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相位导航技术下2D T2-TSE与3D T2-SPACE序列在疑似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俯卧位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1
作者 李鹏 杨立棋 +5 位作者 徐守军 张艳慧 林飞飞 熊海芮 孙金磊 向葵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目的对比MRI相位导航技术下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wo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turbo spin echo,2D T2-TSE)序列与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 目的对比MRI相位导航技术下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wo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turbo spin echo,2D T2-TSE)序列与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 T2-SPACE)序列在疑似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occult tethered cord syndrome,OTCS)俯卧位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MRI检查的疑似OTCS的6岁以下患者30例,均采用相位导航技术下俯卧位2D T2-TSE和3D T2-SPACE序列进行检查。根据所得图像整体质量、脊髓圆锥显示、马尾神经及终丝显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信号显示、背景噪声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分,记录扫描时间,计算椎管内的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比较两种序列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扫描时间、椎管内SNR与CNR的客观分析。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Kappa检验分别评估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以及两名技师客观定量分析的一致性。结果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中,两名医师的评分一致性较强(Kappa=0.794,P<0.001),3D T2-SPACE序列图像整体质量、马尾神经及终丝显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信号显示以及背景噪声显示评分均高于2D T2-TSE序列(Z=-2.305、-4.242、-3.453、-2.201,P均<0.05),在脊髓圆锥显示上,2D T2-TSE与3D T2-SPACE序列一致(Z=-0.948,P>0.05)。客观定量分析中,两名技师对椎管内SNR与CNR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强(Kappa=0.851、0.734,P均<0.001),2D T2-TSE对比3D T2-SPACE序列,两次测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中3D T2-SPACE序列椎管内SNR和CNR均优于2D T2-TSE序列(第一次测量SNR与CNR:t=-3.058、-3.703;第二次测量SNR与CNR:t=-2.981、-2.965,P均<0.05)。3D T2-SPACE序列扫描时间较2D T2-TSE序列扫描时间长[(183.67±34.89)s vs.(120.53±27.93)s,t=-10.087,P<0.001]。结论在疑似OTCS患者的俯卧位MRI检查中,相位导航技术下的3D T2-SPACE序列相比2D T2-TSE序列可以提供更优良的椎管内图像质量、更小的FOV与体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隐匿性 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俯卧位 相位导航技术 儿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胎儿脊髓栓系合并末端脊髓空洞1例
2
作者 刘明敏 高钧霖 +1 位作者 杨淳玮 刘俊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5年第1期79-80,共2页
1病例简介,孕妇,31岁,孕22+6周,2024年3月17日于我院行胎儿超声检查,见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走行,锁骨下动脉起自降主动脉;胎儿脊髓圆锥下缘位于第4腰椎水平(图1A),第2腰椎至第4腰椎间脊髓膨隆,内见无回声,约14mm×3mm大小,线状中... 1病例简介,孕妇,31岁,孕22+6周,2024年3月17日于我院行胎儿超声检查,见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走行,锁骨下动脉起自降主动脉;胎儿脊髓圆锥下缘位于第4腰椎水平(图1A),第2腰椎至第4腰椎间脊髓膨隆,内见无回声,约14mm×3mm大小,线状中央回声复合体探查不清(图1A);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1)胎儿右位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2)胎儿脊髓圆锥下缘位置较低,脊髓末端囊性结构,考虑胎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合并末端脊髓空洞(terminal syringomyelia,TS)。G1P0,夫妻双方既往体健,无家族性传染病史及致畸因素接触史。于我院规律产检,孕12周,胎儿超声显示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正常,唐氏筛查阴性;孕16周,无创基因检测未见明显异常。孕23周转诊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胎儿MR提示脊髓圆锥低位,下段脊髓空洞形成(图1B)。孕25周在我院选择胎儿引产,引产后标本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示脊髓圆锥低位,下缘约位于第4腰椎上缘水平,第2至第4腰椎水平脊髓线状中央回声复合体回声未探及,可见无回声(图1C、D)。胸段脊髓内未见明显无回声,其内见线状中央回声复合体回声(图1E)。全外显子组测序未检出可能解释当前表型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 脊髓空洞 产前 超声
下载PDF
针刺治疗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遗尿验案一则
3
作者 毛君慧 倪高英 王珊珊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1期31-32,共2页
该例患儿腰骶部行手术治疗,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经络受损,督脉上行入脑,脑髓清阳不升,膀胱气化不利,则夜间难醒,膀胱失约遗溺出。采用针刺治疗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遗尿,以“醒脑开窍,清心补肾缩尿”为治疗原则,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收... 该例患儿腰骶部行手术治疗,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经络受损,督脉上行入脑,脑髓清阳不升,膀胱气化不利,则夜间难醒,膀胱失约遗溺出。采用针刺治疗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遗尿,以“醒脑开窍,清心补肾缩尿”为治疗原则,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收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儿童 脊髓栓系综合征 术后 遗尿
下载PDF
肛门直肠畸形合并先天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探讨
4
