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电白县潮间带前鳃类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泊 叶成仁 +1 位作者 刘保其 邵智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4-25,20,共3页
在1991—1993年期间,作者先后五次到电白县进行调查,在潮间带设立调查断面7条,调查站位41个,取样82次。采集定量标本19种,总平均生物量为21.23克/米~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22.88个/米~2。
关键词 前鳃亚纲 潮间带 生物量 栖息密度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海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空间插值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春洋 李轶平 董婧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3-447,共5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即GIS的支持下,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规则样条(regularize spline,RS)和张力样条(tension spline,TS)4种插值方法对2006年7月获得的大连湾底栖生物栖... 在地理信息系统即GIS的支持下,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规则样条(regularize spline,RS)和张力样条(tension spline,TS)4种插值方法对2006年7月获得的大连湾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的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处理,并对插值结果的精确度进行交叉验证,分析和比较不同插值方法获得的分布图。结果表明,插值精确度普通克里格>反距离加权>张力样条>规则样条;4种方法均能较客观的模拟出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的分布趋势,但是在整体趋势和局部趋势两方面的综合考虑下,普通克里格的表现效果更好。文章进一步指出,在确定站位数量及分布前提下,插值结果的精确度可以通过选择空间插值方法得以改善,但其根本还是取决于站位布置的数量和其分布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底栖生物 栖息密度 空间插值
原文传递
广东省电白县沿海潮间带底栖生物总重量和总密度调查
3
作者 姚泊 关基石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2期73-80,共8页
在1991-1992年期间,作者依据《广东省潮间带生物调查》一书中所提供的方法,对广东省电白县的水栋镇、陈村镇、横山镇、博贺镇、大放 鸡岛和小放鸡岛等地的潮间带进行底栖生物总重量、底栖生物总密度、优势种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调... 在1991-1992年期间,作者依据《广东省潮间带生物调查》一书中所提供的方法,对广东省电白县的水栋镇、陈村镇、横山镇、博贺镇、大放 鸡岛和小放鸡岛等地的潮间带进行底栖生物总重量、底栖生物总密度、优势种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调查。广东省电白县海岸潮间带平均底栖生物总重量为9107.76克/米^3,平均底栖生物总密度为6887.04个/米^3/其中软体动物的平均栖生物总重量为5129.59克/米^3,平均底栖生物总密度为5483.48个/米^3。在所采集的标本中,腹足类计40科、97种,双壳类计18科、81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近60种。电白县潮间滩涂可养面积118013亩,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白县沿海 潮间带 底栖生物总重量 底栖生物总密度 广东 优势种生物量 栖息密度
下载PDF
辽东湾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Ⅰ.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被引量:43
4
作者 刘录三 孟伟 +3 位作者 郑丙辉 李新正 雷坤 李中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123,共6页
于2007年7月下旬在辽东湾进行了29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79种;其中包括多毛类18科24种,甲壳动物15科19种,软体动物13科24种,棘皮动物4科6种,其他类群5种.整个调查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现象不明显,优势度指数大... 于2007年7月下旬在辽东湾进行了29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79种;其中包括多毛类18科24种,甲壳动物15科19种,软体动物13科24种,棘皮动物4科6种,其他类群5种.整个调查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现象不明显,优势度指数大于1%的物种仅有5种,分别为光滑河篮蛤、日本倍棘蛇尾、日本浪漂水虱、纽虫和西格织纹螺.调查区内底栖动物种类数、栖息密度以及生物量的高值区与低值区呈斑块状互相嵌套.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68.28m-2,平均生物量为22.75g/m2;其中软体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30.52m-2,生物量为6.92g/m2;多毛类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4.48m-2,生物量为4.15g/m2;甲壳类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2.76m-2,生物量为1.86g/m2;棘皮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6.38m-2,生物量为8.64g/m2.1959年渤海各分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0.29~12.83g/m2.与其相比,除莱州湾外,目前各分区的平均生物量(16.45~22.75g/m2)均显著升高,变化幅度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组成 栖息密度 生物量 辽东湾
下载PDF
南麂列岛潮间带底栖生物时空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41
5
作者 彭欣 谢起浪 +4 位作者 陈少波 黄晓林 仇建标 仲伟 陈万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4-589,共6页
