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本课程发展与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念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2-36,共5页
当前校本课程发展问题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其实质是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问题 ,这样就使课程决策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建国以来 ,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演变经历了两大阶段 ,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 ,中小学课程决... 当前校本课程发展问题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其实质是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问题 ,这样就使课程决策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建国以来 ,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演变经历了两大阶段 ,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 ,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转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以建立体现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课程决策机制 演变历程 课程改革 中小学
下载PDF
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 被引量:14
2
作者 樊亚峤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23,共4页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文化最本质的概括,使命、核心价值观及愿景是它的三大命题。学校教育哲学是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校本课程发展是学校教育哲学创建的关键。当前,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学校教育哲学缺失的现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校...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文化最本质的概括,使命、核心价值观及愿景是它的三大命题。学校教育哲学是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校本课程发展是学校教育哲学创建的关键。当前,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学校教育哲学缺失的现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校长对于正确处理学校教育哲学与校本课程发展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哲学 校本课程发展 愿景
下载PDF
校本课程发展:由“回应”走向“自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振华 李森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第1期82-86,共5页
校本课程发展是一个由"回应"走向"自觉"的过程。从思想理论、知识伦理、课程实践三个方面来考察校本课程发展之源中的"回应"之由,校本课程发展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与发展层面上理应做出"回应"... 校本课程发展是一个由"回应"走向"自觉"的过程。从思想理论、知识伦理、课程实践三个方面来考察校本课程发展之源中的"回应"之由,校本课程发展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与发展层面上理应做出"回应","回应"为后来的"自觉"集聚能量,人员因素、学校文化与支持系统支撑起了"自觉"的基础。由"回应"走向"自觉"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发展提升理论、推进实践与文化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回应 自觉
下载PDF
以制度建设促进区域校本课程发展
4
作者 孙赤婴 夏君 +1 位作者 孙群英 王朝平 《现代教学》 2014年第7期59-60,共2页
为了提高对校本课程管理和指导的针对性,我们对区内54所中小学的校长、419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结果表明,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在各校得到了持续性重视,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有100%、87%、71%的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开... 为了提高对校本课程管理和指导的针对性,我们对区内54所中小学的校长、419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结果表明,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在各校得到了持续性重视,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有100%、87%、71%的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开设的科目数达到班级数的150%。一批具有学校特色、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日趋成熟,但在思想观念和实践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部分学校由于认识不到位,缺乏可操作的课程实施方案等,需要区域层面建立一系列制度来引领和规范校本课程实施,形成校本课程推进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制度建设 校本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特色 学生个性发展 课程实施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校本课程发展的哲学取向及复生的原因 被引量:6
5
作者 余志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27,共3页
在世界课程发展史中 ,一段颇长的时间里是以中央课程发展模式为主。但自 2 0世纪 70年代起 ,一些西方先进国家开始转向采用校本课程发展模式———一种与中央课程发展相对的课程发展模式。校本课程发展主张所有参与学生学习的有关人士之... 在世界课程发展史中 ,一段颇长的时间里是以中央课程发展模式为主。但自 2 0世纪 70年代起 ,一些西方先进国家开始转向采用校本课程发展模式———一种与中央课程发展相对的课程发展模式。校本课程发展主张所有参与学生学习的有关人士之间 ,形成一个互动的网络 ,一起决定学生的课程。这种课程发展模式强调非中央化、权力下放、自主、民主、积极参与、互动、集体决策、人的需要、因材施教、多元化等理念。由于这些理念正切合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 课程发展 课程决策 校本课程发展
下载PDF
论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曙 范蔚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1-135,共5页
校本课程发展是指校本课程从形成到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也是指以校本课程实践为学校改革的切入点,带动学校课程改革并形成学校文化的整个过程。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是针对技术取向的弊端提出来的,强调课程本身的文化品... 校本课程发展是指校本课程从形成到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也是指以校本课程实践为学校改革的切入点,带动学校课程改革并形成学校文化的整个过程。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是针对技术取向的弊端提出来的,强调课程本身的文化品性,主张校本课程实施是一种文化再生的过程。校本课程能够承载学校的观念文化、改善学校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注重学校内部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关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本身的多重发展价值和积极意义。文化取向下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求站在学校文化更新的高度来开展各项工作,采取以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让教师充分参与校本课程实践、使校本课程多样化和结构化等实践策略来促进学校文化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课程发展 校本课程发展 文化取向 技术取向
下载PDF
以信息技术支撑校本课程发展
7
