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脂粘固剂厚度对CAD/CAM长石质陶瓷断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董颖韬 王晓燕 高学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9-302,共4页
目的:测试树脂粘固剂不同厚度对CAD/CAM陶瓷断裂韧性值的影响,以期对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分别制作12 mm×14 mm×2 mm的CAD/CAM陶瓷和树脂片,用树脂粘固剂进行粘接,分为3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瓷-树脂片间无粘固剂;第2... 目的:测试树脂粘固剂不同厚度对CAD/CAM陶瓷断裂韧性值的影响,以期对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分别制作12 mm×14 mm×2 mm的CAD/CAM陶瓷和树脂片,用树脂粘固剂进行粘接,分为3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瓷-树脂片间无粘固剂;第2组的瓷-树脂片间粘固剂厚度约为50μm,第3组的瓷-树脂片间粘固剂厚度100μm。用维氏硬度仪测试硬度和断裂韧性,并进行Weibull分析。结果:3组样本的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断裂韧性分别为(1.02±0.11)MN/m3/2,(0.99±0.10)MN/m3/2和(0.97±0.14)MN/m3/2,第3组低于第1组(P<0.05),第2组断裂韧性Weibull分布模数最高,第1~3组的特征断裂韧性值分别为1.08、1.04和1.03MN/m3/2。结论:树脂粘固剂厚度能影响陶瓷的断裂韧性值,提示临床操作应该控制粘固剂的厚度,避免过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固剂 牙瓷料 计算机辅助设计 断裂韧性
下载PDF
3M自粘结树脂粘固剂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文化 胡荣丽 +1 位作者 杜世莲 张娅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3M自粘结树脂粘固剂(Espe Relyx Tm Unicem,3M Unicem)在牙体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370例420颗患牙采用3M Unicem进行粘结、垫底、修复、树脂核修复4种方式临床应用。结果420颗牙使用3M Unicem修复,410颗修复成功,成功率达... 目的探讨3M自粘结树脂粘固剂(Espe Relyx Tm Unicem,3M Unicem)在牙体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370例420颗患牙采用3M Unicem进行粘结、垫底、修复、树脂核修复4种方式临床应用。结果420颗牙使用3M Unicem修复,410颗修复成功,成功率达97.61%。结论3M Unicem在牙体修复中用途广泛,性能优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自粘结树脂粘固剂 牙体 修复
下载PDF
Mesh词表词汇实用例句:树脂粘固剂-Resin Cements
3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29-629,共1页
关键词 树脂粘固剂 Resin Cements Mesh 词汇 词表 词汇表 例句
下载PDF
不同树脂粘固剂对瓷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尹敏 骆小平 +1 位作者 姚海 刘晓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种类树脂粘固剂与瓷-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无龋坏青年人前磨牙制备牙本质粘接面,铸造直径为3mm、高为3mm的圆柱状瓷块(IPS e.max Press)80个,分为A、B、C、D、E 5组。分别选用树脂粘固... 目的评价不同种类树脂粘固剂与瓷-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无龋坏青年人前磨牙制备牙本质粘接面,铸造直径为3mm、高为3mm的圆柱状瓷块(IPS e.max Press)80个,分为A、B、C、D、E 5组。分别选用树脂粘固剂A(VariolinkⅡ)、B(Multilink Automix)、C(Multilink Sprint)、D(Rely X Unicem)和E(BisCem)将瓷块粘固于牙本质粘接面上,每组制成16个试样。37℃水储24h后每组8个试样直接测试剪切粘接强度,另8个试样进行5000次冷热循环后测试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粘接面形态。对同种粘固剂冷热循环前后的粘接强度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冷热循环前A组粘接强度[(22.3±3.9)MPa]最大,B组[(18.1±3.5)MPa]次之,再次为D组[(14.1±2.3)MPa]和E组[(11.7±4.2)MPa],C组[(11.3±3.6)MPa]最小。冷热循环后A组粘接强度[(17.8±2.5)MPa]仍最大,B组[(14.4±5.5)MPa]和D组[(13.2±2.5)MPa]次之,再次为E组[(8.9±3.2)MPa],C组[(7.0±2.d)MPa]最小。与冷热循环前相比,冷热循环后A、B、C3组粘接强度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E组粘接强度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以全酸蚀粘接技术为基础的树脂粘固剂的粘接强度大于以自酸蚀粘接技术为基础的树脂粘固剂和自粘接型树脂粘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固剂 粘固作用 冷热循环