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4月对南麂列岛8条潮间带断面开展了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底栖生物191种,其中软体动物84种,藻类46种,多毛类23种,甲壳动物28种,棘皮动物5种,其它动物5种。从季节来看,春季航次物种数、平均生物量和平均... 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4月对南麂列岛8条潮间带断面开展了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底栖生物191种,其中软体动物84种,藻类46种,多毛类23种,甲壳动物28种,棘皮动物5种,其它动物5种。从季节来看,春季航次物种数、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164种、8890.76g/m2、3436ind/m2)明显多于秋季航次(121种、3642.10g/m2、1657ind/m2);而从不同底质来看,平均物种数、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岩礁断面(分别为54种、8318.78g/m2、3354ind/m2)都明显高于泥质(27种、154.46g/m2、185ind/m2)和沙质断面(8种、64.30g/m2、66ind/m2)。从垂直分布来看,南麂列岛潮间带底栖生物分带明显,平均生物量中潮区(7278.41g/m2)大于低潮区(6684.14g/m2)大于高潮区(4836.77g/m2),平均栖息密度为中潮区(3386ind/m2)大于高潮区(2908ind/m2)大于低潮区(1347ind/m2)各断面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7-3.10,种丰富度指数为0.54-4.91,均匀度指数为0.48-0.90,辛普森优势度指数为0.52-0.94。最后通过分析发现,底栖生物的分布特征受栖息的环境、季节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不同程度综合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底栖生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时空分布,而且改变了群落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列岛 底栖生物 生物量 栖息密度 人类活动
下载PDF
2010年春季长江口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5
6
作者 史赟荣 晁敏 +4 位作者 全为民 唐峰华 沈新强 袁骐 黄厚见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151,共11页
为探索长江河口生境条件改变对重要生物的影响状况,揭示生境条件对生物资源影响的机理,根据2010年5–6月在长江口进行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与历史资料,用根据扫海面积计算的栖息密度研究了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动状况,以及5–6月鱼... 为探索长江河口生境条件改变对重要生物的影响状况,揭示生境条件对生物资源影响的机理,根据2010年5–6月在长江口进行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与历史资料,用根据扫海面积计算的栖息密度研究了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动状况,以及5–6月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2010年5–6月共记录鱼类40种。种类数目较多的科分别是鳀科和虾虎鱼科(均为5种),其次为石首鱼科(4种)及舌鳎科(3种);鱼类栖息密度以当年卵化幼鱼为主,矛尾虾虎鱼、棘头梅童鱼、凤鲚和刀鲚为栖息密度最大的4种鱼类,占调查区域鱼类栖息密度的94.11%。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发现,春季鱼类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的9个环境因子中,水深、表层盐度和底层盐度对河口内部鱼类丰度和栖息密度影响最大,而底层pH值、表层盐度和底层温度则对河口外部鱼类群落影响最大。与历史资料相比,目前记录的鱼类物种数目(40种)少于1985年5月或6月(69种,62种),而栖息密度(5.20×104ind/km2)高于1985年5月或6月(1.72×104 ind/km2,2.29×104 ind/km2)。本研究表明虽然长江口仍为棘头梅童鱼、刀鲚、凤鲚等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和肥育场,但是鱼类群落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鱼类群落结构 栖息密度 环境因子 多元分析
下载PDF
胶州湾多毛类环节动物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金宝 李新正 +2 位作者 王洪法 于海燕 李宝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8-803,共6页
根据1998—2002年胶州湾10个站各季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讨论了多毛类环节动物在各站出现种数、生物量、栖息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底底质是影响多毛类数量分布与变化的重要因子,沙质软泥有利于多毛类生长,而粗沙砾... 根据1998—2002年胶州湾10个站各季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讨论了多毛类环节动物在各站出现种数、生物量、栖息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底底质是影响多毛类数量分布与变化的重要因子,沙质软泥有利于多毛类生长,而粗沙砾石底质多毛类分布较少;春季多毛类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较高;在一定条件下,盐度是多毛类的限制因子,当盐度升高时,其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毛类 生物量 栖息密度 环境因子 胶州湾
下载PDF
东海大型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研究(英文)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新正 王金宝 +1 位作者 王洪法 张宝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9-462,共4页
根据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在东海23个大面站进行的大型底栖生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利用Brey’s(1990)的经验公式对调查海区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栖息... 根据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在东海23个大面站进行的大型底栖生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利用Brey’s(1990)的经验公式对调查海区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在秋季为87m-2,远低于春季的138m-2,而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计,秋季为1.40gm-2,高于春季的1.25g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为1.62gm-2a-1,远低于渤海和南黄海.研究表明,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受水温和水深的影响.平均P/B值在研究海域为1.41a-1,高于渤海和黄海,表明在东海大型底栖生物中个体小而代谢快、生活史短的种在大型底栖生物中占的比重要大于渤海和南黄海,P/B值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密度 生物量 次级生产力 P/B值 大型底栖生物 东海
下载PDF
南黄海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 被引量:19
9
