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定量分析与大肠癌的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春 莫维光 《内科》 2009年第2期255-257,共3页
关键词 DNA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定量分析 大肠癌
下载PDF
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含量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2
作者 郑绍光 罗秉庆 +1 位作者 唐青梅 韦照勇 《实用医技杂志》 1995年第3期147-148,共2页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能反映细胞的增殖活性。本文通过对胃粘膜慢性炎症、异型增生及中晚期胃癌各30例用AgNOR染色和PCNA免疫标记、发现AgNOR颗粒随细胞异型程度的加重而递增,其均值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并与...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能反映细胞的增殖活性。本文通过对胃粘膜慢性炎症、异型增生及中晚期胃癌各30例用AgNOR染色和PCNA免疫标记、发现AgNOR颗粒随细胞异型程度的加重而递增,其均值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并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上述胃粘膜上皮病变诊断及判定愈后的有用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沾膜上皮异型增生 胃癌 核仁组成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血清糖类抗原125回落幅度与细胞核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计数的关系
3
作者 陆晓兰 顾斌 +2 位作者 蒋小平 叶玉梅 樊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血清CA125回落幅度与细胞核AgNOR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依据不同细胞核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计数分成两组:AgNOR计数≤3.5,属A组(n=25);计数>3.5,属B组(n=17)。用图像分析方...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血清CA125回落幅度与细胞核AgNOR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依据不同细胞核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计数分成两组:AgNOR计数≤3.5,属A组(n=25);计数>3.5,属B组(n=17)。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AgNOR计数。于术前和术后20d,测定血清CA125水平。结果:术后血清CA125水平回落幅度在A组(81%)显著高于B组(67%)(P=0.0004)。在A组和B组,术后血清CA125水平回落>50%分别为96%和65%(P=0.02),回落>75%的分别为68%和24%(P=0.01)。当AgNOR计数取值为3.5时,其与术后血清CA125水平回落幅度的相关系数为-0.5248(P=0.0004)。结论: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CA125水平回落幅度可能与细胞核AgNOR计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细胞核核仁组成蛋白计数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咽喉鳞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4
4
作者 郑美桦 田晓东 +2 位作者 李虎 程雅莉 陈秀红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53-655,共3页
目的 :研究 4 3例喉癌和 18例下咽癌术后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并对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计数 ,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化、复发、转移、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 ,评估其对预后及监测患者病情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 目的 :研究 4 3例喉癌和 18例下咽癌术后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并对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计数 ,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化、复发、转移、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 ,评估其对预后及监测患者病情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及Crocker’sAgNOR染色技术定量观察 6 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及9例良性喉肿瘤患者的非瘤区粘膜中PCNA的表达及AgNOR计数。分析其与喉癌及下咽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复发、转移、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 (PCNA指数 )与AgNOR计数呈正相关 ;PC NA指数与AgNOR计数由早期到晚期 ,由高分化到低分化逐渐提高 ;两者在复发、转移及期内死亡患者的癌组织中增加 (P <0 .0 5 )。结论 :PCNA指数和AgNOR计数可作为喉及下咽鳞癌的诊断性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肿瘤 鳞状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核仁组成蛋白
原文传递
核仁相关嗜银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洁 罗腾飞 +2 位作者 钱建华 周彩云 谢幸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59-861,共3页
目的探讨核仁相关嗜银蛋白(AgNO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AgNOR染色检测1986年1月至2006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 目的探讨核仁相关嗜银蛋白(AgNO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AgNOR染色检测1986年1月至2006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15例卵巢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织中PCNA的表达及AgNOR评分。结果癌变组及不典型增生组AgNOR评分和PCNA评分[分别为5.64±0.15和(49.22±3.97)%;4.37±0.20和(34.66±2.11)%]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组[1.04±0.26;(12.17±2.89)%];癌变组AgNOR和PCNA评分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均<0.05。癌变组内AgNOR和PCNA评分比较结果显示:癌变区>移形区>子宫内膜异位症区;不典型增生组内结果显示:不典型区>子宫内膜异位症区(P<0.05)。AgNOR和PCNA评分与肿瘤期别显著相关(P<0.05)。AgNOR评分>5.64和PCNA评分>49.22%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AgNOR评分<5.64和PCNA评分<49.22%者(P<0.05)。结论AgNOR及PCNA评分在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良恶性肿瘤及在判定肿瘤期别中起一定的作用;细胞增殖参数可能有助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预后的判断;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典型增生可能是卵巢癌的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癌前病变 增殖细胞核抗原 核仁相关蛋白
