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两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杨雯迪 马玉超 +4 位作者 王金鹏 沈建国 任争光 杨海清 李为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229,237,共7页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桃、李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细菌之一。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Xap,本研究以其编码基因L1B 16_06350的5′端序列(611 bp)为检测靶标,开发了常规PCR和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桃、李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细菌之一。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Xap,本研究以其编码基因L1B 16_06350的5′端序列(611 bp)为检测靶标,开发了常规PCR和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这两种方法与树生黄单胞菌胡桃致病变种X.arboricola pv.juglandis等8个不同属的11种细菌均没有交叉反应,其中常规PCR检测极限为10^(-2)ng,TaqMan探针法为10^(-3)ng,表现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用田间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证实两种检测方法均可应用于Xap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 常规PCR TaqMan探针法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杧果树生黄单胞叶斑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漆艳香 蒲金基 +4 位作者 张欣 陆英 张贺 张辉强 谢艺贤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5-650,F0003,共7页
对海南和广西杧果(台农)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进行病原鉴定。采用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DNA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gyrB)序列特点对获得的10株细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0... 对海南和广西杧果(台农)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进行病原鉴定。采用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DNA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gyrB)序列特点对获得的10株细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0株细菌菌株均为树生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该研究是国内外首次报道树生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侵染杧果叶片,产生表面下陷的角斑,引起杧果叶斑病。为了区分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暂称之为杧果树生黄单胞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叶斑病 树生黄单胞菌 传统细菌学 分子鉴定
下载PDF
桃细菌性穿孔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纪兆林 张权 +4 位作者 赵文静 严纯 董京萍 朱峰 徐敬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为了解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菌株间的分子水平差异,以来自我国桃主产区的51株桃细菌性穿孔病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rep-PCR和ISSR-PCR方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使用REP和ERIC引物能够得到较好... 为了解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菌株间的分子水平差异,以来自我国桃主产区的51株桃细菌性穿孔病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rep-PCR和ISSR-PCR方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使用REP和ERIC引物能够得到较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均拥有9个指纹位点,且分别有17和26种指纹谱型,当遗传相似水平为0.55和0.80时可将所有菌株分别划分为6和10簇组群。聚类分析表明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菌株间的同源性较高,但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这与菌株来自不同地理产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研究为不同地区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监测与病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细菌性穿孔病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 遗传多样性 REP-PCR ISSR-PCR
下载PDF
黑李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姜聪 张青 +2 位作者 姚忠华 许志刚 楼兵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1-975,共5页
黑李溃疡病为近年来发生在浙江省黑李产区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危害李树当年生、多年生枝和主干,引起枝条枯死和整株死亡,继而毁灭整个黑李果园。通过对黑李溃疡病典型症状样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明确引起该病的病... 黑李溃疡病为近年来发生在浙江省黑李产区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危害李树当年生、多年生枝和主干,引起枝条枯死和整株死亡,继而毁灭整个黑李果园。通过对黑李溃疡病典型症状样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明确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一种细菌。通过对黑李溃疡病菌的菌体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生理生化反应、脂肪酸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和种的特异性引物的检测分析,证明该病原细菌为树生黄单胞菌李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Smith)Vauterin et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鉴定 黑李溃疡病 脂肪酸分析 树生黄单胞菌李变种
下载PDF
一串红穿孔病病原鉴定和初侵染源分析
5
作者 彭勇政 朱章飞 +1 位作者 陈功友 李秀丽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2-528,共7页
2021年夏季,受台风“烟花”影响,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大面积一串红种苗突发穿孔病,本文按照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物并进行初侵染源分析。从田间病样中分离出的黄色分离物YchA回接一串红形成穿孔症状,在非寄主本氏烟草上可激发过敏反应。16S... 2021年夏季,受台风“烟花”影响,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大面积一串红种苗突发穿孔病,本文按照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物并进行初侵染源分析。从田间病样中分离出的黄色分离物YchA回接一串红形成穿孔症状,在非寄主本氏烟草上可激发过敏反应。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YchA为黄单胞菌属;以持家基因fyuA、gyrB、rpoD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MLSA)发现,菌株YchA与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juglandis, Xaj)亲缘关系最近;Biolog鉴定系统分析显示,一串红穿孔病病原为Xaj的可能性约为68%。对育苗基质、种子和灌溉水的检测发现,种子和灌溉水带菌。这些结果表明,一串红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原为树生黄单胞菌(X.arboricola),可能是一个新致病变种;种子带菌是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灌溉水带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串红 细菌性穿孔病 树生黄单胞菌 多位点序列分析 初侵染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