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两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杨雯迪 马玉超 +4 位作者 王金鹏 沈建国 任争光 杨海清 李为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229,237,共7页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桃、李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细菌之一。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Xap,本研究以其编码基因L1B 16_06350的5′端序列(611 bp)为检测靶标,开发了常规PCR和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桃、李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细菌之一。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Xap,本研究以其编码基因L1B 16_06350的5′端序列(611 bp)为检测靶标,开发了常规PCR和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这两种方法与树生黄单胞菌胡桃致病变种X.arboricola pv.juglandis等8个不同属的11种细菌均没有交叉反应,其中常规PCR检测极限为10^(-2)ng,TaqMan探针法为10^(-3)ng,表现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用田间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证实两种检测方法均可应用于Xap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生黄致病变种 常规PCR TaqMan探针法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李细菌性穿孔病发病表现与防治对策
2
作者 严潇 《西北园艺(果树)》 2017年第3期34-35,共2页
李细菌性穿孔病是由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桃李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全球性李树病害。中国李对该病有一定抗性,上世纪80年代前在我国危害较轻。自以布朗李为代表的外国李引进国内并带来李产业大发展以来,
关键词 细菌性穿孔病 发病表现 防治 杆菌 致病变种 中国 布朗 病害
下载PDF
16种杀菌剂对3种水稻病原细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侯雨萱 于林 +1 位作者 李阳 谌江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
近年来,稻黄单胞杆菌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为致病菌的水稻白叶枯病“老病新发”,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引起的水稻叶部病害突现流行,迫切需要筛选高效药剂精准防控。本研究... 近年来,稻黄单胞杆菌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为致病菌的水稻白叶枯病“老病新发”,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引起的水稻叶部病害突现流行,迫切需要筛选高效药剂精准防控。本研究采用平板抑菌圈法测定了16种杀菌剂对3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0%链霉素、80%乙蒜素、3%中生菌素、35%喹啉铜四霉素和6%春雷霉素这5种抗生素类杀菌剂同时对上述3种病原细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其中,80%乙蒜素(10000 mg/L)对黄单胞致病变种FY51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为22.2 mm;而40%链霉素(10000 mg/L)对菠萝泛菌SX1和阿氏肠杆菌HZ27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分别为27.8 mm和24.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黄杆菌致病变种 菠萝泛菌 阿氏肠杆菌 杀菌剂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桃细菌性穿孔病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纪兆林 张权 +4 位作者 严纯 朱峰 赵文静 董京萍 徐敬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3,37,共7页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一种危害桃树的植物病原细菌,会导致桃树发生细菌性穿孔病。本文主要对该细菌性穿孔病菌的分布、命名、遗传多样性、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一种危害桃树的植物病原细菌,会导致桃树发生细菌性穿孔病。本文主要对该细菌性穿孔病菌的分布、命名、遗传多样性、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桃细菌性穿孔病的不同防治方法,以期能提供新的防治思路,提升防治水平,保障桃果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细菌性穿孔病 树生黄单胞李致病变种 遗传多样性 致病机理 病害防治
下载PDF
桃细菌性穿孔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纪兆林 张权 +4 位作者 赵文静 严纯 董京萍 朱峰 徐敬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为了解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菌株间的分子水平差异,以来自我国桃主产区的51株桃细菌性穿孔病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rep-PCR和ISSR-PCR方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使用REP和ERIC引物能够得到较好... 为了解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菌株间的分子水平差异,以来自我国桃主产区的51株桃细菌性穿孔病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rep-PCR和ISSR-PCR方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使用REP和ERIC引物能够得到较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均拥有9个指纹位点,且分别有17和26种指纹谱型,当遗传相似水平为0.55和0.80时可将所有菌株分别划分为6和10簇组群。聚类分析表明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菌株间的同源性较高,但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这与菌株来自不同地理产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研究为不同地区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监测与病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细菌性穿孔病 树生黄致病变种 遗传多样性 REP-PCR ISSR-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