原文传递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结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武红梅 冯云霞 +3 位作者 张春香 李罡 韩冰 段燕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检测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粘结强度,探讨影响粘结性能的相关因素。方法30颗健康离体前磨牙分成两组,分别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初次、二次粘接托槽,测剪切强度及粘结剂残余指数。结果树脂加强型玻璃离... 目的检测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粘结强度,探讨影响粘结性能的相关因素。方法30颗健康离体前磨牙分成两组,分别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初次、二次粘接托槽,测剪切强度及粘结剂残余指数。结果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粘结强度与临床普遍使用的京津釉质粘合剂的粘结强度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可以替代复合树脂粘结剂,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 剪切强度
下载PDF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与自酸蚀封闭剂联合用于托槽粘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蕊 林桂书 刘春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用于托槽粘接的性能进行实验室评价。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双尖牙,研究在干燥、水湿润及唾液污染情况下,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应用于粘贴正畸托槽时的剪切强... 目的: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用于托槽粘接的性能进行实验室评价。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双尖牙,研究在干燥、水湿润及唾液污染情况下,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应用于粘贴正畸托槽时的剪切强度,以及托槽去除后牙面残留粘接剂指数。结果: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与自酸蚀粘接剂联合应用于粘贴正畸托槽,在干燥、水湿润及唾液污染情况下能满足临床所需要的剪切强度。结论:自酸蚀封闭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所构成的粘接技术粘接正畸托槽,虽然不如传统的复合树脂粘接强度高,但已能满足临床所需要的剪切强度,尤其对那些隔湿条件差、易受污染的粘接环境来说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 自酸蚀封闭剂 剪切强度 粘接剂残留指数 托槽
下载PDF
玻璃离子粘固剂及复合体氟离子体外释放的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军 彭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玻璃离子粘固剂(GIC)及复合体在体外释放氟离子的能力。方法:选择树脂改良型GIC(VITREBOND;FUJIⅡLC),传统型GIC(FUJIⅡ;国产GIC;GLASLONOMER)及复合体(DYRACT)作为实验对象。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连续14d测定各种材料...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玻璃离子粘固剂(GIC)及复合体在体外释放氟离子的能力。方法:选择树脂改良型GIC(VITREBOND;FUJIⅡLC),传统型GIC(FUJIⅡ;国产GIC;GLASLONOMER)及复合体(DYRACT)作为实验对象。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连续14d测定各种材料固化后标本浸泡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采用光固化树脂(Z100)作为实验对照组。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法检验。结果:5种GIC均显现出较高的初期氟离子释放,2 d后氟离子释放趋于平稳;复合体显现出一种平缓的氟离子释放状态。树脂改良型GIC的累计氟离子释放量明显高于其他材料,其由高到低的顺序为:VITREBOND>FUJIⅡLC>国产GIC>DYRACT>FUJIⅡ>GLASLONO-MER(P<0.05)。结论:树脂改良型GIC较传统型GIC和复合体具有更好的氟离子释放能力,在预防继发龋上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离子粘固剂 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 氟离子释放
下载PDF