作者 徐勤增 李瑞香 +2 位作者 王宗灵 范士亮 王宗兴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3-399,共7页
2006午夏季(78月)在南黄海进行的调查中,共鉴定出192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22种、甲壳动物22种、软体动物33种、棘皮动物8种、其它门类7种,优势种主要为小头虫科(Capitellidae)、掌鳃索沙蚕(Ninoěpalmate)、圆... 2006午夏季(78月)在南黄海进行的调查中,共鉴定出192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22种、甲壳动物22种、软体动物33种、棘皮动物8种、其它门类7种,优势种主要为小头虫科(Capitellidae)、掌鳃索沙蚕(Ninoěpalmate)、圆楔樱蛤(Cadella narutoensis)、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紫蛇尾(OPhiophplis mirabilis)、安岛反体星虫(Phascolosoma onomichianum)等20多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02ind·m^-2,其中多毛类为57ind·m^-2、甲壳动物为12ind·m^-2、软体动物为24ind·m^-2、棘皮动物为6ind·m^-2;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湿重生物量为29.30g·m^-2,其中多毛类11.98g·m^-2、甲壳动物2.20g·m^-2、软体动物6.56g·m^-2、棘皮动物4.85g·m^-2。在南黄海西部32°30′—36°00′N的较浅水域,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较高,而南黄海中部深水区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较低。与2000年夏季调查结果相比,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偏低,平均生物量相近;与1959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夏季的数据相比平均生物量稍低,但多毛类生物量明显偏大,软体动物生物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大型底栖动物 栖息密度 生物量
下载PDF
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变化 被引量:53
10
作者 毕洪生 孙松 孙道元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8,共7页
采用 1 991— 1 995年在胶州湾 1 0个监测站季度取样的资料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进行分析 ,并与 80年代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一些优势种如菲律宾蛤仔和细雕刻肋海胆等的数量明显减少 ;90年代初期与 80年... 采用 1 991— 1 995年在胶州湾 1 0个监测站季度取样的资料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进行分析 ,并与 80年代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一些优势种如菲律宾蛤仔和细雕刻肋海胆等的数量明显减少 ;90年代初期与 80年代相比 ,湾内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到 90年代中期又有所回升 ,而湾内的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却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小型底泥食性的种类 ,如丝异须虫和方格独鳃虫等。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 ,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可以划分为 5种类型 ,而不同于 80年代的 6种类型 ,且各群落的优势种变化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 生物量 栖息密度 生物多样性 胶州湾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厦门西港底栖生物的生态 被引量:20
11
作者 何明海 蔡尔西 +6 位作者 吴启泉 江锦祥 林双淡 徐惠州 刘泉顺 郑凤武 李荣冠 《台湾海峡》 CAS 1988年第2期189-194,共6页
本文根据1980年11月和1981年2,5,8月在厦门西港调查的底栖生物资料,研究了本区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结果表明,本区底栖生物333种,主要由多毛类、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组成;其平均生物量46.53g/m^2;平均栖息密度699个/m^2,这两者分布很不均... 本文根据1980年11月和1981年2,5,8月在厦门西港调查的底栖生物资料,研究了本区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结果表明,本区底栖生物333种,主要由多毛类、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组成;其平均生物量46.53g/m^2;平均栖息密度699个/m^2,这两者分布很不均匀,季节变化明显;环境质量和水动力是影响本区底栖生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 季节变化 水生生物 季节性变化 周期变化 软体动物 多毛类 栖息密度 厦门西港
下载PDF
流沙湾贝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恩义 陈秀丽 +3 位作者 朱小江 申玉春 叶宁 吴灶和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9-46,共8页
对流沙湾潮间带及湾内浅水地带(20°22'103″~20°28'526″N,109°55'341″~109°59'185″E)的贝类资源进行周年调查,定性、定量分析该海湾贝类种类、生态分布、区系性质、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季节变... 对流沙湾潮间带及湾内浅水地带(20°22'103″~20°28'526″N,109°55'341″~109°59'185″E)的贝类资源进行周年调查,定性、定量分析该海湾贝类种类、生态分布、区系性质、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流沙湾采集到的贝类有3纲7亚纲13目42科79属104种,其中帘蛤科24种,牡蛎科、贻贝科各6种,汇螺科和蜒螺科各5种,其他各科均小于5种;贝类组成表现出温带性质,温带种类占绝对优势,该海湾贝类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的中国-日本亚区,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资源调查 群落结构 生物量 栖息密度 流沙湾
下载PDF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永普 应雪萍 +1 位作者 吴海龙 王一农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33,共8页
