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地形条件下样点密度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聪
周清
+1 位作者
屈金莲
朱玉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5,共6页
以湖南省安仁县的豪山乡(山地地形)和渡口乡(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相关原理,运用变异函数分析法和空间插值估计法,研究耕地土壤养分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特征,研...
以湖南省安仁县的豪山乡(山地地形)和渡口乡(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相关原理,运用变异函数分析法和空间插值估计法,研究耕地土壤养分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特征,研究不同地形条件样点密度对插值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16.56%~97.9%,属于中等变异;山地地区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基底效应值<25%,丘陵区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的基底效应值为38.15%~74.45%,2种地形有效磷含量的基底效应值为88.44%~100%;根据研究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情况,建议山地区采样密度为0.16个/hm2,丘陵区采样密度为0.10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样点密度
效钾度
山地
丘陵
豪山乡
渡口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样点密度优化
被引量:
10
2
作者
上官魁星
吴金水
+1 位作者
周脚根
朱捍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8,共8页
县域是我国国家尺度土壤碳库估算的基本地域单元,合理的土壤样品采集密度是保证估算精度要求的基础。以桃源县为例,设置4.70、0.90、0.60、0.40、0.25、0.15、0.10和0.05个km-2共8个样点密度梯度,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样...
县域是我国国家尺度土壤碳库估算的基本地域单元,合理的土壤样品采集密度是保证估算精度要求的基础。以桃源县为例,设置4.70、0.90、0.60、0.40、0.25、0.15、0.10和0.05个km-2共8个样点密度梯度,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样点密度对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库估算精度的影响。经典统计表明,随着样点密度的降低,重复抽样下土壤有机碳均值及其变异系数的波动逐渐增大,标准误差呈幂函数增加(Y=0.025X-0.47,R2=0.97,p<0.01)。地统计学分析表明,随着样点密度的降低,块金值和基底效应逐渐增加,偏基台、变程和决定系数的波动幅度逐渐增大,拟合残差呈幂函数增加(Y=0.001 4X-1.66,R2=0.56,p<0.05);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局部差异逐渐被弱化,重复抽样下县域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及其平均误差的波动逐渐增强,均方根误差呈幂函数增加(Y=0.77X-0.05,R2=0.59,p<0.05)。从整体上看,样点密度小于0.15个km-2时,以上变化均急剧增强,土壤碳储量估算的精度快速降低。因此,综合科学、高效和经济方面的考虑,估算县域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最佳样点密度为0.15个km-2。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野外调查提供辅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尺度
土壤有机碳
样点密度
优化
半方差函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样点密度对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结果的影响——以河南封丘县土壤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程道全
巫振富
+2 位作者
刘晓冰
兰传宾
陈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4-850,共7页
以河南省封丘县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例,探讨土壤样点密度对区域化土壤变量描述性统计特征、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拟合效果、普通Kriging插值预测结果的精度与表现目标变量空间变异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点数量从5000个...
以河南省封丘县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例,探讨土壤样点密度对区域化土壤变量描述性统计特征、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拟合效果、普通Kriging插值预测结果的精度与表现目标变量空间变异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点数量从5000个大幅减少至20个,研究区表层样品有机质含量均值未发生显著变化。当土壤样点≥625个时,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半方差函数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以通过Kriging插值手段获得精度较高且对目标变量空间变异特征解释能力较强的预测结果;当土壤样点≤78个时,半方差函数模型理论上无法通过拟合获得,通过普通Kriging插值手段不能获得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理想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
样点密度
半方差函数
空间预测
原文传递
盐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密度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华杰
陈为峰
+2 位作者
宋富贵
李晓
周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本研究以东营市河口区新户土地开发项目二期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法和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养分以及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质进行研究,并对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本研究以东营市河口区新户土地开发项目二期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法和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养分以及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质进行研究,并对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检验不同密度下的插值精度,以确定盐碱地有机质的合理取样密度。结果表明,研究区速效钾的变异系数为18.4%,属于低等程度的变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盐的变异系数在57.4%~76.9%之间,属中等程度变异。研究区的各种土壤属性均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机质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主要影响因素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有关,而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与耕作方式及农业生产中施肥等有关。随着采样点密度的增加,克里格插值精度提高,适当减小样点密度可以满足插值分析的需要,充分考虑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评价的精度分析,确定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合理取样数为111个,合理取样单元为48 hm^2,合理取样间距为69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合理
样点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回顾
被引量:
1
5
作者
汪彩芳
张文秦
《青海地质》
2000年第2期51-58,共8页
青海省的化探工作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化探扫面采用的工作方法具有多样性。笔者将本省区化扫面的一些基础背景资料加以汇总,同时对以往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关键词
化探工作
样点密度
采
样
粒级
区域地球化学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模拟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41
6
作者
李启权
岳天祥
+1 位作者
范泽孟
杜正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85-1399,共15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是目前大尺度上土壤性质研究的热点。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5 374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分析表层土壤有机质(20 cm)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HASM模型结合的方法模拟中国国家尺度上表...
