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树冠因子的林木竞争指数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晔珵 张怀清 +2 位作者 陈永富 李永亮 马莉燕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以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树木竞争指数的研究,基于Hegyi简单竞争指数的形式,提出包含反映树冠特征因子的树冠竞争指数。[方法]将树冠竞争指数和Hegyi简单竞争指数分别与胸径增长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Kend... [目的]以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树木竞争指数的研究,基于Hegyi简单竞争指数的形式,提出包含反映树冠特征因子的树冠竞争指数。[方法]将树冠竞争指数和Hegyi简单竞争指数分别与胸径增长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Kendall’s tau-b系数、Spearman’s rho系数和相关系数R2均显示树冠竞争指数与林木生长量的相关性高于Hegyi简单竞争指数。[结论]该结果表明树冠竞争指数与林木生长量有更强的相关性,可以更好地体现树冠在树木生长中的作用,能作为模拟林分生长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因子 竞争指数 林木生长量 杉木人工林
下载PDF
不同林分密度降香人工林生长量与树冠层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慧兰 余慧霖 +5 位作者 陈毅青 黄海 吴向荣 陈海辉 张学丰 余雪标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为给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人工林经营措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降香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生长量与树冠层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林分密度增大,降香人工林的胸径、冠幅和树冠体积均减小,树高和冠长率... 为给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人工林经营措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降香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生长量与树冠层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林分密度增大,降香人工林的胸径、冠幅和树冠体积均减小,树高和冠长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冠形率增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密度降香人工林生长量和树冠层因子大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冠幅、冠形率和冠长率对树高和胸径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较复杂,冠幅对胸径和树高的影响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生长量 树冠因子 通径分析 降香
下载PDF
基于机载LiDAR的树冠形态特征因子对单木生物量估算的影响
3
作者 王良松 李宁 +2 位作者 王成 王浩宇 苗政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304-13311,共8页
机载激光雷达遥感(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高精度单木参数反演的可靠手段,但单木生物量估算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以马尾松、桉树为研究对象,基于从机载LiDAR数据中提取树高、冠幅为自变量,辅助以冠形率(crown shape r... 机载激光雷达遥感(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高精度单木参数反演的可靠手段,但单木生物量估算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以马尾松、桉树为研究对象,基于从机载LiDAR数据中提取树高、冠幅为自变量,辅助以冠形率(crown shape ratio,CSR)、树冠率(crown rate,CR)等形态特征因子,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RT)机器学习构建生物量估算模型,对比分析各模型反演单木生物量的精度。结果表明:加入树冠形态特征因子可以有效提高生物量模型的精度;在3种模型中,RF模型效果最佳,未加入树冠形态特征因子的模型拟合结果R^(2)为0.77,rRMSE(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error)为21.57%,加入树冠形态特征因子后,在不同的组合下,模型拟合的R^(2)分别为0.86、0.85、0.85,rRMSE分别为20.93%、20.17%、2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单木生物量 树冠形态特征因子 随机森林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树冠竞争因子的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段劼 马履一 +2 位作者 贾黎明 贾忠奎 魏红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8,共5页