不同偶联剂对贵金属烤瓷基底瓷剥脱面与光固化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军梅 杨航 周雪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研究偶联剂对贵金属烤瓷基底瓷剥脱面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人工模拟金属基底瓷剥脱面试件64个,32个试件使用40%磷酸凝胶酸蚀,32个试件使用9.6%氢氟酸凝胶酸蚀;64个试件分为4组,使用4种不同偶联剂分别对试件表面进行处理... 目的:研究偶联剂对贵金属烤瓷基底瓷剥脱面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人工模拟金属基底瓷剥脱面试件64个,32个试件使用40%磷酸凝胶酸蚀,32个试件使用9.6%氢氟酸凝胶酸蚀;64个试件分为4组,使用4种不同偶联剂分别对试件表面进行处理,制作粘接试件;试件经37℃恒温水浴24h后,置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测定金合金-树脂粘接抗剪强度,观察试件粘接断面情况。结果:两种酸蚀条件下,使用的4种偶联剂对金合金-树脂粘接面的抗剪强度无差异(P>0.05)。结论:偶联剂种类及酸蚀处理方式对金合金-树脂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烤瓷合金 酸蚀 树脂粘固剂
下载PDF
尼龙丝加光敏树脂牙周夹板治疗牙周炎松牙136例分析
9
作者 常夏 蒋昕 李卫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3837-3838,共2页
关键词 牙周炎/并发症 牙移动/治疗 尼龙 树脂粘固剂/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两种硅烷偶联剂对纤维桩和树脂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
10
作者 刘晓芳 邵龙泉 +3 位作者 石勇 曾瑞燕 吕泳容 宋光保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12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硅烷偶联剂对石英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0个石英纤维桩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Porcelain bond activator双组份硅烷偶联剂处理组(PBA组)及Monobond-S单组分硅烷偶联剂处理组(MS组),与树脂水门汀粘结后... 目的探讨两种硅烷偶联剂对石英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0个石英纤维桩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Porcelain bond activator双组份硅烷偶联剂处理组(PBA组)及Monobond-S单组分硅烷偶联剂处理组(MS组),与树脂水门汀粘结后测定微拉伸粘结强度,测试后的断裂试件在体视显微镜下放大40倍观察其断裂方式,对微拉伸粘结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的平均微拉伸粘结强度为对照组(13.26±3.09)MPa,PBA组(12.73±3.89)MPa,MS组(18.74±6.93)MPa。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MS组微拉伸粘结强度显著高于PBA组与对照组(P<0.01),PBA组与对照组的微拉伸粘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主要的断裂方式均为粘结破坏。结论使用Monobond-S单组分硅烷偶联剂对石英纤维桩表面进行处理,可以增加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的粘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技术 树脂粘固剂 材料试验
下载PDF
光固化树脂对上颌前牙缺损的美容修复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丹玉 于家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1448-1448,共1页
关键词 牙科材料/治疗应用 树脂粘固剂/治疗应用 牙缺失/治疗 美学 牙科
下载PDF
影响瓷贴面与釉质粘结强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晶 罗云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52-154,共3页
随着齿科材料及修复技术的成熟,患者对自身牙体组织保存意识的增强,瓷贴面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瓷贴面牙体预备的特殊性,如何使瓷与釉质的粘结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粘结界面、粘结剂种类、厚度... 随着齿科材料及修复技术的成熟,患者对自身牙体组织保存意识的增强,瓷贴面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瓷贴面牙体预备的特殊性,如何使瓷与釉质的粘结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粘结界面、粘结剂种类、厚度,粘结时固化灯源的选择,以及临床操作方法等方面,对影响瓷-树脂-牙釉质复合体粘结效果的因素归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瓷料 瓷贴面 牙釉质 树脂粘固剂
下载PDF
