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继明 张爱华 +1 位作者 肖中华 戴惠珍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75-75,共1页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实验,对患者的术前准备、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用药疗效的评估与监测有直接指导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护士抽血...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实验,对患者的术前准备、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用药疗效的评估与监测有直接指导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护士抽血时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量来采集标本,这是否会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采集量 抗凝剂血 PT APTT测定 影响
下载PDF
标本采集量不足对凝血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佳 吴宗勇 齐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分析标本采集量不足对凝血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采集量不足及足量采血的对照组标本共23对,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 目的分析标本采集量不足对凝血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采集量不足及足量采血的对照组标本共23对,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含量。结果采血量不足组与对照组相比PT、APTT、TT显著延长,FIB和D-Dimer含量显著降低,而FDP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凝血标本采集量不足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采集量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标本采集量对PT、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徐爱丽 毛庆民 张乐研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913-913,共1页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标本采集量
下载PDF
标本采集量对PT、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熊宇 邢辉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4期260-261,共2页
为了解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 ,对不同采血量、不同红细胞比容的标本进行PT、APTT检测。结果采血量、红细胞比容异常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示护士采样前应了解标本质量控制... 为了解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 ,对不同采血量、不同红细胞比容的标本进行PT、APTT检测。结果采血量、红细胞比容异常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示护士采样前应了解标本质量控制标准 ,确保采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标本采集量
下载PDF
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小萍 齐迅捷 +2 位作者 曾良 王莉 黄新建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0期73-73,共1页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及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实验,对患者的术前准备、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用药疗效的评估与监测有直接指导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某些护士抽...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及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查实验,对患者的术前准备、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用药疗效的评估与监测有直接指导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某些护士抽血时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量来采集标本,这是否会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采集量 凝血项目 检测结果
下载PDF
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徐菡 邸平 +2 位作者 夏全成 马骏龙 王成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6期2201-2202,共2页
目的:分析标本血量不足对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血量不足标本,要求血细胞比容在20%~55%,离心后无溶血、脂血及黄疸。按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分为8∶1组与7∶1组两组,再... 目的:分析标本血量不足对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血量不足标本,要求血细胞比容在20%~55%,离心后无溶血、脂血及黄疸。按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分为8∶1组与7∶1组两组,再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合格血量(2.7 mL )标本作为各自对照组,检测4个组血样的PT、APTT。结果 PT在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为8∶1组和8∶1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为7∶1组与7∶1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在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为8∶1、7∶1组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项目的检测中,PT、APTT 的结果受血液和抗凝剂比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标本采集量
下载PDF
血液标本质量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立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8期86-88,共3页
目的 探究血液标本质量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3000例进行凝血指标检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凝血异常患... 目的 探究血液标本质量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3000例进行凝血指标检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凝血异常患者和凝血正常患者的凝血指标,并分析发生凝血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0例患者中检出异常标本420例(14.00%),其中412例(13.73%)异常增高, 8例(0.27%)异常降低。凝血异常患者的PT(15.22±0.52)s、APTT(29.56±1.56)s、TT(16.92±0.82)s均长于凝血正常患者的(13.02±0.41)、(26.52±1.82)、(15.02±0.21)s, FIB(2.21±0.63)g/L低于凝血正常患者的(2.72±0.5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异常患者血液标本采集量<3 ml占比、血液标本采集部位为末梢血占比、溶血标本占比、标本放置时间≥24 h占比分别为97.14%、28.57%、82.14%、75.24%,均高于凝血正常患者的2.60%、21.28%、0.3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液标本采集量、血液标本采集部位、溶血标本、标本放置时间等是凝血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液标本质量会对凝血指标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中要严格的做好血液标本各个环节的工作,提升血液标本质量,确保凝血指标检验结果对患者病症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血液标本 影响因素 标本采集量 标本采集部位