作者 唐晔华 《现代教学》 2016年第17期71-72,共2页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支撑着宏星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我校借助Smart SchoolPlatform(智慧云在线学习平台),尝试改变课程教学形态,改变学习时空,让学生能随时选择校本课程资源开展学习。同时,我校教师也在课堂教学...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支撑着宏星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我校借助Smart SchoolPlatform(智慧云在线学习平台),尝试改变课程教学形态,改变学习时空,让学生能随时选择校本课程资源开展学习。同时,我校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数字化载体:PAD、数字传感器、各种APP等信息化工具实施教与学的变革。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课堂出现了一系列喜人的变化,让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彰显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信息化工具 技术支撑 校本课程资源 学习平台 课堂教学 互联网时代 教学形态
下载PDF
论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 被引量:2
8
作者 叶波 范蔚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1-64,共4页
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是指学校形成、实施与完善以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农业技术等为基本内容的校本课程的过程。技术取向下的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割裂了该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联系,致使该类校本课程实践的... 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是指学校形成、实施与完善以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农业技术等为基本内容的校本课程的过程。技术取向下的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割裂了该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联系,致使该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深层价值被遮蔽,实践的高度与力度不够。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强调课程的文化品性,视课程为文化的主体性存在,有着其超越技术层面的理念与假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该类校本课程的深化发展以及特色学校形成,均具有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教育 校本课程 课程发展 校本课程发展 技术取向 文化取向
原文传递
校本课程在我国发展之客观基础分析
9
作者 顾书明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78-181,共4页
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的校本课程近几年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这是有其现实的客观基础的。而这一客观基础,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情、我国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管理校本化的发展、我国19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的实践、社会主义50余年... 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的校本课程近几年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这是有其现实的客观基础的。而这一客观基础,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情、我国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管理校本化的发展、我国19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的实践、社会主义50余年的课程改革以及我国近几年各地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研究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这诸多因素既成了促进我国课程改革校本化发展的动力,也构成了我国校本课程发展客观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客观基础
下载PDF
以自由看待校本课程发展
10
作者 陈娜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7-111,共5页
自由既是校本课程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这种价值追求实现的条件与保证。以自由看待校本课程发展就是扩大它能够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获致自由的可能,并在将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构。自由的理解、确证、扩展可以分别视为... 自由既是校本课程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这种价值追求实现的条件与保证。以自由看待校本课程发展就是扩大它能够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获致自由的可能,并在将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构。自由的理解、确证、扩展可以分别视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实施的尺度、评价的旨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自由理念的迷误、自由边界的忽视、自由价值的遮蔽会弱化甚至消隐课程的自由本质。因此,学校要切实地践行校本课程发展的自由理念,营造校本课程发展的自由氛围,廓清校本课程发展的自由价值,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履历,引领学生通达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自由 困境 走向
下载PDF
《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
11
作者 范蔚 李宝庆 《辽宁教育》 2013年第3期69-69,共1页
《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是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通过对校本课程发展概念、进程、意义的梳理,重点探讨了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对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实... 《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是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通过对校本课程发展概念、进程、意义的梳理,重点探讨了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对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实践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论述了校本课程发展和创新的文化使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创新研究 课程 学校文化建设 “211工程” 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深化 建设项目
下载PDF
特色教育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校本化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书明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34-236,共3页
特色教育的发展是世界性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特色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特色学校或个性化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特色或个性又离不开其各具个性化的特色课程或校本化课程来体现和彰显。随着我国课程... 特色教育的发展是世界性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特色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特色学校或个性化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特色或个性又离不开其各具个性化的特色课程或校本化课程来体现和彰显。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校本化发展,将会推动形成一批又一批富于个性的特色学校,从而加速推进我国各地特色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教育 特色学校 课程改革校本发展
