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啤酒酵母(Saccharomy cescerevisiae)变株M-05合成谷胱甘肽的研究:(II)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施碧红 黄建忠 +1 位作者 施巧琴 吴松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4-87,107,共15页
以谷胱甘肽 ( GSH)产生菌啤酒酵母甲硫氨酸缺陷型变株 M-0 5为试验菌株 ,进行培养基、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经培养基、培养条件的优化 ,M-0 5胞内积累 GSH比原来配方提高了 61 .3% ,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甲硫氨酸 ( Met) ,则胞内 GSH含量提... 以谷胱甘肽 ( GSH)产生菌啤酒酵母甲硫氨酸缺陷型变株 M-0 5为试验菌株 ,进行培养基、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经培养基、培养条件的优化 ,M-0 5胞内积累 GSH比原来配方提高了 61 .3% ,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甲硫氨酸 ( Met) ,则胞内 GSH含量提高了 1 .2倍 ,达 32 .95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谷胱甘肽 发酵条件 M-05 合成
下载PDF
曲酸产生菌F31012变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沈育芬 陈移亮 +1 位作者 周卫东 林耀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3-77,共5页
F31 0 1 2变株是以 Aspergillusoryzae (米曲霉 ) 2 336经 3次紫外诱变处理 ,采用快速筛选方法而获得的突变株 .研究了 F31 0 1 2变株发酵工艺条件 ,经过正交试验得出该突变株最佳发酵培养基为 :玉米淀粉1 0 %、酵母膏 0 .2 %、K2 HPO40... F31 0 1 2变株是以 Aspergillusoryzae (米曲霉 ) 2 336经 3次紫外诱变处理 ,采用快速筛选方法而获得的突变株 .研究了 F31 0 1 2变株发酵工艺条件 ,经过正交试验得出该突变株最佳发酵培养基为 :玉米淀粉1 0 %、酵母膏 0 .2 %、K2 HPO40 .1 %、Mg SO4· 7H2 O0 .0 5%、KCl0 .0 5% ,p H6.0 .移种量为 1 5% ;每 30 0 ml三角瓶装量 75ml,时间 6天 ;发酵培养基最适温度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酸 发酵工艺 F31012 米曲霉 苗种选育 发酵培养基
下载PDF
产生变活霉素的变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别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焕娄 吕婉瑜 +5 位作者 张月琴 金文藻 陶佩珍 刘小普 何依萍 曾应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53-358,共6页
对天然无抗菌活性的链霉菌1254菌株进行诱变,获得了二株有抗菌话性的变株。变株113产生的抗生素为一组新蒽环类化合物,有抗病毒活性,定名为变活霉素。变株2-6产生碱性水溶性物质。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原株1254及变株2-6均是胞壁类型Ⅰ,为... 对天然无抗菌活性的链霉菌1254菌株进行诱变,获得了二株有抗菌话性的变株。变株113产生的抗生素为一组新蒽环类化合物,有抗病毒活性,定名为变活霉素。变株2-6产生碱性水溶性物质。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原株1254及变株2-6均是胞壁类型Ⅰ,为链霉菌属。变株113为胞壁类型Ⅳ,不含有枝菌酸。原株1254与变株113的阻断变株共合成的产物与变活霉素相同,以放线紫红素聚酮合成酶基因 actI 为探针与原株1254的总 DNA 进行Southern 杂交为阳性。根据这二个实验的结果推断,在1254菌株中可能存在一条变活霉素的合成途径,但有的基因处于未表达状态,诱发突变使其被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抗生素 活性 链霉菌
下载PDF
大肠杆菌BL21(DE3)磷酸转乙酰基酶缺陷变株的发酵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惟材 邓兵兵 +2 位作者 彭清忠 黄培堂 朱厚础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3,共5页
研究了E .coliBL2 1(DE3)及其磷酸转乙酰基酶 (PTA)缺陷变株FR5 5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有机酸产生情况 ,并以肿瘤坏死因子 (TNF)为外源蛋白表达的模型考察了pta基因缺陷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在摇瓶培养条件下 ,pta变株TNF的表达水平... 研究了E .coliBL2 1(DE3)及其磷酸转乙酰基酶 (PTA)缺陷变株FR5 5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有机酸产生情况 ,并以肿瘤坏死因子 (TNF)为外源蛋白表达的模型考察了pta基因缺陷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在摇瓶培养条件下 ,pta变株TNF的表达水平比亲株提高了 2 3 %。在 5L发酵罐中进行了补料分批培养试验 ,在不限制比生长速率的条件下 pta变株能够以较长时间和较高比生长速率保持对数生长 ,最终达到 32 5 g(DCW ) /L的菌密度 ,TNF的总表达量达 2 8g/L ;而在相同条件下 ,以BL2 1(DE3)为受体菌的对照组最高菌密度为 19 5g(DCW ) /L ,TNF总表达量只有 0 84g/L。表明 pta变株对于提高工程菌外源蛋白的表达和实现高密度培养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分析了补料分批培养过程中发酵液有机酸组成和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 ,发现pta变株乙酸累积水平明显降低(为亲株乙酸累积水平的 42 % )的同时 ,其他几种有机酸 (丙酮酸、乳酸、琥珀酸 )的累积有显著增加的趋势 ,使发酵液中总有机酸浓度增加了 12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转乙酰基酶缺陷 高密度培养 有机酸 发酵
