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步自校正预报方法及其应用
1
作者 杨自厚 李宝泽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A06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校正预报法 多步预报 校正预报法
全文增补中
基于预报-校正法的城市用水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2
作者 周洪宝 李斌 宫宁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17-1619,1623,共4页
神经网络已成为提供预测与决策支持的有力工具,但传统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有一缺点就是对于峰值和谷值预测效果不佳,其预测值和实际值常有较大的误差。通过引入预报-校正法的思想,在传统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基础上另外构建一个独立的神经... 神经网络已成为提供预测与决策支持的有力工具,但传统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有一缺点就是对于峰值和谷值预测效果不佳,其预测值和实际值常有较大的误差。通过引入预报-校正法的思想,在传统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基础上另外构建一个独立的神经网络用于学习误差估计,加以对传统的神经网络预测值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改进传统的神经网络预测的缺点,显著改善预测效果。此外,该方法在类似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改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预报-校正 时间序列 预测 误差估计
下载PDF
预报校正法在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录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376-19377,共2页
以土壤水动力学原理为基础,研究了垂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采用非迭代的预报校正法的差分法,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试验实测数据与模拟计算值吻合较好。该方法可以用于实际土壤水分运动的预测和模拟。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动 预报校正 非饱和 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冬小麦田土壤热通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星 余晔 +2 位作者 陈晋北 张堂堂 李振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4-1525,共12页
利用2010年6月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观测研究站陆面过程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温度积分法、温度预报校正法和谐波法三种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以及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水分运动对土壤热通量的影响。结... 利用2010年6月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观测研究站陆面过程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温度积分法、温度预报校正法和谐波法三种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以及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水分运动对土壤热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垂直非均质性明显,由谐波法计算得到的0.05~0.10 m土壤热扩散系数κ是0.10~0.20 m土壤层的3倍左右。通过对比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0.05 m土壤热通量和热通量板的实测结果表明,温度积分法、温度预报校正法和谐波法计算的土壤热通量峰值都比实测值偏小,分别偏小约23.6%、25.0%和12.8%。与不考虑土壤热存储的情况相比,利用温度积分法和温度预报校正法将土壤热通量板的实测结果校正到地表,这样得到的陇东黄土高原雨后晴天农田地表能量闭合率分别提高了7.96%和4.54%;由谐波法计算的地表土壤热通量可使地表能量闭合率提高约5.65%。在夏季雨后晴天,发生在农田土壤中的水汽输送及相应的相变过程对土壤热通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通量 温度积分 温度预报校正 谐波 土壤水分通量 能量平衡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比例导引法三维弹道仿真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其东 王磊 金钊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3-96,共4页
简要介绍了导弹的导引规律.以比例导引法为例,采用预报-校正法给出了比例导引法的差分方程,结合使用M atlab语言,对比例导引法的导弹弹道进行了三维仿真,绘制出舰空导弹的垂直发射弹道,分析了导弹速度、目标速度以及比例导引系数的变化... 简要介绍了导弹的导引规律.以比例导引法为例,采用预报-校正法给出了比例导引法的差分方程,结合使用M atlab语言,对比例导引法的导弹弹道进行了三维仿真,绘制出舰空导弹的垂直发射弹道,分析了导弹速度、目标速度以及比例导引系数的变化对弹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校正 比例导引 弹道仿真
下载PDF
半干旱草地地表土壤热通量的计算及其对能量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3
6
作者 左金清 王介民 +3 位作者 黄建平 李维京 王国印 任宏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0-848,共9页
