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璪“树石”与中国绘画史上的“山水之变”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建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3期37-39,共3页
中国画“山水之变”,关键人物不是吴道子、王维,而是擅画“树石”的张。山水画在六朝至唐代中期,有一个发展的停滞期,其原因在于山水画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皴法,而这种“语言”是不可能形成于魏晋以来传统的山水画内部的。... 中国画“山水之变”,关键人物不是吴道子、王维,而是擅画“树石”的张。山水画在六朝至唐代中期,有一个发展的停滞期,其原因在于山水画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皴法,而这种“语言”是不可能形成于魏晋以来传统的山水画内部的。张“树石”为山水画的“语言”独立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璪 树石 山水画
下载PDF
李成山水画树石形式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赠怡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3-76,共4页
李成山水画的树石形式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内涵,作者把他富有个性的艺术创作理念以及他对自然诸物的哲学思考都熔铸于他的树石形式之中。李成的树石形式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示:艺术形式大抵是创作者对自身经历及人生感悟的物化形式,追求形... 李成山水画的树石形式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内涵,作者把他富有个性的艺术创作理念以及他对自然诸物的哲学思考都熔铸于他的树石形式之中。李成的树石形式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示:艺术形式大抵是创作者对自身经历及人生感悟的物化形式,追求形式方面的自我娱乐并不是艺术家的最高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成 山水画 树石形式 美学意蕴
下载PDF
分车绿带运用树石组合式配置营造道路景观浅析——以芜湖市银湖路道路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长征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8期149-151,共3页
本文对分车绿带的绿化树种和配置常用方法进行了阐述,结合芜湖市银湖道路景观设计实例,对创新采用树石组合的盆景式配置手法布置分车绿带进行了效果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分车绿带 树石组合 分车带树种 景观效果 芜湖市银湖路
下载PDF
从张璪树石到荆浩山水——兼论《历代名画记》中的“山水”“树石”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欣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4期27-30,共4页
《历代名画记》中"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树石之状,妙于韦鶠,穷于张通"是对唐代山水画与树石画的总结,专画树石的张璪创造了皴法,这种皴法反过来又影响到山水画本身,最终在推崇张璪的唐末荆浩的山水画中开始有了皴法。从... 《历代名画记》中"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树石之状,妙于韦鶠,穷于张通"是对唐代山水画与树石画的总结,专画树石的张璪创造了皴法,这种皴法反过来又影响到山水画本身,最终在推崇张璪的唐末荆浩的山水画中开始有了皴法。从张璪树石到荆浩山水,这一过程也又一次印证了"山水""树石"的微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树石 张璪 荆浩
下载PDF
树石意象在苏轼文人画和郭熙院体画中表现形式的差异及成因——以苏轼《枯木竹石图》和郭熙《窠石平远图》为例
5
作者 赵鸿儒 《科技视界》 2014年第32期166-166,共1页
《枯木竹石图》和《窠石平远图》都以树石为主要表现对象,但是其表现手法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这两幅画中树石意象的表现手法及其思想的对比,得出苏轼文人画和郭熙院体画在思想上有两大不同:郭熙侧重表现山水的品格。
关键词 文人画 院体画 树石 意境
下载PDF
简析敦煌壁画中“山水树石”图像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廷昊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10期82-84,共3页
“山水树石”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备受画家青睐的题材,而敦煌壁画中的“山水树石”题材,有着不同于其他绘画形式的独特审美内涵。敦煌壁画中“山水树石”的中西结合的精神内核,使其具备了荒诞、神秘之感。在审美境界上,敦煌壁画的“圣... “山水树石”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备受画家青睐的题材,而敦煌壁画中的“山水树石”题材,有着不同于其他绘画形式的独特审美内涵。敦煌壁画中“山水树石”的中西结合的精神内核,使其具备了荒诞、神秘之感。在审美境界上,敦煌壁画的“圣树”自带宗教属性,将人引入到宁静的审美境界,体会到清净无为、返璞归真的出世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山水树石 圣树 荒诞 神秘 出世之美
下载PDF
海派树石盆景——浦江源头 被引量:1
7
作者 盛栋 《园林》 2010年第1期75-75,共1页