两种光固化材料在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粘接强度的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安琪 王薮馨 +2 位作者 杨夏晴 吴优 张军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53-65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光固化树脂材料制作隐形矫治器附件的粘接强度。方法:收集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160颗,随机分为A1、B1、A2、B2 4组,A1和A2组用3M光固化树脂制作的附件,B1和B2组为用贺利士光固化树脂制作的附件,A1和B1组测定附... 目的:比较两种光固化树脂材料制作隐形矫治器附件的粘接强度。方法:收集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160颗,随机分为A1、B1、A2、B2 4组,A1和A2组用3M光固化树脂制作的附件,B1和B2组为用贺利士光固化树脂制作的附件,A1和B1组测定附件脱落率,A2和B2组测定附件剪切强度。结果:B1组脱落率为13.33%大于A1组脱落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剪切力强度为(23.25+1.55)MPa,强于B2组剪切力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M光固化树脂制作的附件与贺利士光固化树脂制作的附件比较,脱落率更低,抗剪切强度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矫正 树脂粘固剂 无托槽隐形矫治 脱落率 剪切强度
下载PDF
Glasionomer FX-Ⅱ修复根面龋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闫志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7期6525-6525,共1页
目的:对比观察Glasionomer FX-Ⅱ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根面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根面龋患者74例(100牙),随机分为2组。Glasionomer FX-Ⅱ组(38例50牙)用3%双氧水冲洗缺损,75%乙醇清洗消毒,调拌玻璃离子,送入楔状缺损。用沾有乙醇的... 目的:对比观察Glasionomer FX-Ⅱ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根面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根面龋患者74例(100牙),随机分为2组。Glasionomer FX-Ⅱ组(38例50牙)用3%双氧水冲洗缺损,75%乙醇清洗消毒,调拌玻璃离子,送入楔状缺损。用沾有乙醇的棉球轻压成型,打磨抛光。光固化复合树脂组(36例50牙)常规彻底清洁牙面、制洞、酸蚀、分层充填光照、修复、外形修整。结果:Glasionomer FX-Ⅱ组成功48牙,失败2牙;光固化复合树脂组成功41牙,失败9牙;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lasionomer FX-Ⅱ修复组疗效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治疗 牙修复体修复 牙科材料/治疗应用 树脂粘固剂/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三种粘结材料对正畸托槽的粘结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文敏 王继玲 惠光艳 《实用医药杂志》 2008年第7期807-808,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口腔美观与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固定矫治技术不断推广普及。直接粘结技术已成为正畸临床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由此带来的釉质脱矿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Wenderoth等发现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口腔美观与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固定矫治技术不断推广普及。直接粘结技术已成为正畸临床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由此带来的釉质脱矿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Wenderoth等发现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患病率高达60%。釉质表面脱矿造成的釉白斑不仅影响美观。严重者还可发展成为早期釉质龋.如何预防矫治过程中的釉质脱矿已成为正畸粘结剂的研究热点。为此.笔者比较了含氟白酸蚀树脂粘结剂和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京津釉质粘结剂三种粘结系统对托槽粘结后釉质脱矿的影响,以期提高临床正畸治疗选择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自酸蚀粘结系统 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 牙釉质脱矿
下载PDF
人工老化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复合陶瓷-树脂水门汀联合体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立凯 刘亚男 +1 位作者 惠慧 李萍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65-769,共5页
