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冠状动脉介入领域中全新的定量指标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鹏飞 张兴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心肌 溶栓试验 TIMI 冠状动脉介入 定量指标 CTFC 心力衰竭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高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帧数临床预测模型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桂坚 彭志坚 黄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5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帧数(CTFC)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60例STEMI行急诊PCI患...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帧数(CTFC)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60例STEMI行急诊PCI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血管造影资料、心电图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以CTFC 23为界限,将患者分为高CTFC组(65例)和低CTFC组(95例)。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辨别高CTFC的风险因子,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OR 2.111,95%CI 0.818~3.198,P=0.001)、心率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OR 2.821,95%CI 1.660~4.797,P<0.001)、ST段回落(OR 1.962,96%CI 1.023~3.962,P=0.002)是高CTFC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β系数给予以上变量各赋值1分,构成高CTFC临床预测模型——NQST(y=1.37x1+1.62x2+1.22x3+0.297,x1、x2、x3分别代表NLR、QTcd和ST段回落)评分,而且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 0.791,95%CI 0.705~0.877,P<0.001)。结论NQST临床评分模型能很好地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后的高CTFC风险,提高该人群临床预后判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 校正心肌溶栓治疗试验帧数 临床预测模型
下载PDF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4
3
作者 高玉龙 陶英 李志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599-260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间住院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个月内)501例。根据入院时 TIMI 危险评分分为低危...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北京安贞医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间住院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个月内)501例。根据入院时 TIMI 危险评分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6分)、高危组(≥7分)。所有患者随访5年,分析TIMI 危险评分与 AMI 患者5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根据 TIMI 危险评分,低危组216例、中危组241例、高危组44例。3组的年龄、男性比例、糖尿病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é0.05)。高危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高于低危组(Pé0.05);高危组男性比例低于中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低于低危组(Pé0.05);高危组与中危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低危组,高危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Pé0.05)。低危组 TIMI 危险评分为(1.9±0.9)分,中危组 TIMI 危险评分为(5.2±1.1)分,高危组 TIMI 危险评分为(8.4±1.3)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7.52,Pé0.05)。高危组TIMI 危险评分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高于低危组(Pé0.05)。3组的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é0.05)。高危组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高于低危组(Pé0.05);高危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Pé0.05);高危组与中危组再发心绞痛、再次 AMI 发生率高于低危组(Pé0.05)。年龄〔OR(95% CI)=2.017(1.151,4.994)〕、糖尿病病史〔OR(95% CI)=3.736(1.173,5.605)〕及TIMI 危险评分〔OR(95% CI)=4.987(1.245,7.527)〕是影响随访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é0.05)。结论TIMI 危险评分与随访5年期间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相关,可能成为AMI 患者危险分层与长期预后评估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肌溶栓试验危险评分 随访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靶血管校正的TIMI帧数与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永星 郭华 +3 位作者 贾宇彤 唐诗玲 姚丽 胡亚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对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行急症PCI治疗的AMI患者106例,术后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的CTFC,...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对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行急症PCI治疗的AMI患者106例,术后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的CTFC,将CTFC值偏大者纳入慢血流组,偏小者纳入快血流组,每组53例。于术后6 h内及12、24、48 h测定静脉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于术后1周和1个月、3个月用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且通过斑点追踪技术(STI)测量梗死区域的径向应变(RS)和纵向应变(LS)水平。比较两组CTFC、CK-MB、RS和LS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RS、LS与CTFC、CK-MB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 h内快血流组CK-MB高于慢血流组,12 h即出现慢血流组高于快血流组的分离现象,24 h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L:24 h时98.43±11.65比86.43±18.97,48 h时51.09±8.94比49.80±6.92,均P<0.05);快血流组CTFC明显低于慢血流组(帧:22.69±4.83比26.14±5.67, P<0.01)。随访期间,快血流组LVEF均高于慢血流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血流组RS和LS大于慢血流组,且从术后1个月起两组比较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RS:29.74±6.66比26.86±5.61,LS:-16.37±3.91比-15.27±3.22,3个月 RS:30.03±6.31比27.63±5.67,LS:-17.74±3.96比-15.75±4.17,均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K-MB与RS及LS无相关性(均P>0.05);而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RS及LS与CTFC呈显著正相关性(快血流组CTFC与RS的r值分别为-0.526、-0.515、-0.532,CTFC与LS的r值分别为-0.532、-0.541、-0.572;慢血流组CTFC与RS的r值分别为-0.691、-0.685、-0.702,CTFC与LS的r值分别为-0.621、-0.584、-0.605,均P<0.01)。结论急症PCI术后CTFC与梗死区域收缩功能的恢复有关,CTFC可以作为预测PCI术后患者长期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的TIMI帧数 心肌 急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斑点追踪技术