下载PDF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青 《田径》 2017年第1期8-9,共2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深受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欢迎。为了使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区域性特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服务,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生处于兴趣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深受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欢迎。为了使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区域性特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服务,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生处于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教师实施课堂高效教学的关键元素。本研究以小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小学体育 体育课堂教学 身心发展规律 体育教师 兴趣培养 健康意识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校本课程发展中的校长领导策略
14
作者 吕国光 《宁夏教育科研》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校长 领导策略 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课程管理
原文传递
建立促进校本课程发展的支持体系——新加坡中小学校本课程发展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学君 张旺华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51-156,共6页
校本课程发展的主体是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支持。新加坡在推进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采取了支持教师、援助资源等策略,取得了明显实效。研究新加坡校本课程发展的主要政策及推进其发展的支持策略,对我... 校本课程发展的主体是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支持。新加坡在推进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采取了支持教师、援助资源等策略,取得了明显实效。研究新加坡校本课程发展的主要政策及推进其发展的支持策略,对我国推进校本课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校本课程发展 启示
原文传递
专业学习共同体与课程发展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子建 宋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28,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专业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才逐渐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是通过对诸学者就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讨论与分析,来探索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与度向。在此基础上,从国家课程发展和校本课程发展两个层面,分析课程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专业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才逐渐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是通过对诸学者就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讨论与分析,来探索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与度向。在此基础上,从国家课程发展和校本课程发展两个层面,分析课程发展与专业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指出课程发展为学校建构专业学习共同体提供挑战与资源支持,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又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提供专业分享平台,让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习共同体 国家课程发展 校本课程发展
下载PDF
校本课程开发影响因素的审视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福蒙 《教育科学论坛》 2006年第2期11-13,共3页
校本课程开发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但有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如时间、资源、外部环境、内部沟通及整合、动机、领导者等。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所遭遇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未来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校本课程开发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但有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如时间、资源、外部环境、内部沟通及整合、动机、领导者等。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所遭遇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未来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校本课程对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探究——以《正心教育》系列校本课程为例
18
作者 张立明 宋红琴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6年第8期37-37,共1页
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南村镇中心小学《正心教育》系列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 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南村镇中心小学《正心教育》系列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特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特色 发展校本课程 持续发展 重要作用.
下载PDF
例谈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19
作者 刘识芳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08年第6期47-48,共2页
校本课程是继国家、地方规划课程之后的学校课程。目前。制约校本课程发展的因素有:一是学校和教师过于依赖教科书,缺乏美术课程开发能力;二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有的美术课程仅为“鉴赏”,内容相对单一;三是美术课程资源匮乏,在... 校本课程是继国家、地方规划课程之后的学校课程。目前。制约校本课程发展的因素有:一是学校和教师过于依赖教科书,缺乏美术课程开发能力;二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有的美术课程仅为“鉴赏”,内容相对单一;三是美术课程资源匮乏,在农村高中更为突出,没有诸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很难开展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发展 美术课程 农村高中 课程开发能力 学校课程 地方规划 生活实际 资源匮乏
下载PDF
浅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莹莹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第5期53-54,共2页
校本课程实施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但仍存在着教师课程开发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就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关键因素--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进行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作为... 校本课程实施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但仍存在着教师课程开发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就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关键因素--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进行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他的课程观、学生观、课程实施水平、研究能力等都直接决定着校本课程的质量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学校的特色化建成。因此,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而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与校本课程发展中所要求的教师素质有一定落差,存在着很多不相适应之处。下面我们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与培养途径三方面来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开发 课程能力 课程 校本课程发展 中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