目的评价人工老化前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复合陶瓷-树脂水门汀联合体的颜色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CAD/CAM复合陶瓷贴面提供参考。方法将3种厚度(0.50、0.75... 目的评价人工老化前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复合陶瓷-树脂水门汀联合体的颜色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CAD/CAM复合陶瓷贴面提供参考。方法将3种厚度(0.50、0.75、1.00 mm)CAD/CAM复合陶瓷(Lava Ultimate)分别与4种色调(A1、A3、T、BL1)光固化树脂水门汀(Variolink N)匹配制备CAD/CAM复合陶瓷-树脂水门汀联合体样本,共12组(每组10个样本),作为色调组;以3种厚度(0.50、0.75、1.00 mm)CAD/CAM复合陶瓷样本作为对照组(每组10个样本)。所有样本同时置于氙灯老化仪中进行人工老化,采用分光光度仪测量老化前后各组样本明度(L*)、红绿色品(a*)和黄蓝色品(b*)值,计算老化前后的色差值(ΔE)。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复合陶瓷厚度和树脂水门汀色调对CAD/CAM复合陶瓷-树脂水门汀联合体老化前后ΔE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各组CAD/CAM复合陶瓷-树脂水门汀联合体老化前后ΔE均<3.3。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复合陶瓷厚度对联合体样本ΔE有影响(F=27.025,P<0.001),树脂水门汀色调对联合体样本ΔE也有影响(F=15.606,P<0.001),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F=0.534,P=0.829)。结论CAD/CAM复合陶瓷厚度和树脂水门汀色调均可影响CAD/CAM复合陶瓷-树脂水门汀联合体的颜色稳定性,但这种影响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固剂 美学 牙科 计算机辅助设计 复合陶瓷
原文传递
新型树脂根管充填材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正梅 凌均棨 +2 位作者 刘芳 胡敭 简裕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5-239,共5页
目的制备新型树脂根管充填材料(new resin root canal filling material,NRCFM)并评价其在不同溶液介质中的稳定性。方法以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基体,辅以活性填料,制备 NRCFM。采用质量测定、离子浓度分析及表... 目的制备新型树脂根管充填材料(new resin root canal filling material,NRCFM)并评价其在不同溶液介质中的稳定性。方法以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基体,辅以活性填料,制备 NRCFM。采用质量测定、离子浓度分析及表面形貌观察等方法,评价 NRCFM 在双蒸水、酸性及碱性人工唾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本研究制备出新型树脂根管充填材料 NRCFM1和NRCFM2。在不同溶液介质中 NRCFM1和 NRCFM2质量变化趋势是吸水溶胀敛质量增加,成分溶解后失重均小于0.5%,与牙胶一致(P>0.05),优于树脂胶(P<0.001)。NRCFM1和 NRCFM2在水介质中离子成分稳定,在碱性介质中硅离子浓度轻度增加。经不同溶液介质处理后,NRCFM1和NRCFM2仪表面皱缩粉体填料外露,未见基体树脂断裂。结论制备的 NRCFM1和 NRCFM2在不同溶液介质中均呈现良好的理化稳定性,具备新型树脂根管充填材料的基本理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材料 树脂粘固剂 唾液 人工
原文传递
树脂粘接剂色调对牙体瓷贴面美学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小冬 张绍朴 +2 位作者 邢文忠 展康茹 王贻宁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比较树脂粘接剂与同色调试色糊剂颜色效果的一致性,评价树脂粘接剂色调对牙体瓷贴面美学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48颗树脂右上颌中切牙,用随机化数字表随机分为8组(每组6颗),模拟临床贴面牙体预备.制作二硅酸锂... 目的 比较树脂粘接剂与同色调试色糊剂颜色效果的一致性,评价树脂粘接剂色调对牙体瓷贴面美学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48颗树脂右上颌中切牙,用随机化数字表随机分为8组(每组6颗),模拟临床贴面牙体预备.制作二硅酸锂压铸陶瓷贴面,分别使用8种色调(LV-3、LV-2、MV、HV+2、HV+3、WO、TR、A3色)试色糊剂试色,并用同色调树脂粘接剂粘接于树脂牙上.使用比色仪测量瓷贴面粘接前、试色时及粘接后的色度参数,并计算粘接前后贴面色差值(△E1)和试色时与粘接后贴面色差值(△E2).结果 8种色调树脂粘接剂△E1范围为0.93~ 6.79,其中LV-3、HV+3和WO色调树脂粘接剂△E1分别为3.31、4.90和6.79.除HV+3色调树脂粘接剂△E2为3.65外,其余色调树脂粘接剂粘接后与试色时的瓷贴面色差值在0.72~ 1.79之间.结论 LV-3、HV+3和WO色调树脂粘接剂能改变贴面的最终颜色.除HV+3色调外,其余色调树脂粘接剂与同色调试色糊剂对瓷贴面颜色的影响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固剂 牙冠复盖体 美学 牙科