本文报导了1997.7-1998.4期间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5091.809·m-2和4269个·m-2;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水平分布为关帝山>大... 本文报导了1997.7-1998.4期间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5091.809·m-2和4269个·m-2;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水平分布为关帝山>大筲箕屿>海利>壳菜岙,垂直分布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季节变化分别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和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数量的水平分布主要受海岸开敞度及浪击度的影响、垂直分布主要受潮区及浪击度的影响、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和动植物繁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栖息密度 垂直分布 底栖生物群落 生物量
下载PDF
南黄海鳀鱼产卵场大型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新正 张宝琳 王洪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4-327,共4页
根据2001至2003年南黄海鳀鱼产卵期在鳀鱼产卵场33个站考察采集的大型底栖生物定量样品资料,利用Brey′s(1990)的经验公式对调查海区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 根据2001至2003年南黄海鳀鱼产卵期在鳀鱼产卵场33个站考察采集的大型底栖生物定量样品资料,利用Brey′s(1990)的经验公式对调查海区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为194.3ind.m-2,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计,为4.08gm-2,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为4.09gm-2a-1.研究表明,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受水深的影响.平均P/B值在研究海域为1.32a-1.对研究结果与整个南黄海、渤海和东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与讨论,证明生产力随水深的加大而降低,P/B值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密度 生物量 次级生产力 P/B值 大型底栖生物 鯷鱼产卵场 黄海
下载PDF
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亮根 杜飞雁 +2 位作者 李亚芳 宁加佳 郭伟龙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5,共9页
根据2013年3月-4月与6月-7月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栖息密度、生态类群、优势种与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征。研究海域内共鉴定浮游桡足类187种,其中大型的127种,中型的152种。浮游桡足... 根据2013年3月-4月与6月-7月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栖息密度、生态类群、优势种与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征。研究海域内共鉴定浮游桡足类187种,其中大型的127种,中型的152种。浮游桡足类属于典型热带大洋群落结构,大多数种类属于外海生态类群,其次是广盐生态类群、沿岸生态类群与深水生态类群。大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随季风转换更替不明显,而中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随季风转换更替显著。大型浮游桡足类平均栖息密度为4.87个·m^-3,中型的为19.2个·m^-3,为大型的4倍。浮游桡足类多样性水平为丰富或非常丰富。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特征受季风转换引起表层环流结构变化与水团运动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分布趋势,其中大型浮游桡足类对水团垂直运动反应较敏感,而中型浮游生物对海区表层环流改变的响应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密度 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 环流 水团
下载PDF
2011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元进 吕振波 +3 位作者 李凡 张焕君 徐宗法 徐炳庆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6-323,共8页
根据2011年6月中旬(前调查)、7月上旬(中调查)和7月中旬(后调查)黄河口海域3航次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0种,其中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类数占79.0%... 根据2011年6月中旬(前调查)、7月上旬(中调查)和7月中旬(后调查)黄河口海域3航次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0种,其中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类数占79.0%,棘皮动物仅占3.0%。调查期间黄河口海域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在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上均占有优势地位,3次调查优势种均为中小型的软体动物和小型多毛类动物。3次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均出现较大变化。前调查和中调查,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接近;而后调查与前调查、中调查相比,丰富度指数更低,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更高。群落中多毛类比例较高而棘皮动物比例较低,表明黄河口海域底栖生物群落处于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状态。多样性分级结果表明,3次调查多样性指数均为差级,后调查丰富度指数为差级,前调查、中调查丰富度指数虽为中等,但非常接近差级。与历史资料相比,棘皮动物生物量已经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组成 相对重要性指数 优势种 生物量 栖息密度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黄海中华哲水蚤度夏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进 李新正 李宝泉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6-441,共6页