下载PDF
黑曲霉黄色变株A-2580产耐温酸性蛋白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蒋咏梅 章文贤 +1 位作者 谢必峰 施巧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3-76,共4页
经筛选诱变得到一株产生耐温酸性蛋白酶的黑曲霉黄色变株 A-2 5 80 ,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 ,确定其最适培养基为 (g/L) :麸皮 2 1 .6、豆饼粉 48.4、 NH4Cl 2、 KH2 PO40 .8,p H4~ 5 ,温度 3 0℃的条件下... 经筛选诱变得到一株产生耐温酸性蛋白酶的黑曲霉黄色变株 A-2 5 80 ,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 ,确定其最适培养基为 (g/L) :麸皮 2 1 .6、豆饼粉 48.4、 NH4Cl 2、 KH2 PO40 .8,p H4~ 5 ,温度 3 0℃的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 ,发酵 72 h,酶活可达 670 0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580 黑曲霉 黄色 耐温酸性蛋白酶 发酵条件 酶制剂 振荡培养
下载PDF
‘乔纳金’苹果及其脆肉变株的表型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君 王传增 +5 位作者 冀晓昊 张艳敏 高利平 刘大亮 张芮 陈学森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23-25,共3页
以‘乔纳金’苹果品种为对照,从果实与叶片形态、果实硬度、脆度、香气成分等表型特征以及AFLP分子标记两个层面,对脆肉变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①‘乔纳金’苹果与其脆肉变株果实与叶片形态基本一致,但脆肉变株的平均单果重仅是‘乔... 以‘乔纳金’苹果品种为对照,从果实与叶片形态、果实硬度、脆度、香气成分等表型特征以及AFLP分子标记两个层面,对脆肉变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①‘乔纳金’苹果与其脆肉变株果实与叶片形态基本一致,但脆肉变株的平均单果重仅是‘乔纳金’苹果的83.4%,而果实硬度与脆度分别是‘乔纳金’苹果的1.5倍和1.2倍,具有果实变小、硬度及脆度变大的特点;②两份材料果实香气成分种类总数基本一致,但‘乔纳金’苹果酯类成分种类多、含量高,而脆肉变株醇类和醛类成分种类多、含量高;③AFL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将‘乔纳金’及其脆肉变株聚为一类。结论认为,该脆肉变株就是‘乔纳金’苹果的脆肉芽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纳金 脆肉 表型特征 AFLP分子标记
下载PDF
啤酒酵母M05-37变株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施碧红 施巧琴 +2 位作者 周晓兰 黄建忠 吴松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2-66,共5页
经诱变获得了一株高产谷胱甘肽(GSH)、多糖和麦角固醇的甲硫氨缺陷型(Met-)变株——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M05-37.该变株经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后(蔗糖蜜为碳源,酵母粉和(NH4)2SO4为氮源,最适pH5.5~6.0,最适温度28~30℃)... 经诱变获得了一株高产谷胱甘肽(GSH)、多糖和麦角固醇的甲硫氨缺陷型(Met-)变株——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M05-37.该变株经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后(蔗糖蜜为碳源,酵母粉和(NH4)2SO4为氮源,最适pH5.5~6.0,最适温度28~30℃),其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每100mL发酵液含GSH10.78mg,胞外多糖34.24mg,麦角固醇2.20mg,分别比出发株提高79.36%,58.07%和4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胞外多糖 麦角固醇 发酵生产 啤酒酵母 M05-37 培养条件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牲畜链霉菌(Streptomyces cattleya)thienamycin合成阻断变株的筛选、阻断部位的确定及变株原生质体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戎锋 王以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3,共5页