使用广泛分布于北京地区,且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16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近熟林、成熟林样地数据(林龄为31~53 a),研究并确定了其树冠竞争因子。结果表明:近熟林阶段油松人工林生长渐趋稳定,成熟期有分化趋势;冠幅指标比胸径... 使用广泛分布于北京地区,且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16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近熟林、成熟林样地数据(林龄为31~53 a),研究并确定了其树冠竞争因子。结果表明:近熟林阶段油松人工林生长渐趋稳定,成熟期有分化趋势;冠幅指标比胸径、树高指标对环境和竞争的响应更为敏感,是研究油松人工林生长的重要指标;建立了油松优势木胸径—冠幅线性模型和二次方模型,模型相关指数R2分别为0.662 0和0.660 8;确定线性模型为研究树冠竞争因子的模型,模型通过了t检验,残差呈正态分布;确定油松人工近、成熟林树冠竞争因子上限值为300,该值随树龄的增长趋于稳定;使用树冠竞争因子分析了116块林分的郁闭情况,结果显示15%的样地已经郁闭,郁闭时密度约为580株/hm2,剩余85%的林分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抚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油松 人工林 树冠竞争因子 生长模型 郁闭度 森林抚育
下载PDF
利用树冠竞争因子确定同龄间伐林分的断面积生长过程 被引量:34
5
作者 唐守正 杜纪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41,共7页
断面积生长预估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体系中的核心因子和基础。本文选用了包含林分密度指标、年龄和立地质量指标的Richards 模型作为断面积生长模型。利用树冠竞争因子( CCF) 能稳定反映林分竞争水平的特性,建立了CCF... 断面积生长预估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体系中的核心因子和基础。本文选用了包含林分密度指标、年龄和立地质量指标的Richards 模型作为断面积生长模型。利用树冠竞争因子( CCF) 能稳定反映林分竞争水平的特性,建立了CCF 与林分密度指数和单位面积林木株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对长白落叶松和杉木得出:(1) CCF< 200 ,林分为等株数生长;(2)200 ≤CCF≤300 时,为等株数生长向自然稀疏生长的过渡期,该期间林分密度指数的变化可用等株数生长和自然稀疏生长的线性组合来表达;(3) CCF> 300 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竞争因子 断面积 生长模型 间伐 林分 生长
下载PDF
运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提取落叶松树冠特征因子及树冠轮廓模拟 被引量:15
6
作者 全迎 李明泽 +1 位作者 甄贞 郝元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2-58,共7页
为探究无人机激光雷达(UAVLS)获取单木树冠三维结构的能力,利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对人工长白落叶松进行单木树冠特征因子的提取以及树冠轮廓的模拟,并与机载激光雷达(ALS)单木树冠特征因子的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UAVLS数据1... 为探究无人机激光雷达(UAVLS)获取单木树冠三维结构的能力,利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对人工长白落叶松进行单木树冠特征因子的提取以及树冠轮廓的模拟,并与机载激光雷达(ALS)单木树冠特征因子的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UAVLS数据1∶1匹配的单木数量远高于利用ALS数据匹配的单木数量,且UAVLS单木位置探测的精度达到0.338 1 m,比ALS提高了0.185 1 m;UAVLS单木树高的提取精度达到0.578 5 m,比ALS提高了1.294 5 m;对于冠幅及冠基高的提取,UAVLS也有更高的精度。与ALS相比,UAVLS不仅具有更高的单木探测精度,也具有更高的单木树冠结构参数提取精度;3种树冠轮廓模型拟合的R^2均高于0.75,表明3种常用的轮廓模型都能够很好的描述从UAVLS数据中获取的树冠外部轮廓,其中二次抛物线模型具有最强的模拟效果(MAE=0.256 4,MRAE=4.59%)。因此,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提取单木树冠结构,可以提高林业调查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激光雷达 树冠特征因子 树冠 长白落叶松
下载PDF
香樟树冠、树干形态因子与生长应力之间关系研究
7
作者 储成林 《河南科技》 2010年第7X期46-48,共3页
本文通过选取两棵长势健康的香樟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利用应变片法对树木进行生长应变的测定,分析生长应变与树干及侧枝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树木自身生长应力与树干、树枝形态(树干冠幅面积、树枝分枝角度)以及外界因素(风折、雪压... 本文通过选取两棵长势健康的香樟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利用应变片法对树木进行生长应变的测定,分析生长应变与树干及侧枝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树木自身生长应力与树干、树枝形态(树干冠幅面积、树枝分枝角度)以及外界因素(风折、雪压)有关。(1)香樟主干及侧枝上的生长应变的比较和研究中,对于香樟1来说,树枝上部较树枝下部生长应变大(生长应变为331.43),表现为拉应力。树干北面的生长应力较树干南面小(生长应变为-59.20),表现为压应力。而对于香樟2来说,树干北面的生长应力较树干南面大(生长应变为-396.12),表现为压应力。树枝下部的生长应力较树枝上部小(生长应变为-325.24)。也表现为压应力。(2)树干、树枝形态与生长应变之间的关系研究中,香樟1南北轴向冠幅面积比比香樟2南北轴向冠幅面积比大,而香樟1的生长应变差异系数同样比香樟2的差异系数大,由此说明:主干表面生长应变差异系数与轴向冠幅面积比成正比例关系。香樟1侧枝倾斜角比香樟2侧枝倾斜角要大,而侧枝生长应变差异系数也比香樟2侧枝生长差异系数大,侧枝上生长应变差异系数与侧枝倾斜角也成正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生长应变 树干形态 树冠因子
