-bp3水平的变化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RP-CPP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H、IGF-ⅠSDS及IGF-bp3预测RP-CPP的效能。结果研究组的LH、IGF-ⅠSDS、IGF-bp3及骨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256、47.930、20.390、14.008,P<0.05)。LH、IGF-ⅠSDS、IGF-bp3与骨龄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5、0.502、0.397,P<0.05)。RP-CPP组的LH、IGF-ⅠSDS水平均明显高于SP-CPP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867、33.943,P<0.05),但RP-CPP组与SP-CPP组的IGF-b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H[OR(95%CI):1.962(1.172~3.285)]、IGF-ⅠSDS[OR(95%CI):1.707(1.142~2.552)]及IGF-bp3[OR(95%CI):2.314(1.221~4.384)]均是影响RP-CP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经ROC曲线分析显示,LH、IGF-ⅠSDS及IGF-bp3单独预测RP-CPP的曲线下面积(AUC)从高到低依次为0.799、0.762、0.714,三者联合预测RP-CPP的AUC为0.864,其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结果(P<0.001)。结论CPP女童的血清LH、IGF-ⅠSDS及IGF-bp3水平均存在异常,通过检测患儿的上述指标变化,可有效地预测病情的进展,LH、IGF-ⅠSDS及IGF-bp3水平较高者发生RP-CPP的风险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童 中枢性性早熟 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 血清黄体生成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标准差积分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下载PDF
小儿助长方加减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矮小症脾肾两虚证的效果及安全性
4
作者 李红玉 叶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3期23-27,31,共6页
目的观察小儿助长方加减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小儿特发性矮小症(ISS)脾肾两虚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叶进教授门诊收治的ISS脾肾两虚证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 目的观察小儿助长方加减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小儿特发性矮小症(ISS)脾肾两虚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叶进教授门诊收治的ISS脾肾两虚证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rhGH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小儿助长方加减治疗,2组均持续用药6个月。比较2组用药前、用药6个月后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骨龄(BA)、ΔHtSDS、ΔB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5羟维生素D[25-(OH)D]、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结果用药6个月后,2组HtSDS较用药前升高(P<0.01),试验组ΔHtSDS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GF-1、25-(OH)D均较用药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中医主症总积分低于用药前,试验组中医主、次症总积分均较用药前降低及低于对照组(P<0.01);用药6个月后,2组FPG、INS水平高于用药前,试验组F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小儿助长方加减联合rhGH治疗小儿ISS脾肾两虚证具有良好疗效,可在不加速BA进展的前提下有效增强促生长疗效,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可能会降低rhGH对糖代谢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脾肾两虚证 小儿助长方 身高标准差积分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儿童随访至接近成年终身高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迪 冯国双 巩纯秀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评价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s,ISS)年长儿随访至接近成年终身高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曾予生长激素治疗、目前已停药并达接近成年终身高的ISS患者。主要评价指标为接近成年终身高标... 目的评价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s,ISS)年长儿随访至接近成年终身高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曾予生长激素治疗、目前已停药并达接近成年终身高的ISS患者。主要评价指标为接近成年终身高标准差积分(near-adult 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NAHt SDS)与遗传靶身高(target height,TH),也叫父母中位身高(midparent height,MPH),标准差积分(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SDS)的差值,即△Ht SDS,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生长激素治疗初始Ht SDS男女分别为-3.31,-2.86。接近成年终身高Ht SDS分别为-1.98,-1.39。男女患儿接近成年终身高SDS与用药初始SD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遗传靶身高Ht SDS为标准,采用非劣效检验分析接近成年终身高与遗传靶身高接近程度,提示ISS男性患儿接近成年终身高低于遗传靶身高,女性患儿接近成年终身高不劣于遗传靶身高。55.7%(59/106例)ISS男性患儿、71.4%(50/70例)ISS女性患儿其接近成年终身高Ht SDS>-2 SD,即达到正常、非矮小身高。这部分人群,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在<1年和≥1年的疗程内,其接近成年终身高与遗传靶身高Ht SDS相比,均具有非劣效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以△Ht SDS为因变量,分析性别、用药初始年龄、用药初始Ht SDS、用药初始骨龄、疗程对△Ht SDS的影响。性别、用药初始Ht SDS、疗程对△Ht SDS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00,0.027)。结论本研究ISS年长儿,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大部分可达到正常人群身高。女性患儿、用药初始Ht SDS高、长疗程,有助于其达到或接近遗传靶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 生长激素 接近成年终身高 遗传靶身高 身高标准差积分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监测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6
6
作者 刘建平 黄路圣 叶林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32期3568-35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监测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6例ISS患儿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8例和C组29例。A组为rh GH固定剂量组:患儿始终给予0.15 IU/(kg·d),1次/d,睡前...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监测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6例ISS患儿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8例和C组29例。A组为rh GH固定剂量组:患儿始终给予0.15 IU/(kg·d),1次/d,睡前0.5 h皮下注射。B组为IGF-1低水平组,C组为IGF-1高水平组:B、C组患儿均在起始剂量治疗后每3个月检测1次血清IGF-1水平,调整rh GH的用量,B组维持平均值≤IGF-1<1SD,C组维持1SD≤IGF-1≤2SD。3组治疗时间均为2年。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年和治疗2年时身高、身高标准差积分(Ht SDS)、生长速率(GV)和骨龄(BA)的变化,并比较治疗第1年和第2年各指标进展幅度的差异。结果治疗1年时3组患儿身高、Ht SDS、GV和BA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2年时BA较治疗前1年时显著上升(P均<0.05),身高和Ht SDS虽较治疗1年时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V水平治疗2年时均较治疗1年时显著下降(P均<0.05)。A、B组治疗1年和2年后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治疗1年和2年后Ht SDS和GV水平均显著高于A、B组(P均<0.05),身高和BA水平与A、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儿治疗2年后身高、Ht SDS和GV的进展幅度均显著小于治疗1年后(P均<0.05),其中△GV治疗2年后与治疗1年后相比呈负增长,3组BA的进展幅度和骨成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治疗1年和2年后各指标进展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治疗1年和2年后身高、Ht SDS和GV水平的进展幅度均显著大于A、B组(P均<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以ISS患儿血清IGF-1水平的高低为参考调整用药剂量,可以获得更好的身高改善,对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更为及时准确地进行控制,且不会导致骨龄的加速生长,也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重组人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 生长速率 骨龄 身高标准差积分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Turner综合征患儿身高的疗效 被引量:8