下载PDF
紧密医联体下区域检验中心实施并管采血前后质量指标监测与持续改进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政枝 姜瑞伟 +2 位作者 纪翔 熊丹 张秀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6期2436-2441,共6页
目的探讨紧密医联体下区域检验中心在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下实行并管采血前、并管采血后及实施持续改进后关键质量指标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医联体下属3家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以临床生化组和免疫组作为... 目的探讨紧密医联体下区域检验中心在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下实行并管采血前、并管采血后及实施持续改进后关键质量指标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医联体下属3家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以临床生化组和免疫组作为质量指标监测点,采集并管采血前、并管采血后、实施持续改进后稳定运行3个阶段的标本采血管数量、实验室内标本周转时间(TAT)达标率、标本项目漏检率、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等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并进一步进行经济学指标分析。结果通过并管采血实施后,患者采血管数及采血量明显减少,其中<5管/人次组采血管数占总体采血管数比例由78.24%上升至92.64%,5~<10管/人次组采血管数占总体采血管数比例由20.26%下降至6.58%,≥10管/人次组采血管数占总体采血管数比例由1.50%下降至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组和免疫组实验室内TAT达标率≥90%,医生和护士对实验室检验服务满意度分别由94.6%、89.6%上升至96.9%、99.1%,患者对实验室检验服务满意度由85.9%上升至98.9%;与并管采血前采血管数理论值相比,2020年7-11月合计减少采血管支数为111286支,节约成本为91221.68元。结论该检验中心以并管采血项目作为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下持续改进项目之一,通过紧密医联体高度集约化的LIMS缩短实验室内TAT,提高了患者和临床医生和护士满意度,同时又减少了采血管的使用量,大大节约了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采集量 目标 标本周转时间 持续改进 满意度
下载PDF
抽取血液量减少时对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季明德 郭长青 梁鑫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抽取血量减少对有或无止凝血功能异常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挑选40例病人,其HCT在20-55%范围内,其中20例病人无止凝血功能异常病史,另20例病人止凝血功能异常。用一次性采血器采血后,注入到定量0.3mL枸橼酸钠... 目的分析抽取血量减少对有或无止凝血功能异常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挑选40例病人,其HCT在20-55%范围内,其中20例病人无止凝血功能异常病史,另20例病人止凝血功能异常。用一次性采血器采血后,注入到定量0.3mL枸橼酸钠抗凝管中,注入血量分别为2.7mL,2.4mL,2.1mL,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无止凝血功能异常病人血量稍有减少对凝血酶原时间没有影响;抽取血量少到一定程度时,对结果有影响;有止凝血功能异常病人血量稍少时即对结果有影响。讨论病人进行凝血项目的检测,对抽血技术要求比较高,止凝血功能异常病人在抽血检测凝血项目时,采血一定要注意抽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STA全自动血凝仪 标本采集量
下载PDF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戴庆忠 覃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7期2349-2350,共2页
凝血四项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诊断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抗凝血药物用量监测,疗效评估和手术前预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1]。在血栓和止血检验的全过程... 凝血四项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诊断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抗凝血药物用量监测,疗效评估和手术前预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1]。在血栓和止血检验的全过程中,实验结果受到受血者状态,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与处理、抗凝剂与试剂、仪器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本文就标本采集量、标本有凝块、溶血、放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四项 检测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标本采集量 血栓性疾病 凝血酶原时间 放置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影响凝血实验结果准确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立新 张晋敏 赵春娥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5期634-635,共2页
①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凝血测定过程中,影响凝血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常见因素。②方法对采血量合格的凝血标本在不同放置时间和离心条件下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③结果... ①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凝血测定过程中,影响凝血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常见因素。②方法对采血量合格的凝血标本在不同放置时间和离心条件下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③结果抽血量在1.6mL(8∶1)和2.0mL(10∶1)时,PT、APTT、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血量在1.4mL(7∶1)和1.2mL(6∶1)时,PT、APTT、FIB、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下放置4h,APTT、TT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P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8h、24h,PT、APTT、FIB、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5min与10min相比,PT、APT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15min和20min与10min相比,PT、APTT、FIB、TT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凝血试验前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严格把握好各个环节,减少误差,为临床科室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标本采集量 离心时间
下载PDF
液基宫颈刮片检查是否受水质润滑剂的影响
12
作者 杜雪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6年第6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宫颈刮片检查 润滑剂 水质 宫颈细胞学诊断 细菌性阴道病 标本采集量 成年妇女 液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