下载PDF
校正TIMI帧数对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谢培益 祁述善 +1 位作者 周胜华 沈向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成功后,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与心电图ST段回落的相关性及术后即刻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临床预后的可行...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成功后,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与心电图ST段回落的相关性及术后即刻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临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测定8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血流达TIMI3级患者的CTFC,同时检查术前及术后1h心电图ST段,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按照患者ST段回落程度分为ST段回落≥50%及ST段回落<50%两组;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心脏不良事件分为两组;ST段回落<50%组其CTFC值明显高于ST段回落≥50%组,(25.6±8.1)vs(19.6±5.9),(P<0.01),CTFC与ST段回落程度有明显的负相关(r<-0.735,P<0.01);有心脏不良事件组其CTFC值明显高于无心脏不良事件组(26.4±7.8)vs(19.3±5.5),(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TFC值与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独立相关(OR=-1.68,95%CI=-1.36~-2.19,P<0.01)。结论CTFC作为一种定量、客观、经济、简单、快速的方法可预测心电图ST段回落比例,在PCI术后能及时评价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及住院期间的临床预后,可为临床提供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TIMI帧数 心肌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校正的TIMI帧数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 被引量:10
6
作者 卓杨 殷兆芳 +4 位作者 张阳 陈鑫 范虞琪 范例 许左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CTFC)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行急诊PCI治疗且再灌注成功TIMI血流分级恢复Ⅲ级的STEMI患者75例,根据... 目的探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CTFC)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行急诊PCI治疗且再灌注成功TIMI血流分级恢复Ⅲ级的STEMI患者75例,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分为血栓抽吸+PCI组(n=32)和常规PCI组(n=43)利用CTFC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功能参数及术后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PCI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及右冠状动脉(RCA)中的CTFC明显少于常规PCI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左回旋支(LCX)中的CTF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IRA再灌注成功后,在TIMI血流分级Ⅲ级的情况下,血栓抽吸+PCI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及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常规PCI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血栓抽吸+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1例,因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1例,常规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4例,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动过速1例,因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1例,因严重心力衰竭入院1例,因非靶血管介入入院1例。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TFC可有效评价STEMI患者IRA再灌注情况及患者近期预后,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血栓抽吸 校正的TIMI帧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玉龙 龚晓刚 +1 位作者 陶英 张京梅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0期1470-1473,共4页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STEMI入院并行PPCI的8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STEMI入院并行PPCI的8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TIMI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0~3分,380例)、中危组(4~6分,424例)和高危组(≥7分,78例)。比较3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造影、PPCI情况,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分析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危组年龄、男性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高危组前壁心肌梗死比例、心率、空腹血糖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而收缩压明显低于中危组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高危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63. 2%(49/78)比34. 4%(146/424)、14. 3%(54/380)],中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高危组梗死动脉开通时间明显长于中危组与低危组[(79±27) min比(63±18)、(58±1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IMI血流分级法、TIMI心肌灌注分级和心肌blush分级法,高危组达到3级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危组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MI危险评分是STEMI患者PPCI术后影响心肌组织灌注的因素(比值比=4. 987,95%置信区间:1. 243~7. 516,P=0. 016)。结论 TIMI危险评分属高危的STEMI患者经PPCI治疗后,心肌组织水平血流灌注差,从而影响预后。应及早评估这些高危患者,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溶栓试验危险评分
下载PDF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扬 赵振娟 《中国医药》 2017年第9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对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STEMI患者72例为观察组,选择临床...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对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STEMI患者72例为观察组,选择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阴性患者72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计算TIMI评分;记录观察组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同时记录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IMI评分预测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院内死亡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的TIM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2±2.8)分比(5.