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庞燮庭先生精心创作的这盆作品,用真柏和英石作素材,白色腰圆大理石浅盆,红木几架。景中山崖上一条用汉白玉刻制的瀑布,鲜明地突显了作品主题:浦江源头。整个作品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气勃勃的感受和浪漫、新奇的... 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庞燮庭先生精心创作的这盆作品,用真柏和英石作素材,白色腰圆大理石浅盆,红木几架。景中山崖上一条用汉白玉刻制的瀑布,鲜明地突显了作品主题:浦江源头。整个作品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气勃勃的感受和浪漫、新奇的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石盆景 源头 海派 作品 上海市 大理石 汉白玉 想象力
下载PDF
怎样制作水旱树石盆景
8
作者 宋浩 《花卉》 1992年第5期8-8,共1页
水旱盆景近年发展很快,因为它有山石、有水面、有旱地、有树木,更接近自然景观,水旱树石盆景制作如下。
关键词 树石盆景 水旱盆景 旱地 树木 山石 水面 制作 自然景观
下载PDF
浅谈树石盆景的组合多变
9
作者 冯连生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6年第10期22-25,共4页
中国盆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当今在健康向前发展。但是正确对待用材和维护生态平衡,明辨继承,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创作真正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现代中国盆景是我们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 树石盆景 中国盆景 生态平衡 与时俱进 民族特色 用材
下载PDF
大型树石组合盆景——《三个代表》
10
作者 刘传刚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2年第1期19-19,共1页
作品选择罗汉松、博兰、火棘三种不同特色树种,配以亮丽的龟纹石,运用美学法则和造型技艺,使其参差错落、疏密有致、高下相较、平中见奇。特别是通过巧妙的布局及艺术创意,以罗汉松的气宇轩昂、浩然正气,喻指'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作品选择罗汉松、博兰、火棘三种不同特色树种,配以亮丽的龟纹石,运用美学法则和造型技艺,使其参差错落、疏密有致、高下相较、平中见奇。特别是通过巧妙的布局及艺术创意,以罗汉松的气宇轩昂、浩然正气,喻指'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以海南特有树种博兰'代表先进文化方向';以金银满枝、成果辉煌的火棘'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从而讴歌与颂扬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该作品荣获刚刚落幕的海南省第一届(凤凰花杯)盆景评比展览'特别荣誉奖',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 树石组合盆景 《三个代表》 创意 树种
下载PDF
树石结合 开拓创新
11
作者 冯连生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1年第5期4-6,共3页
传统的中国盆景有树木盆景、山石盆景、树石盆景,目前还在不断地深入发展。近些年来盆景界寻求创新,但是怎样创新、如何创新,各人都有不同见解:初学者制作树木盆景崇拜海外盆景,把摹仿照搬当成创新;有人认为山石盆景创作用新石材就是创... 传统的中国盆景有树木盆景、山石盆景、树石盆景,目前还在不断地深入发展。近些年来盆景界寻求创新,但是怎样创新、如何创新,各人都有不同见解:初学者制作树木盆景崇拜海外盆景,把摹仿照搬当成创新;有人认为山石盆景创作用新石材就是创新:也有人认为树木盆景摆上一、二件奇石是树石盆景创新;在传统的用盆上改用异形盆或新材料盆也有人说是创新。我认为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走创新之路,应该是无穷无尽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先生创作的《风在吼》、《海风吹拂五千年》、《群峰竞秀》等一批佳作就是走'树石组合多变'创新之路,得到海内外众多盆景理论家和广大创作者的称赞。贺淦荪先生精辟论述:'树石组合多变盆景,能充分表达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一传自然之神,二传作者之神,两神于一体。熔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盆景 树石结合 山石 石材
下载PDF
树石盆景创作立意
12
作者 张辉明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2年第11期23-23,共1页
众所周知,树石盆景这种盆景艺术形式,它的最大的特点是能充分表达意境,既有艺术性,又有强烈的观赏性,并能融二神(自然之神与作者之神)于一体,表达盆景作品的自然美与艺术美。树石盆景创作是根据作者本人构思立意,有条件者还要勾画草图(... 众所周知,树石盆景这种盆景艺术形式,它的最大的特点是能充分表达意境,既有艺术性,又有强烈的观赏性,并能融二神(自然之神与作者之神)于一体,表达盆景作品的自然美与艺术美。树石盆景创作是根据作者本人构思立意,有条件者还要勾画草图(这样可以减少创作过程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作为艺术创作,正所谓意在笔先,先能画出图纸是最理想的创作方法,然后才是组织树石素材,因材施艺,进行艺术加工。正是创作之初,立意为先。所谓立意,就是树石盆景创作之初,先要构思好作品的意境。何谓意境,历来各家有很多说法,虽措词不同,但大意却是基本相通的。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石盆景 立意 盆景创作 意境
下载PDF
树石相依 情景交融——《我家就在岸上住》赏析
13
作者 汪功平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1年第10期18-18,共1页
树石盆景《我家就在岸上住》(见题图)是盆景艺术大师冯连生先生的佳作,曾荣获湖北省第五届盆景评比展金奖。作品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将山水盆景和树木盆景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鄂南的秀美风光,寄托了作者热爱祖国、... 树石盆景《我家就在岸上住》(见题图)是盆景艺术大师冯连生先生的佳作,曾荣获湖北省第五届盆景评比展金奖。作品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将山水盆景和树木盆景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鄂南的秀美风光,寄托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真挚情怀。"石为骨骼,树为衣裳"。如何使树与石相依相生,冯先生对此颇有研究。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景 树石盆景 造型 艺术感
