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三种鹿科动物潜在栖息地预测与保护空缺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鑫泽 冯佳楠 +3 位作者 支晓亮 钟林强 刘鑫鑫 张明海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8-328,共11页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掌握物种潜在栖息地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可以加强对物种的保护。鹿科(Cervidae)动物是东北地区森林等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3种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梅花鹿...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掌握物种潜在栖息地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可以加强对物种的保护。鹿科(Cervidae)动物是东北地区森林等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3种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梅花鹿(Cervus nippon)、驼鹿(Alces alces)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数据库(GBIF)以及部分外业数据得到物种分布点,运用MaxEnt软件对3种鹿科动物进行潜在栖息地预测,模型AUC值如下:马鹿0.939,梅花鹿0.991以及驼鹿0.861。将模拟得到的潜在栖息地与东北地区保护区叠加进行保护空缺分析。模型模拟得出的潜在栖息地占整个东北地区面积:马鹿(25.85%)、梅花鹿(0.99%)以及驼鹿(13.83%);潜在栖息地被现有保护区覆盖率:马鹿(10.03%)、梅花鹿(21.70%)、驼鹿(8.85%),尚有大部分潜在栖息地未得到自然保护区覆盖。上述研究结果对这3种国家级保护鹿科动物的保护管理规划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鹿科动物 潜在栖息地预测 MaxEnt模型 保护空缺分析
下载PDF
东亚江豚全球适宜栖息地分布预测
2
作者 陈炳耀 杨丛汶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东亚江豚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韩国水域,目前的关注度较少,科学家还未对其栖息地进行过相关系统的评价.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平台以及物种分布位点和6种环境变量数据,构... 东亚江豚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韩国水域,目前的关注度较少,科学家还未对其栖息地进行过相关系统的评价.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平台以及物种分布位点和6种环境变量数据,构建了适宜栖息地的模型,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73和0.965,表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模型预测适合度大于0.5的中高度适宜栖息地约213110.2 km^(2),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峡以北的中国沿岸海域(159865.4 km^(2))、朝鲜半岛西南部海域(37863.3 km^(2))和日本的东南部海域(4615 km^(2));适合度大于0.7的高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浙江北部至江苏南通,盐城到连云港附近,山东威海以北的渤海海域,韩国的江华湾及周边海域.通过分析因子贡献率、排列重要性和刀切法检验,水深、盐度以及海表温度在东亚江豚栖息地选择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基于本研究结果,建议对长江口及渤海湾增加现有保护区的面积或建立新的保护区,管控区内的人类活动,促进东亚江豚的生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江豚 环境变量 栖息地预测 水深 最大熵模型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梅花鹿潜在栖息地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策 张日 +4 位作者 杜海荣 孙悦 袁子奥 于晶晶 张明海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9-340,共12页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会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是物种灭绝。研究气候变化对物种栖息地的影响,对未来研究物种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提供实践意义。以梅花鹿(Cervus nippon)为研究对象,将23个环境因子通过去相关性后得到8个环境因...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会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是物种灭绝。研究气候变化对物种栖息地的影响,对未来研究物种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提供实践意义。以梅花鹿(Cervus nippon)为研究对象,将23个环境因子通过去相关性后得到8个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了梅花鹿基准气候条件下在中国潜在生境分布,并预测了ssp245和ssp585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2021—2040年(2030s)、2041—2060年(2050s)、2061—2080年(2070s)梅花鹿潜在分布。23个环境因子中,对3个不同的梅花鹿亚种,降水季节性、海拔、最干月降水量这3个因子是影响梅花鹿生境分布的主要因子。基准气候条件下,梅花鹿的潜在生境面积占总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72%。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区内梅花鹿东北亚种当前潜在生境面积明显增加,其中ssp585情景增加程度大于ssp245情景。在ssp585情景2050s阶段,总潜在生境面积将增加524.79%;梅花鹿华南亚种当前潜在生境面积明显减少,在ssp585情景下,梅花鹿适宜生境面积减小幅度将大于ssp245情景下梅花鹿适宜生境面积减小幅度,其在相应阶段分别减少77.61%、96.29%和93.62%。适宜生境逐渐消失。梅花鹿四川亚种在ssp245、ssp585两种情景下,适宜生境面积变动较小,并且都有5%—10%的新增适宜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分布 栖息地预测
下载PDF
AquaMaps:鱼类生态分布预测(预警)工具
4
作者 岳昊 杨宁生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4年第6期44-45,共2页
