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MAGE-A3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共培养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恶性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好 贾虹 +2 位作者 王晓霜 张鹭 蒋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究负载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MAGE-A3)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采集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细胞因子分别诱导生成DC和CIK;MAGE-A3孵育DC后与CIK共培养... 目的:探究负载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MAGE-A3)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采集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细胞因子分别诱导生成DC和CIK;MAGE-A3孵育DC后与CIK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MAGE-A3-DC-CIK的表型;流式细胞仪分选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的CD133^(+)干细胞,以子宫内膜癌干细胞作为靶细胞,分别以CIK、DC-CIK及MAGE-A3-DC-CIK作为效应细胞,MTT法检测效靶比为10∶1、20∶1、40∶1的细胞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联合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2、IL-12、IL-17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凋亡;建立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射DC-CIK或MAGE-A3-DC-CIK,观察裸鼠肿瘤生长情况,每隔2 d测量瘤体大小,21 d后取肿瘤组织,电子天平称重,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内Ki-67表达。结果:分离获得细胞表面CD80、CD86、HLA-DR表达分别达到88%、86%和90%的DC;MAGE-A3-DC-CIK组细胞表面CD8^(+)CD3^(+)、CD56^(+)CD3^(+)比例均高于DC-CIK组(P<0.01);经磁珠分选后获得CD133^(+)细胞比例高达90.23%的子宫内膜癌干细胞;与CIK组和DC-CIK组比较,MAGE-A3-DC-CIK组在不同效靶比下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的杀伤能力升高,细胞上清中IFN-γ、IL-2、IL-12及IL-17的分泌水平升高,培养液上清处理的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对照组和DC-CIK组比较,MAGE-A3-DC-CIK组移植瘤裸鼠的肿瘤体积小,肿瘤重量轻,肿瘤组织内细胞稀疏,Ki-67阳性细胞率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载MAGE-A3的DC与CIK联合培养能促进CIK成熟,提高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的杀伤性,并抑制移植瘤裸鼠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干细胞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患者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9-9与血清应答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孙蕾 《当代医学》 2023年第5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LATG)联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与应答因子(S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LATG)联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与应答因子(S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LATG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C-CIK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CA19-9、SRF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9-9、SR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复发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TG联合DC-CIK治疗胃癌患者能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CA19-9、SRF水平及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应答因子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体外抗白血病K562细胞的效应 被引量:6
3
作者 宋盈盈 苏荣英 艾丽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9期9208-9211,共4页
背景:将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联合起来治疗恶性肿瘤,将有助于解除部分肿瘤患者T细胞的免疫无能,从而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共同培养对体外抗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效应。方法:分... 背景:将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联合起来治疗恶性肿瘤,将有助于解除部分肿瘤患者T细胞的免疫无能,从而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共同培养对体外抗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效应。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成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将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同培养3d作为效应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以K562为靶细胞,分别以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为效应细胞,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杀伤实验。结果与结论:随着效靶比的增加,各组效应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也增加;同一效靶比下,各组效应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不同,其中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强,可达(77.88±1.57)%(P<0.01)。提示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显著,较单纯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树突细胞 效应 白血病K562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培养后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杀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莫晨 黄燕苹 +3 位作者 罗社文 吴小娥 邓笑伟 徐铭宝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801-804,共4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后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和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定向分化成DC和CIK细胞,将收获的DC与CIK共培养3 d,...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后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和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定向分化成DC和CIK细胞,将收获的DC与CIK共培养3 d,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膜表面分子表达,MTT法检测共培养后CIK细胞对HEP-3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CIK与DC共培养3 d后增殖活性开始显著提高,与DC共培养的CIK较单独培养的CIK具有更强的杀瘤活性。结论共培养后DC能够促进CIK增殖,提高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为指导临床应用DC与CIK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HEP-3 NTT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免疫治疗预计生存期低于3月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艳杰 宋雨光 +6 位作者 张红梅 姜妮 朱希山 王小利 周心娜 杨化兵 任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预计生存期小于3月的晚期肿瘤患者是否会从DC-CIK治疗中获益。方法对13例预计生存期小于3月、ECOG评分大于3的患者进行DC-CIK治疗,同时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比治疗前后ECOG评分的变化,统计O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探讨预计生存期小于3月的晚期肿瘤患者是否会从DC-CIK治疗中获益。