下载PDF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树冠形态因子与生长形质通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利利 谭新建 +3 位作者 司芳芳 张华聪 李翱翔 潘文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4-904,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杉木树冠形态因子对单株材积指数、胸径、无节材长度的影响,确定杉木在不同龄级阶段树冠形态调控的重点和方向,为培育速生丰产杉木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大岗山3个不同龄级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使用相...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杉木树冠形态因子对单株材积指数、胸径、无节材长度的影响,确定杉木在不同龄级阶段树冠形态调控的重点和方向,为培育速生丰产杉木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大岗山3个不同龄级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使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杉木树冠形态因子与单株材积指数、胸径、无节材长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龄级阶段,树冠形态因子与生长形质性状具有明显相关性,且在中龄林阶段时相关性最为显著。树冠形态因子对生长形质性状的直接作用具有显著差异,冠幅、冠形率对生长形质性状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冠长率对生长形质性状具有极显著的负效应,随着林分的生长,树冠形态因子对生长形质性状的影响逐渐减弱,杉木树冠形态调控的最佳时间为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不同的林分生长阶段,树冠形态因子对生长形质性状的相对重要性呈现不同的排序,培育速生丰产杉木理想冠形的调控重点和方向有所差异。幼龄林阶段,树冠形态因子对3个生长形质性状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冠长率、冠形率、冠幅;中龄林阶段,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指数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冠长率、冠幅、冠形率,对无节材长度的相对重要性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冠长率、冠形率、冠幅;近熟林阶段,对单株材积指数、胸径和无节材长度影响最重要的树冠形态因子分别为冠形率、冠幅、冠长率。树冠形态因子对生长形质性状整体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幼龄林阶段为冠长率第1、冠形率第2、冠幅第3;中龄林阶段冠长率第1、冠幅第2、冠形率第3;近熟林阶段为冠幅第1、冠长率第2、冠形率第3。【结论】促进杉木速生丰产树冠调控的重点方向,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均为降低冠长率;近熟林阶段,促进单株材积生长的调控方向为增加冠形狭长度,增加林木胸径的调控方向为增加冠幅宽度,促进无节材长度增长的调控方向为降低冠长率。不同龄级阶段的理想冠形,幼龄林阶段为低冠长率,冠形狭长和在此基础上较为宽大的冠幅;中龄林阶段为低冠长率和宽大的冠幅,以及在该基础上狭长的冠形;近熟林阶段为宽大的冠幅,低冠长率和在该基础上狭长的冠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树冠形态因子 生长形质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湿地松枫香混交林树冠竞争因子对树种的影响与分析
9
作者 温尚勇 刘东平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7期35-35,共1页
湿地松原产美国,是一种适应性广,松脂和木材收益高的速生常绿树种。枫香具有药价值的落叶乔木。混交林具有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病虫害少,能有效地较轻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并能提高土壤肥力等优点。营造湿地松、枫香混交林过程中,应... 湿地松原产美国,是一种适应性广,松脂和木材收益高的速生常绿树种。枫香具有药价值的落叶乔木。混交林具有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病虫害少,能有效地较轻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并能提高土壤肥力等优点。营造湿地松、枫香混交林过程中,应正确处理栽植密度与树种之间互利、竞争的关系,使树种多收益,少受害。树木生长的好坏,竞争的大小,直接表现在树冠的变化上。利用树冠竞争因子(CCF)能稳定的反映林分竞争水平的特性,以安福县洋溪镇田里村7-1小班湿地松、枫香混交林为例,测算各树种的树冠竞争因子(CCF)值,分析比较各树种在林分中的空间结构和所处的地位。为今后营造混交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树冠竞争因子 树种 测算分析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单木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兆刚 李凤日 于金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7-244,共8页