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是目前大尺度上土壤性质研究的热点。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5 374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分析表层土壤有机质(20 cm)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HASM模型结合的方法模拟中国国家尺度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该方法的模拟误差,为国家尺度上有机碳的估算提供方法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对350个检验点模拟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为15.61 g.kg-1和56.59%,与普通克里格法相比分别降低了1.61 g.kg-1和20.84%;对样点分布较少以及无样点的西北地区和台湾省的模拟结果也更符合实际情况。建模样点减少一半的情况下,模拟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仅分别增加了0.14 g.kg-1和1.07%。因此,论文方法可作为模拟国家尺度上有机质空间分布相对有效的方法,同时如何使模型解释更多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将是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M方法
土壤有机质
国家尺度
样点密度
空间模拟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地形条件下样点密度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聪
周清
屈金莲
朱玉琼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5,共6页
文摘
以湖南省安仁县的豪山乡(山地地形)和渡口乡(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相关原理,运用变异函数分析法和空间插值估计法,研究耕地土壤养分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特征,研究不同地形条件样点密度对插值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16.56%~97.9%,属于中等变异;山地地区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基底效应值<25%,丘陵区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的基底效应值为38.15%~74.45%,2种地形有效磷含量的基底效应值为88.44%~100%;根据研究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情况,建议山地区采样密度为0.16个/hm2,丘陵区采样密度为0.10个/hm2。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样点密度
效钾度
山地
丘陵
豪山乡
渡口乡
Keywords
soil nutrient
spatial variability
samplingdensity
mountain
hilly
Haoshan township
Dukou township
分类号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样点密度优化
被引量:
10
2
作者
上官魁星
吴金水
周脚根
朱捍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8,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XDA05050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90283
41201299和41001141)资助
文摘
县域是我国国家尺度土壤碳库估算的基本地域单元,合理的土壤样品采集密度是保证估算精度要求的基础。以桃源县为例,设置4.70、0.90、0.60、0.40、0.25、0.15、0.10和0.05个km-2共8个样点密度梯度,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样点密度对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库估算精度的影响。经典统计表明,随着样点密度的降低,重复抽样下土壤有机碳均值及其变异系数的波动逐渐增大,标准误差呈幂函数增加(Y=0.025X-0.47,R2=0.97,p<0.01)。地统计学分析表明,随着样点密度的降低,块金值和基底效应逐渐增加,偏基台、变程和决定系数的波动幅度逐渐增大,拟合残差呈幂函数增加(Y=0.001 4X-1.66,R2=0.56,p<0.05);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局部差异逐渐被弱化,重复抽样下县域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及其平均误差的波动逐渐增强,均方根误差呈幂函数增加(Y=0.77X-0.05,R2=0.59,p<0.05)。从整体上看,样点密度小于0.15个km-2时,以上变化均急剧增强,土壤碳储量估算的精度快速降低。因此,综合科学、高效和经济方面的考虑,估算县域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最佳样点密度为0.15个km-2。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野外调查提供辅助支持。
关键词
县域尺度
土壤有机碳
样点密度
优化
半方差函数
Keywords
Country scale
Soil organic carbon
Sampling density
Optimization
Semivariogram
分类号
S195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12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样点密度对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结果的影响——以河南封丘县土壤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程道全
巫振富
刘晓冰
兰传宾
陈杰
机构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4-85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77)资助
文摘
以河南省封丘县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例,探讨土壤样点密度对区域化土壤变量描述性统计特征、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拟合效果、普通Kriging插值预测结果的精度与表现目标变量空间变异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点数量从5000个大幅减少至20个,研究区表层样品有机质含量均值未发生显著变化。当土壤样点≥625个时,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半方差函数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以通过Kriging插值手段获得精度较高且对目标变量空间变异特征解释能力较强的预测结果;当土壤样点≤78个时,半方差函数模型理论上无法通过拟合获得,通过普通Kriging插值手段不能获得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理想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
样点密度
半方差函数
空间预测
Keywords
Soil organic matter
Sample density
Semivariogram
Spatial prediction
分类号