以thienamycin(TNM)产生菌S.cattleya为出发菌株,利用终浓度为1.5mg/ml强诱变剂亚硝基胍在pH9.0、37℃条件下对其孢子悬液处理30min,得到稳定的TNM生物合成阻断变株Y_3。纸层析... 以thienamycin(TNM)产生菌S.cattleya为出发菌株,利用终浓度为1.5mg/ml强诱变剂亚硝基胍在pH9.0、37℃条件下对其孢子悬液处理30min,得到稳定的TNM生物合成阻断变株Y_3。纸层析后进行茚三酮显迹和生物显迹表明Y_3变株积累一种无活性中间产物,其迁移率不同于TNM。建立了Y_3变株中间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酸水解和氨基酸组分分析表明Y_3中间产物为谷氨酸和丙氨酸组成的二肽,可能是形成碳青霉烯双环母核的底物,提示丙氨酸可能也是TNM的前体,Y_3变株阻断在形成碳青霉烯双环母核的环化步骤。Y_3变株具有较高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原生质体在40℃进行处理可以在不影响再生率的前题下提高DNA转化率。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以Y_3变株为宿主的TNM环化酶基因克隆受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牲畜链霉菌 阻断 原生质体 thienamycin
下载PDF
红霉素高产变株F1-57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峰 陈浦云 陈祥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1-64,共4页
通过红霉素耐前体物的筛选 ,选到了一株红霉素的高产变株 F1 -5 7,其发酵水平较亲株提高 1 0 %以上 .通过培养基正交试验及正丙醇的耐受性试验得到了一个优化工艺 ,使 F1 -5 7的发酵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关键词 红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高产 F1-57 菌种选育 发酵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灰黄霉素产生菌耐前体变株F-1012的选育及其发酵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育芬 吴松刚 《亚热带植物通讯》 1994年第2期19-25,共7页
以灰黄霉素产生菌D-756为出发菌株,经过三代的紫外线+氯化锂的复合诱变处理,采用快速筛选方法,获得了耐前体变株F-1012。对该变株的耐氯特性和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把发酵培养基中的氯化物浓度提高到2.0%,... 以灰黄霉素产生菌D-756为出发菌株,经过三代的紫外线+氯化锂的复合诱变处理,采用快速筛选方法,获得了耐前体变株F-1012。对该变株的耐氯特性和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把发酵培养基中的氯化物浓度提高到2.0%,大米粉量提高到18%,该变株发酵单位最高。发酵最适条件,起始pH自然(约5.7);移种量为15%;装量20ml/250ml三角瓶;发酵周期为288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黄霉素 耐前体 发酵
下载PDF
果胶酶产生菌白孢子实变株液体发酵试验
11
作者 杨天波 王来福 徐东刚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3期95-100,共6页
本文对果胶酶产生菌白孢子突变株AspMW_1等菌株的酶学特性及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此突变株酶作用的最适pH为3.5,最适温度为60℃,在4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液体培养基为:麦麸,硫铵,赖氨酸等,并以苹果果胶为诱导物,在起初pH3.5和28℃条... 本文对果胶酶产生菌白孢子突变株AspMW_1等菌株的酶学特性及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此突变株酶作用的最适pH为3.5,最适温度为60℃,在4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液体培养基为:麦麸,硫铵,赖氨酸等,并以苹果果胶为诱导物,在起初pH3.5和28℃条件下有利于产酶,并促进产酶期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白孢子实 液体发酵
下载PDF
南丰蜜桔芽变优株“ZZL-03”果实品质及其采后主要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成臣 王志雯 +8 位作者 王雅青 朱桢栀 陈祥磊 高志强 姚锋先 卢占军 朱博 黄文赟 陈何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0-758,共9页
【目的】南丰蜜桔作为江西省四大特色柑桔产业之一,加快南丰蜜桔品质提升对促进江西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笔者发现一棵(4年树龄)砧木为枳、接穗来源于南丰蜜桔“杨小2-6”的芽变优株,并经连续10余年高接鉴定表明该变... 【目的】南丰蜜桔作为江西省四大特色柑桔产业之一,加快南丰蜜桔品质提升对促进江西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笔者发现一棵(4年树龄)砧木为枳、接穗来源于南丰蜜桔“杨小2-6”的芽变优株,并经连续10余年高接鉴定表明该变异品种遗传稳定性较好,品质及耐贮特性也较佳,该变异优株被命名为“南丰蜜桔芽变优株ZZL-03”。为评价南丰蜜桔芽变优株“ZZL-03”(突变体)果实采后品质变化特征,客观探讨其商品性。【方法】以普通南丰蜜桔为对照,采收后每隔10 d测定其果实耐贮特性、内在品质及果皮果汁的色差指数等指标,并于采摘期对果实外在品质进行测定。【结果】研究表明,随贮藏期延长(采后4-34 d内),突变体及对照组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果皮L、h0值均逐渐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腐烂率、浮皮率、可溶性糖、糖酸比、固酸比、果皮a、c值及果汁L、a、b、c值均逐渐增加,而维生素C、果皮b值及果汁h0值均先增后降。