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校园群体事件预警研究
- 1
-
-
作者
王艺臻
王馨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基础教学部
-
出处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第13期152-153,共2页
-
基金
沈阳师范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校园群体事件预警系统”(x202010166077)。
-
文摘
本文提出一种语音监控方式,首先通过远场语音识别获得文本,其次基于PaddlePaddle和BiLSTM模型对对话文本进行情感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适用于校园群体事件预警的情感分析。
-
关键词
BiLSTM
PaddlePaddle
校园群体事件预警
情感分析
-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TN912.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大学生对校园群体事件的认知及引导策略研究
- 2
-
-
作者
李凤英
-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
-
出处
《才智》
2017年第28期172-173,共2页
-
基金
2014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一线专项"大学生对群体事件的认知态度及引导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BJSZ2014ZC266
-
文摘
校园群体事件影响着校园和谐与稳定。本研究使用问卷法探究大学生对校园群体事件的认知状况并针对性提出引导策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对群体事件有了解但参与者少;校园群体事件类型有聚众起哄、破坏公共物品、网络攻击、联名请愿、罢课等;多数大学生对待群体事件态度客观、理性,对预防和控制校园群体事件有信心;引起校园群体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主要动机是从众心理。文章从三方面提出了引导策略。
-
关键词
校园群体事件
认知状况
引导策略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校园体育群体竞赛模式组织形式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贾儒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
出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
文摘
校园群体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方针的手段之一。它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推动,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根据当前校园体育群体竞赛模式的种类与其竞赛模式的项目设置、竞赛模式的组织操作办法展开研究,认为不同的竞赛模式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其组织形式与组织办法也不同,在具体的组织实施中组织办法需要根据竞赛的目标与组织机构而变化。
-
关键词
校园体育群体竞赛
竞赛模式
组织形式
-
分类号
TU984.1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大学生参与校园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4
-
-
作者
胡宇飞
巫蓉
孙炎令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
-
出处
《文教资料》
2019年第7期142-143,205,共3页
-
基金
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题)
项目名称:教育新常态下校园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生全程化转型的影响项目
编号:2017SJBFDY211
-
文摘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以镇江在地高校为观察对象,描述了大学生参与校园非正式群体的总体状况,在此基础上从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生加入校园非正式群体的五个主要影响因素,为高校针对性地制定教育管理措施、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提供有效参考。
-
关键词
校园非正式群体
影响因素
镇江市高校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学校不同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与功能
- 5
-
-
作者
王洪军
-
机构
徐州机电技工学校
-
出处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期240-240,共1页
-
文摘
当前,校园文化日益成为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培育凝聚人心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越来越成为师生的热切愿望。在校园文化的培育过程中,校园各群体因其在学校中的定位不同而功能有异。
-
关键词
校园群体
校园文化
定位与功能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校园“弱势群体”分析及教育对策
- 6
-
-
作者
李书强
-
机构
贵港江南中学教师
-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6,共3页
-
文摘
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又是纷繁复杂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除了要关注经济发展、物质文明、GDP增长等,还应该特别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为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没有真正的和谐社会。社会上存在着“弱势群体”,在学校里,也同样存在着校园“弱势群体”。校园“弱势群体”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在学业、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长期处于困难或不良状况的那部分学生。
-
关键词
校园“弱势群体”
心理辅导
家校合作
-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校园弱势群体心理透析
- 7
-
-
作者
余守武
余文钦
-
机构
汕头市澄海区永新学校
-
出处
《汕头教育》
2003年第4期19-19,共1页
-
文摘
一、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 1.自卑。他们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自怨自艾、丧失自信、沉默寡言,遇事往往自愧无能。每当同学之间谈及家庭、父母或自己特长、学习成绩时,他们总是极力逃避,具有很强的自卑心理。