S159-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盐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密度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华杰
陈为峰
宋富贵
李晓
周虎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东营市国土资源局
垦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泰安市恒源大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522)
文摘
本研究以东营市河口区新户土地开发项目二期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法和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养分以及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质进行研究,并对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检验不同密度下的插值精度,以确定盐碱地有机质的合理取样密度。结果表明,研究区速效钾的变异系数为18.4%,属于低等程度的变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盐的变异系数在57.4%~76.9%之间,属中等程度变异。研究区的各种土壤属性均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机质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主要影响因素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有关,而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与耕作方式及农业生产中施肥等有关。随着采样点密度的增加,克里格插值精度提高,适当减小样点密度可以满足插值分析的需要,充分考虑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评价的精度分析,确定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合理取样数为111个,合理取样单元为48 hm^2,合理取样间距为692 m。
关键词
盐碱地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合理
样点密度
Keywords
saline-alkali land
spatial variability
geostatistics
optimal sampling density
分类号
S159.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回顾
被引量:
1
5
作者
汪彩芳
张文秦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处
《青海地质》
2000年第2期51-58,共8页
文摘
青海省的化探工作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化探扫面采用的工作方法具有多样性。笔者将本省区化扫面的一些基础背景资料加以汇总,同时对以往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关键词
化探工作
样点密度
采
样
粒级
区域地球化学勘探
Keywords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sampling density
sampling size fraction background data
Qinghai province
分类号
P63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2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模拟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41
6
作者
李启权
岳天祥
范泽孟
杜正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85-1399,共15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8250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08B04)
+2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06BAC08B050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29)
国家973项目(2009CB421105)
文摘
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是目前大尺度上土壤性质研究的热点。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5 374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分析表层土壤有机质(20 cm)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HASM模型结合的方法模拟中国国家尺度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该方法的模拟误差,为国家尺度上有机碳的估算提供方法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对350个检验点模拟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为15.61 g.kg-1和56.59%,与普通克里格法相比分别降低了1.61 g.kg-1和20.84%;对样点分布较少以及无样点的西北地区和台湾省的模拟结果也更符合实际情况。建模样点减少一半的情况下,模拟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仅分别增加了0.14 g.kg-1和1.07%。因此,论文方法可作为模拟国家尺度上有机质空间分布相对有效的方法,同时如何使模型解释更多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将是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的关键。
关键词
HASM方法
土壤有机质
国家尺度
样点密度
空间模拟
Keywords
HASM method
soil organic matter
national scale
sampling density
spatial simulation
分类号
S153.621 [农业科学—土壤学]
TP3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地形条件下样点密度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刘聪
周清
屈金莲
朱玉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样点密度优化
上官魁星
吴金水
周脚根
朱捍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样点密度对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结果的影响——以河南封丘县土壤为例
程道全
巫振富
刘晓冰
兰传宾
陈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原文传递
4
盐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密度研究
张华杰
陈为峰
宋富贵
李晓
周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海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回顾
汪彩芳
张文秦
《青海地质》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模拟分析方法研究
李启权
岳天祥
范泽孟
杜正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