根据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所实测的落叶松人工林(Larix olgensis)临时标准地66块、固定标准地18块以及8块团状枝解析样地资料,通过对林分中优势木生长及树冠结构与动态的分析,提出适于树木生长的Korf方程并用来构造林木的潜在生长函数。... 根据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所实测的落叶松人工林(Larix olgensis)临时标准地66块、固定标准地18块以及8块团状枝解析样地资料,通过对林分中优势木生长及树冠结构与动态的分析,提出适于树木生长的Korf方程并用来构造林木的潜在生长函数。选择林分密度指数(SDI)作为反映林分中林木之间平均拥挤指标。在单木竞争指标的选择上,通过引进树冠因子,并在与传统的竞争指标相比较的基础上,淡化距离因子的作用,应用优势木相对树冠表面积构造了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竞争指标,以此建立了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单木模型 竞争指标 树冠因子 优势木相对树冠表面积 生长模型
下载PDF
利用3S技术进行退耕还林工程信息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建文 陈永富 陈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0-504,共5页
运用3S技术,对退耕还林工程新造林信息进行了遥感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退耕地的定位及面积量算,退耕还林林种的遥感检查,退耕地块的验收,林木种植密度(株行间距)信息的检查,造林成活率及长势的检查。采用了面向对象的信息... 运用3S技术,对退耕还林工程新造林信息进行了遥感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退耕地的定位及面积量算,退耕还林林种的遥感检查,退耕地块的验收,林木种植密度(株行间距)信息的检查,造林成活率及长势的检查。采用了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技术,开发了树冠因子自动提取程序,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退耕还林 高分辨率遥感 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技术 树冠因子
下载PDF
基于FVS的秦岭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单木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西 贾黎明 +1 位作者 张瑜 郑聪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9,共11页
栓皮栎是珍贵的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在全国均有分布,其中秦岭至大别山一带是其核心分布区之一。以秦岭南北坡栓皮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镇安县、西安市周至县和宝鸡市太白县设置临时样地... 栓皮栎是珍贵的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在全国均有分布,其中秦岭至大别山一带是其核心分布区之一。以秦岭南北坡栓皮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镇安县、西安市周至县和宝鸡市太白县设置临时样地并进行调查,利用104块样地数据和150株解析木数据构建基于FVS系统的栓皮栎5类单木核心生长模型,包括胸径-树高模型、冠幅模型、胸径生长量模型、树高生长量模型和材积模型。结果如下:确定栓皮栎胸径-树高模型表达式为H=1.082e(3.245-17.291/DBH+1)+3.56,冠幅模型表达式为CW=0.257+0.244DBH-0.002DBH2,胸径定期(5年)生长量方程为ln(DDS)=-12.669-0.055A-0.004DBH2+0.117SI-39.181ln(DBH)+43.138ln(DBH+1)+0.013sin(SL),树高生长量模型方程表达式为HTG=6.372+0.025Avg H+0.108Domt H+0.008DBH2-0.254SD+0.168SI+0.038 sin(SL)-3.613 ln(DBH),材积模型方程表达式为V=0.338+11.477DBH-11.582DBH0.997·H0.001+0.002DBH·H。通过拟合与计算,确定树皮调整因子值为1.159 2,树冠竞争因子值上限接近450,林分最大密度指数为923株/hm2。对所建各模型进行t检验和残差分布检验,结果均显示拟合效果较好。所建模型以期为秦岭地区栓皮栎林FVS系统本土化研究奠定基础,为该区域栓皮栎林抚育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地区 栓皮栎天然次生林 单木生长模型 树冠竞争因子 林分密度指数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CCF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迪生 宋新民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使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临时标准地资料,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CCF(树冠竞争因子CrownCompetitionFactor的简称)有关特性。