原文传递
滋养细胞增生与病变恶性程度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谢丽 金晓艳 安瑞芳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5年第6期417-419,共3页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组早期即可出现转移的肿瘤,如何及早、准确的预测此类疾病发展预后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增殖标记物在肿瘤预后的预测方面的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分析了近几年对K i-67、增殖细胞核抗原、核仁组成区相...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组早期即可出现转移的肿瘤,如何及早、准确的预测此类疾病发展预后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增殖标记物在肿瘤预后的预测方面的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分析了近几年对K i-67、增殖细胞核抗原、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等3种细胞增殖标记物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研究成果,综述其在滋养细胞疾病中增殖程度与病变恶性程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KI-67 增殖细胞核抗原 核仁组成相关蛋白
下载PDF
去肝交感神经对部分肝切除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7
作者 张新胜 赵丹丹 +1 位作者 王改平 徐存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381-1386,共6页
目的:探讨去肝交感神经对肝部分切除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只.对照组大鼠行部分肝切除,实验组大鼠去肝交感神经后进行部分肝切除.两组大鼠分别在手术后12、24、36、48、72、120和168h... 目的:探讨去肝交感神经对肝部分切除大鼠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只.对照组大鼠行部分肝切除,实验组大鼠去肝交感神经后进行部分肝切除.两组大鼠分别在手术后12、24、36、48、72、120和168h(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处死取材,测量各时间点肝/体质量比;用银染法显示肝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ssociated proteins,AgNORs);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的肝/体质量比在术后48、168h(分别为0.0311±0.0011和0.0500±0.0056)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267±0.0008和0.0412±0.0061)(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肝细胞AgNORs颗粒平均数在术后36、48、120h(分别为1.82±0.10、2.01±0.14和2.08±0.12)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9±0.08、2.57±0.26和2.46±0.07)(P<0.05);从术后24-168h实验组肝细胞PC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肝交感神经对肝切除后肝细胞的增殖可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去交感神经 部分肝切除 核仁 相关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增殖活性、DNA含量及组织学恶性程度的关系
8
作者 苏捷 任俊英 +4 位作者 程峰 方少珍 刘现军 高金生 王保良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对13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NHL)和14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进行核分裂(MF)及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计数.用ABC法检测部分病例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_i67抗... 对13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NHL)和14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进行核分裂(MF)及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计数.用ABC法检测部分病例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_i67抗原,并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光密度计对26例NHL和4例RLH进行细胞DNA含量测定,显示MF、Ag~(NORS)、PCNA、K_i67及DNA指数均与NHL组织学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0.01),表明细胞增殖活性和DNA含量检测有助于了解NHL恶性程度.本组RLH均为二倍体,NHL异倍体率为58%,表明异倍体的检出有助于区分淋巴组织良恶交界性病变,异倍体组MF、Ag_(NORS)及PCNA结果均高于整倍体组(P<0.05)表明异倍体肿瘤比整倍体肿瘤具有更高的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核分裂像 核仁组成相关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抗原 光密度法
下载PDF
大肠癌旁粘膜细胞的PCNA和AgNORs表达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叶廷军 陈泳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对35例大肠癌旁粘膜进行细胞增殖表达与观察。结果表明:癌旁粘膜的PCNA标记指数增多,标记增强,排列紊乱。AgNORs在癌旁粘膜中,颗粒增多、增大,形态... 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对35例大肠癌旁粘膜进行细胞增殖表达与观察。结果表明:癌旁粘膜的PCNA标记指数增多,标记增强,排列紊乱。AgNORs在癌旁粘膜中,颗粒增多、增大,形态多样。0~1cm和2~3cm组的标记指数与4~5cm组的标记指数相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或P<0.01)。在DukeA、B期中,细胞标记指数与C、D期相比较,两组间的标记指数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或P<0.01)。提示PCNA和AgNORs的标记指数增高增强,与癌的发生和患者的预后有关。PCNA和AgNORs可作为临床综合治疗的一项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增殖细胞核 抗原 核仁组成 蛋白
下载PDF
PCNA与AgNOR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丽丽 岳麓 邱文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2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PCNA及AgNOR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图象分析技术,分别检测67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组织学标本中PCNA增殖指数及AgNOR颗粒数。结果 PCNA增殖指数及AgNOR颗粒... 目的研究PCNA及AgNOR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图象分析技术,分别检测67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组织学标本中PCNA增殖指数及AgNOR颗粒数。结果 PCNA增殖指数及AgNOR颗粒数在高分化肝癌(10.70±7.12,3.29±1.17)、中分化肝癌(36.50±7.87,3.93±0.90)及低分化肝癌(61.60±16.38,7.07±1.84)中依次呈升高趋势;PCNA增殖指数及AgNOR颗粒数也分别与肿瘤肿块大小及预后有关;PCNA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在肝细胞肝癌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CNA增殖指数及AgNOR颗粒数与组织学分级、肿瘤肿块大小及预后有关,研究肝细胞肝癌组织中以上两种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可以评价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生物学行为及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核仁组成蛋白
