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型粒子改性聚氯乙烯的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左建东 龚攀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4,共4页
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核壳结构粒子增强增韧PVC的研究工作,核壳结构的粒子包括弹性体、有机刚性粒子和无机刚性粒子。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核壳型粒子 增强 增韧
下载PDF
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型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凯 黄渝鸿 +2 位作者 周德惠 傅强 江璐霞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13,共4页
为研究环氧增韧新方法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得了聚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BA/PMMA)核壳型粒子乳液 ,用破乳法获得了 PBA/PMMA核壳型粒子 ,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及乳液相容性表征。PBA/PMMA核壳型粒子对环氧树脂 CYD- 12 8... 为研究环氧增韧新方法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得了聚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BA/PMMA)核壳型粒子乳液 ,用破乳法获得了 PBA/PMMA核壳型粒子 ,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及乳液相容性表征。PBA/PMMA核壳型粒子对环氧树脂 CYD- 12 8增韧改性研究表明 :当用量为环氧树脂用量的 2 %时 ,冲击强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粒子 乳液聚合 环氧树脂 增韧
下载PDF
纳米无机-无机核壳型粒子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宋夜 郑玉芹 +1 位作者 博海洋 贺中亮 《陶瓷》 CAS 2009年第1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核壳型粒子 制备技术 无机 纳米粒子 组装结构 - 纳米尺度
下载PDF
用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增韧改性环氧树脂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凯 郝晓东 +1 位作者 黄渝鸿 周德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4-17,共4页
介绍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新方法,即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刚性粒子和核壳型结构聚合物来增韧环氧树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A/PMMA)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并对其表观形貌及结构进行了SEM和FTI... 介绍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新方法,即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刚性粒子和核壳型结构聚合物来增韧环氧树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A/PMMA)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并对其表观形貌及结构进行了SEM和FTIR分析。将所制备的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当用量仅为环氧树脂用量2%时,冲击强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聚合物粒子 橡胶弹性体 热塑性树脂 刚性粒子
下载PDF
纳米核-壳型含能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严启龙 张晓宏 +2 位作者 齐晓飞 刘萌 李笑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6-38,70,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核-壳型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技术和应用领域,阐述了不同复合粒子所适合的制备方法,这些制备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通过对比几种典型的纳米含能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性能,分析了这种类型的复合方式对改变单一超细含能粒子易团... 通过对比分析核-壳型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技术和应用领域,阐述了不同复合粒子所适合的制备方法,这些制备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通过对比几种典型的纳米含能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性能,分析了这种类型的复合方式对改变单一超细含能粒子易团聚的性质、改善了含能材料综合性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分析了该材料制备技术在其它含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潜力,可以为含能复合材料合成及应用领域的人士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含能材料 复合粒子 制备技术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核壳型Fe_3O_4/Au纳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文星 吴君华 刘红玲 《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20-23,共4页