利用2008年7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SACOL)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地表土壤热通量的三种计算方法,即谐波法、温度预报校正法(TDEC法)以及结合自校正热通量板(HFP01SC)测量的温度积分法(ITHP法);进而分析了三种不同方法的计算... 利用2008年7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SACOL)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地表土壤热通量的三种计算方法,即谐波法、温度预报校正法(TDEC法)以及结合自校正热通量板(HFP01SC)测量的温度积分法(ITHP法);进而分析了三种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比较5cm深度处谐波法和TDEC法的计算结果与HFP01SC的实测结果,三者的相位基本一致,相互之间均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谐波法与TDEC法的计算值较为接近,但分别比HFP01SC的实测值偏大了2%和6%(主要发生在夜间)。对于地表的土壤热通量(G0),谐波法与TDEC法两者的计算结果仅偏差约1%;TDEC法与ITHP法的计算结果之间也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但偏差达到9%左右。相对于HFP01SC的实测结果,由谐波法和TDEC法计算的G0可将SACOL站的地表能量闭合率分别提高6%和7%左右;利用温度积分法将HFP01SC的实测结果校正到地表后,地表能量闭合率也提高了约6%。因此,在对涡动相关通量做了常规订正的情况下,当充分考虑了土壤热存储后,SACOL站的地表能量闭合率可提高6%~7%,达到82%~8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通量 谐波分析 温度预报校正
下载PDF
基于土壤温湿度观测资料估算藏北高原地区土壤热通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璐 仲雷 +2 位作者 马耀明 傅云飞 邹宓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7-308,共12页
基于"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CEOP)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研究"(CAMP/Tibet)土壤温湿度观测资料(2004年6月8日至7月30日),利用TDEC(土壤温度预报校正)法估算并分析了藏北高原地区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通过与热通量板测量结... 基于"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CEOP)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研究"(CAMP/Tibet)土壤温湿度观测资料(2004年6月8日至7月30日),利用TDEC(土壤温度预报校正)法估算并分析了藏北高原地区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通过与热通量板测量结果比较发现,它们在热流方向和相位上基本一致,且在量值上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74),但热通量板测量值普遍偏小。通过对比不同天气条件下TDEC法的估算结果表明,云的存在以及降水发生都可导致土壤热通量的波动,且表层土壤热通量波动更加强烈。对于TDEC法估算的表层土壤热通量,发现它与净辐射通量线性关系密切(R2>0.78),而在土壤热传导率较大的地区,其日变化相位明显先于其他地区。对于土质均匀的砂质土壤,其土壤热通量日变化振幅最大,土壤的垂直热量交换最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土壤温湿度 土壤热通量 土壤温度预报校正
下载PDF
上海地区夏季地表热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陆一凡 李勇 +2 位作者 SHIGETOSHI Ipposhi YASUMITSU Nomura 王如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1-897,共7页
通过土壤温度预报校正(TDEC)法验证了地表下5 mm处测量土壤热通量的准确性,并以此代表地表热通量.总结了上海地区3种典型日(晴天、多云、雨天)地表下5 mm处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情况,并通过控制变量法综合分析不同因素(太阳辐射量、土壤... 通过土壤温度预报校正(TDEC)法验证了地表下5 mm处测量土壤热通量的准确性,并以此代表地表热通量.总结了上海地区3种典型日(晴天、多云、雨天)地表下5 mm处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情况,并通过控制变量法综合分析不同因素(太阳辐射量、土壤含水量、云量等)对土壤热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热通量的波动晴天时最剧烈,波动范围为-23.62~111.81 W/m^2;随着土壤深度的递减,土壤热通量在多云和雨天的波动范围依次减小;未下雨时太阳辐射量与土壤热通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R^2>0.74);土壤热通量的波动范围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缩小;在不同典型日,土壤热通量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热通量 太阳辐射量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预报校正 典型日
下载PDF
混合驱动机械系统在考虑速度波动情况下的重新规划
9
作者 陈昕 张策 宋轶民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混合驱动机械系统是一种机电混合系统,同时具有高承载能力、高效率和适度柔性的优点。为降低机电系统的制造成本和控制难度,采用不可控的三相交流电机作为混合驱动机械系统的主电机,考虑交流电动机的速度波动,采用合理的方法预测两台电... 混合驱动机械系统是一种机电混合系统,同时具有高承载能力、高效率和适度柔性的优点。为降低机电系统的制造成本和控制难度,采用不可控的三相交流电机作为混合驱动机械系统的主电机,考虑交流电动机的速度波动,采用合理的方法预测两台电机的理想角位移和角速度,以之作为控制目标进行离线动力学仿真,使主副曲柄在每个周期保持固定的相位关系。以一种二自由度七杆混合驱动机械系统为例做了动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不可控交流电机提供系统主要的扭矩和运动时,运用预报校正方法,将求解机电系统动力学方程与预测控制的期望值相结合,可以保证主曲柄和副曲柄之间由运动学规划得到的理想相位关系,从而实现了简化系统控制,降低制造成本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驱动机器 预报校正 动力学传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