方法对13例预计生存期小于3月、ECOG评分大于3的患者进行DC-CIK治疗,同时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比治疗前后ECOG评分的变化,统计O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末次DC-CIK治疗后两个月与治疗前对比,CD3+T细胞的增加和CD8+CD28-T细胞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DC-CIK治疗11位患者ECOG评分得到改善,11位患者OS大于预计的3月,而且有7位患者至随访末仍然生存(均已大于6月),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预计生存期小于3月的晚期肿瘤患者行DC-CIK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下载PDF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抗肿瘤生长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芳 张睿 +7 位作者 王娟 王建华 许卫星 刘静 尹风雷 蔡秀萍 马洪玉 杨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955-5958,共4页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抗肿瘤生长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集26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与回输,随机分为观察组(PC、CIK回输)和对照组(CIK回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采用酶...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抗肿瘤生长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集26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与回输,随机分为观察组(PC、CIK回输)和对照组(CIK回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因子水平,记录患者不良反应与疗效。结果观察组CD3^+/CD8^+细胞、CD3^+/CD56^+细胞双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IK细胞的IFN-γ、IL-12、TNF-α细胞因子均显著低于DC-CIK细胞(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免疫结构受损,DC-CIK免疫功能优于单纯CIK;DC-CIK生成IFN-γ、IL-12、TNF-α细胞因子能力强、杀伤肿瘤细胞效果优;DC-CIK免疫治疗可有效缓解治疗中发热、发量减少、白细胞数量降低等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 抗肿瘤 免疫表型 细胞因子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许振胜 符芳姿 彭大为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4例晚期肾癌患者,随机双盲对照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给予DC-CIK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4例晚期肾癌患者,随机双盲对照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给予DC-CIK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因经济原因中途退出试验,未进行结果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DCR分别为83.87%和80.65%,ORR分别为19.35%和19.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2个月和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Karnofsky评分总提高率分别为90.33%及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胃纳差、睡眠障碍、疲乏等基本情况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综合征、消化道反应、高血压、全身反应、肝功能损害、发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出现发热,发生率为6.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DC-CIK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可延长患者的PFS,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索拉非尼 晚期肾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张明凤 叶忠桂 廖珍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4期60-63,共4页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DC-CIK过继免疫治疗,1个疗程为3个治疗周期,2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IL)-2、IL-4、IL-6、IL-10]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生存质量评分、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为71.67%、88.33%,均高于对照组的51.67%、73.33%(P<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IL-2、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CD3^(+)、CD4^(+)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分别为70.00%、40.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0%、21.6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3%vs. 16.67%,χ^(2)=0.058,P=0.810)。结论 采取DC-CIK过继免疫治疗及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过继免疫治疗 多西他赛 顺铂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肺抑瘤膏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肺腺癌23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心 李雪妮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肺抑瘤膏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DC-CIK)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肺抑瘤膏联合DC-CIK治疗)和对照组(化学疗法联合... 目的观察肺抑瘤膏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DC-CIK)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肺抑瘤膏联合DC-CIK治疗)和对照组(化学疗法联合免疫支持治疗),治疗4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主症、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评分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血、胸痛、气短、乏力、纳呆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在提高KPS评分及降低血清VEGF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肺抑瘤膏联合DC-CIK治疗可有效改善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VE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腺癌 肺抑瘤膏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 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人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洪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输注对胰腺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肿瘤患者输注自体DC-CIK细胞,每例均在输注前、后抽取血液,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量T细胞亚群和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 目的探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输注对胰腺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肿瘤患者输注自体DC-CIK细胞,每例均在输注前、后抽取血液,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量T细胞亚群和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改变;ELISA法测量IFN-γ和IL-4数值的变化。结果患者输注后外周血CD3+、CD4+、CD3+CD56+T细胞含量增加,CD4+/CD8+含量增加,CD8+T细胞含量减少(P<0.01);CD4+CD25+CD127low Treg减少(P<0.01);Th1细胞因子IFN-γ含量较输注前增加,而Th2细胞因子IL-4含量减少(P<0.01)。结论 DC-CIK细胞输注可以改善胰腺肿瘤患者的免疫机能,加强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是治疗胰腺肿瘤患者的一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胰腺肿瘤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抗瘤治疗晚期肺癌病人的护理