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3%(6/72),院内死亡率为5.6%(4/72)。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院内死亡与TIMI评分均呈现明显正相关(r=0.682、0.542,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MI评分为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IMI评分预测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7(95%置信区间:0.49—0.65),最佳诊断界值为9.49分;TIMI评分预测院内死亡的AUC为0.74(95%置信区间:0.66—0.81),最佳诊断界值为11.32分。结论急性STEMI患者的TIMI评分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院内死亡具有良好相关性,TIMI评分对于临床上无创性评估急性STEMI患者预后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心肌溶栓试验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运动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TCA与溶栓疗法的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齐雨青 顼志敏 李俊华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5期37-38,共2页
目的 用运动试验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直接PTCA)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男性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1例 ,发病 12小时内入院 ,2 4例接受溶栓治疗 ,2 7例行直接PTCA术 ,心梗 10天后进行运动试验 ,比较... 目的 用运动试验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直接PTCA)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男性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1例 ,发病 12小时内入院 ,2 4例接受溶栓治疗 ,2 7例行直接PTCA术 ,心梗 10天后进行运动试验 ,比较运动时间、梗死区域ST段及运动最大心率。结果 PTCA患者运动时间 ( 8 7± 2 4对 6 3± 2 5P <0 0 5 )及运动最大心率 ( 82 1± 14 0 %对 6 8 7± 12 6 %P <0 0 5 )大于溶栓组 ,溶栓组患者梗死区域ST段缺血性改变 ( 2 9 2 %对 7 4%P <0 0 5 )多于PTCA组。结论 直接PTCA与溶栓相比 ,能更充分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减少缺血性事件 ,保护心功能 ,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运动试验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溶栓治疗 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与炎症指标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所见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万林 李垚 +2 位作者 杨平 白志生 郑广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10,3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同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与炎症指标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所见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同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与炎症指标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所见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宝鸡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介入手术治疗的AMI患者63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TIMI血流分级划分,其中0~1级组482例,2~3级组15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指标及OCT检查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AMI患者介入治疗前血流分级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比例、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比例、梗死相关动脉病变长度、最小管腔直径、直径狭窄度、斑块破裂比例、脂质斑块比例、斑块侵蚀比例、脂质角度、富脂质斑块比例、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hin caps fibrous atherosclerotic plaques,TCFA)、巨噬细胞聚集比例、胆固醇结晶比例、最小血流面积及血流面积狭窄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49±9.18)岁vs.(57.84±8.37)岁,(376.05±114.32)ng/L vs.(199.27±85.80)ng/L,57.05%±7.26%vs.62.64%±9.09%,(1.12±0.35)μg/L vs.(1.90±0.52)μg/L,(5.21±1.36)mg/L vs.(3.80±0.84)mg/L,41.08%(198/482)vs.31.58%(48/152),49.38%(238/482)vs.57.89%(88/152),(18.72±7.50)mm vs.(16.97±5.29)mm,(1.04±0.22)mm vs.(1.11±0.25)mm,67.42%±13.60%vs.64.88%±14.05%,75.73%(365/482)vs.61.18%(93/152),89.42%(431/482)vs.78.95%(120/152),22.82%(110/482)vs.36.18%(55/152),(251.27±54.79)°vs.(225.75±59.86)°,88.38%(426/482)vs.76.97%(117/152),72.41%(349/482)vs.57.89%(88/152),84.44%(407/482)vs.71.05%(108/152),39.21%(189/482)vs.25.66%(39/152),(1.46±0.27)mm~2vs.(1.42±0.23)mm2,79.62%±11.80%vs.76.89%±12.4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s-CRP浓度升高、病变长度增加、脂质角度增加及存在胆固醇结晶均是AMI患者介入治疗前血流分级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斑块稳定性及炎症反应可独立影响AMI患者介入治疗前血流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介入治疗 心肌溶栓试验血流分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校正的TIMI帧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后心肌组织灌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兴华 马晓静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成功后 ,即TIMI血流达到 3级时 ,用校正的TIMI帧数 (CTFC)评价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症PCI治疗后血流达TIMI 3级者 6 3例 ,其中男 4 5例 ,女 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成功后 ,即TIMI血流达到 3级时 ,用校正的TIMI帧数 (CTFC)评价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症PCI治疗后血流达TIMI 3级者 6 3例 ,其中男 4 5例 ,女 18例。测定患者的CTFC ,并在术前及术后 1个月分别测定室壁运动记分 (WMSI)。观察CTFC与WMS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按照CTFC将TIMI血流 3级者分为快、慢两组 ,1个月后快CTFC组的WMSI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慢CTFC组 ,CTFC与术前、术后WMSI的差值有明显的负相关 ;快CTFC组患者从发病到接受PCI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慢CTFC组。结论 较低的CTFC预示着良好的心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 ,它是一种定量、客观、简单、经济、重复性好的方法 ,用其评价心肌循环灌注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I帧数校正 急性心肌 血管成形术 心肌组织灌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与溶栓治疗后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的联合观察
12