7
作者 余涛 向承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4-625,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Turner综合征(TS)患者身高的疗效,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2004年1月-2007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门诊12例TS患儿。年龄4.9-16.9(11.28±3.64)岁。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Turner综合征(TS)患者身高的疗效,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2004年1月-2007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门诊12例TS患儿。年龄4.9-16.9(11.28±3.64)岁。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常规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头颅磁共振检查均正常。所有患儿尚未接受过生长激素或雌激素治疗。患儿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患儿均身材矮小,肘外翻9例,盾状胸8例,发际低4例,颈蹼2例,乳房未发育11例,无腋毛、阴毛11例,均无初潮,均无智力落后和其他畸形。rhGH为每日睡前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为脐周3~5cm的环形区域。rhGH治疗平均剂量0.16IU/(kg·d)[0.15-0.18IU/(kg·d)],计算和比较治疗前后TS患儿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观察有无rhGH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持续治疗时间12个月9例,15个月2例,18个月1例。12例患者治疗前身高(122.77±15.98)cm,治疗后身高(129.92±14.59)cm,身高增长速度(0.55±0.15)cm/月,治疗前HtSDS为(-2.99±1.13),治疗后为(-2.36±0.76),治疗前后HtSDS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87P〈0.05)。3例出现一过性头痛,8例出现一过性膝关节疼痛。结论rhGH对TS患者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TURNER综合征 身高标准差积分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小于胎龄儿矮小症90例疗效分析
8
作者 黄乐明 袁和秀 黄郁波 《药品评价》 CAS 2022年第11期680-683,共4页
目的:为分析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小于胎龄儿(SGA)矮小症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SGA矮小症患儿,根据治疗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各30例,分别给予rhGH 0.10... 目的:为分析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小于胎龄儿(SGA)矮小症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SGA矮小症患儿,根据治疗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各30例,分别给予rhGH 0.10、0.15、0.20 IU·kg·d,治疗1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时,比较三组生长状况相关指标、血清相关指标,并记录三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三组身高、体重、骨龄、生长速率(HV)、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均较治疗前逐渐提高,且大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小剂量组(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三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均较治疗前逐渐升高,且大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小剂量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rhGH更利于促进SGA矮小症患儿生长,改善血清IGF-1、IGFBP-3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材矮小症 小于胎龄儿 重组人生长激素 生长速率 身高标准差积分
下载PDF
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袁红虹 韩雯雯 王静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目的评价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对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矮小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rhGH治疗[0.10~0.15 U/(kg&#... 目的评价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对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矮小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rhGH治疗[0.10~0.15 U/(kg·d)],观察组给予大剂量rhGH治疗[0.16~0.20 U/(k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年龄对应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_(CA))、骨龄对应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_(BA))、生长速率(GV)、预测成年身高(PAH)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HtSDS_(CA)、HtSDS_(BA)、GV、PAH及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rhGH对矮小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更明显,能更好地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相关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儿童 重组人生长激素 身高标准差积分 生长速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矮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钱尚统 王凡 +5 位作者 陈敏先 吕静波 罗敏 郁忠勤 王琴琴 陈战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年第4期209-210,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促进青少年身高生长 (以家族、体质性矮小为主 )的疗效。方法 用身高标准差积分的统计方法 ,对接受治疗的 1788例对象进行评估。结果 男性身高平均增加 0 .2 4SD(不同年龄段的升高标准差 ) /治疗年、女...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促进青少年身高生长 (以家族、体质性矮小为主 )的疗效。方法 用身高标准差积分的统计方法 ,对接受治疗的 1788例对象进行评估。结果 男性身高平均增加 0 .2 4SD(不同年龄段的升高标准差 ) /治疗年、女性 0 .2 3SD/治疗年 ,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青少年身高的增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青少年矮小 辨证施治 标准差积分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下的护理干预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骨代谢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汪会珍 唐娟 +2 位作者 苏琴 胡贝贝 胡华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3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Kano模型下的护理干预对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患儿生长发育、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2年1—7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IS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 目的:探究基于Kano模型下的护理干预对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患儿生长发育、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2年1—7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IS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干预,给予干预组患儿常规干预+基于Kano模型下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血清生长因子、骨代谢水平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25-羟维生素D_(3)水平均升高,且干预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身高、体重、骨龄(bone age,BA)及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HtSDS)均升高,其中干预组身高、HtSD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体重、BA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ano模型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ISS,有助于提高患儿IGFBP-3、IGF-Ⅰ及骨代谢水平,改善患儿生长发育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特发性矮小症 生长因子 骨代谢 身高标准差积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