-
关键词
校园弱势群体
心理特征
自卑心理
形成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大学生“弱势群体”道德发展研究
- 8
-
-
作者
张松德
-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
-
出处
《云梦学刊》
2009年第6期113-115,共3页
-
基金
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06YB111)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0604011B)
-
文摘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群体的基本特征看,大学生弱势群体表现为家庭—经济弱势、人际—心理弱势、学习—学业弱势三种基本类型。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扶助政策,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要求。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怀,不仅要体现在表层的解决其生活困难和学习问题上,更要关涉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道德发展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大学生弱势群体道德发展收到实效。
-
关键词
大学生弱势群体:道德发展:和谐校园
-
Keywords
disadvantaged group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oral development
campus in harmony
-
分类号
G40-012.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校园消费与时尚杂志阅读频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刘莉
-
机构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75-75,共1页
-
文摘
时尚杂志是消费文化信息最密集的媒介之一。本次研究集中讨论校园时尚杂志阅读群体的阅读频度与相关的社会认知欲求以及消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涉及中国北方某大都市的一所知名高校内的92枚样本。与假设相符,由于消费文化的影响,男生和女生都对时尚杂志有阅读期待。除此之外,在校园时尚杂志阅读群体中,社会认知欲求与奢侈品消费之间呈正相关性,阅读频度与奢侈品消费之间同样呈正相关性。而阅读频度与社会认知欲求之间呈负相关性,基于此,将来的研究应该集中于如何精准地确定校园时尚杂志阅读群体获知社会认知度与奢侈品消费之间相关的具体信息渠道,以及跟踪调查经济独立之后的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消费奢侈品、成功满足社会认知欲求之后,在阅读频度与认知欲求之间实现正相关性。
-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时尚杂志
校园阅读群体
校园消费
阅读群体
时尚杂志
相关性分析
频度
社会认知度
正相关性
奢侈品
中国北方
-
分类号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中学生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教育关怀
- 10
-
-
作者
李健秀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年第11期71-73,共3页
-
文摘
伴随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大量出现,在校园中也出现了以中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弱势群体"。究其类型,可将中学生弱势群体划分为家庭贫困型、学习后进型及心理情感偏差型三种。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发育和健康成长急需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关注,而科学合理的学校教育是改善校园弱势群体的关键环节。学校教育的主要切入点包括:晓之以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消费观;"授之以渔",转化后进生的学习;投之以情,矫正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偏差。
-
关键词
中学生
校园弱势群体
心理发育
教育关怀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重点中学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郭媛英
-
机构
宣化第一中学
-
出处
《学周刊(下旬)》
2010年第8期62-64,共3页
-
文摘
随着弱势群体在我国的出现,校园弱势群体也随之产生。这个群体主要由下岗职工子女和父母离异、贫困户、父母残疾等家庭的子女组成.这些子女由于家庭贫困.自然就是贫困生。但是仅仅是贫困生并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这个小群体已显现出双贫——经济贫困加心理贫困.经济扶贫对我们的社会来说.已不是件难事.而且各级组织及各类社会团体已做了大量工作.且形成了较完善的社会扶助体系。那么.心理贫困呢?无疑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形成了一大挑战。在本文中.笔者所探讨及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贫困地区重点中学中弱势群体子女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以及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这个小群体中的学生既有一般贫困生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如自卑、冷漠、内心敏感、脆弱、孤僻、不交往、焦虑、多疑等.还有其特殊点。例如外表高傲。因为重点中学中的贫困生都是学习成绩较优异者.他们有骄人的成绩作为炫耀的光环.但光环遮不住他们内心的脆弱。还有极度挑剔、不包容、更不宽容,对教师及周围同学很挑剔.容不得别人丰点差错等类似表现。虽然他们的这些外在表现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也好像没有影响他们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学习.更没有给教师、学校添什么大乱。但推行新课改以来.关注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关心重视学生人格的陶冶.求得每个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此形势要求下,我校根据自己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制定了经济扶贫和心理扶贫相结合的有效措施.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种种有效的双扶贫.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校园弱势群体
人格
人格教育
-
分类号
G522.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