本文根据2001年8月和2002年8-10月在黄海中华哲水蚤度夏区4个航次调查中设置的大面调查站中的9个重合站所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统计了其平均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利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根据2001年8月和2002年8-10月在黄海中华哲水蚤度夏区4个航次调查中设置的大面调查站中的9个重合站所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统计了其平均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利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在2001年8月和2002年8-10月这两个期间内,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379.44ind./m2和156.67ind./m2,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AFDW)计]分别为9.44g(AFDW)/m2和7.36g(AFDW)/m2,据之计算出2001和2002年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分别为9.64g(AFDW)/(m2.a)和6.42g(AFDW)/(m2.a),P/B值分别为1.20和0.98。同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显示,黄海中华哲水蚤度夏区内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高于渤海、东海,也高于黄海其它调查区已有报道结果;而P/B值则高于渤海,低于东海,与黄海其它调查区报道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生产力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量 栖息密度 P/B值 中华哲水蚤度夏区 黄海
下载PDF
胶州湾多毛类的生态特点 被引量:17
18
作者 毕洪生 孙道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68,共6页
用1991~1995年在胶州湾季度取样(2、5、8、11月)所得的资料探讨胶州湾毛类组成、分布、数量变动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特点。结果表明胶州湾多毛类组成以温带种和广温广布种为主,兼有广温热带种和冷水种;其平均生物量... 用1991~1995年在胶州湾季度取样(2、5、8、11月)所得的资料探讨胶州湾毛类组成、分布、数量变动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特点。结果表明胶州湾多毛类组成以温带种和广温广布种为主,兼有广温热带种和冷水种;其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5.14gm-2、82indm-2;湾内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密度均高于湾口;湾内多毛类群落根据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分成5种类型;过度捕捞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使夏季多毛类多样性偏低。多毛类的分布主要是受不同的底质类型的影响;数量变动主要是受水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毛类 多样性 生物量 栖息密度 胶州湾
下载PDF
胶州湾底栖软体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4
19
作者 李宝泉 李新正 +4 位作者 于海燕 王洪法 王金宝 徐凤山 张宝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8,共6页
采用1998年2月—2002年11月,共5年19个季度月对胶州湾10个站进行综合调查的资料,对胶州湾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三项数量指标与温度、盐度、底层初级生产力、底质四项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底... 采用1998年2月—2002年11月,共5年19个季度月对胶州湾10个站进行综合调查的资料,对胶州湾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三项数量指标与温度、盐度、底层初级生产力、底质四项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底栖软体动物是胶州湾重要的生物类群,共发现了51种。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最高的站均为2号站,分别为1015.6g/m2和1041ind/m2。软体动物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与底质、温度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底栖软体动物的出现种数和平均栖息密度与底层初级生产力呈线形相关,但三者与盐度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底栖软体动物 生物量 栖息密度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连云港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群落生态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峰华 沈新强 +1 位作者 张衡 王云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1,共6页
根据2008年4个季度的生态调查取样,对连云港海州湾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A、B断面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结构特征及资源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经统计分析:养殖区B断面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42.32g.m-2和71.83个.m-2,明显高于天... 根据2008年4个季度的生态调查取样,对连云港海州湾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A、B断面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结构特征及资源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经统计分析:养殖区B断面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42.32g.m-2和71.83个.m-2,明显高于天然海滨浴场A断面处的11.24 g.m-2和63.67个.m-2;A、B断面配对站位群落相似性指数超过0.50的有6对,而其他有显著性关系的却不是非常明显,表明海洋工程可能使附近海域内各生境之间底栖动物群落的分化程度降低;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中,春、夏、秋、冬季的多样度分别为1.72、1.20、1.68、0.84,其中冬季达到重度污染,这可能与人为扰动有关,海洋工程活动会导致生态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甚至生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整体上田湾核电站附近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受田湾核电站相关工程活动影响的程度尚不能得出定论,需要继续调查监测该海域的生物资源状况,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监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生物量 栖息密度 群落相似性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