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地协同机制下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高国俊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校地协同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是高校在实践育人中必须构建的基本架构,是“三全育人”的一种具体形态。在探索这个育人共同体时必须以立德树人作为校地协同育人的初心逻辑;在组织工作方面要建立多主体责任共联、多节点路径共联、多载体渠道... 校地协同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是高校在实践育人中必须构建的基本架构,是“三全育人”的一种具体形态。在探索这个育人共同体时必须以立德树人作为校地协同育人的初心逻辑;在组织工作方面要建立多主体责任共联、多节点路径共联、多载体渠道共联的机制,以及制度、环境、项目、主体等四个维度的动力机制;而党团教育基地群、课程实践载体群、社会实践特色群、学生团队活动群、志愿服务项目群等五类群的建设和组织活力协同提升、党员教育协同优化、支部规范协同建设、服务资源协同配置、活动品牌协同培育、党建文化协同等内容则成为了校地协同实践育人的具体架构和具体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校地协同 实践育人 共同体
下载PDF
校地协同:高水平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助推器
2
作者 姚松 顾烨洋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体系建设中最顶端环节,是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综合素质 卓越教师 教育强国 校地协同 高水平教师 专业化水平 骨干教师 顶层设计
下载PDF
校地协同共育驻村文旅师运行机制探索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孟祥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264-266,共3页
乡村振兴,需广招英才、高效用才。高校是乡村人才重要“供给源”之一,应在乡村人才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承担责任。无锡市很多乡村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富之路,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乡村文旅人才匮乏、村干部创新思路有限、文旅发展势头放... 乡村振兴,需广招英才、高效用才。高校是乡村人才重要“供给源”之一,应在乡村人才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承担责任。无锡市很多乡村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富之路,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乡村文旅人才匮乏、村干部创新思路有限、文旅发展势头放缓等诸多问题。基于校地协同共育合作模式,结合无锡乡村发展现状,探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驻村文旅师制度,以拓宽校地协同合作路径,为推动无锡市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振兴 校地协同 驻村文旅师 “陪伴式”乡建 运行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春玲 傅雅俊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3期32-35,共4页
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不仅是落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任务的客观需要,更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校地双方在劳动教育理念上未达成共识,在劳动教育资源上未充分共享,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未共同参与,在劳... 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不仅是落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任务的客观需要,更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校地双方在劳动教育理念上未达成共识,在劳动教育资源上未充分共享,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未共同参与,在劳动教育评价上未有效联动,已成为制约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突出问题。推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亟须建立校地劳动教育理念共识机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完善教育过程共参机制,创新教育评价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校地协同 育人机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校地协同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5
作者 张颜梅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99-102,共4页
乡村二三产业滞后,双创人才匮乏,存在乡村学子离乡不回乡、打工创业成才难返乡、农村需求人才不愿来乡、现有存量人才缺少培训途径等问题,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要发挥各自优势和主动性,建立健全校地协同双创人才培养的八大机制,使双创人... 乡村二三产业滞后,双创人才匮乏,存在乡村学子离乡不回乡、打工创业成才难返乡、农村需求人才不愿来乡、现有存量人才缺少培训途径等问题,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要发挥各自优势和主动性,建立健全校地协同双创人才培养的八大机制,使双创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校地协同 双创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6
作者 周娜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年第3期0212-0215,共4页
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首先,从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入手,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并分析了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接着,本文详细阐述了校地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包括其内涵、特点、主要模式以及... 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首先,从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入手,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并分析了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接着,本文详细阐述了校地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包括其内涵、特点、主要模式以及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的优化策略,分别从政策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最后,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校地协同育人
下载PDF
校地协同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设途径与策略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勇 王明强 孟宁宁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86,共5页
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设是高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合作,不但能解决高校自主建设创新创业实践体系面临的困难,而且能推进高校与地方产业的深度... 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设是高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合作,不但能解决高校自主建设创新创业实践体系面临的困难,而且能推进高校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校地应协同构建三层递进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形成覆盖学生四年学习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保障实践体系的高效运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协同 创新创业 实践体系构建
下载PDF
转型发展视域下独立学院校地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6
8