下载PDF
消化道间质细胞瘤细胞活性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11
作者 黄海涛 张俊东 《基层医学论坛》 2006年第5期411-411,共1页
关键词 微血管密度(MVD) 胃肠道间质细胞 细胞活性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核仁组成蛋白 消化道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增殖活性 GIST 染色法
下载PDF
AgNOR胶银染色法及体会
12
作者 季晓华 滕晓东 《交通医学》 1995年第2X期153-153,共1页
细胞的核仁中有一种参与线粒体及蛋白质合成的酸性蛋白,具有嗜银性,称为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可以通过胶银染色法显示出来,从而反映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分型分级、癌前病变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现将... 细胞的核仁中有一种参与线粒体及蛋白质合成的酸性蛋白,具有嗜银性,称为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可以通过胶银染色法显示出来,从而反映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分型分级、癌前病变的研究具有一定价值。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R 染色法 相关蛋白 细胞增殖 恶性肿瘤 AGNORS 分型分级 核仁组成 染色液 去离子水
下载PDF
大鼠下颌下腺切除对肝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丽梅 赵培林 +2 位作者 童蓓燕 佘振珏 成令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下颌下腺切除后对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1只雄性SD大鼠分成三组:3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组);9只行肝大部切除术(H组);9只行肝大部切除术和双侧下颌下腺切除术(E+H组)。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和核仁组成区嗜... 目的:探讨大鼠下颌下腺切除后对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1只雄性SD大鼠分成三组:3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组);9只行肝大部切除术(H组);9只行肝大部切除术和双侧下颌下腺切除术(E+H组)。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方法,对N组对组,E+H组的肝组织进行检测和计量。结果:术后第1天及第3天E+H组的PCNA指数、AgNOR数及残余肝脏重量均明显低于H组。结论:结果表明大鼠下颌下腺切除后,肝细胞增殖延迟,肝再行过程延缓,提示下颌下腺分泌的EGF对肝再生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肝再生 表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法 核仁组成蛋白染色法 大鼠
下载PDF
维甲酸对实验性大肠癌的逆转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卫洪波 韩晓燕 王建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14-716,共3页
目的;观察维甲酸(RA)对实验性大肠癌的逆转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维甲酸对大鼠大肠癌的诱发过程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癌变率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表达。结果:维甲酸治疗组(Ⅱ组)大肠癌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加... 目的;观察维甲酸(RA)对实验性大肠癌的逆转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维甲酸对大鼠大肠癌的诱发过程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癌变率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表达。结果:维甲酸治疗组(Ⅱ组)大肠癌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加维甲酸治疗的对照组(Ⅰ组)。在诱癌的中晚期PCNA指数及AgNOR数亦显著低于Ⅰ组(P<0.01)。Ⅰ、Ⅱ组的PCNA指数及AgNOR数显著高于未用诱癌剂的Ⅲ、Ⅳ组(P<0.01)。组内对比结果显示,Ⅰ组PCNA指数及AgNOR数有随着诱癌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Ⅱ、Ⅲ、Ⅳ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甲酸可完全或部分阻逆实验性大肠癌的癌变过程,降低其发生率,为临床应用维甲酸防治大肠癌提供了理论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醇 大肠癌 逆转治疗 增殖细胞核抗原 核仁组成蛋白
下载PDF
鸡胚心脏PCNA及AgNOR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磊 张晗 +4 位作者 张涛 王伟 张爽 王安如 滕可导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探讨鸡胚心脏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AgNOR银染法分别检测了第7~18天鸡胚心脏PCNA和AgNOR的分布。结果显示:1)PCNA免疫反应阳性心肌细胞主要分布于心包侧,随胚龄增加阳性率下降,至第13天后呈小幅... 为探讨鸡胚心脏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AgNOR银染法分别检测了第7~18天鸡胚心脏PCNA和AgNOR的分布。结果显示:1)PCNA免疫反应阳性心肌细胞主要分布于心包侧,随胚龄增加阳性率下降,至第13天后呈小幅回升,第7~18天平均阳性率为29.20%;PCNA免疫反应阳性内皮细胞在胚胎早期分布于心内膜内皮,胚胎中后期主要为心肌血管内皮呈阳性,第7~13天,内皮处于低增殖阶段,第14天后逐渐增加,第7~18天平均阳性率为15.33%。2)AgNOR阳性心肌细胞第7天为聚集型,第8~14天为混合型,第15~18天为单一型,随胚龄增加阳性率下降,至第15天后呈小幅回升,第7~18天平均阳性率为58.84%;AgNOR阳性内皮细胞类型不易区分。第7~9天平均阳性率为9.25%,此后阳性率逐渐上升,至第18天时达到最高为27.07%,第7~18天平均阳性率为13.95%。结果表明,第7~18天鸡胚心脏发育过程中以心肌细胞增殖为主,内皮细胞增殖较慢且较心肌细胞滞后。