作者 张桃桃 赵清爽 +2 位作者 应建彬 陈帆 荆俊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合并先天性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福建省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收治的105例ARM患儿病...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合并先天性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福建省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收治的105例ARM患儿病史和影像学资料。按照Wingspread分类法分型,将ARM患儿分为中高位和低位两类;按照Krickenbeck分类法分型,将ARM患儿分为伴瘘管和不伴瘘管两类;根据MRI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TCS组和无TCS组。统计分析TCS与年龄、ARM分型及合并其他畸形的相关性及相关治疗意义。结果105例ARM患儿中,29例(27.6%)存在TCS,76例(72.4%)无TCS。55例(52.4%)合并其他畸形,其中37例合并1种畸形,18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畸形。Wingspread分型及合并其他畸形是ARM患儿合并TCS的独立影响因素,中高位ARM合并TCS的概率是低位ARM的3.223倍(OR=3.223,95%CI:1.128~9.210,P=0.029),合并2种及以上其他畸形的患儿患TCS的概率是合并1种其他畸形的10.120倍(OR=10.120,95%CI:2.715~37.729,P=0.001)。无TCS的ARM患儿与合并TCS的ARM患儿比较,两组在切口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有效率、病死率及术后2个月排便功能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排便功能改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高位ARM患儿及合并多系统畸形的患儿TCS发生率较高。建议ARM患儿常规行腰骶部MRI检查,以尽早发现TCS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治疗上,ARM患儿合并TCS应先治疗ARM,建议行脊髓栓系松解术,以防止脊髓损伤进一步加重带来的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脊髓栓系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栓系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探究
5
作者 张煜航 庄大杰 +2 位作者 孙谦 王长武 李国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5-61,共7页
目的根据容器特点提出栓系方法,在栓系系统建立、受力分析以及结构优化等有限元使用方面给出建议,为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力学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不同运输容器的栓系方式特点,将栓系系统分为4类:栓系绳栓系、支座固定栓系、运输格... 目的根据容器特点提出栓系方法,在栓系系统建立、受力分析以及结构优化等有限元使用方面给出建议,为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力学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不同运输容器的栓系方式特点,将栓系系统分为4类:栓系绳栓系、支座固定栓系、运输格架栓系以及挤压约束栓系。采用组合加速度因子作为载荷条件,选取代表性栓系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给出运输容器、栓系组件的受力特点和危险区域。结果对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中的栓系系统进行了总结和归纳,针对不同栓系方式提出改进方案。结论力学分析结果具有包络性,4类栓系方式能够适应大部分运输容器在道路、铁路以及水路条件下的运输要求,为放射性物品运输栓系系统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容器 栓系 有限元分析 放射性物品
下载PDF
青少年脊髓栓系综合征延误治疗致肾衰竭1例
6
作者 刘小琪 王君 +2 位作者 佟学志 杨宇琳 武曦蔼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4-55,F0003,共3页
患者男性,21岁,因“反复浮肿3年余,加重伴乏力2个月”于2016年1月21日入院。2012年初患者出现尿量减少、排尿困难、浮肿,于当地医院行腹部超声提示肾盂积水,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肾后性梗阻、肾盂积水”,自述肌酐未见异常,经导尿后症... 患者男性,21岁,因“反复浮肿3年余,加重伴乏力2个月”于2016年1月21日入院。2012年初患者出现尿量减少、排尿困难、浮肿,于当地医院行腹部超声提示肾盂积水,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肾后性梗阻、肾盂积水”,自述肌酐未见异常,经导尿后症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积水 脊髓栓系综合征 神经源性膀胱 腹部超声 肾衰竭 肾后性梗阻 排尿困难 导尿
下载PDF
婴儿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18例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探讨
7
作者 高家原 靳文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18-2021,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婴儿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山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婴儿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影像学资料。18例病儿中... 目的探讨婴儿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山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婴儿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影像学资料。18例病儿中,11例仅表现为腰骶部皮肤外观异常,呈色素斑或皮肤凹陷;6例除皮肤外观异常外,合并尿频症状;单侧马蹄足畸形1例。所有病儿术前行腰骶MR检查显示脊髓圆锥位置正常,终丝呈脂肪附着或脂肪瘤化;尿流动力学检查逼尿肌过度活动13例,膀胱顺应性差2例,未见异常改变3例;病儿均在术中电生理监测下行经棘突间隙入路终丝切断术。结果全组18例病儿术后随访6~36个月,术前无症状的11例病儿均无任何新发临床症状,大小便正常,双下肢活动好;6例尿频病儿,5例明显改善,1例变化不明显;1例马蹄足病儿经骨科后续使用ponseti法治疗痊愈。结论婴儿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数仅表现为腰骶部皮肤外观异常,易漏诊。需尽早行腰骶MR检查,确诊后及时手术,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损 尿频 腰骶部 婴儿 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脑脊液代谢特征
8
作者 谷浩源 杨记超 +5 位作者 姬杉峰 李俞龙 徐驰 辛新 连娟 娄永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67-273,共7页
目的分析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occult tethered cord syndrome,OTCS)脑脊液代谢特征、代谢途径和作用靶点。方法研究对象分为OTCS组(n=15)与正常对照组(n=15)。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 目的分析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occult tethered cord syndrome,OTCS)脑脊液代谢特征、代谢途径和作用靶点。方法研究对象分为OTCS组(n=15)与正常对照组(n=15)。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脑脊液代谢物变化情况,并对差异表达代谢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验证潜在标志物。结果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TCS组差异代谢物有87种,其中46种表达上调,41种表达下调。OTCS组患者差异代谢物主要通过TCA循环、GABA神经突触、谷氨酸能突触、氨酰-tRNA生物合成等通路影响疾病发生;其中上调的琥珀酸、L-谷氨酸、L-异亮氨酸及下调的柠檬酸可作为OTCS疾病诊断潜在标志物,经ROC曲线验证具有较好诊断效能。