作者 狄瑞波 严毛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5,共4页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独立学院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方面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影响和制约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有很多,其中,校地协同育人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探讨校地协同育人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的价值与内涵,...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独立学院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方面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影响和制约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有很多,其中,校地协同育人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探讨校地协同育人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的价值与内涵,明晰转型发展驱动下独立学院校地协同育人的关键要素主要为价值导向与目标要素、课程教学要素、师资模式要素、文化与环境要素。文章提出了独立学院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的实现路径为互嵌"双主体"协同育人理念、建立"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力量、搭建"双引擎"文化互融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校地协同育人 转型发展
下载PDF
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校地协同发展模式——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唐智彬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5,共6页
校地协同模式是精准扶贫战略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探索。从社会资本视角看,贫困地区农村职业学校面临多重约束,内部社会资本稀薄、学校结构网络位置层次低等问题限制了学校的发展。校地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了优质高职教育资源通向农村... 校地协同模式是精准扶贫战略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探索。从社会资本视角看,贫困地区农村职业学校面临多重约束,内部社会资本稀薄、学校结构网络位置层次低等问题限制了学校的发展。校地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了优质高职教育资源通向农村,探索了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了贫困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服务能力。深化校地协同发展模式,关键在于促进农村职业学校社会资本再生产。通过政府对农村职校发展的制度化保障以重构学校社会资本,促进学校内部社会资本再生产,拓展学校外部社会资本,并实现内外部社会资本互动、融合与共生,从而推动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学 校地协同 社会资本
下载PDF
校地协同培养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新构想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志奇 黄晓珩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11期15-16,共2页
校地协同育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深圳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大部制改革情况及某高校办学实际,提出了校地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的新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实施的可行性,讨论了实施的策... 校地协同育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深圳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大部制改革情况及某高校办学实际,提出了校地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的新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实施的可行性,讨论了实施的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协同 人才培养模式 医药卫生人才 应用型本科
下载PDF
基于涉农类双创型人才培育的校地协同育人路径优化探索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姣娣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84-89,共6页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在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需要培育涉农类双创型人才,校地协同是培育涉农类双创型人才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校地协同育人活力与合力,路径优化是关键:一是从顶层设计入手,明确协同各方职责;二是健全驱动机...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在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需要培育涉农类双创型人才,校地协同是培育涉农类双创型人才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校地协同育人活力与合力,路径优化是关键:一是从顶层设计入手,明确协同各方职责;二是健全驱动机制,激发协同势能;三是主攻育人短板,夯实协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协同育人 涉农类双创型人才 育人路径 地方高职
下载PDF
校地协同育人助力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探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红蕾 安娜 +2 位作者 何立炜 白晓玲 陈海芹 《青年与社会》 2020年第8期147-148,共2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关键,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了各项政策,关键的因素还有人才,人才直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但目前高校教学,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学方式都是普适的,人才培养并非专门针对乡村发展。如何改变这一情况,培养一... 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关键,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了各项政策,关键的因素还有人才,人才直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但目前高校教学,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学方式都是普适的,人才培养并非专门针对乡村发展。如何改变这一情况,培养一批懂理论、会实干,有知识、有技术的乡村创业、就业人才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协同育人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模式,文章将就如何通过校地协同培养有用之才来助力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协同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保障与措施
下载PDF
基于校地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明格 邱晖 《大学教育》 2021年第7期33-36,共4页
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求。文章通过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基于“混合式工作坊”、教师职业一体化发展、... 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求。文章通过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基于“混合式工作坊”、教师职业一体化发展、职后反哺职前师范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和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协同 人才培养 育人模式
下载PDF
校地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亚学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6-89,共4页
校地协同培养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性、高端性和协同性的特点,是地方优化人才结构、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发现与留用优秀人才的内生动力。政府主导、校企主体,多元参与、协同一致,标准高端,要素控制分别是其... 校地协同培养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性、高端性和协同性的特点,是地方优化人才结构、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发现与留用优秀人才的内生动力。政府主导、校企主体,多元参与、协同一致,标准高端,要素控制分别是其组织、运行和质量控制机理。购买服务、定向培养,共建实体、合作培养,政策引导、集团培养是常见实施模式。为确保实效,政府、院校和企业应共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人才 校地协同 培养机制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以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先成 《老区建设》 2016年第24期49-51,共3页