在贮藏各时期,突变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糖酸比、固酸比和维生素C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平均高48.7%、53.7%、35.2%、66.9%、89.9%和25.3%;而腐烂率、浮皮率、可滴定酸均显著低于对照,平均低于45.0%、71.0%和18.9%。突变体果皮及果汁L、a、b及c值均高于对照,但h0值有所降低。突变体果实皮薄而硬,外在品质显著优于对照。【结论】综上,与对照相比突变体果实采后具有更好的耐贮特性及果实品质,研究得出的贮藏期品质的变化规律可为蜜桔采后加工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蜜桔 常温贮藏 果实品质 耐贮特性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土霉素产生菌诱变高产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彩霞 孟燕 +2 位作者 贾欣秒 李宏 朱淑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5-506,共2页
以土霉素生产菌株48#为出发菌株,采用氮离子注入诱变处理,经摇瓶筛选,得到土霉素02-2-44#菌株。该菌株特性优良,经57m3发酵罐试验,150批平均发酵效价高于对照菌株(1158.6μg/m l),提高3.42%,发酵总亿及发酵指数分别提高3.17%和3.99%。
关键词 土霉素 龟裂链霉菌 氮离子注入 高产 发酵
下载PDF
溴化乙锭诱导发光细菌暗变株回复突变的研究
14
作者 孙雅量 李光道 过健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0-273,共4页
从明亮发光杆菌(A2)中分离得到一种自发暗变株(S1),其表型发光强度小于A2的1/10000。溴化乙锭(EB)(0.6μg/ml)在24h内能强烈地诱导S1回复发光,引起S1的回复发光突变,显著提高了S1的回复发光突变率。其发光突变株具有稳定... 从明亮发光杆菌(A2)中分离得到一种自发暗变株(S1),其表型发光强度小于A2的1/10000。溴化乙锭(EB)(0.6μg/ml)在24h内能强烈地诱导S1回复发光,引起S1的回复发光突变,显著提高了S1的回复发光突变率。其发光突变株具有稳定的遗传学性质。研究表明这种突变是在DNA或DNA的转录水平上发生的。用S1可以简便、快速、灵敏地检测出EB的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乙锭 明亮发光杆菌 回复突
全文增补中
丝裂霉素产生菌脱葡萄糖阻遏变株的获得
15
作者 梁漱芳 武济民 +1 位作者 蔡润生 桂金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用诱变法结合高浓度葡萄糖作为选择因子,从丝裂霉素产生菌变株174中分离得到脱葡萄糖阻遏变株M-21。此菌株在含4~6%葡萄糖的平板上或发酵液中,均呈对葡萄糖脱阻现象,而亲株174则缺如。M-21的代谢产物经紫外及薄板层析分析为丝裂霉素C... 用诱变法结合高浓度葡萄糖作为选择因子,从丝裂霉素产生菌变株174中分离得到脱葡萄糖阻遏变株M-21。此菌株在含4~6%葡萄糖的平板上或发酵液中,均呈对葡萄糖脱阻现象,而亲株174则缺如。M-21的代谢产物经紫外及薄板层析分析为丝裂霉素C,产量比亲株提高12%。此外,对M-21脱葡萄糖阻遏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丝霉素 葡萄糖 脱阻遏 选育
下载PDF
新型酶制剂——碱性脂肪酶高产变株选育成功通过技术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16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3-203,共1页
关键词 酶制剂 碱性脂肪酶 高产 选育
下载PDF
在克拉维酸及头霉素C生物合成中的棒状链霉菌变株的分离与生化特性
17
作者 Jorge Romero 廖福荣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2-85,共4页
由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所产生的有效的β-内酰爱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的生物合成,曾经借助于把带标记的前体加至发酵中进行研究,表明β-内酰胺环的3个碳原子(C-5,C-6与C-7),(C3单元)是从丙三醇经由β-羟基... 由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所产生的有效的β-内酰爱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的生物合成,曾经借助于把带标记的前体加至发酵中进行研究,表明β-内酰胺环的3个碳原子(C-5,C-6与C-7),(C3单元)是从丙三醇经由β-羟基丙酸中间体产生的,而克拉维酸的另外5个碳原子(C-2,C-3,C-8,C-9与C-10)(C5单元)则依次由源自精氨酸的鸟氨酸所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维酸 青霉素C 生物合成 分离 生化特性 棒状链霉菌
下载PDF
碱性脂肪酶高产变株选育技术通过鉴定
18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碱性脂肪酶 高产 选育技术 鉴定 福建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研究所
下载PDF
碱性脂肪酶高产变株选育技术问世
19
《日用化学工业信息》 2003年第5期9-9,共1页
关键词 碱性脂肪酶 高产 选育技术 问世 福建师范大学
下载PDF
碱性脂肪酶高产变株选育技术问世
20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3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碱性脂肪酶 高产选育技术 问世 福建师范大学 碱性条件 水解 油脂 酶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