结论代谢组学结果表明:OTCS脑脊液代谢异常,初步将琥珀酸、L-谷氨酸、L-异亮氨酸、柠檬酸作为OTCS疾病诊断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隐匿性 脑脊液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霍雷 姜冰 王君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3期27-29,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 31例栓系综合征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分级标准。方法 :对 1994~ 2 0 0 1年共收治的 31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 ,术前均行MRI检查确诊。术中均在显微镜下行椎管内病灶切除 ,脊髓栓系... 目的 :通过分析 31例栓系综合征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分级标准。方法 :对 1994~ 2 0 0 1年共收治的 31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 ,术前均行MRI检查确诊。术中均在显微镜下行椎管内病灶切除 ,脊髓栓系松解 ,并根据松解的程度将其分为完全松解 :解除病因 ,完全分离、松解圆锥、马尾束 ,切断终丝 ,完整修复硬膜 ;部份松解 :部分解除病因 ,切断终丝 ,圆锥、马尾束未做到完全松解 ;未松解 :部分解除病因 ,未分离、松解圆锥和马尾束 ,未切断终丝。结果 2 2例完全松解者 ,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86 .6 % ;部分松解者 4例 ,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 5 3.6 % ;无松解者 5例 ,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 9.1%。结论 :建立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分级标准 ,有利于客观评判手术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髓栓系松解术 分级标准 外科治病 显微外科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3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永成 李建民 +3 位作者 王李元 李华 王利民 杨启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5-936,共2页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 脊髓栓系松解术 脊髓神经损伤
下载PDF
警惕遗留的“小尾巴”——脊髓栓系综合征
11
作者 赵朵 《青春期健康》 2024年第4期52-53,共2页
腰骶部皮肤出现隆突或凹陷,可能伴有分泌物或感染,以及多毛、隆起的大包块、皮窦道等异常改变,甚至还会遗留一个“小尾巴”,这可能是脊髓栓系综合征。本文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进行介绍,旨在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认知。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隆突 腰骶部 异常改变 皮窦 分泌物 多毛 遗留
下载PDF
仰卧位和俯卧位磁共振成像对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对比
12
作者 陈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02-205,共4页
探寻不同卧位(仰卧位、俯卧位)可对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价值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23-2024年度收治的3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使用仰卧位/俯卧位磁共振仪进行扫描,对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10... 探寻不同卧位(仰卧位、俯卧位)可对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价值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23-2024年度收治的3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使用仰卧位/俯卧位磁共振仪进行扫描,对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10例,行常规磁共振扫描检查;实验组患儿18例行仰卧位/俯卧位磁共振扫描,对比两组的病因检出率、圆锥活动检出率、脊髓低位/终丝紧张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在致病原因、圆锥活动、脊髓低位/终丝紧张检出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不同卧位的磁共振成像可对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对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存在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 俯卧位 磁共振成像 脊髓栓系综合征
下载PDF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探讨
13
作者 潘凤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09-0112,共4页
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术期的全面护理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2013年10月-2021年8月收治的40例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 A组和 B组,各20名, A组不作任何调整, B组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围术期护理。对两组儿童切口愈... 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术期的全面护理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2013年10月-2021年8月收治的40例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 A组和 B组,各20名, A组不作任何调整, B组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围术期护理。对两组儿童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手术后切口愈合较 A组好,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A组,经过数据比较,B组患儿的整体效果比A组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该类疾病的患儿进行围术期综合的护理,可以加快患儿的伤口愈合速度,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的疗效得到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手术及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家萍 晏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596-1597,共2页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原因牵拉脊髓或圆锥,使圆锥下降并产生一系列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TCS多见于幼儿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运动感觉障碍、腰背部...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原因牵拉脊髓或圆锥,使圆锥下降并产生一系列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症候群。TCS多见于幼儿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运动感觉障碍、腰背部会阴疼痛及躯体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髓栓系松解术 护理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行脊髓栓系松解术40例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丹 孟凡玲 +2 位作者 陈湘云 尹少琼 陈玉莹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359-360,共2页