11
作者 郑侠 《全科护理》 2014年第32期3022-3023,共2页
[目的]探讨对晚期肺癌病人行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抗瘤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40例晚期肺癌病人进行DC-CIK抗瘤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细胞回输护理、并发症及日常生活护理。[结果]40... [目的]探讨对晚期肺癌病人行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抗瘤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40例晚期肺癌病人进行DC-CIK抗瘤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细胞回输护理、并发症及日常生活护理。[结果]40例病人顺利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13例病情部分缓解,27例病情稳定,并发症经过相关处理后也得到明显缓解。[结论]晚期肺癌病人在实施DC-CIK抗瘤治疗过程中配合全面的护理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护理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帕提玛.阿布力米提 阿不都克依木.阿不力米提 +1 位作者 张立平 马建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8期1929-1932,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76例晚期肾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8例。对照组采用索拉...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76例晚期肾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8例。对照组采用索拉非尼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DC-CIK治疗。比较两组客观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学指标水平、无进展生存期(PFS)、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ORR与DCR分别为18.42%与76.32%,对照组分别为18.42%与73.68%,两组患者ORR与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及CD4^+/CD8^+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8^+水平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实验组患者PF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6);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发热、皮疹、血压升高、转氨酶升高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不良反应均未达到IV级。结论索拉非尼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及PFS,应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肾癌 索拉非尼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水平
下载PDF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希 欧庆样 《中国医药》 2016年第6期877-881,共5页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DC—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地矿医院收治的80例卵巢癌患者,按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DC—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地矿医院收治的80例卵巢癌患者,按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化疗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DC—CIK细胞免疫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免疫表型变化及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细胞免疫表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上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T淋巴细胞(CD;)、T辅助淋巴细胞(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NKT细胞(CD3-/CD16.56)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59.6±12.4)%比(48.2±10.0)%、(47.3±12.6)%,(41.6±9.5)%比(30.5±9.3)%、(28.0±9.9)%,(28.2±6.3)%比(17.5±3.5)%、(16.3±5.2)%,(14.5±1.5)%比(5.6±0.8)%、(5.8±1.3)%],T抑制淋巴细胞(CO3+/CD8)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25.4±6.2)%比(29.5±8.1)%、(28.4±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5%(33/40)比75.0%(30/40)],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3.2±2.4)个月比(8.3±3.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Ⅱ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组[55.O%(22/40)比4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处理后均恢复。2组脱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乏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0%(12/40)比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及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免疫 化疗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孟凡东 隋承光 +4 位作者 王晓华 王扬 蒋涛 付立业 姜又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8-820,共3页
目的观察同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于体外同一培养体系共同培养时的相互影响,为临床联合应用DC和CIK细胞进行肿瘤生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DC和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制作,共同培养1w后,检测CIK... 目的观察同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于体外同一培养体系共同培养时的相互影响,为临床联合应用DC和CIK细胞进行肿瘤生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DC和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制作,共同培养1w后,检测CIK细胞免疫表型、杀瘤活性的变化以及DC分泌IL-12的变化。结果DC与CIK细胞的共培养会增加CIK细胞的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和非特异性增强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增强DC分泌IL-12的能力。结论体外共培养DC与CIK细胞可相互增强抗肿瘤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肿瘤
下载PDF
自体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辉 封芳 +4 位作者 朱民高 王柔抒 王小平 吴颖 庄志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负载自体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在晚期肾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监测患者的免疫状态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1-01/2013-12期间在我科治疗的82例晚期肾癌患者,单采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目的探讨负载自体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在晚期肾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监测患者的免疫状态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1-01/2013-12期间在我科治疗的82例晚期肾癌患者,单采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其中贴壁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DC,并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Ag)制备Ag-DC;T淋巴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CIK细胞,将Ag-DC与CIK细胞共培养制备Ag-DC-CIK瘤苗,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及IL-12的分泌,监测CIK细胞增殖情况,并将Ag-DC-CIK分次回输给其中41名患者,以41例单纯的CIK细胞治疗作为对照,治疗2疗程后,检测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综合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负载肿瘤细胞冻融抗原的DC,高表达CD11c、CD83、CD86、HLA-DR表面分子,IL-12的分泌显著增加。