AquaMaps是一个对物种栖息地进行预测的工具。它基于已知物种分布记录数据,通过与某一特定区域的环境因子值相匹配,得到关于被测物种适生区域的预测结果。预测图中的不同颜色代表着着物种在某一区域出现的概率,预测图通过C-squares系统... AquaMaps是一个对物种栖息地进行预测的工具。它基于已知物种分布记录数据,通过与某一特定区域的环境因子值相匹配,得到关于被测物种适生区域的预测结果。预测图中的不同颜色代表着着物种在某一区域出现的概率,预测图通过C-squares系统以0.5度的分辨率进行显示。AquaMaps可以用于生物多样性格局分析、入侵物种风险分析、有害生物预警分析等。本文通过对AquaMaps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进行介绍,并举例说明AquaMaps的预测结果,为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利用这一工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Maps 栖息地预测 生态模型
下载PDF
九寨沟县四川羚牛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星 朱必清 +3 位作者 金贵祥 冷志成 古晓东 官天培 《生物学通报》 CAS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掌握物种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是开展物种保护及栖息地管理的基础。据近5年的红外相机位点和样线调查记录,利用MaxEnt模型,首次对九寨沟县四川羚牛栖息地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气候、地形、植被和干扰因... 掌握物种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是开展物种保护及栖息地管理的基础。据近5年的红外相机位点和样线调查记录,利用MaxEnt模型,首次对九寨沟县四川羚牛栖息地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气候、地形、植被和干扰因子均对九寨沟县四川羚牛栖息地适宜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四川羚牛的最适宜栖息地的特征为季节性降水约75.5~78.6 mm、海拔约为2125~3500 m、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与建成区(1~10 km)和道路(4~5 km)保持一定距离、年均温约1~6.5℃;2)九寨沟县内共有四川羚牛栖息地2363.18 km^(2),占整个县域面积的45.05%,其中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70.03 km^(2);3)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包含了四川羚牛适宜栖息地253.22 km^(2),占四川羚牛适宜栖息地的68.43%;4)相较于白河和勿角,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仅占该保护区面积的9.81%。基于研究结果,为保护四川羚牛的栖息地,建议:1)关注保护区外四川羚牛栖息地;2)合理规划保护区外放牧强度,严格控制保护区内放牧行为;3)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区参与保护意识;4)依据栖息地斑块,建立生态廊道,确保扩散通道畅通;5)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预测 岷山 有蹄类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on the success of prospecting behavior in changing landscapes
6
作者 John Curtis BURKHALTER Nina H. FEFFERMAN Julie L. LOCKWOOD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557-568,共12页
Personality can play a large role in dispersal decisions, influencing how each individual estimates and values ex- pected costs versus benefits of ventnring out to explore the unknown. We contrast the impact of persis... Personality can play a large role in dispersal decisions, influencing how each individual estimates and values ex- pected costs versus benefits of ventnring out to explore the unknown. We contrast the impact of persistence on fitness using deci- sion theory models to examine the relative success of prospecting movement (which is a widespread behavior used by animals to explore available breeding habitat before determining where to settle) in different landscapes among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While evaluating trends in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movement we provide a quantifiable measure of the impacts of relative tenacity in prospecting behavior on fitness gains/losses. Our model results predict that, regardless of landscape composi- tion, individuals with greater tenacity in prospecting strategy have reduced fitness gains relative to individuals who are more willing to both initiate novel strategies, but then also abandon the new strategy rapidly if initial search does not seem fruitful. We show that fitness gains from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prospecting strategy (i.e. abandoning poor habitat or staying in rich habitat) can be very high, indicating a potentially large influence from personality on fitness. Importantly,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relative fitness gains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high quality habitat in the landscape, even if the difference under varying fitness outcomes between poor and rich habitat was substa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PECTING TRADEOFF Movement Decision theory PERSONALITY BEHAVI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