新建本科院校逐渐认识到校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树立了以地方为依托,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观念,加快了培育和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步伐。在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下,新建本科院校可从四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第一,针对性地制定创新创... 新建本科院校逐渐认识到校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树立了以地方为依托,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观念,加快了培育和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步伐。在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下,新建本科院校可从四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第一,针对性地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第二,加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创造条件使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第三,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第四,提升教师自身创新创业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 创新创业 校地协同
下载PDF
校地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探源与实践路径研究——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银花 古广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2-66,共5页
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高校教育模式变革上存在诸多的困境。以地方为主的多种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校地协同育人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校与地方合作的主动性、变革参与的平等性以及主体责任的明晰性,初步... 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高校教育模式变革上存在诸多的困境。以地方为主的多种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校地协同育人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校与地方合作的主动性、变革参与的平等性以及主体责任的明晰性,初步形成了畅通高效的合作教育机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具体行动策略上提供了极具示范意义的变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协同 协同育人 应用型高
下载PDF
校地协同育人与乡村振兴: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高等职业教育的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柳建华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0-43,共4页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采取校地协同育人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模式。但如何通过校地协同育人、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配套性的保障措施以及清晰的实施路径是核心。文...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采取校地协同育人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模式。但如何通过校地协同育人、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配套性的保障措施以及清晰的实施路径是核心。文章建议,校地协同育人促进乡村振兴必须依托国家发展政策,寻求资本支持,通过构建创新型乡村文化发展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采取订单式培养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库,完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校地协同育人的模式,构建资源开放共享体系以及重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评价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地协同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校地协同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模式下的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柳华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25-128,共4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发展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潜能的群体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生力军,而地方企业在创新的浪潮中有着大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推动校地协同势在必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发展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潜能的群体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生力军,而地方企业在创新的浪潮中有着大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推动校地协同势在必行。建设校地协同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构建完整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本文提出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携手合作,架构长效运转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紧密联系,共同推动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协同 创新创业 实践体系构建 大学生创业
下载PDF
校地协同视域下多元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与建设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彦 李天景 《河北农机》 2021年第4期100-101,共2页
生成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调研与研究,得出了深化校地协同创新可以为创新育人提供新模式,可以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也可以实现生-校-企三元有机结合,创造... 生成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调研与研究,得出了深化校地协同创新可以为创新育人提供新模式,可以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也可以实现生-校-企三元有机结合,创造新的价值,此外深化校地协同需要采用协同育人模式,共同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共享支撑平台等,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关系,为今后校地协同融合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协同 生产性 实训基地 建设研究
下载PDF
校地协同视域下创建多元化生产性实训基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彦 李天景 《河北农机》 2021年第4期92-93,共2页
深化校地协同,统筹推进产教融合,是近些年来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化校地协同的重要举措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近年来深化校地协同不可避免的趋势之一,要做校地协同深化合作,需要前期做好行业调研,坚... 深化校地协同,统筹推进产教融合,是近些年来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化校地协同的重要举措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近年来深化校地协同不可避免的趋势之一,要做校地协同深化合作,需要前期做好行业调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普及信息化元素。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具体实施路径,如校地转变理念,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学习本文可以为今后校地协同背景下创建多元化生产性实训基地路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协同 生产性 实训基地 路径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