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现场地质与水文地质的评论
1
作者 秦明宽 程华汉 《国外铀金地质》 1996年第3期221-226,共6页
1986年4月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后,受^(137)Cs放射性沉降物污染最为严重的地表为电站周围半径为30km的排泄区以及一条向W—SW延伸80km的舌形地带。低放射性污染则延伸到电站以西300km的地方。地表放射性尘埃的沉降以及随后被损... 1986年4月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后,受^(137)Cs放射性沉降物污染最为严重的地表为电站周围半径为30km的排泄区以及一条向W—SW延伸80km的舌形地带。低放射性污染则延伸到电站以西300km的地方。地表放射性尘埃的沉降以及随后被损坏的反应堆的掩埋实际上有效地导致了地面核废料贮存场所的建立。该场所位于厚层的疏松沉积层序上,其绝大部分为碎屑沉积物,潜水面浅(通常3—5m)。地质条件、地表水和较浅的潜水面以及深部渗透性的含水层构成了对长期放射性沉降物保留和存贮不利的环境。了解该区地质和水文地质基本情况,对于评估这些实发性的废料存贮地造成的环境冲击以及评价放射性核素通过土壤和岩石向地下含水层和附近河流迁移的潜在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事故现场 水文地质 沉降污染 环境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