采用改进的Polyol合成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制备PVP包裹的单分散的Fe3O4/Au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实了Fe3O4/Au的核壳型纳米结构,并确定了纳米粒子的尺寸大小和分布.UV-Vis测定显示了所制备的... 采用改进的Polyol合成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制备PVP包裹的单分散的Fe3O4/Au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实了Fe3O4/Au的核壳型纳米结构,并确定了纳米粒子的尺寸大小和分布.UV-Vis测定显示了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光学活性,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显示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包裹 纳米粒子 Fe3O4/Au 磁性 光学活性
下载PDF
Cd类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莉华 覃事栋 +1 位作者 彭桂才 肖国冬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75-80,共6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CdSe和CdTe及CdSexTe1-x核纳米粒子,用ZnS纳米粒子包覆核纳米粒子,制备出水溶性CdSe/ZnS和CdTe/ZnS及CdSexTe1-x/ZnS核壳型纳米粒子.用荧光光谱、高倍透射电镜等技术对核纳米粒子及核壳纳米粒子进行表...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CdSe和CdTe及CdSexTe1-x核纳米粒子,用ZnS纳米粒子包覆核纳米粒子,制备出水溶性CdSe/ZnS和CdTe/ZnS及CdSexTe1-x/ZnS核壳型纳米粒子.用荧光光谱、高倍透射电镜等技术对核纳米粒子及核壳纳米粒子进行表征,以荧光光谱研究了时间、稳定剂用量等因素对核壳型纳米粒子光谱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ZNS CdTe/ZnS CdSex Te1-x/ZnS 纳米粒子
下载PDF
薄壳层核壳型Ni/Pt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世斌 杨春英 +3 位作者 张忠林 段东红 郝晓刚 李一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1,共7页
通过胶体化学镀法制备不同厚度薄壳层核壳型Ni/Pt纳米粒子,采用HRTEM、EDS、XPS和XRD手段对粒子的形貌、晶型和组成进行物理表征.采用动电位、循环伏安法对其氧电还原和甲醇电氧化活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核壳结构Ni/Pt纳米颗粒基本... 通过胶体化学镀法制备不同厚度薄壳层核壳型Ni/Pt纳米粒子,采用HRTEM、EDS、XPS和XRD手段对粒子的形貌、晶型和组成进行物理表征.采用动电位、循环伏安法对其氧电还原和甲醇电氧化活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核壳结构Ni/Pt纳米颗粒基本为球形,其中Ni1-Pt0.067平均直径为7 nm左右,壳层厚度约1 nm.与Pt/C相比,核壳型Ni/Pt纳米粒子对氧电还原和甲醇电氧化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在所制备的不同壳层厚度催化剂中,Ni1-Pt0.067/C在0.5 mol/L H2SO4中氧电还原的最大峰电流密度可达到143.06 mA/mg,是相同反应条件Pt/C峰电流密度的1.4倍;而Ni1-Pt0.067/C在0.5 mol/L H2SO4+1.0 mol/L CH3OH溶液中甲醇电氧化峰电流密度可达538.3 mA/mg,是Pt/C峰电流密度的5.2倍.若以1 mg贵金属Pt为基准,Ni1-Pt0.067/C的比质量活性相对Pt/C的提高了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t纳米粒子 制备 氧电还原 甲醇电氧化
下载PDF
氧化硅包覆铁“壳/核”型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吸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登科 黄昊 +2 位作者 俞快 张雪峰 董星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0-344,共5页
采用非平衡物理气相蒸发法在氢气-氩气混合气氛下制备了氧化硅包覆铁“壳/核”型纳米复合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谱分析(EDS)等方法表征了纳米复合粒子的相组分、结构以及颗粒形貌.结果表明,制备的氧... 采用非平衡物理气相蒸发法在氢气-氩气混合气氛下制备了氧化硅包覆铁“壳/核”型纳米复合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谱分析(EDS)等方法表征了纳米复合粒子的相组分、结构以及颗粒形貌.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硅包覆铁纳米复合粒子的尺寸在50nm左右,在铁纳米粒子的表面还出现了非晶态的氧化硅纳米棒,长度为150-200nm.利用电磁参数模拟微波吸收特性得出,涂层厚度为1.79mm时,在15.4GHz频率处达到最小反射损耗值为-14.5dB,反射损耗在8-18GHz的频段低于-10dB,且损耗机制为自然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物理气相蒸发法 /纳米复合粒子 微波吸收
下载PDF
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氧化铝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红外发射率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云 周钰明 曹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6-30,共5页