目的:介绍40例患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某院诊治的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40例,治疗方式均采用脊髓栓系松解术,护理人员在术前术后对患儿进行良好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40例患儿在护理后未出现压... 目的:介绍40例患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某院诊治的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40例,治疗方式均采用脊髓栓系松解术,护理人员在术前术后对患儿进行良好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40例患儿在护理后未出现压疮、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及泌尿系感染症状,有1例(2.5%)患儿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经伤口换药,延迟拆线,伤口愈合良好。有1例(2.5%)患儿术后发生尿潴留,经训练膀胱功能后能自行排尿。结论:对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的患儿进行精心护理,能促进患儿病情好转,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髓栓系松解术 护理
下载PDF
脂肪瘤型脊髓栓系患儿的手术治疗后随访评价
16
作者 芦山 吕强 +3 位作者 董留建 程子嵌 冯书彬 齐林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评估手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栓系患儿的效果,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脂肪瘤型脊髓栓系患儿资料153例,其中男孩62例,女孩91例(男女比例为1∶1.5),观察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无明显临床症状52例,手术... 目的:评估手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栓系患儿的效果,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脂肪瘤型脊髓栓系患儿资料153例,其中男孩62例,女孩91例(男女比例为1∶1.5),观察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无明显临床症状52例,手术后无明显临床症状77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下肢瘫痪91例,手术后下肢瘫痪69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栓系患儿早期手术完全松解栓系,术后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 手术松解栓系 随访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秡 陈雨历 +3 位作者 李金良 陈维秀 李守林 孙大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结果96例中获随访83例,平均随访2年,症状好转者9例,无明显变化的62例,症状加重者12例。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结果96例中获随访83例,平均随访2年,症状好转者9例,无明显变化的62例,症状加重者12例。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需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大多数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术仅能够控制疾病的发展速度,术后应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小儿 脊髓栓系松解术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分析
18
作者 王增森 李明升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23期700-701,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症状均有改善,并且病情不再加重。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行脊髓栓系松解术可达到减轻现有症状和防止病情继续...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症状均有改善,并且病情不再加重。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行脊髓栓系松解术可达到减轻现有症状和防止病情继续发展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栓系松解术 微创
下载PDF
小儿显性脊柱裂与脊髓栓系综合征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福云 李甲振 +1 位作者 郭永成 周彩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66-467,共2页
为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本文对收治的显性脊柱裂伴有TCS的患儿共27例,从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显性脊柱裂伴有不同程度的足畸形,运动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异常即可诊断为TCS,早期行脊髓... 为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本文对收治的显性脊柱裂伴有TCS的患儿共27例,从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显性脊柱裂伴有不同程度的足畸形,运动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异常即可诊断为TCS,早期行脊髓栓系松解术是治疗TC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脊髓栓系 脊髓脊膜膨出 儿童 综合征
下载PDF
成人和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贺增良 兰宾尚 +3 位作者 郑春霞 韩贵和 蒋逊 吕惠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892-894,共3页
目的 :分析和比较成人和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 (tetheredcordsyndromeTCS)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的异同。方法 :对 3 8例儿童和 2 0例成人T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TCS病因以硬膜内脂肪瘤为最多见 ,多以疼痛为主诉 ,手术对于疼... 目的 :分析和比较成人和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 (tetheredcordsyndromeTCS)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的异同。方法 :对 3 8例儿童和 2 0例成人T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TCS病因以硬膜内脂肪瘤为最多见 ,多以疼痛为主诉 ,手术对于疼痛、下肢无力和痉挛疗效明显 ,对大小便功能障碍效果较差 ;而儿童TCS病因以脊髓脊膜膨出为多见 ,多因下肢无力就诊 ,手术对于下肢无力、疼痛和感觉障碍效果较好 ,对于大小便功能障碍同样效果不理想。结论 :儿童和成人TCS在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均有差别 ,应根据不同患者决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成人 儿童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