作者 欧阳清彦 邹月娥 +2 位作者 李晓芳 涂爱兰 颜艳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两种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3年12月的103例患者中,其中介入组58例,溶栓组45例,两组病人均于病情稳定后3~6月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观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两种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3年12月的103例患者中,其中介入组58例,溶栓组45例,两组病人均于病情稳定后3~6月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观察两组病人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及平板运动试验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介入组动态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总负荷较溶栓组明显降低(P<0.01);平板运动试验各项参数均明显改善(P<0.05),即阳性率降低,运动负荷增加,最大运动幅度下降,运动时间延长。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更好地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下载PDF
TIMI-14心肌梗死-14试验中溶栓疗法研究
13
作者 何兆初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5期379-379,共1页
标题 心肌梗死-14试验中溶栓疗法研究结果表明abcuximab能提高溶栓疗法的成功率和范围。作者 Antman EM,Giugliano RP,Gibson M,et
关键词 心肌 -14试验 溶栓疗法 治疗
下载PDF
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对冠状介入治疗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
14
作者 魏晓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0期170-171,共2页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冠状介入治疗(PCI)与药物溶栓治疗后,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检测结果,指导临床疗法选择。方法以9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分别行PCI治疗及药物溶栓治疗。病情稳定6个月后,行心电图运动...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冠状介入治疗(PCI)与药物溶栓治疗后,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检测结果,指导临床疗法选择。方法以9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分别行PCI治疗及药物溶栓治疗。病情稳定6个月后,行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初步评判两组疗效;继而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评价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有效性。结果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结果提示:A组最大运动负荷(8.8±2.1)METS,运动时间(9.5±3.0)min,均显著性高于B组(6.5±2.2)METS和(7.2±2.5)min;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提示:A组LVEF(52.5±5.2)%,LVEDD(48.5±3.0)cm,均显著性优于B组(46.6±5.0)%和(52.3±3.5)cm。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药物溶栓,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更确切的效果;行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可有效评价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 冠状介入治疗 溶栓 急性心肌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乙平 马建林 罗艳红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12-414,共3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入院后应对其进行早期危险分层。评估STEMI的危险分层方法较多[1-2],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其易用于临床实践,并能预测STEMI患者早期(30天)和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入院后应对其进行早期危险分层。评估STEMI的危险分层方法较多[1-2],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其易用于临床实践,并能预测STEMI患者早期(30天)和1年的死亡率[3]。TIMI评分已在大量STEMI患者的临床样本数据中得到验证,内容包括10项临床指标,分别是年龄、收缩压、糖尿病、心绞痛或高血压病史、心率、体重、killip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发病至再灌注时间>4小时,总分为0~14分。近年来,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已成为一种反映心血管疾病预后的新指标[4-5]。本研究通过探讨MHR与TIMI评分的关系,旨在为STEMI患者的风险预测及临床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心肌溶栓试验评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下载PDF
介入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的观察
16
作者 李晓芳 邹月娥 +1 位作者 欧阳清彦 颜艳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7期65-66,共2页
目的 观察冠脉介入治疗 (PCI)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患者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各项参数的变化 ,了解两种治疗方法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 1998年 5月至 2 0 0 3年 7月的 97例患者中 ,其中有 3 9例接受PCI治疗 ,5 8例接受... 目的 观察冠脉介入治疗 (PCI)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患者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各项参数的变化 ,了解两种治疗方法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 1998年 5月至 2 0 0 3年 7月的 97例患者中 ,其中有 3 9例接受PCI治疗 ,5 8例接受药物溶栓治疗 ,两组病人均于病情稳定后 3~ 6月进行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检查。结果 介入组运动平板试验显示运动试验阳性率及ST段下移最大幅度均比溶栓组低 ,最大运动耐量、总的运动时间及最大运动心率均比溶栓组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介入与溶栓治疗AMI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溶栓 急性心肌 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
下载PDF
AMI患者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与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宣兵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4期2083-2085,208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对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84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斑点追踪技术对术后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校正TIMI帧数进行测定,记录慢...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对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84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斑点追踪技术对术后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校正TIMI帧数进行测定,记录慢血流与快血流的例数,对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梗死区域的纵向应变(LS)与径向应变(RS)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84例患者慢血流者37例为S组,快血流者47例为F组。其中,S组校正TIMI帧数显著高于F组(P<0.01);两组术后12h时CK-MB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时的水平较术后12h均显著升高(P<0.01),并且S组的水平明显高于F组(P<0.01)。