Ag-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可明显刺激CIK细胞的增殖,同时CD3+CD8+细胞及CD3+CD56+细胞的含量明显增加,此外,Ag-DC-CIK瘤苗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CIK细胞治疗组,2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晚期肾癌PBMC来源的DC负载自身肿瘤细胞冻融抗原能提高晚期肾癌患者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肾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对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冬波 张世强 +2 位作者 王保庆 张兰胜 王自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71-572,575,共3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对化疗后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化疗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每个患者接受DC与CIK细胞治疗至少2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对化疗后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化疗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每个患者接受DC与CIK细胞治疗至少2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健康者和48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及DC联合CIK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比值。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数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及CD4+/CD8+比值较化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化疗前后CD8+均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C与CIK细胞回输后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高于回输前,CD8+低于回输前,但CD3+、CD4+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免疫力降低,应用DC与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树突细胞 细胞 培养的 免疫疗法 肿瘤
下载PDF
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刺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锦英 束永前 +5 位作者 黄普文 刘平 卢凯华 朱陵君 殷咏梅 穆庆霞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刺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集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洗涤后在体外培养成CIK,同时培养DC,并给予负载抗原,7 d后将DC与CIK共培养,14 d后回输体内,... 目的探讨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刺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集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洗涤后在体外培养成CIK,同时培养DC,并给予负载抗原,7 d后将DC与CIK共培养,14 d后回输体内,观察疗效。结果CIK治疗晚期胃癌可明显减轻症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而无明显副反应。结论CIK治疗可作为晚期胃癌常规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树突细胞 细胞治疗 胃癌
下载PDF
自体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分析及随访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金超 杨岩丽 +8 位作者 孙雪冬 吴琼 张晓艳 赵来伟 潘欣 蒋昊 丁国梁 王丹红 陈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7-832,共6页
目的评价自体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随访结果。方法采集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实验室体外培养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经无菌检测、流式细胞术表... 目的评价自体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随访结果。方法采集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实验室体外培养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经无菌检测、流式细胞术表型鉴定及细胞计数后回输给患者。于第7、9、11、13天皮下注射DC,第11、13天静脉回输CIK,每疗程间隔3个月,直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经DC-CIK治疗后的客观反应率为37%,疾病控制率为85%,2年总生存率为81.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3^+CD4–CD8^+、CD3^+CD19–、CD3–CD19^+、CD3–CD16^+CD56^+、CD3^+CD16^+CD56^+、CD3^+HLA-DR–、CD3^+HLA-DR^+、CD3^+CD28^+CD8^+细胞亚群及Th2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Th1细胞有升高趋势(P<0.05),多次治疗后CD3^+CD4^+CD25^+T细胞(即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有降低的趋势(P<0.05)。治疗过程中27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为转移性肾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树突细胞联合治疗晚期实体肿瘤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束永前 张锦英 +5 位作者 黄普文 卢凯华 朱陵君 刘平 殷咏梅 穆庆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47-749,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细胞因子 杀伤细胞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晚期实体肿瘤 联合治疗 CD3^+CD56^+ 临床分析 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下载PDF
脐血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协同抗急性白血病细胞效应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翟欣辉 魏绪仓 +2 位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王岐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研究脐血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集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以脐血CIK细胞... 目的研究脐血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集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以脐血CIK细胞或外周血DC-CIK细胞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ELISA法测定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脐血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脐血CIK细胞和外周血DC-CIK细胞(P均<0.05);脐血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同条件下CIK细胞明显增多(P<0.05);混合培养3 d,脐血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含量均比CIK细胞单纯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或P<0.05);在2.5∶1~20∶1的效靶范围内,脐血DC-CIK细胞对各亚型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且对各亚型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无统计学意义,与外周血DC-CIK细胞对白血病杀伤效应相类同。结论脐血DC可增强同源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抗白血病效应。脐血DC-CIK细胞增殖能力比外周血DC-CIK细胞强,但两者在细胞毒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脐血来源丰富,且输注不易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排斥反应,其DC-CIK细胞在免疫治疗方面应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共培养 白血病 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