原文传递
温度循环老化对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畅 林斐 岳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3-487,共5页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和粘接界面老化后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变化,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纳入甲基丙烯酸酯类复合树脂(Clearfil AP-X,树脂A)及其配套粘接剂(Clearfil SEBond,粘接剂a)和环氧树脂(Filtek P90,树脂B)及其配套粘...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和粘接界面老化后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变化,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纳入甲基丙烯酸酯类复合树脂(Clearfil AP-X,树脂A)及其配套粘接剂(Clearfil SEBond,粘接剂a)和环氧树脂(Filtek P90,树脂B)及其配套粘接剂(Filtek P90 System Adhesive,粘接剂b).将树脂A、B分别制作基底树脂块各24块,各分为3组,每组8块:①对照组,基底树脂块表面涂布粘接剂,充填固化新树脂后切成条状试样;②粘接界面老化组,基底树脂块粘接新树脂后切成条状试样,行温度循环老化;③基底树脂老化组,将基底树脂块行温度循环老化后打磨表面,再粘接新树脂,最后切成条状试样.每组中由基底树脂(A、B)-粘接剂(a、b)-新树脂(A、B)构成8种粘接组合,每一组合设2个平行样.体视显微镜下筛选条状试样,每个粘接组合获得15条微拉伸试样,用微拉伸测试仪检测微拉伸强度,对不同粘接组合中粘接界面老化组与对照组、基底树脂老化组与对照组的微拉伸强度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粘接界面老化组中,由粘接剂a粘接新树脂A或B的粘接组合[A-a-A:(45.0±3.2)MPa,B-a-A:(41.7±3.3) MPa,A-a-B:(28.6±3.9) MPa,B-a-B:(47.7±6.6) MPa],及由粘接剂b粘接新树脂A的粘接组合[A-b-A:(44.2±4.7) MPa,B-b-A:(38.0±3.2) MPa],微拉伸强度均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A-a-A:(70.7±5.5) MPa,B-a-A:(60.3±5.1) MPa,A-a-B:(44.2±1.6) MPa,B-a-B:(54.1±3.2) MPa,A-b-A:(65.6±7.2) MPa,B-b-A:(59.1±4.1) MPa](P<0.05);而由粘接剂b粘接新树脂B的粘接组合A-b-B及B-b-B的微拉伸强度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树脂老化组中,各粘接组合的微拉伸强度均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结论 复合树脂和粘接界面的老化均可对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树脂粘固剂 拉伸强度 粘接 温度循环
原文传递
自粘接型树脂粘接剂对玻璃陶瓷粘接耐久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翔峰 刘清 骆小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评价自粘接型和普通型树脂粘接剂与玻璃陶瓷粘接的耐久性,以期为树脂粘接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照ISO4049国际标准,对粘接剂A(自粘接型,G-CEM)和粘接剂B(普通型,Linkmax HV)各5个试件在6周内的最大吸水值和溶解值以... 目的评价自粘接型和普通型树脂粘接剂与玻璃陶瓷粘接的耐久性,以期为树脂粘接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照ISO4049国际标准,对粘接剂A(自粘接型,G-CEM)和粘接剂B(普通型,Linkmax HV)各5个试件在6周内的最大吸水值和溶解值以及其光照射后0.5、24h和6周的表面显微硬度进行测量。对64个陶瓷试件分别使用硅烷偶联剂A(Monobond S)、B(Clearfil Ceramic Primer)和C(GC Ceramic Primer)进行表面处理或不进行表面处理,再分别使用粘接剂A和B粘接,并于冷热循环前和冷热循环30000次后测量试件粘接强度。结果粘接剂A的吸水值和溶解值分别为(79.62±5.63)和(4.78±3.33)μg/min^3,明显高于粘接剂B[分别为(35.03±3.33)和(0.00±0.00)μg/mm^3]。两种粘接剂的表面显微硬度在光照射后24h达到最大值。冷热循环30000次后未行表面处理和硅烷偶联剂A、B、C处理后的陶瓷试件与粘接剂A的粘接强度分别为(0.00±0.00)、(2.86±3.25)、(12.75±1.55)和(11.98±2.35)MPa,与粘接剂B对应试件粘接强度[分别为(0.00±0.00)、(5.15±5.20)、(10.94±3.30)和(14.18±3.13)M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硅烷偶联剂的前提下,自粘接型树脂粘接剂可以代替普通型树脂粘接剂进行玻璃陶瓷粘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固剂 硬度 抗剪切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