第15天后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值率均升高,可能与心肌-内皮通过某些信号途径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核仁组织蛋白 鸡胚 心脏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胃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AgNOR图像定量分析和PCNA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应光 田宁 +1 位作者 汪祖权 董世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07-209,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区嗜银蛋白 (AgNOR)定量分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在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0例胃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的胃黏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的区AgNOR经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 :探讨区嗜银蛋白 (AgNOR)定量分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在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0例胃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的胃黏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的区AgNOR经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正常胃黏膜和中高度异型增生之间AgNOR/细胞核与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中~高度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之间AgNOR/细胞核和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结论 :胃黏膜中高度异型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黏膜异型增生 早期胃癌 核仁组成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图像分析系统
下载PDF
维甲酸对大鼠实验性大肠癌的诱导分化及逆转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晓燕 卫洪波 宁方芹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观察维甲酸(RA)对实验性大肠癌的逆转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维甲酸对大鼠大肠癌的诱发过程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癌变率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表达及细胞DNA变化。结果维甲酸治疗组(Ⅱ组)大肠癌的发生率显... 目的观察维甲酸(RA)对实验性大肠癌的逆转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维甲酸对大鼠大肠癌的诱发过程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癌变率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表达及细胞DNA变化。结果维甲酸治疗组(Ⅱ组)大肠癌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加维甲酸治疗的对照组(Ⅰ组)。在诱癌的中晚期PCNA指数、AgNOR数及DI、PI、SPF亦显著低于Ⅰ组(P<0.01)。Ⅰ、Ⅱ组的PCNA指数、AgNOR数及DI、PI、SPF显著高于未用诱癌剂的Ⅲ、Ⅳ组(P<0.01)。组内对比结果显示,Ⅰ组PCNA指数、AgNOR数及DI、PI、SPF有随着诱癌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Ⅱ、Ⅲ、Ⅳ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甲酸可完全或部分阻逆实验性大肠癌的癌变过程,降低其发生率,为临床应用维甲酸防治大肠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大肠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核仁组成蛋白 DNA
下载PDF
hTERT、Ki-67和AgNO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怀 谢福生 石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6-6,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组织 HTERT AGNOR KI-67 核仁组成蛋白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联合检测 乳腺癌患者 临床意义
下载PDF
PCNA表达及AgNOR检测对鉴别口腔良恶性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成耀 徐红 +2 位作者 苏禄晖 刘楠 王恩华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38-140,i004,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计数在诊断口腔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及银染技术对40例口腔恶性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及44例良性病变进行检测。结果PCNA在恶性肿瘤组、交界性肿瘤(临界组)及良...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计数在诊断口腔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及银染技术对40例口腔恶性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及44例良性病变进行检测。结果PCNA在恶性肿瘤组、交界性肿瘤(临界组)及良性病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16.7%及2.27%,AgNOR颗粒计数分别为3.95±0.32、2.75±0.25、1.42±0.26。恶性肿瘤中的PCNA强阳性表达率及AgNOR计数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结论检测PCNA和AgNOR对口腔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恶性程度判定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病变 AGNOR检测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表达及 核仁组成蛋白 AgNOR颗粒计数 AGNOR计数 良恶性鉴别诊断 交界性肿瘤 阳性表达率 口腔恶性肿瘤 良性病变 临床应用价值 染技术 SP方法 免疫组化 口腔病变 预后评估
下载PDF
PCNA与AgNOR检测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
20
作者 马晓欣 金英楠 +5 位作者 李一宁 赵艳辉 孔令娜 苗青 张忠福 李晓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银染法,检测132份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PCNA的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以及...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银染法,检测132份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PCNA的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PCNA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在正常子宫内膜(16%,2.51±1.97)、子宫内膜增殖症(40%,2.92±2.02)、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63.16%,3.04±2.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74.60%,7.43±2.18)中依次呈升高趋势;且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AgNOR颗粒数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子宫内膜,形态由单一型向弥散型转变。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和淋巴结的转移,PCNA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与AgNOR颗粒数呈正相关。结论PCNA增殖指数和AgNOR颗粒数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CNA与AgNOR的定量值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判断疾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核仁组成蛋白 子宫内膜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