该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CCF特性以及应用CCF进行林分密度... 使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临时标准地资料,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CCF(树冠竞争因子CrownCompetitionFactor的简称)有关特性。该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CCF特性以及应用CCF进行林分密度、林分生长收获预估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树冠竞争因子
下载PDF
不同良种与初植密度杉木林分密度指标动态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晓燕 段爱国 +2 位作者 张建国 赵世荣 冯随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80,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良种和初植密度杉木林分密度指标的动态特征,筛选适宜于杉木林分的密度指标,为杉木人工林密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8年生杉木良种和密度互作试验林逐年定位观测数据,分析树冠竞争因子(CCF)、林分密度指数(SDI)、优势... [目的]探讨不同良种和初植密度杉木林分密度指标的动态特征,筛选适宜于杉木林分的密度指标,为杉木人工林密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8年生杉木良种和密度互作试验林逐年定位观测数据,分析树冠竞争因子(CCF)、林分密度指数(SDI)、优势高—营养面积比(Z)这3个林分密度指标在不同良种和不同初植密度下的动态变化规律,并进行密度指标对初植密度和林龄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相同良种水平、不同初植密度下,3种林分密度指标随林龄增长的动态变化规律一致,均为随林龄增加而增大,低初植密度下,密度指标随林龄增长拟合直线斜率较小,随初植密度增大,拟合直线斜率增大,反映初植密度越大的林分对林木间竞争激烈程度的影响更强;同一林龄下,均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不同密度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相同初植密度、不同良种水平下,3种密度指标的良种效应差异均不显著,且不存在良种和初植密度的交互作用。[结论]3种林分密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密度信息,在5000~6667株·hm^(-2)的密度范围内,CCF和SDI在不同密度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此密度范围内难以体现不同密度之间的差别,而Z在研究设置的整个密度范围内不同密度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能明显表示出不同密度之间的差别,适用的密度范围更广,且不含参数,计算简单,可以很好地用于杉木人工林分生长模拟和密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良种 初植密度 树冠竞争因子 林分密度指数 优势高—营养面积比
下载PDF
青岛崂山黑松林分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长伟 徐颖澜 +2 位作者 张明晓 陈加伟 李士美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林分结构是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的主要内容,是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基础。黑松林分是山东半岛主要的森林类型,但目前关于其林分结构尚缺少系统研究。以青岛崂山黑松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0个面积为800~1 000 m^2的样地进行每木检尺与计测... 林分结构是森林培育和森林经理的主要内容,是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基础。黑松林分是山东半岛主要的森林类型,但目前关于其林分结构尚缺少系统研究。以青岛崂山黑松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0个面积为800~1 000 m^2的样地进行每木检尺与计测,系统地研究了黑松林分的直径结构、树高结构和树冠竞争因子(CCF)。结果表明:1)崂山黑松林分直径结构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有不同程度的左偏和右偏现象;2)崂山黑松林分的树高结构呈现正态分布,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偏和右偏现象;3)树冠竞争因子表明林分树冠未完全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林分结构 直径结构 树高结构 树冠竞争因子 青岛崂山
下载PDF
美国西加云杉的林分郁闭——疏开木冠幅与胸径的关系
16
作者 Tabbush P.M 郝文康 《华东森林经理》 1989年第4期53-54,共2页
一、概论英联合王国建立固定样地往往在林分郁闭以后,这样可以保证所选林分既健康、整齐而又适度郁闭。然而收获表上并没有林分郁闭时间的资料。但当设计乔林一放牧体制模型时,需要用这种资料预估一定规模和密度的林分对草地的遮荫总量。
关键词 林分 固定样地 收获表 乔林 西加 树冠竞争因子 木材密度 成反比 截距 加权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