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地联合、产教融合、知行耦合:面向地方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被引量:24
1
作者 方海林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7-80,共4页
面向地方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从校地联合、产教融合、知行耦合三者的相互关系中,重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流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创新。盐城... 面向地方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从校地联合、产教融合、知行耦合三者的相互关系中,重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流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创新。盐城工学院在这条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的"一条主线、二层架构、三厢对接、四维并重"的面向地方产业的特色化应用人才培养方式,可以为其他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联合 产教融合 知行耦合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校地联合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来杰 《邯郸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与地方政府部门及其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基本模式是:实行"实务+教学+研究"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与地方政府部门及其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基本模式是:实行"实务+教学+研究"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绩效评估改革;以"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优化;"校地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模式创新;"校地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校地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实现这一培养模式,要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校地合作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宣传力度;地方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社工专业人才发展环境;学校要充分发掘自身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联合 社会工作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幼儿园新岗教师校地联合培训策略研究
3
作者 李桂英 《辽宁高职学报》 2020年第9期76-79,共4页
高质量的培训是促进幼儿园新岗教师职业适应、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新岗教师培训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确、内容缺乏系统设计、形式方式单一和评价体系不全面等问题。有鉴于此,提出措施:政府要主导,构建新岗教师培训体系;四级联动,创... 高质量的培训是促进幼儿园新岗教师职业适应、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新岗教师培训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确、内容缺乏系统设计、形式方式单一和评价体系不全面等问题。有鉴于此,提出措施:政府要主导,构建新岗教师培训体系;四级联动,创新新岗的教师培训方式;明确目标、设计新岗教师培训内容;全员参与,搭建新岗教师考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联合 幼儿园 新岗教师 培训策略
下载PDF
关于校地联合青年培养工作创新的思考
4
作者 解晓亮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3年第10期148-148,156,共2页
"校地联合青年培养"一个点的创新做法可以激活面上的基层基础工作,表面上联系大学生,服务的是大学生,根本上拉近的是干群距离,密切的是干群关系。任何工作只要肯用心善创新,都能出彩。基层青年群团工作大有可为,关键在作为。
关键词 校地联合 创新 青年
下载PDF
基于校地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余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社会工作专业是以助人自助为理念,运用实务技能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境。文章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为例,通过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探索校地联合培养框架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 社会工作专业是以助人自助为理念,运用实务技能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境。文章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为例,通过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探索校地联合培养框架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联合 现代学徒制 社会工作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校地联合培养适合闽北基础教育卓越教师的实践
6
作者 马奋芹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5-100,共6页
基于朱子“卓越师资”教育的理念,以及遍布闽北的“书院”“精舍”等教育文化历史资源的启迪,从卓越教师的内涵及其培育的法律规范出发,立足闽北“卓越教师”培育的现状及潜力优势,深入剖析了校地联合培养适合闽北基础教育“卓越教师”... 基于朱子“卓越师资”教育的理念,以及遍布闽北的“书院”“精舍”等教育文化历史资源的启迪,从卓越教师的内涵及其培育的法律规范出发,立足闽北“卓越教师”培育的现状及潜力优势,深入剖析了校地联合培养适合闽北基础教育“卓越教师”的四足鼎力合作、协调培育的整体构想,以及师徒制实践模式与浸润式深度合作的教育实践教学方案,探讨培养一批“乐教、适教和留得住”的具有“卓越”潜质的小学教师的可能路径,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卓越教师”的培育积累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闽北基础教育 校地联合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的校地平台设计与研究——以J市慧通校地平台建设为例
7
作者 宋超伟 张成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15期81-84,共4页
高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必须重视完善高校的治理模式。作者以本地区校地平台建设为例,阐述了校地联合治理模式的必要性,以期能够为同类平台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改革 治理 校地联合
下载PDF
卓越园艺师培养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广辉 冯建灿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2-65,共4页
高等农业院校知识和人才荟集,广大农村资源丰富,校地联合共同培养现代化高效农业卓越人才,能够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的功效。"卓越园艺师培养计划"就是通过"一对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校地联合培养高效... 高等农业院校知识和人才荟集,广大农村资源丰富,校地联合共同培养现代化高效农业卓越人才,能够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的功效。"卓越园艺师培养计划"就是通过"一对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校地联合培养高效农业卓越人才新模式,寻求培养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现代化高效农业卓越人才的新途径,为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创新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探寻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联合 卓越园艺师 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