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教育测量模型研发 护航高考改革——标准参照与常模参照并存的教育测量模型探究
1
作者 梁正妍 张敏强 《浙江考试》 2024年第10期11-14,共4页
新高考在考试模式及考试内容构成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考试科目采用“3+3”或“3+1+2”的模式。其中,前“3”是全国统一命题,归属于常模参照;后“3”或者“1+2”则是各省自主命题的学业水平考试,归属于标准参照。考... 新高考在考试模式及考试内容构成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考试科目采用“3+3”或“3+1+2”的模式。其中,前“3”是全国统一命题,归属于常模参照;后“3”或者“1+2”则是各省自主命题的学业水平考试,归属于标准参照。考生最终的高考成绩以“前3的原始分+后3的转换分”方式报告总分。这种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并存模式已存在高考改革中,而其教育测量学理论方法值得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考试理论模型 标准参照与常模参照并存
下载PDF
一种智慧课堂交互行为数据的标准分数常模计算方法研究——基于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 被引量:5
2
作者 方海光 孔新梅 +1 位作者 郑志宏 黄颖文惠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5,共9页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带动了智慧课堂交互行为数据大规模、系统化的采集,当前在采集的数据基础上所进行的分析依据是统计性的经验性分析方法。如何根据课堂交互行为数据建立标准分数常模,并对相关维度数据进行分级应用,是目前国家教...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带动了智慧课堂交互行为数据大规模、系统化的采集,当前在采集的数据基础上所进行的分析依据是统计性的经验性分析方法。如何根据课堂交互行为数据建立标准分数常模,并对相关维度数据进行分级应用,是目前国家教育数字化亟待探索的数据驱动智慧课堂交互分析方法。为此,从课堂交互行为数据基础出发,基于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选取iFIAS系统平台的358节有效课堂和292380条有效数据,形成了课堂交互行为分析标准分数常模的计算方法,并构建了“1个总体,4个主维度,14个子维度”的标准分数常模分级应用框架,得出iFIAS课堂交互行为数据标准分数常模计算结果。最后,应用该方法对一堂小学四年级数学课“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和一堂初中一年级英语课“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进行课堂交互行为量化分析,通过比较发现数据驱动的智慧课堂的特点及其内在关联,并从“标准分数常模、三值内在逻辑关系、课堂特点、无学科限定、常模漂移”五个方面讨论了常模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标准分数常模 交互行为数据 iFIAS
下载PDF
标准参照测验理论在自学考试中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柳博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58,76,共8页
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立以来,将标准参照测验的基本原理与自学考试的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提高了考试的科学化水平。从教育学和测量学2个维度,自学考试建立了包括人才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结构化标准体系... 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立以来,将标准参照测验的基本原理与自学考试的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提高了考试的科学化水平。从教育学和测量学2个维度,自学考试建立了包括人才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结构化标准体系,实现了教育标准与评价标准的统一。在考试命题时,根据自学考试的试题难度与考试分数解释具有共同参照标准的特点,构建了基于标准常模的预估难度理论及评定方法,改进了在原始分条件下合理设计并控制考试合格标准的命题技术规范。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和大力发展职业高等教育的形势下,应从3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标准参照测验理论在自学考试中的应用:1)健全并优化考试标准体系;2)调整并完善考试合格标准;3)改进并提高考试标准的实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学考试 自考改革 标准参照测验 标准常模 预估难度
下载PDF
罗夏墨迹技术的近期发展与争论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庆科 王炜丽 +1 位作者 戚菲 陈雪霞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3-980,共8页
综合系统在罗夏墨迹技术(RIM)的标准化、客观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有一些批评者对它的信度、效度、常模与标准化等问题提出了质疑,作者们对这些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结有关的元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RIM的多数核心... 综合系统在罗夏墨迹技术(RIM)的标准化、客观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有一些批评者对它的信度、效度、常模与标准化等问题提出了质疑,作者们对这些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结有关的元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RIM的多数核心变量都有较好的评分者信度和跨时间稳定性,只有心理状态变量的信度较低。以往的整体元分析和局部元分析都发现RIM不逊于其他测验。这些结果表明RIM在临床疾病诊断,外显行为预测方面都是有价值的。与其他测验一样,RIM也有其优势与不足,在应用中应与其他测验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夏墨迹技术 效度 信度 常模标准
下载PDF
综合英语(二)预估难度与统计难度差异分析
5
作者 梁秋霞 《中国考试》 2011年第10期17-24,共8页