两组术后4周LVEF的水平较术前7d均显著升高,但两组术后7d、4周LVEF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4周LS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术后4周与术后7d时LS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时RS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F组RS水平明显高于S组(P<0.01),但两组术后4周与术后7d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行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与梗死区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校正TIMI帧数可作为评估AMI患者PCI术后疗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校正TIMI帧数 斑点追踪技术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ST段偏移>0.05越稳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起君 黄捷 +3 位作者 宋昆鹏 李艳 秦立 韩凌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ST段偏移>0.05 mV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心电图(ECG)、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的影响,为ST段偏移>0.05 mV NSTEMI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ST段偏移>0.05 mV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心电图(ECG)、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的影响,为ST段偏移>0.05 mV NSTEMI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ST段偏移>0.05 mV 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行PCI前予冠状动脉内注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AG和ECG,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前、术中、术后TIMI血流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梗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梗死、右冠状动脉梗死、梗死动脉造影可见血栓、存在≥50%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等CAG情况及T波倒置>0.2mV、R波降低或新出现的病理陛Q波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6)。两组患者术前相关血管TIMI血流0、1、2、3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9,P=0.843;P=0.024,P=0.876;χ2=0.032,P=0.859;χ2=0.044,P=0.834);术后观察组相关血管TIMI血流2级、3级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5,P=0.019;χ2=5.525,P=0.019)。观察组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梗死相关血管远端栓塞患者比例及TIM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1,P=0.010;χ2=5.547,P=0.019;χ2=5.508,P<0.00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3,P=0.570),观察组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38)。结论替罗非班治疗ST段偏移>0.05 mV的NSTEMI患者可以改善其治疗期间TIMI血流情况,减少出血及MACE的发生,同时可以明显改善其CAG、ECG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 心肌 溶栓试验
下载PDF
比伐卢定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疗效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评分、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穆金兴 李雪霞 +4 位作者 李延鑫 曹亚冰 陈要起 陈洪波 齐丽平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700-703,共4页
目的研究比伐卢定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疗效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心肌灌注评分(TMPG)、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PCI治疗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目的研究比伐卢定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疗效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心肌灌注评分(TMPG)、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PCI治疗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在PCI术后予以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病人则在PCI术后予以比伐卢定治疗。对两组病人均进行为期30 d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TIMIⅢ级发生率、TMPG≥Ⅱ级发生率,治疗30 d后MACE发生情况与再出血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TIMIⅢ级发生率、TMPG≥Ⅱ级发生率分别为94.00%(47/50)、90.00%(45/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74.00%(37/5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病人MACE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清IL-6、hs-CRP水平分别为(23.5±3.7)U/L、(17.5±3.4)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4.2)U/L、(25.9±3.0)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比伐卢定治疗经PCI治疗病人的效果明显,有利于降低MACE与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有效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灌注显像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比伐卢定 心脏主要不良事件 心肌溶栓试验 心肌灌注评分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静脉溶栓治疗后运动试验阴性结果鉴定低危性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邢春维 乐素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24期36-36,共1页
目的探讨经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试验阴性是否依然能有效地鉴定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低危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7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阿奇霉素和肝素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未作... 目的探讨经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试验阴性是否依然能有效地鉴定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低危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7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阿奇霉素和肝素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未作抗心绞痛治疗的情况下,根据Bruce法极量或症状限制性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运动试验阴性者90%无任何事件发生,97%无主要事件发生。结论经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同样有预见低危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运动试验 溶栓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