在水溶液中将胶原大分子吸附于氧化铝纳米粒子表面,通过自由基引发的接枝共聚反应在胶原大分子上接枝聚丙烯酸丁酯支链制备了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氧化铝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确定了胶原大分子在氧化铝粒子表面的最佳吸附量以... 在水溶液中将胶原大分子吸附于氧化铝纳米粒子表面,通过自由基引发的接枝共聚反应在胶原大分子上接枝聚丙烯酸丁酯支链制备了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氧化铝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确定了胶原大分子在氧化铝粒子表面的最佳吸附量以及探讨了接枝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复合粒子的壳层厚度及红外发射率(8—14μm)的影响.结果显示,接枝反应时间在12-20h时,复合纳米粒子的壳层为厚度小于15nm的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层;聚丙烯酸丁酯支链的接枝率为3.7%左右时,复合纳米粒子在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分散良好;胶原吸附量为3、01g/100gAl2O3时,胶原-氧化铝复合物的红外发射率下降程度最大,相应的复合纳米粒子的红外发射率最低可至0.527.胶原犬分子与氧化铝纳米粒子的界面相互作用导致了复合纳米粒子红外发射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 氧化铝 复合纳米粒子 红外发射率
下载PDF
γ-Fe_2O_3/Au核壳型纳米粒子制备与表征
11
作者 庄文昌 谢永生 +2 位作者 王欲晓 王菊 王晓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7-119,共3页
以化学还原法制备得到了γ-Fe2O3/Au核壳型纳米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复合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和形态进行表征,同时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分析了粒子的粒径与界面结构.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化学还原法 小角X射线散射 界面结构
下载PDF
新方法制备Cu超细粉末以及Cu2O-Cu核-壳型复合粒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惠梅 杨水彬 +2 位作者 刘孝恒 杨绪杰 汪信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104-3107,共4页
以Cu(NO3)2·3H2O与Na2CO3·10H2O为原料沉淀法制得纳米CuO前驱体--碱式碳酸铜,在不同温度(200℃、300℃、400℃、500℃、600℃)下分别焙烧2h得到CuO粉末后,直接倒入室温下的正丁醇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组成不同的各... 以Cu(NO3)2·3H2O与Na2CO3·10H2O为原料沉淀法制得纳米CuO前驱体--碱式碳酸铜,在不同温度(200℃、300℃、400℃、500℃、600℃)下分别焙烧2h得到CuO粉末后,直接倒入室温下的正丁醇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组成不同的各种产物.经XRD、TEM、SEM研究表明,产物的组成随上述热处理温度的改变而变化,500℃时可得到纯的纳米铜粉,600℃时可得到Cu2O-Cu核-壳型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粒子 Cu2O-Cu-纳米粒子 正丁醇
下载PDF
基于核壳型结构纳米粒子的SERS活性基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海滨 胡玉玲 李攻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2-1070,共9页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作为一种新型分析检测技术,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非破坏性、原位检测等优点。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增强能力及高重复性、可循环利用的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是获得较好S...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作为一种新型分析检测技术,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非破坏性、原位检测等优点。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增强能力及高重复性、可循环利用的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是获得较好SERS信号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传统的单一组分SERS基底相比,将多种不同功能的纳米材料进行复合,形成的核壳型结构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SERS活性基底,不仅能获得更为稳定的SERS信号,还能赋予其富集分离、催化和特异性分子识别等功能。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复合贵金属、磁性材料、半导体、复合有机等核壳型结构纳米粒子的SERS活性基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SERS活性基底 结构纳米粒子 复合纳米材料 综述
下载PDF
核壳粒子增韧工程塑料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诤 刘佑习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8年第4期56-59,共4页
讨论了具有橡胶核-硬塑料壳的核壳型冲击改性剂对工程塑料的增韧作用。应用多种橡胶增韧机理解释核壳粒子增韧工程塑料的原理,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采用核壳粒子增韧各类工程塑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核壳型粒子 改性剂 工程塑料 增韧
下载PDF
基于核壳型乳液粒子的亲和性变化型热敏材料体系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15
作者 孟维华 王德生 +1 位作者 张伟民 李仲晓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11,共4页
为了研制可中性水显影的亲和性变化型热敏成像体系,设计合成了一种反应型加成裂解链转移剂(DT-PA),在它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丙烯酸的聚合,得到平均聚合度为5的反应性大分子乳化剂(DTPA AA 5)。利用该乳化剂的钠盐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具... 为了研制可中性水显影的亲和性变化型热敏成像体系,设计合成了一种反应型加成裂解链转移剂(DT-PA),在它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丙烯酸的聚合,得到平均聚合度为5的反应性大分子乳化剂(DTPA AA 5)。利用该乳化剂的钠盐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具有亲油内核和表面含有高密度羧酸盐基团的核壳型乳液,该乳液固含量高、稳定性好。将该乳液与水溶性成膜树脂聚乙烯醇(PVA1788)配合使用并制备了乳液薄膜。该乳液薄膜能被中性水洗掉,但经160℃烤版后失去水溶性。当在该体系中引入一种红外增感染料(最大吸收为830nm)后,所制备的薄膜可用830nm的红外激光曝光成像,中性水显影后可得到阴图型图像。为实现更好的成膜性,该体系的配方仍需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粒子 乳液薄膜 激光成像 水显影