难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各项考试命题的关注焦点。特别是作为标准参照性的自学考试,试题的难度决定了考试的及格标准。在难以进行试测的情况下,专家对试题难度的预估被认定为自考的试题难度。故预估难度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难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各项考试命题的关注焦点。特别是作为标准参照性的自学考试,试题的难度决定了考试的及格标准。在难以进行试测的情况下,专家对试题难度的预估被认定为自考的试题难度。故预估难度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是确保自学考试合格标准的平行性与稳定性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介绍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英语(二)课程考试预估难度的设计方法;在与统计难度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试卷的预估难度低,而统计难度高,并对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英语(二) 预估难度 统计难度 标准常模 差异
下载PDF
预估难度的理论模型及应用探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柳博 《中国考试》 2009年第4期3-7,共5页
难度决定考试分数的分布,直接影响考试的评价与选拔功能,受到较高的关注。难度一般通过考后对考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这时合格分数线已经确定,无法再进行调整。预估难度是在命题阶段由命题专家结合试题内容,通过构建标准常模,进... 难度决定考试分数的分布,直接影响考试的评价与选拔功能,受到较高的关注。难度一般通过考后对考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这时合格分数线已经确定,无法再进行调整。预估难度是在命题阶段由命题专家结合试题内容,通过构建标准常模,进行合理地评定而得到的试题难度。在当前应用原始分报告考试成绩的情况下,预估难度对确保考试稳定与公平尤其重要。预估难度不同于实测难度,可以进行控制与调整。命题工作不仅是编制试题的过程,而且是预估难度的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估难度 标准常模 模型 应用
原文传递
美国青少年体质测定系统的演进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红娟 王正珍 罗曦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1-58,70,共9页
青少年体质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青少年体质测定从指标体系的建立到评价标准的制订,都是非常复杂的。尤其要建立全国性体质测定体系与评价标准,必须具有足够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综述了美国青少年体质测定系统的发展历史及测试指标... 青少年体质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青少年体质测定从指标体系的建立到评价标准的制订,都是非常复杂的。尤其要建立全国性体质测定体系与评价标准,必须具有足够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综述了美国青少年体质测定系统的发展历史及测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制订思想的演变,从美国历史上实行的几个重要的青少年体质测定系统的更迭中,探讨目前青少年体质测定的发展趋势。在青少年体质评价中,强调健康相关体质的测试与正常参照标准评价的思想,将体质测评与健康状况联系起来,将体质测评与体力活动促进联系起来,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与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质测定 常模参照标准 正常值参照标准
原文传递
NLO QCD corrections to Bc(B*c) production around the Z pole at an e+e- collider
8
作者 XuChang Zheng ChaoHsi Chang +1 位作者 TaiFu Feng Zan Pa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4-46,共13页
The production of Bc and B* mesons at a Z-factory (an e+e- collider operating at energies around the Z pole) is calculated up to the next-to-leading order (NLO) QCD accur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endence... The production of Bc and B* mesons at a Z-factory (an e+e- collider operating at energies around the Z pole) is calculated up to the next-to-leading order (NLO) QCD accur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endence of the total cross sections on the renormalization scale/1 is suppressed by the corrections, and the NLO corrections enhance the total cross sections of B,. by 52% and of Bc* by 33% when the renormalization scale is taken at μ = 2mb. To observe the various behaviors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mesons Bc and Bc*, such as th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vs. the out-going angle, the forward-backward asymmetry, and the distribution vs. the energy fraction z up to NLO QCD accuracy as well as the relevant K-factor (NLO to LO) for the production, are calculated,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some of the observables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work may be used as a specific precision test of the standar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 meson PRODUCTION Z-facto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