下载PDF
王子元树石盆景
14
作者 王子元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7年第5期14-15,共2页
王子元,湖北黄石人,1947年生。自幼酷爱盆景艺术,十多年勤学苦练,制作了多种形式盆景,尤其酷爱树石盆景,重视创意和意境。创作上运用“内模贴石法”、“穿石双层藏干法”等技艺,有所创新和发展,作品曾多次获奖。现为中国盆景艺... 王子元,湖北黄石人,1947年生。自幼酷爱盆景艺术,十多年勤学苦练,制作了多种形式盆景,尤其酷爱树石盆景,重视创意和意境。创作上运用“内模贴石法”、“穿石双层藏干法”等技艺,有所创新和发展,作品曾多次获奖。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石盆景 王子 中国盆景 盆景艺术 艺术家 林学会 风景园 黄石
下载PDF
飘逸的诗情 朴质的画意——赏析树石盆景《唐曲·桃花潭吟》
15
作者 璞子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5年第10期20-20,共1页
许多优美的诗词、绘画,都可以在小中见大的盆景中完美地展现出它们的精神内涵——是诗,在盆景中有了真实主体和朴质画意,在自然界中找到归属的平台;是画,放入盆景中更荡漾了诗情,这诗情在小小盆景的母体中生机勃勃的溢出。
关键词 树石盆景 桃花 精神内涵 自然界
下载PDF
模树石的大千世界
16
作者 林俊 《中国黄金珠宝》 2002年第2期68-69,共2页
小说家贾平凹非常喜爱那些笨拙的石头,他特意为它们起了诸如“张飞”、“刘备”的名字, 这些经雨雪吹打的石头立刻就有了生命,像贾平凹这样喜爱石头的人有千千万。喜爱石头的人们把精力钱财都倾注在石头身上, 他们发现的石头也就变... 小说家贾平凹非常喜爱那些笨拙的石头,他特意为它们起了诸如“张飞”、“刘备”的名字, 这些经雨雪吹打的石头立刻就有了生命,像贾平凹这样喜爱石头的人有千千万。喜爱石头的人们把精力钱财都倾注在石头身上, 他们发现的石头也就变得一尘不染, 也就和他们的生命相连。这样, 石头也就有了生命,那些能耐得住寂寞, 耐得住风霜打磨的石头经历了耳年千年的磨难后也就自然受到青睐;而那些浮躁的石头只能孤芳自赏, 最终在岁月的剥蚀中变成扬尘的沙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石 松石 醒酒石 氧化锰 收藏价值
下载PDF
峻岭崇山都竞秀——武汉盆景园特大型树石盆景赏析
17
作者 石得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5年第5期18-19,共2页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两水中分,三镇分明,西连荆沙,南接丘陵。登高远眺:晴川历历,芳草凄凄,高楼大厦,栉次鳞比,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草长莺飞,尽收眼底。好一派江南美景!然而,有水无山,毕竟是武汉人心中的一大憾事,何也?见智...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两水中分,三镇分明,西连荆沙,南接丘陵。登高远眺:晴川历历,芳草凄凄,高楼大厦,栉次鳞比,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草长莺飞,尽收眼底。好一派江南美景!然而,有水无山,毕竟是武汉人心中的一大憾事,何也?见智而不见仁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盆景园 树石盆景 盆景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下载PDF
就“树石”与“水旱”关系谈点浅见
18
作者 一叟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1年第1期8-8,共1页
盆艺界通常把盆景划分为树木、山水、树石三大类,这大概已成共识。而树石盆景与水旱盆景关系的界定,似乎尚有待再商榷。
关键词 水旱盆景 树石盆景 树木 盆艺
下载PDF
树石盆景《溪桥通幽》的创作体会——组合多变在盆景中的艺术效果
19
作者 广贤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11年第10期22-24,共3页
石桥伴清溪,曲径穿幽林。牧童一声笛,山水有回音。此情此景,构成了一幅葱郁幽静、清新淡雅的山乡图画。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让那些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人们心驰神往,恨不能置身其中,一洗心中的郁闷和满身疲惫,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这就... 石桥伴清溪,曲径穿幽林。牧童一声笛,山水有回音。此情此景,构成了一幅葱郁幽静、清新淡雅的山乡图画。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让那些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人们心驰神往,恨不能置身其中,一洗心中的郁闷和满身疲惫,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这就是《溪桥通幽》的意境所在。作者把崇尚自然的朴实胸襟运用到盆景实践中,将树石组合及组合多变的创作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石盆景 创作体会 艺术效果 人与自然 都市生活 大自然
下载PDF
组合的魅力——景盆法树石盆景制作示范
20
作者 李学进 刘启华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4年第7期26-29,共4页
2004年元月,湖北省钟祥市第二届盆景艺术研讨会在全国花卉先进企业——钟祥紫园隆重举行。在会议期间,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邢进科在杨作祥、徐祖胜等人协助下进行了景盆法树石盆景创作表演,现将制作示范过程刊录如下。
关键词 景盆法 树石盆景 制作技术 形态特征 盆景艺术 产品规格 树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