下载PDF
Fe_(core)-Pt_(shell)/C核壳型纳米催化剂电催化还原氧的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世斌 员娟宁 +3 位作者 张忠林 段东红 李一兵 郝晓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71-1176,共6页
应用两步化学还原法合成不同壳层厚度的Fecore-Ptshell纳米粒子,并用SEM、TEM、EDS和XRD手段对其进行物理表征,应用动电位、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进行氧还原电催化活性及抗甲醇性测试。结果表明,样品Fecore-Ptshell纳米颗粒粒径分布集中... 应用两步化学还原法合成不同壳层厚度的Fecore-Ptshell纳米粒子,并用SEM、TEM、EDS和XRD手段对其进行物理表征,应用动电位、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进行氧还原电催化活性及抗甲醇性测试。结果表明,样品Fecore-Ptshell纳米颗粒粒径分布集中,其中Fecore,1-Ptshell,0.5平均值为50nm,核芯直径约34nm,壳层厚度约8nm;与Pt/C相比,Fecore-Ptshell/C对氧还原的催化活性和抗甲醇性明显提高,Fe与Pt原子比为1:0.5的Fecore-Ptshell/C在0.5mol·L-1H2SO4中氧还原的最大峰电流密度可达到184.7mA·mg-1,是相同反应条件下Pt/C电流密度的1.45倍,抗甲醇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re-Ptshell/C 纳米粒子 氧电还原 抗甲醇性
下载PDF
超微粒子的表面纳米工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鲲 辛舰 周升涛 《新材料产业》 2003年第6期64-69,共6页
综述了在纳米尺度内设计和可控合成具有核-壳型纳米复合粒子的聚合物原位接枝包覆、聚合物表面自组装包覆、无机物表面包覆、生物大分子包覆方法;总结了表面纳米工程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纳米复合粒子在现阶段和未来可能应用。
关键词 -纳米复合粒子 超微粒子 表面纳米工程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聚合物原位接技包覆 聚合物表面自组装包覆 无机物表面包覆 生物大分子包覆
下载PDF
AS/MBS/SBR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形态
18
作者 冯汇 刘诤 刘佑习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6,40,共3页
用核壳型粒子MBS与SBR相配合形成复合改性剂以求对AS树脂达到良好的协同增韧效果,同时保持其原有优良性能。用SEM、TMA等方法研究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发现复合改性剂能改善AS树脂脆性大,动态力学性能差的缺点。
关键词 AS MBS 协同增韧 核壳型粒子 SBR 力学性
下载PDF
纳米金属氧化物空心球的制备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晓辉 宋秀芹 张雪红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9期22-25,共4页
纳米金属氧化物空心球由于具有低密度、较好的过滤性、特殊的极性及光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医学、材料学、制药学、染料工业等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金属氧化物空心球的制备及表征方法,并对其形成机理、反应条件对壳层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纳米金属氧化物空心球由于具有低密度、较好的过滤性、特殊的极性及光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医学、材料学、制药学、染料工业等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金属氧化物空心球的制备及表征方法,并对其形成机理、反应条件对壳层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氧化物空心球 制备方法 表征方法 形成机理 纳米粒子 溶胶—凝胶 自组装
下载PDF
Ag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的抗红外隔热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超 张远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0,共2页
在合适的前驱盐溶液、还原荆和乙二醇溶液中一步合成了Ag金属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并以表面具有螯合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Poly(BA-co-GMA-IDA)为高分子液体模板制备了Ag功能性溶胶复合薄膜。Ag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在全棉类面料上表现出... 在合适的前驱盐溶液、还原荆和乙二醇溶液中一步合成了Ag金属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并以表面具有螯合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Poly(BA-co-GMA-IDA)为高分子液体模板制备了Ag功能性溶胶复合薄膜。Ag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在全棉类面料上表现出明显的抗红外隔热效果,对蓝、绿、红、白色布料降温可达3-5℃,对黑色布料的降温效果更高达8℃左右。在制备具有抗紫外、抗近红外功能的凉爽型纤维及织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复合纳米粒子 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 抗红外隔热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